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已有竖向条形锚板和正方形锚板水平拉拔统一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矩形锚板的三维模型。以板前四棱楔形体土核在4个方向挤压土体所形成的空间滑移体来描述拉拔破坏面。分别对4块滑体进行力学平衡分析,求解作用于楔形体土核4个面上的土压力合力,再根据土核竖向极限平衡条件确定其形状,根据水平极限平衡条件推导极限承载力统一计算方法。与大尺寸锚板试验和其他计算方法的对比表明:本研究方法对锚板尺寸效应不敏感,对不同埋深无明显的倾向性;与实测值比值的变化范围较窄,靠近于1∶1线,计算精度和离散程度指标均优于其他3种方法,整体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
运用土动力学和结构动力学原理,同时考虑桩周土的弱化效应和桩-土界面的相对滑移效应,利用数理方程方法分别求解单桩与桩周近场土域及远场土域的振动方程,建立了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动力阻抗函数的简化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动力Winkler模型,确定了模型中各物理元件的参数,进而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从而为桩-土-上部结构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曲梁极限承载力涉及弯扭强度和稳定两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曲梁进入弹塑性阶段后,截面上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将不再保持原有的比例关系,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水平曲梁在弹性和弹塑性阶段工作特性的研究成果为其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总结不同曲梁稳定极限承载力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有限元计算结果的非线性回归,得到了工程实用的曲梁极限承载力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超长桩承载机理分析与有效桩长确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超长桩承载机理的理论分析,本文导出超长桩轴向荷载-沉降曲线的解析式,并进一步提出超长桩有效长度的计算公式,这对软土地区超高层建筑的桩基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内嵌FISH语言编程,对盾构隧道动态施工过程中上部基桩承载力的影响进行数值仿真模拟,模型考虑盾构前方土仓压力、盾尾同步注浆、注浆凝结和未凝结两种状态以及衬砌管片施加等施工参数。从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等方面对盾构开挖过程中上部桩基承载力进行分析,以及土仓压力变化对承载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开挖,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发生复杂变化,桩底部出现负摩擦力,桩端轴力为拉力,对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开挖面距桩轴线不同位置,土仓压力对基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静风荷载作用下大跨度钢拱桥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铜拱桥垮径的不断增大。铜拱桥的极限承载力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以上海在建的主垮550m的中承式铜拱桥为例。采用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大跨度铜拱桥在静风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重点讨论了静风荷载中三个分力以及不同桥梁单元上所受风荷载对大跨度铜拱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三维虚拟层合单元法,对钢管混凝土和纯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稳定承载能力和材料承载能力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前者失稳破坏和材料破坏的界限值,模拟了前者第一阶失稳模态,结论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吕述晖  王奎华  张鹏 《力学学报》2015,47(1):169-173
针对桩与连续梁组合这一基础形式,研究了梁—桩—土竖向耦合振动特性. 首先,将桩假设为一维黏弹性杆件,采用平面应变模型模拟桩侧成层土对桩的动力作用. 同时,桩顶对梁的支撑简化为竖向点支撑. 然后,分别根据一维杆件纵向振动理论和Timoshenko梁理论给出桩和梁的竖向振动控制方程并求解,进而借助离散傅里叶逆变换获得在梁上瞬时激振下梁和土层以上桩段的时域响应半解析解. 通过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解的合理性.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梁几何参数和桩身缺陷对梁—桩—土竖向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输液管道动力特性与动力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1 引言输液管道动力特性和动力稳定性问题在近30年来受到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石油管道、热交换器和核反应堆冷却管等;同时这个问题本身也是应用力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基本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输液管道动力特性时,得到的特征方程中的矩阵一般是非对称的,难以求解;或者是由于特征方程中矩阵元素量级相差太大,易出现病态情形.本文很好地处理了这类特征值问题.2 输液管道动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10.
邵艳  邢维忠  魏源  翟朝娇 《实验力学》2015,30(4):523-528
以合肥滨湖某安置房项目PHC管桩加固工程为依托,利用PHC静压管桩的载荷试验,对静压管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Qu、静压管桩施工中的终压力Pu进行了研究。得到以碎石层为持力层时,单桩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之间的关系,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小于终压力,且为终压力的60%~90%;通过对长径比(L/d)与压力比(Qu/Pu)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大致呈双曲线关系。建立了静压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之间关系的地区经验公式,便于在静压管桩施工中更加可靠地控制终压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线性铁磁性简支梁在轴向力和横向磁场作用下的振动和动力稳定性,导出了有涡电流时梁的动力学方程,并讨论了涡电流对梁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般叠层圆柱厚壳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Timoshenko-Mindlin假设及Hamilton原理,建立了一般纤维叠层圆柱厚壳在参数激励下的非线性振动方程;应用多模态近似和增量谐波平衡法求解了叠层圆柱厚壳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问题。横向剪切变形、端部支承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被讨论。  相似文献   

13.
压弯钢管拱极限承载力计算的等效梁柱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抛物线完善的和具有初始几何缺陷的钢管拱,应用双重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其在拱顶集中力和非对称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失稳特性,提出了以GB50017-2003的轴力-弯矩相关方程为基本计算公式、采用考虑矢跨比因素的稳定系数和缺陷折减系数的等效梁柱法,与双重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这种等效梁柱法可方便且较精确地计算抛物线压弯钢管拱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研究冰与海洋结构物作用时的变形和影响,论文将岩土力学中的Smith屈服准则引入到冰材料的弹塑性分析中,从细观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孔洞存在以及拉、压破坏强度不同的条件下冰材料的力学性能,构造了冰的本构方程;采用分区构造方法分析给出冰与矩形直立结构物作用时应力场的解析解;最后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给出不同压力敏感性参数和拉压强度比下冰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Smith屈服准则能够准确反应孔洞的存在及拉压屈服强度不同对冰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尹新生  宋江良  刘阳 《力学与实践》2016,38(6):641-644,650
根据摩尔库伦破坏准则,提出梁端混凝土在预应力钢筋约束下的边角受压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得出极限承载力理论值.通过与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出梁端混凝土在预应力钢筋约束下的边角受压极限承载力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摩尔库伦破坏准则所得的理论公式与数值分析结果相近,验证了本文推导的理论公式的正确性.该理论公式表明,预应力能较好地改善梁端混凝土的受力状态,提升梁端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肋的力学性能,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等效梁柱法,考虑中间主应力和材料拉压比的影响,推导了其极限承载力的新公式。采用梁单元建立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肋的有限元模型,对其受力全过程进行双重非线性分析。将理论分析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吻合良好,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析方法和有限元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荷载工况、长细比、矢跨比、截面形式和腹腔混凝土等参数的影响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荷载工况对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肋的极限承载力影响显著,荷载越对称、均匀,拱肋的极限承载力越高,竖向变形越小;拱肋的极限承载力随长细比的增大而显著降低,随矢跨比的增大先提高后略有降低;截面形式对拱肋的强度和刚度均有较大影响,而腹腔混凝土对其强度和刚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潜水器开孔耐压壳半球封头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潜水器能够在水下完成各种操作项目,必须为潜水器配置适当的设备以及电缆,这就决定了必须在耐压壳两侧的封头上设置各种大小不同的开孔,开孔处需要安装各类接插件.耐压半球封头上开孔的设置导致了应力的增加和壳体强度的减弱;同时,由于结构的连续性被破坏,这将产生较大的附加弯曲应力.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开孔半球封头的承载力问题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了开孔的各项参数变化对耐压封头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个数和孔径的增大和围壁厚度的减小其极限承载力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熊辉 《计算力学学报》2016,33(5):689-696
提出一种群桩-土弹塑性模型,结合动力文克尔理论,推导出了与桩(筏)-土属性及SSI体系频率相关的各项弹簧-阻尼单元动力阻抗,建立了三维框架土-结构相互作用有限元简化分析模型。针对不同地震激励,在不同桩-土条件下对模型进行了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某些地震动和土-基础条件下,上部结构非线性作用效应结果可能大于固基假定情形,且桩-土弹塑性模型对上部结构柔弱层位置产生影响。应用本文简化方法可以快速、较准确有效地进行复杂的上下部结构动力时程分析及抗震评估。  相似文献   

19.
赵国栋  黄志强  张文韬 《应用力学学报》2020,(6):2410-2416+2695-2696
针对目前钢-混凝土复合桩承载力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分析外钢管、核心混凝土、内嵌工字钢各自的极限轴向抗压强度;考虑水压力影响,推导出钢-混凝土复合桩轴向承载力公式,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公式计算值与现场测量值之比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0.95和0.0001,吻合良好;在轴向荷载及水压力作用下,外钢管、核心混凝土、内嵌工字钢三者协同受力,荷载传递性能良好;内嵌工字钢在钢混段与嵌固段交界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桩基检测中高应变动测技术的理论基础中影响确定桩承载力大小的几个因素,对建立数学模型中桩侧和桩端动阻力与桩的实际承载力大小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此方法在确定桩的承载力大小过程中的不合理性及误差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