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存在下银与硫代米蚩酮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银-TMK吐温-80络合体系的显邑酸度为pH3.3—6.8,络合物的最大吸收为540nm,其E_(540)=6.6×10~4,组成比为Ag:TMK=1:2。在25毫升体积内,银量在0—20微克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干扰试验表明,对于10微克银、下列量(毫克)共存离子不干扰:Mo(Ⅵ)、Mn~(2+)(3),Cu~(2+)、Pb~(2+)、Al~(3+)、Mg~(2+)(1),Ni~(2+)、Zn~(2+)、V~(+5)、Fe~(3+)(0.5),Cr~(3+)、Ti~(4+)(0.2),PO_4~(3-)(5.0)。氯离子干扰测定而应除去。本法可用于废水中银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2.
邻菲啰啉氯仿萃取铈盐滴定法测定铁的价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提出的TBP萃取容量法,成功地测定了Fe(Ⅱ)和Fe(Ⅲ)的EDTA体系(不含S_2O_3~(2-))中铁与EDTA的含量。但由于酸性介质中S_2O_3~(2-)还原Fe(Ⅲ),故该方法不能用来测铁的价态。而K_2Cr_2O_7滴定Fe~(2+)及Ti~(3+)滴定Fe~(3+)测定铁价态的方法,由于S_2O_3~(2-)的干扰也不能应用。因此研究该体系铁的价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铜合金中微量镁的光度法测定,以二甲苯胺蓝、铬变酸2R或偶氮氯膦Ⅰ为显色剂时均需用铜试剂分离除去Cu~(2+)、Sn~(4+)、Zn~(2+)、Ni~(2+)、Fe~(3+)、Al~(3+)、Mn~(2+)、Sb~(3+)、Bi~(3+)等干扰离子,因而费时。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试验了不分离干扰离子的直接光度法的条件。表明:采用三乙醇胺-丙酮氰醇-EGTA-铅联合掩蔽干扰离子,在pH9.7—10.2的条件下,用偶氮氯膦Ⅰ作显色剂,可获得满意的结果。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0nm,而试剂空白的吸收较小,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75×10~4,镁量小于30微克/50毫升符合比尔定律。共存元素允许量(毫克)为:Cu~(2+)(20),Zn~(2+)  相似文献   

4.
通过乙二醛将1,1-二(4-甲基苯基)-2-(4-氨基苯基)-2-苯基乙烯和罗丹明B酰肼连接起来,合成了一种四苯乙烯官能团化的罗丹明B衍生物TPE-Rh B.利用IR,NMR,MS和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分子结构.并通过循环伏安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等分别考察了它的电化学和光学性质.研究表明TPE-Rh B的电子亲合能为3.66 e V,有望开发为电子传输材料.此化合物在纯乙醇溶液中,几乎没有荧光,在乙醇/水的混合溶剂中具有典型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更为重要的是在乙醇/水(V∶V=1∶1,Tris-HCl p H 7.0)混合溶液中能对Fe~(3+)实现"off-on"荧光识别,并裸眼可观察到溶液颜色从淡黄色变成粉红色,且几乎不受其他共存离子的干扰.探针与Fe~(3+)的结合常数为3.12×10~3,检出限可达3.53×10~(-7) mol·L~(-1),Fe~(3+)离子含量范围在6×10~(-5)~1.8×10~(-4) mol·L~(-1)时,荧光强度与Fe~(3+)离子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15),并通过Job’s曲线、紫外和荧光滴定、核磁滴定初步确定了化合物TPE-Rh B和Fe~(3+)的络合机理.  相似文献   

5.
空白试验证明,用浓度大于1mol/L的盐酸溶液做Fe~(3+)的提取液,或用过浓盐酸溶液酸化试液,盐酸中的Fe~(3+)都会给检验试液中的Fe~(3+)带来干扰;检验食品中的铁元素时,若铁是以Fe~(2+)形式存在,如果加入硝酸将其氧化为Fe~(3+),硝酸中Fe~(3+)会对检验试液中的Fe~(3+)带来干扰。  相似文献   

6.
以间二甲苯、水杨醛和α-萘胺等为原料合成了荧光化学传感器1,并经红外、核磁、质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滴定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金属离子和化合物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传感器1对Cu~(2+)和Fe~(3+)表现出高选择性荧光响应,受常见离子干扰较小,化合物1与Cu~(2+)和Fe~(3+)结合形成1∶1的配合物,其结合常数分别为(2.83±0.42)×10~3和(8.69±0.32)×10~3 L·mol~(-1),检出限分别为2.584 4×10~(-4)和1.234 2×10~(-5) mol·L~(-1).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基于5-(3-硝基苯基)-呋喃-2-甲醛功能化的巴比妥酸衍生物传感器QS.通过~1H NMR, 13C NMR, MS等方法对QS进行了表征. QS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QS的二甲亚砜(DMSO)溶液在498 nm有最大荧光发射,在365 nm紫外灯下照射发出绿色荧光. QS对Hg~(2+)和Fe~(3+)的水溶液有不同的荧光检测能力, Hg~(2+)能使探针QS的荧光增强为橙色,Fe~(3+)使其荧光猝灭,实现了实时检测.传感器QS对Hg~(2+)和Fe~(3+)的荧光检测限分别为3.25×10~(-8)和4.0×10~(-8) mol·L~(-1).根据Job曲线和质谱研究得到QS与汞离子和铁离子化学计量比均为1∶1,提出了QS与Hg~(2+)和Fe~(3+)的可能结合模式.加入H 2P O4-能使含有Fe~(3+)的QS溶液(QS-Fe)荧光恢复,可用于Fe~(3+)的循环检测.此外,固体QS可从水溶液中吸附Hg~(2+)和Fe~(3+)(吸附率分别为92.0%和91.8%),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乳化剂OP存在下,以Na_2B_4O_7-NaOH为缓冲液,在pH9.3—10.0时Ag(Ⅰ)与镉试剂2B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试剂的吸收峰位于445nm处,络合物的吸收峰位于560nm处,对比度△λ为115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02×10~5。在25毫升溶液中0—15微克银服从比尔定律。络合物显色迅速并至少可稳定24小时。加入1毫升2%的EDTA溶液为掩蔽剂使方法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以下共存离子(以毫克计)对10微克银的测定无干扰:酒石酸钠(200),焦磷酸钠(100),氟化钾(50),Al~(3+)(10),Pb(3)、Zn~(2+)、Fe~(3+)、Cd~(2+)、RE~(3+)、Cu~(2+)、Ni~(2+)、Mg~(2+)、Mn~(2+)(1),Sb~(3+)(0.5),Te~(4+)(0.4),  相似文献   

9.
这里介绍一个新的快速定磷法——铈量法。根据Ce~(4+)在0.5-0.6N硫酸介质中定量地沉淀磷酸根为淡黄色磷酸铈,溶液中过量Ce~(4+)可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亚铁盐溶液直接回滴。常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除AsO_4~(3-)外)都不与磷酸根和Ce(Ⅳ)生成沉淀,故无干扰。而还原性离子如Fe~(2+)、SO_3~(2-)、S~(2-)、NO_2~-以及强氧  相似文献   

10.
用BaCl_2反滴定测定SO_4~(2-)的方法早有介绍,但是,由于它是在中性溶液中进行测定,多种阴离子如CO_3~(2-)、HCO_3~-、SO_3~(2-)、S_2O_3~(2-)、C_2O_4~(2-)、CrO_4~(2-)、PO_4~(3-)、BO_2~-,SiO_3~(2-)、F~-、MoO_4~(2-)、WO_4~(2-)和阳离子Ca~(2+)、Sr~(2+)、Pb~(2+)等都干扰测定结果。虽经多次改进,仍不够满意。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配制pH=3.2±0.1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络合缓冲溶液作了初步尝试,得到了较满意的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pH=3的盐酸溶液中,MoO_4~(2-)、C_2O_4~(2-)、  相似文献   

11.
实际废水中存在的离子会对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产生影响。以ZrCl_4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2OH。通过红外(IR)、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UIO-66-2OH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水中常见的金属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探索UIO-66-2OH的光催化性能。研究发现,金属阳离子Fe~(3+)和无机阴离子HCO_3~-、CO_3~(2-)可以加快光催化降解的速度。然而,金属离子Na~+、K~+、Ca~(2+)、Mg~(2+)、Cu~(2+)和无机阴离子Cl~-、SO_4~(2-)、PO_4~(3-)会抑制光催化性能,且离子价态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螯合电位滴定是电位滴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文献极为丰富。这些滴定主要是在金属电极和离子选择电极上进行的。金属电极分为两类:配偶型和非配偶型。配偶型电极如Pt/Fe~(3+);Fe~(2+)、Hg/Hg~(2+);HgY~(2-);MY~(n-4)M~(n+),其“电极/溶液”界面上总有一对决定电位的电对。非配偶型电极的界面上则不存在明显的电对,如铂电极上EDTA滴定Ca~(2+),溶液中不外加高价的铂离子;滴定Fe~(3+),也不外加Fe~(2+)。关于非配偶型电极上的螯合滴定,虽有  相似文献   

13.
铜合金中磷的直接比色测定,经典的钼钒黄法比较稳定,但灵敏度较低,显色时间较长;铋盐-抗坏血酸钼蓝法的灵敏度较高,但As~(5+)有严重干扰。曾有文献介绍铋盐-抗坏血酸法测磷时,用硫代硫酸钠可消除As~(5+)的干扰,但实验表明不适用于铜合金,因为在大量铜离子催化下,硫代硫酸钠将钼酸根中铝还原使呈蓝色,干扰更为严重。本文提出用硫脲掩蔽铜离  相似文献   

14.
偶氮胂M是灵敏显色剂,已应用于分光光度测定稀土元素总量、钍、铀、钙和络合滴定稀土元素、钍的指示剂。本文研究了偶氮胂M与锆显色反应的条件、共存离子和化合物的影响。表明,在测定条件下,显色液中共存下列量(毫克)离子:Al~(3+)(10)、Zr~(4+)(2)、Mn~(2+)(2)、Mg~(2+)(10)、Ca~(2+)(1)、Bi~(3+)(5)、Pb~(2+)(1)、Mo~(6+)(1)、Fe~(2+)(5)、V~(5+)(0.6)、Sb~(3+)(0.5)、Ti~(4+)(0.5)、Ba~(2+)(0.5)、Ni~(2+)(0.1)、W~(6+)(0.05)、La~(3+)(0.005)、Ce~(3+)(0.001)、Cu~(2+)(0.02)、Nb~(5+)(0.1)和大量盐酸羟胺不干扰测定。铁(Ⅲ)量大于1毫克时,干扰程度只是随着铁(Ⅲ)量的增大而稍微增大,采用不同量的铁(Ⅲ)为基底制备锆的工作曲线与纯锆制备的工作曲线基本重台。氟化铵的存在能使锆的颜色消褪,而稀土元素及其他金属离子的颜色不消褪,以此为参比  相似文献   

15.
以邻氨基苯硫酚和苄基氯为原料反应得到2-苄硫基苯胺(1),再将2-苄硫基苯胺(1)和罗丹明B进行缩合得到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R1,并用IR,HRMS-ESI,~1H NMR以及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化合物R1在甲醇水溶液中对常见离子的识别特性.结果表明荧光探针R1能够对Fe~(3+)进行快速,灵敏的识别,并且受其他常见离子干扰较小.探针R1的荧光强度与Fe~(3+)浓度(1×10~(-6)~9×10~(-6) mol/L)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并在PC-12活细胞中实现了Fe~(3+)的荧光成像.  相似文献   

16.
以罗丹明6G、水合肼及邻香兰素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光学探针(P1),其结构经~1H-NMR,~(13)C-NMR,MS及元素分析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探针对金属离子的识别能力。结果表明,探针P1在甲醇/Tris-HCl缓冲(V/V=3∶7,pH 8.34)溶液中无色,随着Fe~(2+)或Fe~(3+)的加入,溶液由无色转变为红色,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6 nm。最佳测量条件下,在1×10~(-6)~1×10~(-5) mol·L~(-1)范围内,Fe~(2+)或Fe~(3+)的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Fe~(2+),R~2=0.950;Fe~(3+),R~2=0.992)。探针与Fe~(2+)或Fe~(3+)形成1∶1型配合物,络合常数分别为K_(Fe)~(2+)=1.834×10~(5 )M~(-1)、K_(Fe)~(3+)=1.457×10~(5 )M~(-1),识别过程均不可逆。除了高浓度Cu~(2+)对探针识别Fe~(2+)或Fe~(3+)有影响外,其它常见金属离子没有干扰。P1有望发展成为裸眼识别Fe~(2+)和Fe~(3+)的高选择性探针。  相似文献   

17.
贵刊1987年第3期刊登的“鉴别 Fe~(2+)离子和 Fe~(3+)离子方法14种”一文,有几处不妥的地方,提出一点看法,以便商讨。一、二氧化硫法将 SO_2分别通入含 Fe~(2+)和 Fe~(3+)的溶液中,该文所叙述的现象和反应方程式,是错误的。1.从实验的角度讲,将 SO_2通入含 Fe~(2+)的溶液中并无浅黄色浑浊出现。为此,我又作了专门的验证实验,发现溶液中既无硫沉淀,也无 FeSO_(?)沉淀,(因溶液绝对呈酸性。)溶液也未呈褐黄色。2.从理论上讲,依电极电位(酸性介质):H_2SO_3+4H~++4e(?)S↓+3H_2OE~0=0.45伏Fe~(3+)+e(?)Fe~(2+) E~0=0.770伏显然,E~0H_2SO_3/S E~0Fe~(3+)/Fe~(2(?)),说明在酸性条件下,只能是 Fe~(3+)将 S 氧化为 H_2SO_3,而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计算了cu~(2+)、Zn~(2+)、Co~(2+)、Ni~(2+)、Cd~(2+)及Mn~(2+)与氮川三甲撑膦酸(NTMP)螯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发现Cu~(2+)-NTMP螯合物在pH5.3—9.1、Zn~(2+)—NTMP螯合物在pH5.8—9.7及Co~(2+)-NTMP螯合物在pH6.4—10.9,其表观稳定常数logK_(ML)>8,理论和实验都表明,NTMP螯合滴定Cu~(2+)的选择性比EDTA或NTA都好。在pH5.3,用铬天青S作指示剂,NTMP螯合滴定10毫克Cu~(2+)时,能允许Ni~(2+)(40),Mn~(2+)(30),Cd~(2+)和Pb~(2+)(25)、Co~(2+)(2.5)、Bi~(3+)(8)以及用NH_4F掩蔽时,允许Sn~(4+)(30)、Al~(3+)(5.4)、Fe~(3+)(2.1)、Ti~(4+)(4.0)及Zn~(2+)(4.0)及Zn~(2+)(0.33)(括号内为毫克数)等离子存在。拟订的方法用于一些铜合金中铜的测定,操作简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EDTA络合滴定氧化钙和氧化镁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从二甲酚橙(XO)-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作指示剂滴定铝中受到启示。萌发了用XO-CPC作指示剂直接测定氧化钙和氧化镁的设想。试验表明,采用乙酰丙酮掩蔽镁,以XO-CPC作指示剂,在PH 108氨性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氧化钙和氧化镁,使终点变色十分敏锐。 PH10. 8时,三乙醇胺(分析纯)能和 Al~(3+)、Fe~(3+)、Ti~(4+)、Mn~(2+)等络合,起到掩蔽作用。K~+、Na~+、NH_4~+、Si~(4+)不影响测定。 方法已应用于测定矾土、镁石及白云石等试样中钙、镁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1 分析方法 称取试样0.5000g于银坩埚中,加入氢氧化钠3~4g,于马弗炉中低温升到650℃,灼烧30min,取出,用热水提取盐酸酸化后于250ml量瓶中,冷却,定容。1.1 氧化钙的测定 吸取试液50ml于 400ml烧杯中,加三乙醇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络合滴定测定钯国外曾报导用硫脲(Thio)释放Pd-EDTA中之EDTA,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铅返滴释放之EDTA,计算钯含量。该法选择性较好,Fe~(3+)、Ti~(4+)、La~(3-)、Zn~(2+)、Ni~(2+)、Zr~(4-)等等都无干扰,是分析钯合金的较好方法。我们分析钯合金时先以纯钯试验,按文献[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