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逊汝  马文平  申冬苏  王丽丽 《物理学报》2013,62(17):170304-170304
提出了基于两粒子纠缠态的一个三方量子密钥协商协议. 方案中的三个参与者是完全对等的, 且对建立的共享密钥具有相同的贡献. 除此之外, 三方中的任何一方或两方都不能事先单独决定共享密钥. 安全分析表明本协议既能抵抗外部窃听者的攻击, 又能抵抗内部参与者攻击. 关键词: 量子密码学 量子密钥协商 Bell态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中需提前假设通信双方合法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带身份认证的基于GHZ态(一种涉及至少三个子系统或粒子纠缠的量子态)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该方案将GHZ态粒子分成三部分,并分三次发送,每一次都加入窃听检测粒子检测信道是否安全,并在第二次发送的时候加入身份认证,用以验证接收方的身份,在第三次发送完粒子之后,接收方将所有检测粒子抽取出来,之后对GHZ态粒子做联合测量,并通过原先给定的编码规则恢复原始信息.本方案设计简单、高效,无需复杂的幺正变换即可实现通信.安全性分析证明,该方案能抵御常见的内部攻击和外部攻击,并且有较高的传输效率、量子比特利用率和编码容量,最大的优势在于发送方发送信息的时候不需要假设接收方的合法性,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高维单粒子态的双向半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该协议包括量子方Alice和经典方Bob,每个参与方可以同时接收和发送秘密信息.协议中的经典方Bob无需具备量子态检测能力,因此该协议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更易实现.安全性分析表明:在不被合法通信者发现的情况下,截获重发、测量重发、篡改攻击以及纠缠攻击等常见攻击手段均无法获取秘密信息.此外,该协议利用高维单粒子态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这有效提高了秘密信息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多用户安全通信的需求,利用四粒子cluster态的纠缠特性和测量-重发操作提出一个四方半量子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能够使一个全量子方和三个半量子方在无可信第三方协助的情况下进行密钥协商,并公平地建立共享密钥。由于该协议的半量子方仅需执行简单量子态制备、测量和反射操作,因此该协议降低了对参与者能力和设备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该协议在有效地抵御参与者攻击和所有外部攻击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马炅  黄晓芳  陶启  张亚文 《应用声学》2015,23(8):2889-2891, 2895
在量子密钥分配协议中存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攻击者不能同时获得量子信道和经典信道上的信息;为解决这一假设性难题,对量子的纠缠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GHZ三重态的身份认证与密钥分配方案,该方案在建立一次量子信道后利用GHZ三粒子的关联性实现通信双方与仲裁第三方三者之间的身份认证,然后利用远程传态实现通信密钥分配以及新认证密钥的分配,确保通信方身份不可伪造与通信信息安全,最后结合常见的攻击方式论证了该方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网络多用户量子认证和密钥分配理论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宇光  温巧燕  朱甫臣 《物理学报》2005,54(9):3995-3999
提出了一种网络多用户量子认证和密钥分配理论方案.类似于现代密码学中的网络认证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中用户与所属的可信服务器之间共享Einstein-Podolsky-Rosen(EPR)纠缠对进行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的分布式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基于该体系结构实现网络中任意用户之间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可信服务器只提供用户的身份认证以及 交换粒子之间的纠缠使得两个想要秘密通信的用户的粒子纠缠起来.密钥的生成由发起请求 的用户自己完成.网络中的用户只需和所属的可信服务器共享EPR纠缠对通过经典信道和量子 信道与服务器通信.用户不需要互相共享EPR纠缠对,这使得网络中的EPR对的数量由O(n2)减小到O(n). 关键词: 量子认证 量子密钥分配 客户机/服务器 纠缠交换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个利用六粒子最大纠缠态作为纠缠资源的双向量子控制隐形传态方案.该理论方案中,六粒子最大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来连系着合法的三方——通信双方和控制方,通信双方既是发送方同时也是接收方.传输过程中,Alice传输一个任意单粒子态a给Bob的同时Bob也传输一个任意的单粒子态b给Alice;由控制方Charlie来控制和协助通信双方完成最终的量子态的交换;Bob先对自己手中的粒子作一个幺正操作,用户双方再各自对自己手中的粒子执行Bell基测量,测量完成后通过经典信道将自己的测量结果公开宣布,用户双方根据对方所公布的测量结果做相应的幺正操作,从而成功地实现双向量子控制隐形传态.  相似文献   

8.
张维  韩正甫 《物理学报》2019,68(7):70301-070301
最近有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基于三粒子最大纠缠态GHZ态的量子广播多重盲签名协议,它能满足一个重要消息需要多人签发,但出于隐私保护要求每一个签名者都不能获取消息的具体内容这一应用需求,并有望应用于电子银行系统.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三粒子部分纠缠态的量子广播多重盲签名协议,与原协议相比,该协议用三粒子部分纠缠态代替三粒子极大纠缠GHZ态,并且能不降低协议的安全性.新协议不再依赖于极大纠缠态,仅仅需要在通信参与者之间分享部分纠缠态就可以完成该签名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纠缠资源,降低了协议的实现条件,提高了协议的可应用性.这也充分体现了多体部分纠缠态也可以作为一种量子资源来实现既定的量子通信任务.  相似文献   

9.
李渊华  刘俊昌  聂义友 《光子学报》2014,39(9):1616-1620
利用量子隐形传态原理和量子纠缠交换技术,提出了基于W态的跨中心量子网络身份认证方案,实现了分布式量子通信网络中对客户的身份认证.该方案分为注册阶段和身份认证阶段,认证系统包括主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客户所有的操作都在客户端服务器上进行,不直接与主服务器进行通信.身份认证全部由服务器根据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保证了认证方案的安全性.最后,对该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四粒子GHZ态的可控量子双向隐形传态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钰安  叶志清 《光子学报》2014,43(8):827001
提出一个基于四粒子GHZ纠缠态实现未知单粒子态的可控量子双向传态方案.通信双方Alice和Bob以及控制方事先密享两对四粒子GHZ纠缠态以构建量子信道,根据纠缠粒子的不同分发方式,以及测量时所选择的不同测量基,可以分别实现三方和四方参与的可控量子双向传态.通信开始后,Alice和Bob分别对自己拥有的部分粒子作量子投影测量,若控制方同意双方通信,则对自己拥有的粒子作测量并通过经典信道公布测量结果.通信双方根据控制方公布的测量结果对各自的某个粒子作相应的幺正变换,即可在己方的粒子上重建对方待传的量子态.由于第三方Charlie以及第四方Dennis的加入,整个双向传态的安全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