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夷山风景区松墨天牛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培旺 《武夷科学》2008,24(1):123-130
采用林间调查和FJ—Ma-03型引诱剂诱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松墨天牛在武夷山风景区的分布与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武夷山风景区主要是普遍分布,多集中发生为害单株濒死或枯死松树上,以及被马尾松毛虫为害后的局部林分。成虫在风景区一年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和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两次高峰期诱捕到的成虫占总诱捕量的89.2%。结果还表明松墨天牛成虫捕获量与月,均温度显著的相关性;阳坡样地的松墨天牛发生量比阴坡的大;郁闭度和植被覆盖度与松墨天牛的发生量成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林间调查和FJ-Ma-02型引诱剂诱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松墨天牛在武夷山风景区的发生与分布.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武夷山风景区主要是零星分布,多集中发生为害单株濒死或枯死松树上,以及被马尾松毛虫为害后的局部林分,局部发生区虫口密度高,但总体虫口密度不高;成虫在风景区1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和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两次高峰期诱捕到的成虫占总诱捕量(125头)的90.4%;诱捕结果还表明,武夷山风景区一般海拔高程在200~400 m之间,在低海拔地理条件下松墨天牛均有发生,受海拔高程的影响不显著;松墨天牛成虫捕获量与气压、温度、最高与最低温差、相对湿度以及降水等5个气象因子之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松墨天牛生葡萄曲霉Aspergillus vitis分生孢子对水蚤、果蝇、鲤鱼和对小白鼠经口、经皮、吸入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水蚤在20mg/L浓度下72h死亡率23.3%;果蝇在浓度为21mg/L下72h死亡率15.0%;鲤鱼在浓度为22mg/L时72h死亡率4.0%。用3种途径对小鼠的试验表明,小鼠无死亡现象发生,小鼠的体重也无明显影响。该葡萄曲霉对这些实验动物表现为低毒或微毒。  相似文献   

4.
陈珍珍 《武夷科学》2022,(2):121-125
采用挂设诱捕器的方式对福建省惠安县松褐天牛发生情况开展了种群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4—6月松褐天牛成虫诱捕量呈快速上升趋势,7—11月逐渐下降,成虫最高诱捕量出现在5—6月,5—8月的成虫发生量累计占年发生总量的80.10%,成虫活动期为4—11月。涂寨镇的成虫诱捕量显著低于黄塘镇、螺阳镇和山霞镇的。黄塘镇、螺阳镇的小班郁闭度同诱捕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涂寨镇、山霞镇的小班郁闭度同诱捕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5.
利用松墨天牛早期监测松材线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希 《武夷科学》2009,25(1):36-43
探索快速检测松墨天牛成虫携带线虫的情况。利用室内松枯死木段中羽化的和FJ—MA—02引诱剂及活虫捕捉器林间诱捕的松墨天牛成虫,用解剖方法和显微镜,对其携带的线虫部位、线虫量和速检做了研究。结果表明;5min后就能检测出其体内有无病原线虫的存在,15—30min后线虫游离率达92.04%-100%。松墨天牛携带线虫率高达44.59%~78.98%,平均为68.63%。在检测有线虫的天牛中,携带线虫量最高为116333条·头^-1,最低为398条·头^-1,平均为10303.85条·头^-1;雌成虫平均线虫携带量(14134.14条·头^-1)高于雄成虫(1366.5条·头^-1)。天牛携带的线虫量以腹部最多,占整个身体线虫量的77.78%以上,平均为82.62%,头胸部线虫量最高仅占25.9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松墨天牛头胸部有线虫的,其腹部一定也有线虫。因此,在利用松墨天牛成虫预测松材线虫病时,可取成虫含线虫量高的腹部进行分离镜检即可。该方法具有在病害传入早期及时发现和检测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先前构建的cDNA文库和RACE方法,克隆了松墨天牛原肌球蛋白基因的cDNA全长,该序列长1 203 bp,命名为MaTm(GenBank登录号:KM099072),其中开放阅读框长852 bp,编码283个氨基酸.MaTm的氨基酸序列与赤拟谷盗 (Tribolium castaneum)相似性最高,为97%,与家蚕相似性 (Bombyx mori)为94%.松墨天牛与赤拟谷盗处在系统发育树的同一个分支上.用 RT-qPCR 分析了MaTm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蛹和幼虫的表达量低于成虫;成虫足和头的表达量高于对照;在幼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在体壁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松墨天牛是一种重要的松林蛀干害虫,也是亚洲地区松材线虫最主要的媒介昆虫,研究松墨天牛取食能力与环境温度、天牛性别以及体质量的关系,分析松墨天牛产卵能力与松树树皮厚度、树干直径以及天牛体质量的关系,为松墨天牛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养虫笼中收集天牛,选择体质量(M)在0.3 g≤M<0.6 g的松墨天牛放置在昆虫培养箱中,设置4个温度梯度(25、30、35和40℃),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天牛的取食能力;选取体质量相似的5头雌成虫和5头雄成虫于昆虫培养箱中,比较天牛雌雄成虫取食差异;选择不同体质量(M<0.3 g, 0.3 g≤M<0.6 g和M≥0.6g)天牛放置在温度相同的昆虫培养箱中,比较不同体质量天牛取食能力。在养虫桶中放入直径(D)不同(2.0 cm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研究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羽化后传播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起始和结束日期、传播松材线虫的数量及百分比、传播松材线虫数量的时间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取食数量、寿命、传播松材线虫时长与数量之间的关系等,为松材线虫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松墨天牛羽化前在松材线虫病疫区收集松材线虫病病死马尾松疫木,将疫木截为1.0~1.5 m长木段并置于室外大养虫笼(2.0 m × 2.0 m × 2.0 m)中,在天牛羽化期间逐日收集新羽化的松墨天牛,并用1年生新鲜马尾松枝条(直径1~2 cm,长度25~30 cm)于室外养虫笼(0.5 m × 0.5 m × 0.5 m)中单只喂养。每3天更换1次枝条,并用测量纸测量天牛在枝条上的取食刻痕面积记为取食天牛数量,然后将枝条剪碎采用贝尔曼漏斗法分离天牛取食枝条中的松材线虫;统计每头松墨天牛每3天传播松材线虫的数量及传播松材线虫的起止日期。天牛死亡后将天牛剪碎用贝尔曼漏斗法分离天牛体内残余松材线虫,统计松墨天牛成虫寿命及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结果】羽化初期传播松材线虫的天牛比例较低仅为16.7%,大多数(77.8%)松墨天牛集中在羽化后的7~12 d开始传播松材线虫。大多数(88.8%)松墨天牛在羽化后的16~30 d结束松材线虫传播。松墨天牛羽化初期传播线虫的数量较少,但1周后传播线虫数量迅速上升,并在天牛羽化后的12和24 d出现传播松材线虫的两次高峰;松墨天牛羽化1个月后维持在较低传播水平继续传播松材线虫至结束。松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平均数量为(4 303.3±7 399)条。大多数(94.4%)松墨天牛未能将携带的松材线虫全部传播到松枝上,平均传播松材线虫数量为(490.7±611.6)条,传播比例为29.8%。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平均时长为(15.4±7.8) d。松墨天牛平均寿命为(37.8±5.6) d。【结论】雌雄松墨天牛羽化后起始传播松材线虫的日期无显著差异,但结束传播松材线虫的日期存在显著差异;松墨天牛起始传播松材线虫的日期较为集中,但结束传播松材线虫的日期较为分散,天牛传播松材线虫起止时间的特性可能与线虫在天牛体内的生理变化有关。雌雄天牛携带和传播松材线虫的数量无显著差异。雌雄天牛传播松材线虫数量的时间动态变化规律无显著差异。松墨天牛携带的线虫数量越多、传播松材线虫持续时间越长,则传播松材线虫的数量越多。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时长不受天牛寿命以及天牛携带线虫数量的影响。松墨天牛传播线虫的数量与天牛寿命无关,但是松材线虫对天牛寿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松墨天牛羽化后的取食量在整个成虫阶段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无明显规律性,天牛取食数量与线虫传播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福建松墨天牛调查及其危害病树的早期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松材线虫病媒介松墨天牛在福建的分布和数量,以病原线虫的存在情况,对宁德、莆田、等地区部分林场进行了调查。目前仅在仙游的溪口发现松墨天牛密度较高的分布地点,在直径为10-18cm,长约30-45cm的松树树干中羽化出木的松墨天牛在4-8头之间。报道一种早期诊断被松墨天牛感染的病树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重庆市不同地理种群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形态变异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对采自重庆市12个区县的107头松墨天牛的体长、体宽、前胸背板长、前胸背板宽、前胸背板斑纹等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测量,根据标本采集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要素数据将重庆市松墨天牛分为6个自然地理种群,考察了上述形态特征在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变异及相关性,并分析了形态变异与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松墨天牛个体在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变异系数均较低,西北种群形态与其他5个种群形态差异较大,6个地理种群的个体形态差异不明显。松墨天牛形态特征与经纬度、海拔、气候要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长、体宽与经度、海拔、纬度、年平均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结论】重庆市松墨天牛地理种群间尚未出现明显的分化差异,形态差异主要由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  相似文献   

11.
爆发型种群铜锤草的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外来杂草入侵我国广大地区造成的严重危害迫切要求加大对外来杂草的研究.针对重庆地区外来种铜锤草(Oxalis corymbosa)危害严重的状况,通过不同生境下铜锤草种群在一个生长季的数量动态的研究,对其生态学特征及适应对策有了初步了解,结果表明:1) 铜锤草分株种群的死亡率的密度效应显著,高密度种群死亡率较高; 2) 叶构件种群和留土鳞茎种群数量随季节变化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3) 铜锤草种群生物量结构及光合面积动态与环境之间的整合特征显著,表现为不同生境铜锤草种群生物量指标及叶面积指数增长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同,生物量在光合体与非光合体之间的分配不同.  相似文献   

12.
四川大头茶种子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种子雨、种子库和幼苗库几方面调查了四川大头茶种子种群的动态规律及种子种群对群落的贡献.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子种群仅存在于当年7月至翌年3月,于8月初达到年高峰值;四川大头茶土壤种子库属于Thompson和Grime定义的第Ⅲ类型,野外条件下大头茶种子寿命不超过1年;种子种群对不同群落的贡献有极显著的差异,即大头茶纯林内仅有1.79%有活力的大头茶种子萌发并定居,而马尾松、大头茶混交林内相应则有4.08%(仅指研究末期).  相似文献   

13.
武夷山亮叶水青冈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内容之一,调查了保护区内不同海拔高度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亮叶水青冈林是山地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之一。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亮叶水青冈群落高等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值为1.2973,Pielou均匀度为34.71%,Simpson指数为2.4777,PIE为0.5964,群落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较高,各项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757,89.11%,12.1179和0.9175,灌木层、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值极低。  相似文献   

14.
1994—1995年,在武夷山保护区内,我们选择枯叶蛾昆虫作为研究对象,设置样点,对枯叶蛾昆虫的分布规律、优势种类、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区系类似度、种群数量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枯叶蛾科昆虫在武夷山保护区的多样性指数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15.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生境空间分布格局、结构及数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珙桐种群生境较为特殊,呈集群分布,簇生为主,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最大,种群结构稳定,多样性指数高,无天然纯林。繁殖对策以根萌蘖繁殖为主。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讨论定态解的分布和分岔点,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详细地分析了一个大小结构的自相食种群模型的解的渐近性质;研究个体之间的自相食行为对种群整体动态的影响,发现一些由于个体大小状态的非线性增长导致的大小结构种群模型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应用松墨天牛繁育管氏肿腿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温度范围为25—30℃,相对湿度范围为60%-80%。管氏肿腿蜂的发育速度与温度呈正比。在28℃、相对湿度70%、虫蜂比1:3的条件下,管氏肿腿蜂的发育历期较短,为24d,且子代蜂发育较好,寄生成功率达70%,单管最高出蜂量为143只,平均单管出蜂量为84.4只,平均每雌产蜂量(产卵量)为28.1只,雌雄比例为16:1。  相似文献   

18.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扭角羚种群动态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扭角羚的实际数量为480-520头,作者通过Leslie矩阵的方法,预测了该保护区的内扭角羚种群1986-2004年每隔3年各年份的理论数量分别为715,964,1358,1841,2564,3584头。讨论了该保护区扭角羚最适数量的应控制在1992年的964头,最大维持量不得超过1995年1358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