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矩分析法对J/ψ辐射衰变产生的θ(1720)宽共振峰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由于f'2(1525)和θ(1720)二共振峰有重迭,为此我们讨论了2++(f'2(1525))+0+++0++和2++(f'2(1525))+0+++2++二种三态耦合结构模式,这对于弄清θ(1720)这个宽共振峰的结构,确定可能包含在其中的二个共振态,例如G(1590)和f2(1720)的质量、宽度、自旋以及其它重要性质,进一步认识这二个令人关注的共振态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郁宏  沈刘兴  王旭 《中国物理 C》1989,13(11):996-1002
本文讨论了J/ψ辐射衰变中胶子球候选者θ/f2(1720)的产生及其衰变.我们发现,为了解释过程J/ψ→γ+θ的螺旋度振幅之比x和y,除了θ粒子的S波分量之外,必须考虑两个D波分量(l=2,s=0,2)的贡献.我们还讨论了D′波分量(l=2,s=2)是否存在的可能的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3.
郁宏 《中国物理 C》1990,14(3):286-288
本文用推广的矩分析法[1]研究了在~17GeV处J/ψ辐射衰变产生的宽共振峰的结构,提供了一个检测是否此峰中可能同时存在θf2(1720)和G(1590)态的方法.如果G(1590)确实存在,则是对G(1590)作为胶子球候选者的一个直接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用矩分析法分析J/ψ→γX,X→P1P2辐射衰变过程中玻色子X自旋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对θ(1720)的自旋进行了蒙特卡洛研究,从中看到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测定X的自旋.作为一个例子,把该方法用于北京谱仪(BES)J/ψ→γK+K衰变道低质量区域共振态的自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蒙特卡罗数据研究、讨论了J/ψ辐射衰变产生物自旋宇称的测定方法.作为一个例子,引用了J/ψ→γθ(1720),θ(1720)→K+K过程的计算结果,并对该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郁宏 《中国物理 C》1989,13(6):574-576
本文引进过程e+e→J/ψ→γB,B→P1P2P3的矩的光子角分布来讨论ι-E疑难,得到了判断J/ψ→γKKπ过程中产生的共振峰是否包含E(1++)分量的一个有效判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BES上取得的9.0×106 J/ψ数据,进行了系统的J/物理分析.证实了ξ(2230)的存在,并首次发现ξ(2230)的非奇异衰变模式.测量了f0(980)、f2(1270)的共振参数和极化.对J/ψ→K+K过程短分析的结果表明fJ(1710)是含有0++和2++两个态的宽结构.采用分波法测定了η(1440)、f0(1500)的自旋宇称,得到它们的主要衰变模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北京谱仪(BES)收集的7.8×106个J/ψ事例,测量得到J/ψ→ΛΛ,ΛΛγ和ΛΛπ0三个衰变道的分支比分别为Br(J/ψ→ΛΛ)=(l.08±0.06±0.24)×10-3,Br(J/ψ→ΛΛγ)-4(90% CL),和Br(J/ψ→ΛΛπ0)=(2.3±0.7±0.8)×l0-4; 第一个衰变道的角分布为dN dcosθ=N0(1+αcos20),α=0.52±0.33±0.13.  相似文献   

9.
沈齐兴  郁宏 《中国物理 C》1992,16(3):219-228
本文给出了级联衰变过程e++e→J/ψ→V+X,X→P1+Y,Y→P2+P3(V代表矢量介子,Pi代表赝标介子)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为通过J/ψ三级二体强衰变过程对中间态X粒子进行自旋-宇称分析提供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0.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7,21(2):123-129
讨论了强子衰变过程J/ψ→ωπ+π包含的三个不同中间过程J/ψ→ωf2(1270),f2→π+π和J/ψ→b1±(1235)π+,b1±→ωπ±的耦合问题.这种耦合效应的考虑对于精确测定共振态f2和b1±的参数以及这些反应道的螺旋度振幅比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沈齐兴  郁宏  李德民 《中国物理 C》2000,24(10):908-914
在单态和多态耦合两种情况下,讨论了在BEPC/BES(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上,通过J/ψ衰变过程J/ψ→V+X,X→a2+π寻找同位旋标量1-+奇特态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对于J/ψ的辐射衰变过程和强子衰变过程,这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郁宏 《中国物理 C》1988,12(6):754-760
本文引进qiqi→qjqj以及qiqi→(gg)湮没项[1],并考虑了对湮没项的SU(3)破坏效应[2],讨论了η、η′和ι的混合,得到了它们的有声有色和胶子内容.与此同时,引入EPCAC(扩充的部分守恒赝矢流)假设[3],考察了η、η′和ι的双光子衰变.本文还计算了衰变宽度比R1=Γ(J/ψ→γη′)/Γ(J/ψ→γη)以及R2=Γ(J/ψ→γη′)/Γ(J/ψ→γι),指出了实验结果对纯胶子球质量值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严武光  郁宏 《中国物理 C》1989,13(3):234-240
本文给出了过程e+e→J/ψ→γB,B→P1P2的螺旋性形式(HF)[1]和等效相互作用形式(EIF)[2]之间的关系.在B的不同自旋(J=2,4)下赝标介子的角分布显示,为了确定B的自旋,存在敏感区域和不敏感区域.令人遗憾的是,θ/f2(1720)和ξ(2230)的数据正好掉入不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北京谱仪收集的7.0×106有中性触发的J/ψ事例,分析了J/ψ→γπ0π0衰变道.除了在π0π0不变质量谱中看到了众所周知的f2(1270)外,还证实了fJ(1710)和ξ(2230)的存在,同时给出了它们的质量以及相应的衰变分支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北京谱仪(BES)所收集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8×106J/ψ事例,系统研究了J/ψ→φπ+π和J/ψ→ωπ+π两个衰变道,给出了过程的分支比以及f0的位置和宽度参数,并对J/ψ→φf0,f0→π+π过程的角分布进行了拟合,首次确定出该过程的螺旋度振幅比.  相似文献   

16.
沈齐兴  郁宏 《中国物理 C》1992,16(10):919-927
本文讨论了J/ψ的强子衰变过程J/ψ→V1+X,X→V2+V3,V2,V3→2P(或3P)(其中Vi代表矢量介子,P代表赝标介子).对于具有不同自旋-宇称JP的中间态X,得到了相应的角分布的螺旋度形式.这些公式对于利用BEPC上得到的J/ψ事例,确定上述过程中间态X的自旋-宇称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沈齐兴  郁宏 《中国物理 C》1993,17(6):503-510
本文用推广的矩分析方法对J/ψ的强衰变过程J/ψ→V1,X→V2+V3,V2、V3→2P或3P(其中Vi代表有质量的矢量粒子,P代表赝标介子)进行了讨论.对于具有不同自旋和宇称的中间态X,给出了相应的矩的表达式.在非相对论情况下,计算了过程X→V2+V3的螺旋度振幅值.通过比较部分矩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可以确定中间态粒子X的自旋、宇称和所处的分波态.  相似文献   

18.
J/ψ衰变中赝标量介子混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DG-2000公布的J/ψ→VP,γP各个衰变道分支比的世界平均值,对赝标量介子混合重新做了分析.如果η和η′中不含有胶子成分,则得到它们的混合角θP=(-19.18±0.91)°.对J/ψ衰变中DOZI的贡献、SU(3)破坏以及矢量介子的混合也做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北京谱仪(BES)所收集到的2.5×106J/ψ重建刻度后的事例,研究了强子衰变道J/ψ→ωf2(1270),f2(1270)→π+π所揭示出的共振态f2(1270)的性质,测量了它的质量、宽度和分支比,利用最大似然法对角分布进行了拟合,给出自旋宇称为2++,首次得到螺旋度振幅比为x=0.99±0.29; y=-0.24±0.17; z1=0.90±0.57;z2=0.56±0.22.  相似文献   

20.
分析J/ψ衰变终态为三个光子的衰变道,测量得到了衰变道J/ψ→γπ0和J/ψ→γη’的分支比分别为Br(J/ψ→γπ0)=(4.6±1.1)×10-5和Br(J/ψ→、η')=(4.12±0.82)×10-3;相对分支比F(J/ψ→γη’)/F(J/ψ→γη)=4.79±0.85,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与两个理论模型的预言都能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