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Human chromosome banding was carried out with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REs)HaeⅢ, HinfⅠ, PstⅠ and the effects of some factors on it were examined. HaeⅢ induced Cand G banding patterns, HinfⅠ induced negative C bands but the centromeric heterochro-matin of chromosomes 3 and 4 remained selectively dark-stained. A new heteromorphismof C banded region was discovered in chromosome 4. PstⅠ induced G-like banding pattern.The duration of enzymatic diges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glycerol in the reaction buffer,as well as the ageing and heating of chromosome preparations all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banding effects of the REs.  相似文献   

2.
以pBR322为运载体将HBV adr亚型基因组Bam HI酶切的3.2Kb片段克隆入E.coli.Bam HI,HindⅢ,BglⅠ,BglⅡ,AvaⅠ,HincⅡ,SphⅠ,XbaⅠ,XhoⅠ,SstⅡ等10种限制酶的16个切点已被定位。制作了HBV adr亚型基因组的限制酶图谱。Eco RⅠ,PstⅠ,SmaⅠ,HpaⅠ,KpnⅠ,PvuⅡ,SstⅠ等没有切点,与已报道的adw,ayw,adyw亚型基因组的限制酶图谱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北京鸭肝脏线粒体DNA的限制酶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五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BamHⅠ,PstⅠ,BglⅠ和BglⅡ)建立了北京鸭肝脏线粒体DNA的内切酶图谱。这五种酶除BglⅡ不能切割鸭肝线粒体DNA外,EcoRⅠ,BamHⅠ,PstⅠ和BglⅠ在鸭肝线粒体DNA上分别有1,2,4和5个切割位点。应用电子显微镜及电泳法对鸭肝线粒体DNA的各种酶解片段进行测定后,推导出了此线粒体DNA的限制酶图谱。此外,还确定了D-环的位置及线粒体DNA复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们把中国仓鼠肺细胞Wg3-h和人体淋巴细胞的杂种克隆,FD1进行X射线照射,获得了14个亚克隆,对其中3个亚克隆F5B,F52B和F61A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鉴定。通过G分带和Giemsa-11分化染色;葡萄糖磷酸变位酶-2(PGM2)淀粉凝胶电泳测定,结果都肯定了这3个亚克隆中都含有部分缺失的人体4号染色体。其中F61A亚克隆中残留的4号染色体为4pter→4q21。进一步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人体淋巴细胞和各种杂种亚克隆的醇脱氢酶(ADH)。除了在人体淋巴细胞中测得ADH蛋白外,并在3个杂种亚克隆及其FD1杂种克隆中都测得人体ADH蛋白的存在。ADH基因表达产物的存在证明,Ⅰ型ADH的某一个结构基因可能位于4pter→4q21。根据MuKusick 1984年12月的报道,Ⅰ型ADH基因簇定位在4q21→4qter,而我们的结果是在4pter→4q21,正好在4q21区带上是重叠的。根据两个实验室结果的比较,我们认为Ⅰ型ADH基因很可能位于4q21区带或在4q21区带的附近。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人/鼠(CHO-K1)细胞总DNA为探针对人X染色体DNA文库进行了3轮筛选,单拷贝顺序的检出率为1.45%。其中DXFD52,71,73,75分别与一组含人X染色体及不含人X染色体的人/鼠杂种细胞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确定DXFD52,71,73,75含人X染色体专性DNA顺序。采用染色体原位杂交的方法,将DXFD52精确定位于Xq12-q13。并对其进行了部分DNA顺序分析,结果证实DXFD52是人基因组中至今未被分离到的一个单拷贝DNA片段。继而对DXFD52进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并以其为探针在中国重庆地区正常人群中(随机个体38例、3个正常家系成员11例)进行了RFLP研究,发现该探针具有识别Hind Ⅲ,Bgl Ⅱ,Hinf Ⅰ的RFLP。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邹氏酶活性不可逆改变的动力学,研究了巯基试剂DPDS,PCMB对氨基酰化酶Ⅰ活性的不可逆抑制作用,判明了这些-SH试剂对于氨基酰化酶Ⅰ的反应类型,发现DPDS对氨基酰化酶Ⅰ的反应为非络合型反应,而PCMB对氨基酰化酶Ⅰ的反应则为络合型,同时,还测定了DPDS,PCMB对氨基酰化酶Ⅰ的不可逆抑制作用的微观速度常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精氨酸酶进行手性选择性研究。通过对精氨酸酶Ⅰ与L,D型精氨酸复合物结构的比较,发现精氨酸酶Ⅰ与L型精氨酸结合得更紧密,进一步的复合物分子动力学轨迹比较分析显示,精氨酸酶Ⅰ与L型精氨酸分子的复合物RMSD曲线的震荡较小,并且酶与底物的结合能也是L型的高于D型的复合物。总之,在精氨酸酶Ⅰ在催化精氨酸脱胍基的反应中,只选择L型精氨酸分子是基于酶的手性选择性,手性选择性是由酶的活性口袋的形状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黄鳝二价染色体高分辨G带制备及模式图构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性腺整体长低渗,卡诺固定液处理以及胰酶-热盐复合显带方法,获得分散良好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粗线期二价染色体的高分辨G带,其带纹特征和数目是相对稳定和清晰可辨的,制备技术具易重复性,显示黄鳝粗线期全套二价体的带纹达310—450条,是迄今鱼类多重带报道中带纹数最多的。我们参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法的国际体制,首次构建了黄鳝中粗线期二价体372条带的高分辨G带模式图,并对每条二价体进行了区带划分和识别要点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与酶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L-缬氨酸(L-Val)对野生型和突变型精氨酸酶Ⅰ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精氨酸酶Ⅰ的活性口袋附近有一个较大的空穴C2,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突变Ile156Arg缩小了空穴C2的容积,而实验结果表明,L-Val对突变型精氨酸酶Ⅰ抑制剂的半抑制浓度(IC_(50))由3.06 mmol/L升高到6.26 mmol/L,增加了1倍,因此精氨酸酶Ⅰ可能存在一个位于空穴C2的调节位点,并且L-Val可以结合于此干扰精氨酸酶Ⅰ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混合酶解和一端以~(32)P标记的DNA的部分酶解测定了花椰菜花叶病毒新疆分离物(CaMV-XJ)基因组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它含有BglⅠ,SalⅠ,XhoⅠ的单一切点.BamHⅠ和HhaⅠ各有2个切点,EcoRⅠ有5个切点,HpaⅡ有7个切点,BglⅡ有8个切点,HaeⅢ有10个切点,HindⅢ有10个切点.在病毒粒体DNA和克隆的病毒DNA上这些酶的切点数目和位置是一样的.同其他大多数CaMV分离物一样,CaMV-XJ DNA上也有3个单链不连续区.从SalⅠ,XhoⅠ,EcoRⅠ,HhaⅠ的酶切情况看,CaMⅤ-XJ基因组的内切酶图谱与东德的CaMⅤ分离物BkMⅤ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1.
在线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oly-N-isopropylacrylamide,PNIPAM)的TBE溶液中添加半乳糖醇组成一种新的分离脱氧核糖核酸(DNA)筛分介质.该筛分介质具有动态涂层和低粘度的特点,对ΦX174/HaeⅢ、pBR322/HaeⅢDNA片段获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文中还对半乳糖醇提高筛分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组过去几年中在过渡金属铑(Rh)催化的惰性化学键转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从Rh( Ⅲ)催化的C–H键对亚胺、醛、酮及酯或酰胺类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开始,对这类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Rh(Ⅰ)催化的C–H键和羧酸的脱羰基偶联反应;Rh( Ⅲ)催化的通过C–C键断裂进而实现的烯基化、芳基化、还原断裂及有机分子片段转换反应;Rh(Ⅰ)催化的通过C–C键断裂进而实现的脱羰基化反应以及有机分子片段的快速重组反应.本文以这些研究为素材,展示了几种重要的物理研究手段,如同位素实验、竞争反应、活性中间体合成、动力学实验及计算化学在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进一步应用斜率法、饱和容量及表观平衡常数测定,证明前文所述苏丹Ⅰ中性协萃体系萃锂反应机理。测定了三种螯合-中性协萃体系(苏丹Ⅰ与TBP(Ⅰ),DBBP(Ⅱ)及TOPO(Ⅲ)体系)的萃锂反应热力学参数,并进行比较。发现所有体系萃锂反应均为放热反应,△G和△S值随中性配位体之不同而异。此三种体系中,Ⅲ具有最好的萃锂及锂与其它碱金属离子分离性能。测定了萃锂前后体系的红外及可见-紫外光谱,从它们最高吸收峰的频率位移看来,可证实在可萃络合物中锂的成键性质。应用卡尔费休法测定了体系有机相中的水含量,以便了解水分子在锂络合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分离DNA片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0.5%~6%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作为筛分介质,对ФX174/Hae Ⅲ酶切DNA片段毛细管电泳分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筛分效果差,信噪比低。然而,添加适量甘露醇可以显著改善分离效率。在3%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中添加2%~6%甘露醇可以取得较好的分离结果,并对甘露醇改善筛分能力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与NO(由NO供体药物proliNONOate提供)之间的反应已在电化学和医疗方面受到重视,而直接与NO气体作用尚未得到关注;且前者主要是从Q带进行分析的,Soret带未提及。本文采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电子顺磁共振(EPR)光谱、紫外可见时间过程光谱以及同步荧光光谱等方法同时分析了其Soret带与Q带的变化,探讨了不同价态的Cyt C与NO气体结合及解离反应的过程。结果表明:Cyt C与NO相互作用时,无论是高铁细胞色素C(ferric cytochrome C,Fe(Ⅲ)-Cyt C)还是亚铁细胞色素C(ferrous cytochrome C,Fe(Ⅱ)-Cyt C),反应产物都是细胞色素C配合物(Cyt C-NO);Fe(Ⅱ)-Cyt C先被NO氧化生成Fe(Ⅲ)-Cyt C,之后再与NO结合生成Cyt C-NO,Fe(Ⅲ)-Cyt C则直接与NO结合生成Cyt C-NO。Cyt C-NO是一种不稳定的配合物,当通入少量NO时Cyt C-NO很快解离生成Fe(Ⅲ)-Cyt C,其解离速率为(0.005 07±0.001) s-1,是与供体药物结合所形成配合物解离速率的十分之一;NO过量时,生成的Cyt C-NO不会再发生解离。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出Cyt C与NO配位反应机制为溶液中的NO进入Heme腔内,Fe-S断裂,Fe-N间形成新的配位键,NO气体可以直接与Cyt C反应,生成的配合物比供体药物稳定,同时Soret带具有明显变化。这对于利用NO来缓解细胞内的氧化压以及利用NO检测细胞内呼吸类酶的变化,进而检测细胞凋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流变学法系统地考察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Cr(Ⅲ)交联体系的反应动力学.HPAM溶液的粘性模量G"大于弹性模量G',且其数值随时间不发生变化,体系为粘性溶液.而HPAM/Cr(Ⅲ)体系的G'和G"的数值都随时间变化,G"在反应开始阶段大于G',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G'超过G"占据主要地位,体系成为弹性体系.交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上升阶段,平缓上升阶段和第二上升阶段.利用G'~t曲线可以推测反应机理.实验发现成胶速率随反应物HPAM和Cr(Ⅲ)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成胶时间缩短.在羧基浓度过量的情况下,交联反应对Cr(Ⅲ)浓度的反应级数是1.凝胶的有效弹性交联密度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随凝胶反应的进行而增加.凝胶的交联点间的链平均分子量随Cr(Ⅲ)浓度的增加和交联反应的进行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利用HBVadr DNA的Hind Ⅲ切点,将HBV DNA切开,插进pBR322的Hind Ⅲ位点,获得12株带HBVadr基因组的克隆株。限制性酶切分析,发现pADR-H1虽然也只有一个Hind Ⅲ切点,但它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与pADR-1不同。pADR-1的HBV DNA中,其Hind Ⅲ-Bam HI片段的大小为315 bp,而pADR-H1中的相应片段只有82bp。序列分析表明,前者82 bp处的一段AAGTTT结构,在pADR-H1中变为AAGCTT而成了Hind Ⅲ识别位点。此外,限制性内切酶AvaⅠ,HincⅡ,HpaⅠ和SphⅠ对二克隆株的作用情况也有差别。本文探讨了这些差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HIV-1整合酶与抑制剂LCA的结合模式及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Ⅰ型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1)整合酶(integrase, IN)是病毒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酶, 也是研究抗HIV新药的一个重要靶点. 运用多构象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MD)模拟, 研究了野生型整合酶核心区及G140S点突变的突变态整合酶核心区与抑制剂L-菊苣酸(L-chicoric acid, LCA)的结合模式, 并基于该结合模式探讨了G140S突变态整合酶对抑制剂LCA的抗药性. 结果表明: LCA结合到G140S突变态整合酶核心区中的位置与结合到野生型整合酶核心区的位置不同, 结合位置的差异导致LCA抑制作用的部分丧失; IN功能Loop区的柔性以及Mg2+离子与三个关键残基D64, D116和E152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IN发挥生物学功能; G140S突变态整合酶核心区中的E152与LCA的排斥作用、K159与LCA结合能力的变弱以及Y143指向IN的口袋区是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 这些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可为基于IN的抗HIV药物分子设计提供一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首次用G显带的方法分析了食管癌癌旁上皮原代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在7例标本中至少有二例出现规律性的染色体改变,其标记染色体与食管癌细胞系EC8501中出现的标记染色体十分相似,证明食管癌癌旁粘膜上皮细胞的染色体已经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畸变,本工作开辟了探明食管癌癌变早期的染色体重排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G分带和Giemsa-11分化染色相结合的染色技术,以及18条染色体上标记酶的测定方法,对六个中国仓鼠与人的淋巴细胞所形成的杂种细胞(14-7-1,14-3-3,10-20 16-33,16-16和E4E)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部分的杂种细胞克隆分布板。由此,可对人的4,5,8,11,12,20以及2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定位。其中4,5,8和12号染色体都具有不同的缺失部分,因此又可以对这些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精细的区域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