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氯化锌为锌源,以氢氧化钠为碱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锌;探讨了晶化时间、晶化温度、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纳米ZnO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CTAB时,在120℃下反应24h得到的纳米氧化锌为颗粒状,而在160℃下反应24h得到的纳米氧化锌为片状.当添加CTAB后,在120℃可得到片状氧化锌,而在160℃可得到颗粒状氧化锌.  相似文献   

2.
3.
氧化锌微晶的制备和形貌控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溶液体系中合成了多种形貌的氧化锌(ZnO)微晶。所得花状、雪花状、棒状、多刺球状和棱柱状氧化锌微晶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进行了鉴定和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如溶剂、温度及pH值对ZnO微粒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不同形貌ZnO微粒的生长机理。该文对制备形貌可控的氧化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大孔交联聚苯乙烯树脂(XAD-4)、氧修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NDA-100)和胺基修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ND-90)对乙醇.水溶液中硫辛酸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硫辛酸在XAD-4树脂上是单层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硫辛酸在NDA-100和ND-90树脂上的吸附也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但并不只是单层吸附,同时兼有毛细管凝聚和微孔填充作用,吸附过程可分为大孔和中孔区的吸附以及微孔区的吸附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硫辛酸在3种不同树脂上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硫辛酸在NG-16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是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硫辛酸在NDA-100和ND-90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但并不只是单分子层吸附,对于中高浓度(大于400mg/L)的硫辛酸溶液更重要的是微孔填充作用。硫辛酸在NDA-100和ND-90树脂上的吸附过程分为大孔、中孔区的表面吸附和微孔区的微孔填充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符合一级动力学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6.
应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在B3LYP/6-311G**水平上全优化计算酚类化合物的量子化学参数,结合疏水性参数与酚类化合物在小牛血清蛋白BSA和腐殖质Aldrich-HA上的吸附常数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QSAR).经逐步回归筛选变量后,所建2个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及去一法(LOO)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R2cv分别为0.955,0.882和0.943,0.819,用预测集样本进行了外部预测,所得外部预测集交互检验系数Q2ext分别为0.891和0.925.模型结果表明,ELUMO愈低,分子体积V愈大,化合物在BSA上吸附常数lgKDOC愈大;酚类化合物在腐殖质Aldrich-HA上不仅存在疏水作用吸附,还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吸附,并以疏水作用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7.
8.
苦味酸在聚酰胺树脂上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静态下,考察了温度对聚酰胺树脂吸附水溶液中苦味酸的影响,探讨了吸附的热力学、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较小,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或Langmuir方程表示;吸附过程为熵驱动的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属物理吸附范畴;吸附动力学规律可用q=aeb/t吸附速率方程表示,属颗粒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9.
以单一和混合锌盐为锌源, 氢氧化钠为沉淀剂, 丙氨酸和离子液体(IL)为表面活性剂,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分级结构氧化锌粉末. 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红外光谱仪(IR)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探讨了锌源(单锌盐、 混合双锌盐及三锌盐)、 离子液体种类及用量、 丙氨酸用量和温度等变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推测了在分级结构氧化锌形成过程中阴离子对样品形貌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微波法合成多种形貌氧化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一种简捷的微波合成方法在不同溶剂中得到了花状、刺球状、多角星状的氧化锌结构.X射线衍射表明,产物为结晶良好的纤锌矿氧化锌.在水、水/乙醇、水/丙醇3种体系中得到的产物呈现由纳米棒组成的花状结构;在水/乙二醇中得到刺球状氧化锌结构;在水中,当反应物浓度降低时,花状结构转变为多角星状结构.荧光光谱研究表明,水中产物的激发峰和发射峰出现在243 nm和398 nm,使用混合溶剂可使产物荧光发射增强,降低反应物浓度也可导致荧光增强.  相似文献   

11.
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pH3.5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液中 ,研究了大黄酸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 ,二者结合生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 ,并对结合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BSA的存在导致大黄酸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 ,峰电位基本不变 ,峰电流的下降值同所加入的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3.0×10 -8~8.0×10 -7mol/L ,检出限1.21×10 -8mol/L。  相似文献   

12.
通过紫外光谱(UV)和圆二色光谱(CD),研究了三丁基锡(TBT)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以及浓度变化对TBT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TBT与BSA的相互作用是双重的。既有TBT中锡离子与BSA的配位作用,又有TBT中丁基的疏水作用,引起BSA构象变化和叶螺旋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具有较好机械性能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型聚氨酯弹性体胶片, 并进行表面肝素化处理, 得到抗凝血医用导管材料. 将聚氨酯胶片浸泡在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中, 利用稀溶液黏度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在聚氨酯胶片表面的动态吸附情况, 并采用界面校正黏度方程计算溶液浓度变化. 研究发现, 牛血清白蛋白分子能迅速吸附到聚氨酯胶片表面, 但达到吸附平衡需要较长时间. 牛血清白蛋白在聚氨酯表面吸附后的溶液中分子构象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以硅胶为基质,苯甲酰基为疏水配基,采用有机硅烷活化法制备疏水吸附剂。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平衡行为,探讨了活化时间、活化介质对硅胶活化程度的影响,测定了不同盐浓度下的平衡等温线,讨论了配基来源、温度对吸附剂疏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配体对CdTe量子点与BSA的选择性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巯基乙酸(TGA)、巯基丙酸(MPA)、巯基甘油(TG)、L-半胱氨酸(L-cys)和谷胱甘肽(GSH)等5种巯基分子为稳定剂, 水相合成了5种CdTe量子点.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靶分子, 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动力学等手段研究了各种配体分子稳定的CdTe量子点与BSA的直接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5种量子点均能有效猝灭BSA的荧光, 其猝灭程度按配体次序为GSH>L-cys>TGA>TG>MPA; 而BSA对不同配体稳定的CdTe量子点的荧光光谱的影响则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BSA对TGA-CdTe和MPA-CdTe量子点的荧光先敏化增强而后猝灭下降; L-cys分子由于同时具有氨基和羧基而与BSA的相互作用较强, 因此BSA能显著猝灭L-cys-CdTe量子点的荧光; 而BSA对TG-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程度较小; GSH分子的空间效应使GSH-CdTe量子点的荧光被BSA猝灭的程度最小. 吸收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动力学研究表明, 5种量子点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均为静态过程. 探讨了量子点的配体分子结构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磁性壳聚糖微球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微乳液体系中,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磁性壳聚糖纳米粒子(Fe2O3-CS).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纳米粒子的粒径在40 nm左右, 分散性良好, 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能. 以碳二亚胺(EDC)为活化剂, 研究了Fe2O3-CS纳米粒子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的吸附性能, 并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分光光度计(UV)进行表征. Fe2O3-CS粒子对BSA 的吸附大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298 K时饱和吸附量约为250 mg·g-1, 吸附常数为0.007 L·mg-1. 将BSA-粒子分散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 研究BSA-粒子复合物的稳定性. 用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对结果进行表征, 发现在碱性条件下BSA分子能从磁性粒子表面脱附下来.  相似文献   

17.
在组织工程中,为了促进和调节细胞在细胞支架上的增殖和分化,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分子(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简称GF)),必须引入支架.这些生长因子是一类具有诱导和刺激细胞增殖、维持细胞存活等生物效应的多肽蛋白类物质,因此,在组织工程研究中,生长因子是三个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丝组二肽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切割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肽与蛋白质的切割作为生物化学中的热点之一 ,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长期以来 ,天然存在的多种蛋白酶如胰蛋白酶 (Trypsin)、糜蛋白酶 (Chymotrypsin)由于其高活性及区域选择性 ,一直是蛋白切割的主要工具 .但是这些酶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条件 (如 p H值和温度等 )下使用 ,而且由于蛋白酶对底物的特异性要求高 ,因而切割蛋白的断裂位点相对较少 ,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现代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蛋白切割方面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1,2 ] ,如蛋白部分合成 ,大蛋白的序列测定 ,蛋白区域结构与功能的分析 ,蛋白与其它蛋白、核酸、膜形成复合…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Humanserumalbumin(HSA)isawell known transportproteinforavarietyofmoleculesandions[1].Thebindingofadrugtoserumalbuminhasimportant pharmacokineticconsequencesbecauseitinfluences distribution,excretionandpharmacologicaleffectsof thedruginthebody…  相似文献   

20.
纳米银胶体粒子的制备及对牛血清蛋白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纳米银粒子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1-3]、催化、机械和抗菌等性质而逐渐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关于纳米银粒子的一些制备方法已经有了相关报道[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