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ntoine公式常数拟合的初值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ntoine公式常数拟合的初值问题王基 (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合肥230026)纯物质的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式可由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积分而得,但适用温度范围较窄。而Antoine公式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应用。其中参数A、B及C须用(加权)?..  相似文献   

2.
Cu(phen)2+2和Cu(bpy)2+2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电化学及紫外光谱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铜配合物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u(phen)2+2和Cu(bpy)2+2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发生了相互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根据荧光光谱实验数据计算出Cu(phen)2+2和Cu(bpy)2+2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的配位比均为1∶1;它们与6-巯基嘌呤作用的配位常数分别为2.23×104L/mol和6.11×104L/mol;与腺嘌呤作用的配位常数分别为1.95×104L/mol和5.12×104L/mol.电化学实验也获得了相近的结果.这为解释Cu(phen)2+2和Cu(bpy)2+2与DNA的作用机理及作用部位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偶氮苯衍生物自组装膜的表征及组装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导了4-正辛基-4′-(3-巯基丙氧基)偶氮苯(简称C8AzoC3)自组装膜(Self-AssembledMonolnyersSAMs)的表征及其自组装成膜动力学,接触角滴定、原子力显微镜(AFM)及电化学的实验结果表明,C8AzoC3分子在金表面自组装形成致密有序的流水性单分子膜,并且在电极上没有明显的电化学响应.通过控制组装时间,考察了偶氮苯自组装形成单分子膜的动力学过程,从接触角和电化学数据得到组装过程的速率常数kad为(1.2±0.2)×103mol-1·dm3·s-1;依据不同组装时间形成的自组装膜的特征循环伏安行为,提出了C8AzoC3分子在金表面自组装过程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4.
孙世刚  陈小瑜 《电化学》1995,1(4):384-388
应用弛豫(或暂态)方法研究电极过程动力学始于五十年代,由于通过对暂态实验数据的解析能够获得反应速度常数、扩散系数、传统递系数、交换电流密度等参数,从而唯象地描述电化学反应动力学,这一研究领域至仍然十分活跃,从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电化学现场红外光为研究电化学应机理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数据,从而深化了对速度控制步骤等细节的认识,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发展时间分辨电化学FTIR恍谱和程度阶跃技术成功地在分子水平上  相似文献   

5.
在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电化学及紫外光谱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铜配合物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u(phen)^2+2和Cu(bpy)^2+3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发生了相互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根据荧光光谱实验数据计算出Cu(phen)2+3和Cu(bpy)^2+3与6-巯基嘌呤,腺嘌呤的配位比均为1:1,它们与6-巯基嘌呤作用的配位常数分别为2.  相似文献   

6.
基于气-液界面自组装法和转移技术制备了负载Au纳米粒子单层膜的玻碳电极(Au MLF@GC),并将其用于离子液体-电化学体系界面过程现场的研究.以对巯基苯甲酸(PMBA)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催化脱羧生成苯硫酚(TP)反应为探针,采用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通过电位阶跃法研究了其在离子液体体系中的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亲水性离子液体[BMIm]BF4/Au MLF@GC的零电荷电位(pzc)为-0.95 V, PMBA脱羧反应仅在pzc以正区间发生;通过SERS谱峰强度变化以二级反应拟合获得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发现其反应速率常数的对数与阶跃后电位呈线性关系;随着体系外加水的含量(摩尔分数)由0增至0.001和0.003,阶跃后发生脱羧反应的起始电位负移,且同一阶跃电位下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外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肖少荣 《应用化学》1997,14(1):45-48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I-3和Ti3+在还原铂表面上的电极反应,由此计算出I-3与Ti3+在还原铂表面上的混合催化反应速率(νmix).当混合催化电位(Emix)位于极限电流区时,νmix对[Ti3+]为零级反应,对[I-3]为一级反应,且正比于电极旋转速率的平方根,H+浓度影响不大.由动力学方法研究的结果证实了电化学研究结果的正确性,致使可用电化学方法解释溶液中的异相催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用旋转圆盘电极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二茂铁在Tris-NaC l(pH=7.2)缓冲溶液中于旋转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阻抗行为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二茂铁于旋转电极的伏安曲线呈现明显的极限电流平阶,而其交流阻抗谱则出现两个电容弧.二茂铁与DNA的作用,若受扩散过程控制则其极限扩散电流随DNA浓度增大而减小,而在电化学控制过程中则表现为电化学反应电阻随DNA浓度增大而增大.根据旋转圆盘电极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由这两种方法数据拟合求得的二茂铁条件电位速率常数能够很好地相互吻合,但如存在DNA时,则其条件电位速率常数有一定程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9.
乔亦男  张加理 《应用化学》1995,12(5):100-102
牙体的电化学研究乔亦男,张加理(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7)(浙江医科大学杭州)关键词生物电化学,生物电位,牙,SrCl2,NaF生命活动中的生物电化学现象已被科学界所公认[1],生物体存在着特有的生物电位,如表皮电位、神经电位、脑电位、心脏电位...  相似文献   

10.
用微电极技术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中位-四(邻硝基苯基)四苯并卟啉[TP(o-NO_2)TBP]及其Fe(Ⅲ)、Co(Ⅱ)、Ni(Ⅱ)和zn(Ⅱ)配合物在DMF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测得其电子转移过程的半波电位、标准速率常数及在DMF中的扩散系数。并研究了吡啶轴向配位对Co(Ⅱ)TP(o-NO_2)TBP的氧化还原电位和速率的影响。提出了标题配位化合物在DMF一吡啶混合溶剂中的电子转移机理。  相似文献   

11.
Pt/YSZ固体电解质界面氧的电荷传递过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义  李文钊 《电化学》1996,2(2):157-163
用极化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氧分压下Pt/YSZ界面氧的电荷传递过程.研究发现氧电荷传递过程的阴、阳极电荷传递系数为1,不随温度和氧分压而变.从实验和反应机理推导得到,Pt/YSZ界面的交换电流密度和氧分压之间存在,i0=2FKr(KO2PO2)1/4(1+KO2PO2)1/2的关系.通过数学分析还获电化学反应速度常数,氧在Pt表面上吸附平衡常数等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一个新的多项式模型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徐金光(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化学系,淮北235000)张懋森(中国科技大学三系,合肥230026)关键词多项式三次抛物线数学模型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O605.1提高曲线拟合准确度的途径有二:一是同一数学模型采用改进的算...  相似文献   

13.
β-环糊精修饰电极对柔红霉素的电化学定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柔红霉素(DNR)是强效的抗白血病制剂,但具有心脏毒性,基因毒性和生殖器官毒性。因此,研究柔红霉素的用量,建立多种微量检测方法,在临床医学方面具有积极的和现实的意义。本文研究了DNR在β-环糊精(β-CD)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DNR能在β-CD俢饰电极上发生包络反应,其包络常数为6.1×104 L•mol-1。而且,只有包络的DNR能进行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其速率常数为28.03 s-1。在3-30 μmol• L-1的浓度范围内,DNR还原峰峰电流与DNR浓度成线性关系,因此,β-CD修饰电极可用于DNR的定量检测。在pH=7.0的中性电解液和温度接近40℃时,DNR在β-CD修饰电极上有最好的电化学活性。此时,β-CD修饰电极对DNR有较低的检出极限。  相似文献   

14.
离子液体在导电高分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离子液体作为介质,在导电高分子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以及导电高分子电化学器件中(电化学电容、发光电化学池、驱动器、太阳能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离子液体在导电高分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张荧丽 《分析化学》1998,26(6):703-708
以光谱电化学和荧光光谱法证明了络合物Cu(phen)22+和Cu(bpy)22+与次黄嘌呤能发生络合作用并求出它们的络合比为 1.络合常数分别为 1. 21× 104 L/mol和 2. 32 × 104L/mol;相互作用的产物的光谱电化学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合了次黄嘌呤后的 Cu(Phen)2+-HX和Cu(bpy)2+-HX在空气中氧化的动力学常数明显减小.这些相互作用的定量数据为铜络合物与DNA作用部位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石健  张其平  王南平 《电化学》2011,(4):433-437
研究了阿霉素(ADM)在β-环糊精(β-CD)修饰金电极上(β-CD/Au)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ADM在β-CD/Au电极上发生表面包络反应.25℃,pH=7.0时,该电极表面包络常数为9.54×104 L·mol^-1,并随温度呈规律性变化,最适宜反应温度为30℃.该电极ADM包络呈准可逆的电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为...  相似文献   

17.
乙醇在Ni-Mo合金电极上氧化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循环伏安以及稳态极化曲线等方法研究了在1mol.L^-1KOH溶液中,乙醇在电沉积Ni-Mo合金电极上氧化的电化学特性,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来预计乙醇在电沉积Ni-Mo合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碱性溶液中,Ni(OH)2/NiOOH电对的氧化还原过程是乙醇氧化的前期步骤,Ni(OH)2/NiOOH)电对相应的速度常数(即k1和k-1)是电极电位的函数,乙醇氧化是通过一个速度常数为kc1的化学反应来完成,推导出了各个动力学方程并将实验数据与方程进行比较而获得各个动力学参数,电化学速度常数k1(E)=1.41*10^7exp(0.5FE/RT)mmol.cm^-2.s^-1以及k-1(E)=0.711exp(0.5FE/RT)mmol.cm^-2.s^-1,E是相对饱和甘汞电极(SCE)的电极电位,而化学反应的速  相似文献   

18.
将酞菁锰(Mn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氯仿溶液,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即制得Mn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两对还原氧化峰,第一对峰的Epc1=-0.27V,Epa1=0.01V;第二对峰的Epc2=-0.76V,Epa2=-0.62V(vs.SCE)。本文着重探讨了第二对峰的电化学行为,估计了该体系的电荷传递扩散系数Dct和表观非均相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0′等电化学参数,并可将该薄膜电极用于催化三氯乙酸的电化学还原。  相似文献   

19.
康经武  孙增培 《分析化学》1997,25(10):1117-1122
探讨了环糊精对美国西律对映体手性识别的机理,对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选择系数a值和环糊精包结常数的计算方法做了修正,计算了甲基化β环糊精与对映体形成包结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手性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并对由该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糊精对美西律对映体包结常数的大小顺序与它们的手性分离选择相相反,但是,手性分离过程中的焓变(△(△H)和熵变(△(△S))越大,手性分离选择性也越大,根据计算结  相似文献   

20.
朱英  杨辉 《电化学》1998,4(2):147-151
本文研究了三种可溶性聚酰亚胺(PI)在机溶剂和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发现PI在有机溶剂中的电化学行为明显不同于水溶液,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才半经验发子轨道计算方法,结合电化学测试的结果,确证了PI的电化学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