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一个漏斗和一些砂子能简单地说明角动量守恒这一重要的定律.用白铁皮做一个漏斗,上口半径大约15厘米,在漏斗上口边缘上焊几根粗铜线.使漏斗能通过自轴线自由悬挂,悬点处采用一个摩擦很小的旋转接头连接. 在漏斗中装满砂子,然后旋转漏斗,给它一个初始的转动速度.可看到随着砂子流出漏嘴,漏斗转动得越来越快,这就定性地说明了角动量守恒.一个演示角动量守恒的装置@罗新凯$湖南新邵一中  相似文献   

2.
一般教科书中演示振动图象的实验,常常用漏斗做成一个单摆,将细砂装入漏斗中,通过细砂描绘的曲线,来说明振动的图象。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容易实际操作。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个装置简单且容易操作的实验方法。实验材料是磁铁、儿童用磁性写字板和力学小车。具体演示方法如下: 首先将永磁铁磨制成体积较小的圆锥形状,然后用细线的一端拴住圆锥底部,另一端悬挂起来即成一单摆。为避免与铁性物质吸引而影响单摆的振动,支架和底座应用木料制成。最后把磁性写字板固定在力学小车  相似文献   

3.
王晓耕  郝利 《物理实验》1994,14(1):13-15
对变质量问题的实验研究王晓耕,郝利(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067000)在大学物理教学和习题中常遇到变质量问题,我们在气垫导轨的滑块上增加了载沙槽装置,在导轨上端悬挂一沙漏斗,当载沙槽、滑块组成的系统在外力作用下沿导轨运动时,漏斗中的沙子匀速地落在运...  相似文献   

4.
气球是很容易买到的,且价格不高。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中学物理实验,现举例作些简单介绍。实验一漏斗吸球把一个漏斗倒转过来,并把它的喇叭口压在一个充气的气球上,在漏斗的另一端猛地吸口气,迅速用食指堵住漏斗的小口,气球竟被吸在漏斗上了。原来漏斗的喇叭口被气球堵住吸气后漏斗的小口有食指堵住,中间部分空气稀薄了,大气压就会把气球托住。  相似文献   

5.
在师范学校物理学教课本中,讲到“摆的振动”这节课,为了说明简谐振动可以用摆的振动记录来说明,教材里所介绍的演示实验是一贮有细沙的漏斗,悬挂在可以移动的平板上方,当沙斗振动时,板若沿摆的振动垂直方向移动,就可纪录出简谐振动图线。这个演示实  相似文献   

6.
于凤军  马秀艳  崔金玲 《大学物理》2008,27(2):42-44,47
研究双漏斗肥皂膜实验中肥皂膜的形状、特性以及它随两漏斗距离的变化过程.从理论上导出并经实验验证一个重要结论:两漏斗口的最大距离等于其半径的1.325倍,然而这一点常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7.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于质量为 M、倔强系数为 K的螺旋弹簧下端,其振动频率与一个质量为 m=m+pM的物体悬挂于具有相同倔强系数的无质量的弹簧下端时的振动频率相同.系数p的范围从1/3(当m》M时)变化到π2/4=0.41(当m《M时).用一条竖直钢带加上许多等间距的横臂构成的波的演示装置是一个等效系统.如果最下面的横臂用一个其上可以装上不同的砝码的横杆代替,则与质量比率m/M相对应的系数P可以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8.
好些物理教科书都提到这样一个实验:用细线悬挂一个重锤,下面再拴上一段同样的线,以手捏着下面的线,猛力地一拉,结果下面的线断了,重锤依然挂着。可是如果慢慢地增大拉力,最终就会把上面的线拉断,一般叙述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用来显示物体的惯性或者是表明所谓冲力和渐力的差异,但都只说到问题的一方面;这里提供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为了说明的便利,我们作一些简化的假设: 1.假设悬挂的线完全遵从胡克定律。 2.不考虑弹性波在线中传播的问题,换句话说,在每一时刻,线中的张力假设是到处一致的。 3.悬挂线的质量较重锤来说甚小,可以忽略不计,上、下线的质料与粗细也相同,即断时的强度极限相同。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共振音叉达到较好的效果,自制了一对共振音叉的悬挂装置及其附件,用该装置可以将2个共振音叉悬挂起来,其演示效果较好.同时,本文探讨了共振音叉不同的悬挂方式,并介绍了如何演示共鸣实验和利用该装置演示声波的干涉实验.  相似文献   

10.
用三维沙漏实验研究了改变颗粒尺寸、漏斗开口尺寸和倾角条件下,漏斗中颗粒流量变化.应用Matlab软件拟合出流量与漏斗倾角以及颗粒尺寸的关系,并对实验现象给出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设计完成了一套用于近海海浪发电的装置,通过漏斗形双通道实现水流双向持续不间断地对发电机做功,充分利用冲击和回流两种浪的能量。装置借助于漏斗形进水口使水流集中冲击叶轮快速转动,并在通道允许空间内最大化集成浮标发电装置,实现了能在有限空间内将海浪所蕴藏的动能和势能最大化地转变为电能,得出了一个具有高可行性的方案和最优化高效率的近海海浪发电装置。相关计算表明,本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可达11.7%。  相似文献   

12.
 采用考虑混凝土拉伸破坏的TCK失效模型,运用AUTODYN软件对跑道内爆毁伤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炸点置于面层混凝土底部时,不同装药量和不同面层混凝土厚度对爆破漏斗坑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混凝土因拉伸损伤引起的破裂和抛掷漏斗现象。基于数值模拟得到的漏斗坑参数值,建立了漏斗坑半径、空腔半径与面层厚度的无量纲表达式,计算得到的漏斗坑参数值得到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陈钦  李统藏  石勤伟  王晓平 《物理学报》2005,54(8):3962-3966
采用紧束缚模型研究了悬挂端对单壁碳纳米管电子输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限长悬挂端开口碳纳米管的电导在费米能级附近作周期性振荡.椅型(armchair)碳纳米管的振荡同时具有快、慢两个准周期,而锯齿型(zigzag)碳纳米管的振荡仅有一个周期;碳纳米管电导在费米能级附近的振荡周期随着悬挂端的增长而减小.研究还发现:有限长悬挂端开口碳纳米管的平均电导随探针与碳纳米管间耦合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其大小约为无限长悬挂端开口碳纳米管平均电导的两倍. 关键词: 输运特性 碳纳米管 紧束缚模型  相似文献   

14.
麻礼东  杨光辉  张晟  林平  田园  杨磊 《物理学报》2018,67(4):44501-044501
对于工程和实验中使用漏斗颗粒流而言,连续稳定的流量是必要的.当漏斗口较小时,很容易发生堵塞行为.堵塞现象对于交通流、疏散问题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主要使用扰动的方法破坏漏斗中已有的堵塞,以便引起下一次堵塞,加快实验进程.本文利用自主开发的基于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的密集颗粒流模拟程序,主要研究当三维漏斗开口打开后的第一次堵塞行为,不再引入扰动.详细讨论了漏斗开口尺寸、漏斗锥角等几何参数对坍塌规模的影响.发现对于坍塌规模的概率分布符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可以分为两部分:峰的左边呈幂函数上升形式,峰的右边呈指数衰减趋势.对于漏斗开口尺寸和漏斗锥角而言,均存在一个临界值使得堵塞不再发生.  相似文献   

15.
侯晓远  董国胜  丁训民  王迅 《物理学报》1987,36(9):1148-1153
对于用氩离子刻蚀并在磷气氛中退火得到的InP(100)(4×2)再构表面,用HREELS测得表面的In—H和P—H键几乎是同时形成的,而用偏振光UPS观察时,P的悬挂键电子态并不具有沿原胞两个周期方向的对称性质。根据这些结果,可以推测InP(100)的富In表面存在In的空位,与In空位相邻的P原子悬挂键发生了转向。我们提出了一种失列-二聚物原子结构模型。它可以定性地解释所观察到的实验事实。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讲解尖端放电时,我做了一个实验, 效果很好,现在介绍给大家参考。 1.装置: 用导线将佈电器和起电机的放电球的一端连接起来。另拿一个架子,在它上面悬挂几个通草球,把它放到佈电器旁边(如图1)。再准备好一根小木棒,在棒的一端装上一只较尖的铁钉或铜钉,作尖端放电用。这样就可着手  相似文献   

17.
实验装置如图l所示,在一个长度为1米左右,直径为3厘米左右的玻璃管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活栓A和B,在管上套有作标记的圆环C和D,它们可以沿管壁上下移动,实验前用管夹将管固定在支架上(或吊挂在墙上),并使其处于铅直位置。在管旁备有连有胶管E的注水漏斗下F。实验时,先在玻璃管内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其方法是,连接E和B,打开A、B,往F中倒水.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精密科学实验和测试中,对地面垂直振动的有效隔离影响着实验结果和测试结果的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两级摆杆结构的超低频垂直隔振系统,在原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该系统的样机.两根水平摆杆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绕各自铰链旋转,上摆杆通过普通弹簧悬挂于基座,下摆杆通过零长弹簧悬挂于上摆杆.系统通过光电探测方法检测两根摆杆的夹角作为误差信号,经过闭环控制将反馈力作用于上摆杆,使两根摆杆的夹角为零.零长弹簧悬挂点的位置与系统刚度有着密切关系,通过精细地调节弹簧悬挂点的位置,合理地设置控制参数,可以实现一个本征频率低至0.01 Hz的系统.理论上,该系统相对于被动式垂直隔振系统具有更好的隔振效果和抗干扰能力,相对于传统的主动式垂直隔振系统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有望应用于精密物理实验和科学研究当中.  相似文献   

19.
代萌  印建平 《物理》2005,34(7):503-507
文章简单介绍了磁、光原子漏斗的基本原理,详细综述了各种原子漏斗方案及其实验结果.这些漏斗方案主要包括采用红失谐高斯光束、蓝失谐消逝波光场和空心光束串联而成的光学原子漏斗,采用载流导线的静磁原子漏斗以及采用磁光凝胶构成的磁光原子漏斗.文章最后还简单介绍了原子漏斗在原子光学领域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初中一册物理课本中的液体间扩散现象实验,是用小漏斗向水中加硫酸铜溶液,由于小漏斗管颈中有空气,且液位差较大,因而在加液时易产生气泡,造成加液后两液体界面不清晰。另外此实验要静置较长时间才能观察到结果,这就不利于在一节课时间内得出结论。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对此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