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李自力 《科技信息》2007,(21):38-38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状况不能令人乐观,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是盛行,学生疲于回答教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成了教师问题的奴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裸电力输送在下雨天时能量损失的实例分析计算,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阐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对物理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究从问题开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主线。教师要考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触景生疑,激发动机,培养兴趣、情感是前提和基础。策略上要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们在课堂上敢想、敢问、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加强指导,运用各种手段启发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合理的思维模式,避免学生盲目的活动,使问题提出紧紧围绕探究的方向展开。因此引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裸电力输送在下雨天时能量损失的实例分析计算,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阐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对物理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重要地位。正如爱因斯坦强调的:“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然而在今天,学生的问题意识却日益萎缩,即便是有问题也不敢问或者是不知怎样问、没有机会问等等,压抑了学生好奇善问的天性。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李玉才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6):158-158,56
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学了物理却难于进行物理思考,即缺乏运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方法分析问题的意识.也就是说迟迟不能入门。本文从概念教学、规律教学、解题方法教学、作业指导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尽快使初学者对物理入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构成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展开分析,阐述了教学问题与教学活动的并存性,教师教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教师教学问题意识的性质、特征等。最后,还讨论了教师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对搞好教师教育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位美国教育家也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重要。高中数学新课程目标第3条明确指出:“应当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里强调的是“数学地提出”,  相似文献   

11.
学生提不出数学问题,不能创造性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关键原因就是问题意识的波薄.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激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想”提、“敢”提、“爱”提、“善”提.本文对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作了详尽的分析。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因此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本文以物理教学为例,浅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以使其形成主动提问的好习惯,促进学生从“要我问”到“我要问”的思维转变和发展,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13.
袁婷 《科技信息》2009,(17):228-228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置疑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为此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好问;教给产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使学生会问。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提示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发展人、完善人.它着重于发展人的各自不同的潜在能力,学生传授最基本的、最具有发展前途的知识和技能,使受教育者建立起牢固的可塑性较大的知识及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问能力的培养对此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意义和可行性策略.认为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培养:即创设探究情境、教给学生提问的角度与方法、组建知识网络、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改进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李兰 《科技信息》2008,(19):291-291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将引发的“空缺感”构成问题解决的动力源泉,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必然引起问题解决过程中认知思维的空前活跃。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好学生“问题意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着重大意义。为此,教师要强化问题教学,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促进中学生物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置疑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为此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好问;教给产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使学生会问。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石玉 《科技知识动漫》2009,(13):125-125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数学教育要“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即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的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的价值就在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会良 《科技信息》2010,(22):I0104-I0104
本文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重视提出问题扶持创新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三个方面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许多人一直认为掌握了语文知识、学好了课文就具备了语文能力。对知识的过分关注,也使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忽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应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能力。因此,新时期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传授学生多少固定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异精神,并将其真正引向学科的创新行为。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想问、善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