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桥联聚倍半硅氧烷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近年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这类材料由于结构上的特殊性而表现出了许多优异的性能.本文介绍了桥联聚倍半硅氧烷的研究现状、结构特性和合成方法及合成条件包括烷氧基团和桥联基团的结构、反应物浓度、溶剂、催化剂及温度等因素对材料结构的影响.对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在吸附领域中对金属离子及有机物的吸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刘丰祎  符连社  王俊  张洪杰 《化学通报》2003,66(6):382-387,403
桥联聚倍半硅氧烷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近十年的研究中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这种材料的单体可以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获得,为材料的设计和剪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综述了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单体的合成方法,对其在光学、催化、吸附等方面的应用作了评述,同时将发光稀土配合物引入桥联聚倍半硅氧烷的研究作了介绍,最后对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将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的优点,是继单组份材料、复合材料和梯度材料之后的新一代功能材料。基于可以通过分子设计与剪裁的倍半硅氧烷(笼型倍半硅氧烷和无规倍半硅氧烷)无机前驱体,利用多种方法如反应性共混法、溶胶-凝胶法、光固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自组装技术等制备一系列高性能聚合物/倍半硅氧烷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  相似文献   

4.
倍半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倍半硅氧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水平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文章介绍了倍半硅氧烷的结构、合成以及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合成方法。倍半硅氧烷改性聚合物可以提高聚合物的热性能、阻燃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等。文章综述了倍半硅氧烷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含倍半硅氧烷的杂化聚合物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从杂化材料的形成方式 ,说明含倍半硅氧烷类杂化材料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形成的分子内杂化体系 ,是一类新型高性能的有机_无机杂化材料。介绍了倍半硅氧烷的结构、合成方法及性能特点 ,重点阐述了多面齐聚倍半硅氧烷类杂化聚合物的性能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一类具有纳米分子尺寸和有机-无机杂化结构的化合物。这种以无机Si—O—Si键组成的框架为核,外围被有机取代基所包围的特殊结构,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性。采用物理或共聚的方法使其与其他聚合物复合,得到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高分子材料,可用于诸多领域,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在介绍POSS分子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POSS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特点和功能性,着重讨论了POSS在超疏水表面与抗结冰涂层、两亲聚合物、形状记忆材料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功能性POSS聚合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是具有独特分子结构的有机硅化合物,无机硅氧骨架核心为其提供良好的硬度和热稳定性,外围有机基团可增强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相容性,以它为前驱体可以制备分子级分散的有机/无机纳米高分子杂化材料。近年来,全芳香结构的八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因其高的耐热性和官能化方法的多样性尤其得到关注。本文重点综述了八苯基笼...  相似文献   

8.
以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PTS)和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合成二乙烯三胺桥联单体;通过二乙烯三胺桥联单体的自凝胶及其在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致孔剂条件下的溶胶-凝胶反应中,分别合成了两种DETA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吸附材料。比表面及孔径分析结果表明,CTAB的加入使材料的比表面积略有增加,而累积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则显著增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两种DETA桥联聚倍半硅氧烷材料对Au(Ⅲ)表现出优异的吸附能力,静态饱和吸附量高达5~6mmol/g,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模型;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联吡啶基桥联倍半硅氧烷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在稀盐酸催化下,分别与镍盐(醋酸镍)或铽盐(氯化铽)反应,制备了联吡啶基桥联聚倍半硅氧烷及其金属配合物,并对聚合物及其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金属离子与配体成功络合,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合成的聚合物和金属配合物为粒径均一、形状规则的球状粒子,磁性能...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合成确切结构的异官能基笼型倍半硅氧烷一直是国际性的研究热点问题.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以半笼型结构倍半硅氧烷为模板,成功地制备出具有Janus结构的四乙烯基四氨基苯基、四乙烯基四苯基异官能基笼型倍半硅氧烷.并且,产物在一些极性溶剂(如四氢呋喃、氯仿及二甲基亚砜)中有较好的溶解性,为其衍生化及应用提供了保证.对所制备的异官能基笼型倍半硅氧烷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分析,证明其具有Janus异官结构特征及完整的笼型结构.紫外可见及荧光发射光谱证实了倍半硅氧烷笼型结构的电子携带及传输作用,反过来证明其具有完整的笼型结构,同时也为其在有机光电材料中应用提供可能.提供了一类通用合成方法,拓宽了倍半硅氧烷功能单体的种类,并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倍半硅氧烷合成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以苯基三氯硅烷、苯基三烷氧基硅烷、甲基三氯硅烷、甲基三烷氧基硅烷、甲基三乙酸基硅烷分别为原料采用碱催化平衡水解三步法合成可溶性高分子量聚倍半硅氧烷及其共聚物进行了综述,并对以苯基三氯硅烷为原料采取一步法合成热塑性聚苯基倍半硅氧烷予以介绍,总结了以不同有机基为原料采用碱催化平衡法合成不溶性立方体聚倍半硅氧烷的研究结果,最后对卤盐催化非水解sol-gel法制备有机倍半硅氧烷凝胶作了阐述,以期对合成不同结构的聚倍半硅氧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含溴聚芳醚砜合成可溶性含(4-磷酸)苯侧基聚芳醚砜, 并通过与磺酸功能化聚倍半硅氧烷杂化的方法, 制备了磷酸聚合物为基体的有机-无机杂化高性能质子交换膜材料.  相似文献   

13.
PMOs是以桥联倍半硅氧烷为前驱体,在表面活性剂为结构控制剂的条件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材料,具有表面积高、孔道规则和孔径分布较窄等特点,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本文论述了PMOs近年来的发展现状,介绍了PMOs的结构特点,根据结构中桥联有机基团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总结了通过不同的模板合成PMOs的方法,并对影响性能的外部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几个PMOs研究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对PMOs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一种具有含萘结构的磺酸化聚芳醚酮作为主体材料, 采用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含萘、 醚和酮结构的聚甲亚胺作为增强组分, 通过溶胶-凝胶的方法在复合膜中引入提高质子传输能力的酸功能化聚倍半硅氧烷(POSS-SO3H), 制备新型的三元复合型质子交换膜, 并对其微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PMOs是以桥联倍半硅氧烷为前驱体,在表面活性剂为结构控制剂的条件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材料,它具有很高的表面积以及规则的孔道和较窄的孔径分布等特点,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本文论述了PMOs近年来的发展现状,介绍了PMOs的结构特点,根据结构中桥联有机基团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总结了通过不同的模板合成PMOs的方法,并对影响性能的外部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几个PMOs研究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对PMOs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新兴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其特殊的笼状结构可以从纳米尺度上影响聚氨酯体系的结晶行为、微相分离程度、交联密度等结构特征。少量添加即可大幅提高聚氨酯的耐水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以及阻燃性能、黏结性能、韧性等。本文从POSS/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结构出发,介绍了化学合成POSS基聚氨酯及物理共混POSS/聚氨酯复合材料,总结分析了悬垂型、星型、串珠型以及物理混合POSS基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以及POSS结构差异对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与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7.
笼形倍半硅氧烷(POSS)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而形成的分子内杂化体系,这种有着规整立体结构同时具有单纳米尺度的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独特的纳米笼形结构也为分子水平上改进高分子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可能性.本文综述了多面体倍半硅氧烷(POSS)的结构、性能与合成方法,重点介绍了巯基POSS、金属杂化POSS、...  相似文献   

18.
通过溶剂诱导结晶的方法研究了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PPSQ)的球晶结构. 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溶液的浓度、溶剂的挥发时间以及温度等影响因素对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球晶结构形貌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稀释溶液浓度与提高结晶温度在改变球晶的形态方面具有相同的效果. 球晶的尺寸会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或者结晶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都归因于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在二甲苯中的溶解度的增加. 在不改变其它结晶条件的情况下,延长溶剂的挥发时间也会形成更大的球晶. 当在光学显微镜下旋转样品时球晶的结构不会发生改变,这表明球晶具有均一的晶体学取向结构. 负性球晶的特征也表明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的分子链是沿着球晶的切线方向排列. 考虑到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具有刚性的分子链,还提出了梯形苯基聚倍半硅氧烷可能的球晶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梯形聚硅氧烷液晶具有独特的稳定性、透明性及成膜性等优点,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本文综述了梯形聚硅氧烷液晶近年来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梯形聚硅氧烷液晶的结构特点,根据液晶基元接枝到梯形高分子主链上的方式,将梯形聚硅氧烷液晶分为鱼骨形和划艇形两种;总结了挂接不同侧基的梯形聚硅氧烷的合成路线,包括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梯形聚甲基倍半硅氧烷、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梯形聚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等;介绍了几种液晶基元不同的梯形聚硅氧烷液晶的合成;最后提出了几个梯形聚硅氧烷液晶研究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对梯形聚硅氧烷液晶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梯形聚硅氧烷液晶具有独特的稳定性、透明性及成膜性等优点,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功能材料。本文综述了梯形聚硅氧烷液晶近年来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梯形聚硅氧烷液晶的结构特点,根据液晶基元接枝到梯形高分子主链上的方式,将梯形聚硅氧烷液晶分为鱼骨形和划艇形两种。总结了挂接不同侧基的梯形聚硅氧烷(包括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梯形聚甲基倍半硅氧烷、梯形聚氢基倍半硅氧烷、梯形聚乙烯基倍半硅氧烷等)的合成路线。介绍了几种液晶基元不同的梯形聚硅氧烷液晶的合成方法。最后提出几个梯形聚硅氧烷液晶研究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对梯形聚硅氧烷液晶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