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比色法测定矿样中低含量钨、钼,常用硫氰酸盐法进行分别测定。但此法灵敏度欠佳。对于<0.01%以下的样品的分析结果不好。目前以水杨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显色体系灵敏度最高,但钨、钼相互干扰,钛也有严重干扰,常采用预分离或还原络合掩蔽来消除干扰。至今尚未见到有关矿样分析中对低于0.01%钨、钼同时测定的比色法的报导。本文利用钨、钼相互干扰的特点,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钨、钼。运用电子计算机选  相似文献   

2.
P350萃取色谱法分离微量钼(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含量钼常用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目前以水杨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光度法测定灵敏度最高,但一些高价金属离子有干扰,尤其钨(Ⅵ)和钛(Ⅳ)的干扰难以直接消除。因此,本实验系统地研究了甲基磷酸  相似文献   

3.
2,3,7-三羟基-9取代基萤光酮是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中一类高灵敏的显色剂,已有用水杨基萤光酮,二溴苯基萤光酮测定钽的报导,但直接测定均只是铌钽合量。我们用自行合成的九种不同9取代三羟基萤光酮,对铌和钽的测定性能作了系统的比较,从中筛选出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2,4-二氯萤光酮,推荐作为测钽的优良试剂。因在2~3.6N高酸度下  相似文献   

4.
水杨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分光光度法测定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强酸性介质中,水杨基萤光酮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能与某些高价金属离子(如钛、钼、钨、锡、锗等)生成稳定的胶束三元络合物。因此,为上述元素提供了分光光度测定的新途径。本文主要研究了以水杨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钨的三元络合体系分光光度测定微量钨的各项条件,并研究了络合物的组成。试验结果表明,本法的灵敏度、选择性以及稳定性均较文献上所记载的其它方法有较大的特点,适合于金属合金材料中钨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5.
沈含熙  王连生 《化学学报》1983,41(8):700-708
本文研究了八种2,3,7-三羟基-9-取代荧光酮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锗的胶束增敏显色反应.发现水杨基萤光酮及邻硝基苯基萤光酮在强酸性介质中可以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形成高灵敏的胶束三元配合物.较详细地研究了用邻硝基苯基萤光酮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锗的实验条件.并探讨了有关配合物的组成以及胶束增敏反应的机理.此法可不经分离,直接快速测定铅锌矿中的微量锗,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利用邻苯二酚紫,苯基萤光酮,茜素紫等试剂测定锡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例如,苯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法的摩尔吸光系数可达到1.34×10~5。本文研究用水杨基萤光酮(SA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锡。本法在灵敏度和选择性方面比上述各法均有较大的提高。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79×10~5(在751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得)。由于显色反应的酸度较高,因此,除钛、钼、钨、锑  相似文献   

7.
以三羟基萤光酮为试剂,以各种表面活性剂为增溶增敏剂测定微量钛在各种测钛方法中灵敏度很高,选择性也较好,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我们合成了尚未见诸文献的新型三羟基萤光酮-邻氯苯基萤光酮。由于邻位强吸电子基氯的影响,使得用本法测定钛的灵敏度较高,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到2.07×10~5。同时,反应的酸度条件也比水杨基萤光酮法有所提高。本法可用于测定各种合金及地质矿物试样中的微量钛。  相似文献   

8.
我们曾将双波长和导数分光光度法用于矿石分析,在消除干扰、降低检出限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点,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导数分光光度法在矿石分析中的应用。化探样品中钼的测定,国内几乎只有催化极谱一种方法。由于一般光度法的摩尔吸光系数小于2×10~5,不能满足化探样品测定灵敏度的要求,近年来曾有不少高灵敏测定钼的光度法出现,但均难应用于大批的矿石分析。本文研究了水杨基萤光酮(SAF)-溴化十  相似文献   

9.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邻氯苯基萤光酮(O—CIPF)与钛、钼、钨和钽的显色反应已有报道,光度测定的灵敏度较高,但对钨的测定却受锡和钛等金属离子的严重干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在两种表面活性剂(CTMAB,Triton X-100)存在下,六种2,3,7-三羟基荧光酮-9-取代物的胶束增敏荧光反应及钛对它们的熄灭现象。其中以水杨基荧光酮(SAF)-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的荧光熄灭法测定钛,灵敏度、选择性最好,并优于该显色体系的分光光度法。检出限为5ppb,钛的浓度线性范围是0~0.6μg/10mL Ti(Ⅳ)和0.5~1.5μg/10mLTi(Ⅳ)。测定合金钢和人发中微量钛,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使得微量钛的光度法测定得到了较大的进展。据文献报道,在多数方法中,均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久前,王淑仁等曾经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苯基萤光酮分光光变法测定钛。方法灵敏度较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要高。鉴于水杨基萤光酮比苯基萤光酮具有更好的分沂  相似文献   

12.
水杨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分光光度法测定锌黄青瑜,童式国,刘小虎,杨映辉(四川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4)关键词:锌,水杨基萤光酮,人发,分光光度法微量锌的测定方法是比较多的,如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有高灵敏显色的萤光酮衍生物等。而水杨基萤光酮,...  相似文献   

13.
我们实验发现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用2,7-二羟基萤光黄分光光度测定钼不但有高的灵敏度(ε=1.33×10~5),而且与文献比较具有酸度范围宽(0.1—0.8N盐酸),显色酸度高,干扰离子相对少,试剂吸收受酸度影响小,重现性好等优点。三羟基萤光酮类是分光光度测定钼有较高灵敏度的显色剂,但受高价离子干扰严重,故必须掩蔽,尽管如此,钛、钨等的干扰仍难以消除,有用两等份试液的空白褪色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八种2,3,7-三羟基萤光酮-9-取代物(甲基、苯基、对-溴苯基-、对-二甲氨基-、间硝基苯基、对硝基苯基、水杨基以及β-羟基萘基)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钛的胶束增敏显色反应,结果发现,邻硝基苯基萤光酮与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在0.1—0.35N的硫酸介质中,可以与钛形成灵敏度极高的红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42nm。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42)为2.10×10~5,为目前钛的显色反应中灵敏度最高的络合物,方法选择性良好,除铌与钽以外,其它金属阳离子均不影响钛的测定。利用上述显色反应,拟定了各种合金钢及纯铝中微量钛的分光光度测定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盐酸与磷酸的混合酸介质中,铬(Ⅵ)与9-取代-2,3,7-三羟基萤光酮(水杨基萤光酮、邻硝基苯基萤光酮以及邻氯苯基萤光酮)反应产生橙黄色氧化产物。其吸收峰位于492-497nm。反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除氧化性物质以外,其他各种金属元素均不干扰铬(Ⅵ)的测定。拟定了用邻硝基苯基萤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种金属材料中铬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钼的胶束增溶光度法日益增多,但选择性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钨的干扰难以消除。所以许多方法仅进行条件研究;或用a-安息香肟萃取钼,或只能适用于不含钨的样品。最近有人合成4,5-二溴苯基萤光酮(下称Br-PF),但至今尚未见该试剂用于钼的测定。所以本文研究了在CTMAB存在下用Br-PF测定微量钼的显色条件。结果表明,本法的灵敏度高(ε_(538)=1.2×10~5)、选择性好(存在掩蔽剂),可不经任何分离手续直接在水相中测定钨钢、高合金钢和矿物中的钼,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用吡啶偶氮类显色剂在水相测定微量锰的光度法获得了较好的结果。用水杨基萤光酮-表面活性剂体系光度法测定微量锰的研究尚未见报导。本文探讨了用水杨基萤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体系光度法测定锰的最佳条件。试验表明,在pH8.6~9.8范围内,锰与水杨基萤光酮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生成可溶于水的蓝紫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2nm,摩尔吸光系数高达1.31×10~5,是目前水相介质中光度法测定锰灵敏度最高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矿石中微量钽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杨基萤光酮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或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用于光度法测定钽已有一些报道。在上述体系中,锡(Ⅳ)、钨(Ⅵ)、铝(Ⅵ)、铌(Ⅴ)、钛(Ⅳ)、锆(Ⅳ)、锗(Ⅳ)、锑(Ⅲ)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矿物原料组分比较复杂,着重研究消除干扰元素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献报导,用 PR 和 CTMAB 分光光度法测定钨时,在27.6微克/25毫升钨溶液中分别含钼、钛0.1毫克,测得钨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22%、+83%.本文在文献基础上,改进了测定方法,加入乳化剂 OP,从而提高了灵敏度,改善了络合物的稳定性,并在加入盐酸羟胺、环己二胺四乙酸钠和氟化铵后,消除了一定量的钼、钒、钛等离子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会议动态     
由天津市科委召开的“2,3,7-三羟基-9-取代萤光酮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科研成果鉴定会于五月十八日至十九日在天津市南开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高等学校、科学院以及冶金、地质系统等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等24人。会议听取了南开大学化学系科研组所作的有关“2,3,7-三羟基-9-取代萤光酮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的研究报告以及使用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