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德前 《化学教育》2011,32(10):84-85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96页有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存在几处不足。在尊重原实验设计的教学意图、保留原实验设计的教学功能等前提下,笔者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对原实验进行了成功改进。  相似文献   

2.
以“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为例,分析了传统实验中存在的试剂用量大、“三废”排放多等问题,以绿色化学为突破口,采用氢氧化钠-酚酞溶液替代火柴进行验纯,使用注射器代替碘量瓶集气,通过上述方法对实验进行优化设计,达到了绿色化、准零排放的要求,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气体微型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恩 《化学教育》2009,30(6):55-57,59
针对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简要介绍了微型化学实验并阐述了借助青霉素瓶、小试管、注射器以及独立研制的系列微型具支试管等器材在高中化学气体微型实验方面开展的若干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刘继能 《化学教育》2015,36(7):65-67
利用2个注射器对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装置改进后,看起来很普通,但它的作用绝不平凡:具有巧、轻、便、安全、简易、实用等特点,不仅能快速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时还可以做:如气体制取、萃取、分液等多个实验——一(“仪”)器多用.真正体现了实验仪器的多功能化,“用时短、现象明显、易于观察”的演示实验原则,符合实验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要求,提高了化学演示实验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化学实验在高分子课程体系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理论知识深入,而且是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石.基于高分子化学核心科学问题设置对应的实验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高分子化学基本理论,同时也有利于创新能力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协作性高分子化学实验体系的核心是将可变量(如时间、温度、反应物配比等)引入常规实验教学内容,借助于先...  相似文献   

6.
凌崇忠 《化学教育》2010,31(7):66-66,73
乙醇与钠反应并检验其生成的气体的实验,通常是在图1所示装置中进行。其缺点是在点燃前必须先验纯,否则有爆炸的危险。在人教版新教材《化学2(必修)》的实验设计中,用注射器的针头代替尖嘴玻璃管插入单孔塞中做该实验,火焰难以呈淡蓝色(因为未经洗涤的气体中必然含有生成物乙醇钠);从操作上考虑,由于针头很短,使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的操作难度较大。笔者对此实验的设计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3,3'-(苯亚甲基)双吲哚的制备和柱层析分离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该实验具有以下特点:(1)反应时间短,30min左右便可完成;(2)产物为粉红色,在进行硅胶板层析和层析柱时比较直观,适合于学生的实验教学;(3)反应物、催化剂和产物的极性相差很大,容易进行柱层析分离产物。该实验特别适合于综合性大学和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和相关本科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或"综合化学实验"进行开设。  相似文献   

8.
陈正旺  刘良先 《化学通报》2014,77(9):922-924
本文介绍了3,3’-(苯亚甲基)双吲哚的制备和柱层析分离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该实验具有以下特点:(1)反应时间短,30min左右便可完成;(2)产物为粉红色,在进行硅胶板层析和层析柱时比较直观,适合于学生的实验教学;(3)反应物、催化剂和产物的极性相差很大,容易进行柱层析分离产物。该实验特别适合于综合性大学和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和相关本科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或"综合化学实验"进行开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3,3’-(苯亚甲基)双吲哚的制备和柱层析分离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该实验具有以下特点:(1)反应时间短,30min左右便可完成;(2)产物为粉红色,在进行硅胶板层析和层析柱时比较直观,适合于学生的实验教学;(3)反应物、催化剂和产物的极性相差很大,容易进行柱层析分离产物。该实验特别适合于综合性大学和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和相关本科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或"综合化学实验"进行开设。  相似文献   

10.
介绍如何用实验探究亚硝酸钠和氯化铵在弱酸催化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等化学动力学参数,并讨论了该反应作为普通化学和物理化学动力学教学实验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利用注射器对氨气的喷泉实验进行了小型化设计,可连续进行氨气的制取与收集、氨气的性质和喷泉等实验演示,能够多次重复实验而不需拆装仪器及清洗干燥。使制取氨气时生成气体的量更容易控制,实验过程更加简便易行,节省药品,降低污染。  相似文献   

12.
小型滴定管与小型滴定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型化学实验 ( M.L)以其节约试剂经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等优点受到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并在化学实验教学的某些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滴定分析中 ,国内外有关的改革探索多是以微型方式进行的 [1 ]。我们认为有些微型化分析化学实验需要双管式微型滴定管和磁力搅拌器 ,初期投入较高 ,不符合通过微型化学实验节约教学经费的初衷。而用滴管、移液管、注射器改制的微量滴定管[2 ,3,4] 过于简陋 ,难以达到分析化学准确度、精密度的要求 ,基本操作方式改变较大 ,也难以达到师范院校的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规范化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拓展和化学实验技术发展的要求,研制开发了Pt1000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温差数据采集系统。介绍了该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架构和上位机软件的主要功能,并以“反应组分燃烧热测量方法测定水杨酸乙酰化反应焓”实验为例,阐述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在拓展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实验效率和实验结果可靠性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龙琪 《化学教育》2019,40(13):75-77
蓝瓶子实验和碘时钟实验的相同点是历史悠久、趣味性强,实验现象在无色和蓝色之间变换,可用于化学动力学问题的探究教学。但是,这2个实验在发展历史、反应机理、实验现象等方面又有不同。建议化学教学中增加碘时钟实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个变温法研究酸催化蔗糖转化反应和乙酸乙酯水解反应速率的模型设计实验[1]。由lnc-t图求出近似活化能Ea和A。目前化学实验教材中变温动力学的内容很少[2],本文的实验设计内容可作为一个补充和参考。1数学模型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程序升温仪的改进,导致对程序升温研究药物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比较活跃,对计算模型的设计也有一些巧妙的构思[3,4]。但在化学实验教材中,变温动力学的内容却很少。在常温下,蔗糖转化反应和乙酸乙酯水解反应属于准一级反应,其速率方程为:-dc/dt=kc(1)将程序升温规律T=T(t)代入Arrhenius公式:(R=8.…  相似文献   

16.
在基础化学实验中,常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即淀粉遇碘变蓝色.但是在有些实验中,用淀粉证实碘的生成,往往发现淀粉并不变蓝,而出现红棕色或无色.本文从淀粉的化学组成,淀粉遇碘显蓝色的机理及淀粉的水解来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个具有可推广性的分析化学综合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个具有可推广性的分析化学综合实验——分光光度法测定女贞中各部位总黄酮的含量。该实验涉及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知识与操作,有助于巩固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教学中,增加综合性实验内容,开设研究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综合实验是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更新"草酸亚铁制备及组成测定"的实验方法,并以此创新综合实验为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设计并优选实验方案。通过综合实验的训练,加深学生对实验及科研方法的理解,提高其实验技能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靳莹 《化学教育》2015,36(17):4-8
思想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阐明科学理论的表述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其基本特征为:思想实验是在头脑中进行的实验,具有非实际的可操作性;思想实验,全凭思维中的抽象形式和抽象运动展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思想实验是人们在长期实验的经验基础上的产物,具有实践性。在化学教学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仿真实验逐渐被教学一线所接受。考察仿真实验的相关研究和思想实验的特征可见:仿真实验具有思想实验的特质,仿真实验可视为思想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领域的特定表现。有限度地使用仿真实验,有利于促进化学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化学实验观念的更新。但仿真实验不能承载所有的实验教学功能,搞好仿真实验教学需以真实场景的实验教学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高分子化学综合实验”课程中,所设置的聚合实验往往耗时较长,且实验过程中有诸多空余等待时间。因此尝试在不增加实验课实际课时量的前提下,引入一些耗时较少、既具有一定趣味性又包含了诸多知识点的小型实验,例如PVA凝胶(胶泥)实验、界面聚合制备尼龙-66、交联聚丙烯酸钠颗粒的高吸水特性(人造雪实验)等,有效利用了这些空余等待时间。近年来的教学反馈表明,这些趣味型实验为相对较为枯燥的高分子化学实验增添了乐趣,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