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5
罗斯出生于尼泊尔。父亲是英国军官,母亲是印度人。1874年入伦敦圣巴塞罗缪医学院学医。1902年晋升为教授。最初人们认为疟疾是沼泽地散发出的瘴气所致。19世纪时疟疾流行,印度每年死于疟疾者达百万人。拉韦朗旧1880年在疟疾思看的血液中发现了疟原虫:曼森1893年提出疟疾由蚊子传播的假说。  相似文献   

2.
《光谱实验室》2007,24(1):51
欧里希是犹太人后裔。从小对化学和生物学感兴趣,试图将这两门功课结合在一起。187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92年欧里希同贝林格一起研究出了白喉抗毒素。在这项成就的推动下,德国政府开办了一个血清研究所,欧里希被任命为所长。1908年,欧里希和梅契尼科夫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最富于戏剧性的成就却在以后。1909年,他一名助手在练习消灭锥体虫的方法时,重新拣起了“606”。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11
拜耳是普鲁士将军的儿子,母亲是犹太人。父亲对科学很感兴趣。他在海德堡向本生和凯库勒学习化学,185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63年他发现了用以制造安眠药的一种化合物巴比土酸。约30年之后,巴比土酸的化合物由费希尔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1864年当霍夫曼回到德国时,拜耳在染料的研究上同他进行了竞争。他的学生格雷贝合成了茜素,他合成了靛蓝。1875年他应聘到慕尼黑大学去接替已去世的利比希。  相似文献   

4.
《光谱实验室》2007,24(1):41
道尔顿是纺织工人的儿子。他出身于贵格会(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家庭。12岁时,他在一所贵格会学校开始任教。因为他的一些学生跟他一样大,常会提出一些刁难问题。然而,正是在这里他对科学发生了兴趣。他最初感兴趣的是气象学。1793年他以《气霖观察和杂论》为题写了一本书。这本书使他不愧为一名气象学的先驱。后来尽管他的志趣转向了化学,但他从未放弃气象学,在57年里一直坚持仔细记录每天的气象。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27
布拉坦的少年时期是在牧场上度过的。他1924年毕业于惠特曼学院(在华盛顿州),192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同年,他进入贝尔电话实验室,成为一名物理学研究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那里从事潜艇磁探测的工作。他同肖克利刚和巴丁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享发明晶体管的荣誉。1967年,他接受惠特曼学院的聘请,担任了自己母校的教授。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8
黄炎培,字任之,别号抱一,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1899年中秀才,1901年入南洋公学,选读外文科,受之于中文总教习蔡元培。次年中乡试举人。1903年返乡兴办小学堂。1906年在川沙创办浦东中学,1912年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教育会副会长。1914年卸职后,周游全国及美、日、东南亚各国,考查教育,从事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光谱实验室》2007,24(1):7
阿姆斯特朗(E)十几岁时在科普读物里看到了有关马可尼和他的实验的故事。不到20岁,他便制成了他自己的无线电发射器并用它发射信号。他去哥伦比亚大学,在浦品嘲的指导下进行研究。阿姆斯特朗发明了一种电路,用它先降低频率然后加以放大。他把这称之为超外差接收器。有了它,使用无线电收音机就更方便了。只要旋转刻度盘即可调谐好,因此,无线电收音机大大地普及了。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6
郑和,明朝宦官。本性马,小字三保。回族,云南省昆阳县(今并入晋宁县)人。祖父与父亲都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幼时就对外洋情况有所了解。明初入宫做宦官,从燕王起兵,赐姓郑,任内宫监太监。永乐三年(1405年)率舰队通使“西洋”,两年而返。以后又屡次航海,28年间总计七次(一说八次)出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第六次航海回国后,曾任守备南京太监。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70
海尔1890年从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毕业。之后,便在芝加哥组织建成了肯伍德天文台。1889年海尔就在那儿发明了太阳单色光照相仪。于是,他就能用明亮的钙光来拍摄太阳,其结果明确地指示了太阳大气中钙的分布。1908年,海尔还探测到了太阳黑子内的强磁场。海尔觉得,为了继续研究下去,就得有更好的天文台和更大的望远镜。他是一个善于游说而又彬彬有礼的人,1892年,海尔去说服一位金融家耶基斯,要求他出钱在芝加哥西北约80英里建造一个大型天文台。  相似文献   

10.
在谈论酗酒时,酒常常与物理学有关。但现在酒似乎对某些超导体有直接作用。日本筑波的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的Keita Deguchi 与他的同事表明,热的酒精饮料对硫化碲铁(Iron Tellurium Sulphide)材料能引发超导电性。
啤酒,传统的日本的低度和高度米酒,威士忌酒和白葡萄酒都有效应,但用红葡萄酒加热24 小时,获得最好的效果。有关的机制尚不得而知。也许,酒对材料提供了氧原子,但纯的乙醇与水的混合以及普通饮料则不起作用。把材料曝露在空气中几个月,也有效应。这与酒精饮料处理材料十分不同。由于今年是超导电性发现100 周年纪念,所以,值得用香槟酒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