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元素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不但与其总量有关,而且与其化学形态关系更为密切。分别采用酸法消解和形态连续提取法对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总量和稀土元素的形态进行提取分析,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土壤样中稀土元素含量和稀土元素各形态含量。结果表明,采集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为200~1418 mg/kg,轻稀土元素含量远高于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各结合形态总和相对于总量的回收率为88.2%~110%,表明采用的连续萃取法适合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分析。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存在,为33%~80%;晶体铁锰氢氧化物共沉淀态为10%~31%;腐殖质和无定形氧化物吸附态为5.0%~18%;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4.0%~23%;无定形铁锰氧化物共沉淀态低于3%。分析了采样点位置和稀土元素性质对稀土元素含量的影响,并讨论了土壤性质对形态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岩溶地下河系统中表层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林寨底地下河系统中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进行稀土元素测试分析,开展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稀土元素总量∑REE分布范围为117.82~451.98μg·g~(-1),平均为312.30μg·g~(-1),变化范围属中等分异型,高于中国大陆的土壤稀土元素总量背景值。轻稀土总量LREE高于中国大陆土壤LREE背景值,重稀土总量HREE略低于中国大陆土壤HREE背景值。LREE/HREE平均值为7.86,与北美页岩LREE/HREE值7.47相接近。土壤样品的北美页岩标准化曲线具有略轻稀土富集的右倾特征,Ce和Eu均表现出微弱的负异常特征,与研究区内成土母岩有一定的关系。虽然成土母岩决定着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初始含量,但最终含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湖州表层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湖州表层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利用ICP-MS测定了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湖州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Ce>La>Nd>Pr>Sm>Gd>Dy>Yb>Er>Eu>Ho>Tb>Tm>Lu,遵循Oddo-Harkins法则。湖州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分量均值和总量均值皆高于全国水平,稀土元素存在显著的分馏现象,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表层土壤中Ce和Eu都有部分亏损。  相似文献   

4.
拟定了用新合成的显色剂对马尿酸偶氮氯膦直接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稀土元素总量的方法。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土壤中稀土元素的相互比例变化较大,采用包头混合稀土(轻稀土为主)和龙南混合稀土(重稀土为主)进行试验,选择其“等吸收点”波长(680—685nm)为测定波长并在显色时提高酸度以改善选择性。方法用于分析含量为0.02%(以RExOy计)的试样时变异系数为5.7%。标准加料回收率在93—104%之间,若干对照试样的分析结果与有关单位提供的平均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重庆市江津区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REE)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采集156件土壤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其稀土元素含量。采用统计学和地质统计学分析了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津区表层土壤中REE含量范围为99.06~222.28μg·g~(-1),平均值149.07μg·g~(-1),低于中国土壤REE背景值(163.86μg·g~(-1))。江津区表层土壤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呈现向右倾斜的轻稀土富集型。δEu和δCe平均值分别为0.57和0.91,表现出明显的Eu负异常和微弱的Ce负异常。不同地质时代地层上覆表层土壤中REE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性(p=0.0350.05),下白垩统窝头山组(K_(1w))和侏罗系(J)地层上覆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高于三叠系(T)地层。江津区中西部地区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总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用中子活化法(INAA)测定了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类型土壤(表层)104个样品中8个稀土元素(La,Ce,Nd,Sm,Eu,Tb,Yb,Lu),初步探讨了该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区域分布及对稀土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接近全国土壤中的平均含量:主要类型土壤的稀土元素含量分布规律为:灰褐土,娄土>黑垆土,黄绵土>灰钙土,与土壤粘粒含量相似,由东南向西北呈下降趋势:该区较适合于农用稀土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主要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冉勇  刘铮 《中国稀土学报》1994,12(3):248-252
我国主要土壤La,Ce,Nd,Sm和Y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3.7、86.2、35.8、8.21.8μg/g,稀土总量为264μg/g。稀土元素在成土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富集和淋溶,但其含量末表现有地带性差异。在61个土样中可给态稀土的平均含量为24.9μg/g,有从南向北降低的趋势;其中低于10μg/g的中酸性土壤占酸性土壤样品总数的17%,低于10μg/g的中性、石灰性土壤占中性和石灰性土壤样品总  相似文献   

8.
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酸雨胁迫、稀土农用条件下 ,菠菜及其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菠菜地上部分的REE含量为 0 .5 2 7~ 0 .696μg·g- 1 之间 ,地下部 2 .668~ 3 .0 0 3 μg·g- 1 。土壤 2 2 9.0 9~ 2 5 0 .3 μg·g- 1 。酸雨明显地影响作物对REE的吸收和利用 ,酸度越大 ,影响越明显。随着酸雨酸度的增大、植株体内、土壤中的REE受淋洗的作用加强而表现出REE的总量随着pH的减小而逐渐减少。施用稀土后 ,植株的地上或地下部分及其土壤中的REE含量均与对照的土壤中的REE分配模式基本相同 ,遵循稀土元素分布丰度的奇偶 (Oddo Harkins)规则、轻稀土富集 ,Eu弱负异常 ,富铈配分型 ,表明稀土元素仍然主要来自土壤并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评价了原土及粒级土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粒度效应。采用ICP-MS对原土和各个粒级土壤中15种稀土元素,包括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和Y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高于中国大陆土壤稀土元素背景值,平均值变化较大;15种稀土元素含量与不同粒级的关系趋势一致,即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呈现增大的趋势;原土及各粒级土壤经Masuda(1973)的6个Leedy球粒陨石平均值标准化后,REEs的配分模式一致,呈富集轻稀土的右倾型,明显的Eu负异常,Ce弱亏损,主要受陆源控制。潮河流域沿岸土壤中REE随粒度的变化特征与粘土矿物对其吸附及不同粒级中的矿物成分密切相关。该研究结论为选取稀土元素作为示踪剂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不同粒径组分中稀土元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显色剂偶氮溴膦(BPA TC)与稀土元素的显色反应。在2mol·L-1HCl介质中,稀土元素与BPA TC显色反应的摩尔吸光系数相互较接近。利用此反应性质,测定土壤中稀土总量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白云鄂博各类型铁矿石中稀土资源利用率,采用先进的AMICS自动矿物分析系统、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白云鄂博钠闪石型铁矿石中稀土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 表明:矿石中稀土REO品位为3.42%,其中轻稀土元素占稀土总量的96.56%,中重稀土元素占稀土总量的3.44%;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氟碳铈矿、独居石、...  相似文献   

12.
范哲锋  杜黎明  靳晓涛 《分析化学》2001,29(9):1049-1051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色氨酸的荧光猝灭效应,结果发现,在pH=11的HAc-H3BO3-H3PO4-NaOH缓冲溶液中,。各种稀土元素对色氨酸的荧光有猝灭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色氨酸荧光猝灭法测定稀土总量的分析新方法。稀土总量在0-50ug/25mL范围内,色氨酸荧光强度的差值与稀土总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23ug/L;相对标准偏差为1.1%-2.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9%-101.2%,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已用于人发样品中稀土总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陕南茶叶稀土元素产地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陕南茶叶中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状况,并利用稀土元素对茶叶产地进行判别,采用ICP-MS法对陕南地区44个茶叶样品中16种稀土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茶叶中不同稀土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La,Ce,Nd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124.81,172.13,87.20μg·kg-1;茶叶样品中稀土氧化物含量范围为200.32~1558.35μg·kg-1,总体上呈东高西低趋势,且均低于国家规定限量;茶叶中稀土元素随地域变化表现出不同分布特征,但具有相似的丰度模式;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茶叶稀土元素归结为轻稀土组和重稀土组,间接地证明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在从土壤到茶叶迁移过程中仍存在着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作为陕南茶叶产地判别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采样测定了湟水河西宁段表层沉积物28个样品的14种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含量,分析其含量、特征参数及配分模式,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物质来源。结果表明:湟水河西宁段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含量为89.75~217.58 mg·kg-1,平均值为153.56 mg·kg-1;28个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较为一致,组成特征变化较小,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Eu呈中等程度亏损,Ce呈无异常;沉积岩源岩及矿物组成对湟水河西宁段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组成起到控制作用,化学风化对稀土元素的组成无影响;湟水河西宁段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特征参数、大陆上地壳和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与青海土壤、黄河沉积物接近,暗示了湟水河西宁段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主要来源于湟水河河流侵蚀搬运物,同时其为黄河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提供部分物源。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马尾松地上部分各器官稀土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特征,采集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马尾松下的土壤样品和地上部分各器官(树皮、树干、树枝和树叶)样品,测定其稀土元素。结果表明:马尾松下的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平均值为275.15 mg·kg~(-1),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 Ce元素富集明显, Eu元素相对亏损;马尾松地上部分各器官稀土元素含量普遍较低, LREE高于HREE,轻重稀土元素分异。马尾松地上部分各器官稀土元素球粒陨石分布模式中, Ce元素和Eu元素明显正异常,马尾松树干、树叶重稀土元素标准化后明显波动分布,呈锯齿状,马尾松树皮和树枝波动幅度小;其δCe(δEu)均大于1, Ce和Eu元素明显富集。马尾松地上部分各器官稀土元素的吸收系数均较小,该地区稀土元素由土壤到植物的迁移程度低,马尾松地上部分各器官对稀土元素的富集能力弱,但其生物量和提取稀土元素的能力不容忽视,可尝试将植物提取技术运用于该地区的稀土净化。  相似文献   

16.
天津沿海排污河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选择天津沿海的南、北排污河为对象,研究了城市排污河中稀土元素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排污河水体中溶解态稀土含量仍很低,但与其他天然大河相比,Eu和重稀土溶解态含量明显偏高。原水中稀土元素含量较高,以悬浮态为主。轻稀土的溶解态与悬浮态分布模式随原子序递增有相反的变化趋势。沉积物与悬浮物中的稀土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天然河流,而悬浮物中的稀土含量又明显低于沉积物。沉积物与悬浮物中的稀土分布模式相似,均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Eu正异常型。这种分布模式与其他天然河流不同,而与本地区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相似,表明其外源为附近土壤。排污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性与天然河流的差异可能主要由于其水体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双目实体显微镜从贵州早寒武世早期的织金新华、铜仁坝黄以及遵义松林等不同沉积环境的磷块岩中挑选出白云石单矿物和小壳动物化石,进行等离子质谱分析(ICP-MS),再结合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X)、偏光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磷块岩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稀土元素的富集与成磷环境关系不密切,与含磷岩系厚度及矿层厚度不成正比关系;在同一含磷岩系中稀土元素总量表现为下部低上部高;主要伴生矿物白云石、粘土矿物、硅质矿物中REE含量都较低,稀土含量与小壳生物化石含量的关系也不明显,而与碳氟磷灰石矿物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稀土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碳氟磷灰石晶格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间溴偶氮胂与稀土元素的显色反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该试剂与稀土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各稀土元素的摩尔吸光系数十分接近,且具有灵敏度高(ε_(Ce)=9.68×10~4)、显色酸度范围宽、选择性较好、操作简便等优点。用于土壤中稀土总量的分析,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La为目标污染物,通过鼠李糖脂淋洗土壤试验,考察鼠李糖脂对La的淋洗效果及溶液pH影响,以淋洗前后不同形态稀土元素含量变化为基础,分析淋洗剂对La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对土壤中稀土元素吸附能力较弱,最佳淋洗pH为6.9,最大淋洗效率为10.24%,相同条件下Cu,Zn的最大淋洗效率分别为67.75%和18.33%。淋洗剂pH值对淋洗效果的影响较大,考察的3个pH值中淋洗剂pH为6.9时淋洗效果最佳。多次淋洗有助于提高La的淋洗效率,最大累积效率为17.76%。当淋洗剂pH=10时,多次淋洗累积效率为7.42%,由于淋洗剂为碱性,使得体系中氧化结合态稀土元素的含量不断升高,该条件下稀土元素稳定性指数MF相对其他条件最大提高了33.67%,有助于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固化。  相似文献   

20.
采用苦杏仁酸、磺基水杨酸、乙酰丙酮等为掩蔽剂及过量EDTA,稀土元素总量与EDTA定量络合,然后用氟化物解掩,释放出与稀土元素总量等当量的EDTA,以铜标准溶液滴定,测定稀土-镁合金中高含量稀土元素;采用酒石酸、三乙醇胺为掩蔽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