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非经典叶酸拮抗剂2,4-二氨基-6-(4-甲基苯基)乙基吡啶并[3,2-d]嘧啶(wm-5b)及其侧链简化产物2,4-二氨基吡啶并[3,2-d]嘧啶为先导化合物, 选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基团, 通过微波法高效合成了2-位或4-位取代吡啶并嘧啶类非经典叶酸拮抗剂, 研究了2-位及4-位取代基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为非经典叶酸拮抗剂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确证. 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抗肿瘤活性, 其中, 6-(4-甲基苯基)乙基-4-氨基-2-(3-氯-4-氟苯基)氨基吡啶并[3,2-d]嘧啶(6b)对HL-60细胞的IC50=(4.09±0.48) μmol/L, 对A549细胞的IC50=(17.99±7.20) μmol/L, 而对HCT116细胞的IC50=(14.52±4.74) μmol/L; 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活性. 此外, 对部分目标化合物和先导物进行了二氢叶酸还原酶晶体结构的分子对接, 对活性结果和构效关系从分子水平上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找高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2,4,6-取代嘧啶衍生物,并使用噻唑蓝(MTT)法对4种人的肿瘤细胞人结肠癌细胞(SW-620)、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人胃癌细胞(MGC-803)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其中化合物N-((4-乙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4-(...  相似文献   

3.
冯惠  尚玉龙  冯长君 《化学通报》2022,85(2):268-267
运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建立18种取代嘧啶衍生物抗前列腺癌活性(pM)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训练集中15个化合物用于建立预测模型,测试集13个化合物(含10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的9个分子)作为模型验证。建立的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e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分别为0.344、0.935,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贡献率依次为71.6%、28.6%。影响取代嘧啶衍生物抗前列腺癌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作用和空间位阻,其次是取代基的库仑力、氢键及配位作用。基于此研究结果,设计了9个新化合物,其抗前列腺癌活性有待医学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以三聚氯氰为起始原料,合成了系列新的含嘧啶氨基的2,4,6-三取代-1,3,5-三嗪化合物,并测试了化合物抗苹果树腐烂病菌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aa~2cb及3aa~3cb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有开发为新型植物抗菌剂的潜力.部分化合物,如4ba和4ca分别对胃癌(BGC-823)和宫颈癌(Hela)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10.9和11.3μmol/L.  相似文献   

5.
陈卫民  冯金  涂洪谊 《化学通报》2006,69(8):623-626
以丙二酸单甲酯单甲酰氯、苄胺为起始原料,经与DMF-DMA反应后形成的关键中间体分别与胍或脒缩合关环,合成了2-取代嘧啶酮-5-甲酰苄胺化合物6和7。产物经1HNMR、13CNMR、MS、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试验显示化合物6和7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非经典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非经典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具有口服活性的铂(Ⅳ)配合物,具有空间位阻的铂(Ⅱ)配合物,反式铂(Ⅱ、Ⅳ)配合物,多核铂(Ⅱ)配合物和含有铂-硫键的铂(Ⅱ)配合物,并总结了这几类新型铂配合物的抗肿瘤机理,克服顺铂的耐药性机理及其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7.
刘海彬  李增强 《合成化学》2021,29(9):782-785
2-氨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化、氯化和取代反应,合成了5个4-氨基喹唑啉类化合物3a~3e,其结构经1H NMR和MS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采用MTT法测试了化合物3a~3e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3b、3d和3e对3种细胞株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对A549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选择性。通过分子对接模拟研究AMD和3b与 DNA序列d(CGATCG) 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玉  柏舜  艾勇  范华  杨光忠 《有机化学》2013,(5):1074-1079
采用简便有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嘧啶并[5,4-c]喹啉-4(3H)-酮衍生物,通过IR,1H NMR,HRMS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微稀释液体培养法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以及真菌(白色念珠球菌)进行了体外抑菌活性评价.抑菌活性的筛选结果表明:所测化合物均表现一定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温倩雯  黎勇  苏正颖  万丽 《化学通报》2019,82(4):350-358
设计、合成了1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4-(5H-嘧啶并[5,4-b]吲哚-2-基-氨基)苯甲酰胺类衍生物,所有化合物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及HRMS确认。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人乳腺癌细胞(MD-MBA-231)、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中5a、5b、5c、5e、5i、5p和5r对多个细胞株的抑制活性为阳性对照药品5-氟尿嘧啶的20~100倍;其中,以5b的抗肿瘤活性最为突出,对肿瘤细胞HCT116、MD-MBA-231、C6、A549、MCF-7的IC_(50)分别为3. 26、3. 06、0. 63、0. 68、2. 32μmol/L。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为新型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丹皮酚为原料与1,4-二溴丁烷反应合成中间产物2-(4-溴丁烷氧基)-4-甲氧基苯乙酮(2); 2与嘧啶类化合物反应合成了11新型个丹皮酚嘧啶类化合物(4a~4k),其结构经1HNMR, 13CNMR, IR和MS(ESI)表征。采用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HepG2(人肝癌细胞)、MCF-7(人乳腺癌细胞)、HCT-116(人结肠癌细胞)、A549(人肺癌细胞)和LO2(人正常肝细胞)等5种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6-(2-氟苯基)-5-氰基-4-羟基-2-丹皮酚丁巯基嘧啶(4c)以及6-甲基-4-羟基-2-丹皮酚丁巯基嘧啶(4i)对HCT-116的IC50值分别为(9.22±1.80)μg/mL、(1.32±0.71)μg/mL,优于阳性对照药顺铂。  相似文献   

11.
A series of 4‐anilino‐6‐phenylpyrimidines containing urea moiety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 structures of all products were confirmed by 1H NMR, 13C NMR and HRMS. The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against three human tumor cell lines (MGC‐803, MCF‐7 and EC‐109) by applying the MTT assay method. compounds 4a , 4b and 6a showed the most effective activity, among which, 6a was more cytotoxic than 5‐fluorouracil against all tested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with IC50 values ranging from 1.80 to 2.72 µmol·L?1.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找高效的抗肿瘤药物,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苯并噻唑砌块的2,4,6-三取代嘧啶衍生物.采用噻唑蓝(MTT)法对目标化合物在人类四种癌细胞[EC-109(人食管癌细胞)、MGC-803(人胃癌细胞)、PC-3(人前列腺癌细胞)、Hep G-2(人肝癌细胞)]、GES-1(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和HEEC(人正常食管细胞)中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对MGC-803和PC-3细胞表现出中度至强效的抗肿瘤活性.其中2-(((4-(4-(吡啶-2-基)哌嗪-1-基)-6-(三氟甲基)嘧啶-2-基)硫基)甲基)苯并[d]噻唑(13h)和2-(((4-(4-(嘧啶-2-基)哌嗪-1-基)-6-(三-氟甲基)嘧啶-2-基)硫代)甲基)苯并[d]噻唑(13i)对PC-3表现出比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IC50值分别3.82和2.29μmol/L,且化合物13h和13i对GES-1的细胞增值毒性明显小于阳性对照5-氟尿嘧啶.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resent paper, on the basis of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a series of 4,6-dihydrazone pyrimidin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the pyridine moiety were synthesize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and evaluated in vitro for their antitumor a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ll the tested compounds demonstrated broad-spectrum antitumor activity against selected tumor cell lines (MCF-7, BGC-823, A549, and BEL-7402) and no obvious toxicity toward normal cells HL-7702. In particular, compounds 10a and 10f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promising antitumor agents among the tested compounds against BGC-823 cells (IC50 = 9.00 μM and 7.89 μM) and BEL-7402 cells (IC50 = 6.70 μM and 7.66 μM), respectively. Compounds 10a and 10f exhibited higher potency against BGC-823 and BEL-7402 than the positive control 5-FU (IC50 = 15.18 μM and 15.81 μM). Further mechanism investigations demonstrated that compounds 10a and 10f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level of cellular ROS and induce early apoptosis of BGC-823 cel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Moreover, the DNA binding results from UV/Vis, CD spectroscopy, and molecular docking studies indicated that 10a and 10f bind with DNA via groove binding and partial intercalat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10a and 10f may serve as novel lead compounds for the discovery of more dihydrazone pyrimidine derivatives with improved antitumor potency and selectivity.  相似文献   

14.
甘草次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计合成了6种甘草次酸衍生物,用元素分析、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并比较了它们的体内、体外抗癌活性,均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尤其是化合物Ⅰa,Ⅰb口服效果比盐酸氮芥还好,表现出甘草次酸对氮芥有明显的增效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娜  李辉 《应用化学》2017,34(5):541-549
以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经过水解、缩合、库尔提斯重排、脱保护得到1-苄基-3-氨基-吡咯烷-4-羧酸甲酯盐酸盐,再与硫脲衍生物缩合得到1-苄基-4-(2-甲酸叔丁酯-3-胍基)吡咯烷-3-羧酸甲酯衍生物,最后经过水解、酯化、脱保护得到六氢-1H-吡咯并[3,4-d]嘧啶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测试其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其中化合物9d和9g对肿瘤细胞(Bel-7402)株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高效的磺酰脲类除草剂, 以商品化磺酰脲类除草剂为基础, 将单取代嘧啶结构引入到分子中,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磺酰脲类化合物, 并通过1H NMR和高分辨质谱确定了其结构. 采用盆栽法和平皿法测试了所有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以及部分化合物对油菜的IC50值. 结果表明, 一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其中化合物7b和7d对油菜和反枝苋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藤黄酸(1)为原料,分别与HBr和有机胺反应,合成了9个新型的藤黄酸衍生物(2~6),其结构经1HNMR,MS和HR-MS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2~6对人结肠腺癌细胞(RKO)、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卵巢腺癌细胞(OVCAR-3)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藤黄酸(N-丙基对甲苯磺酰胺)酯3,藤黄酸(N-丙基苯丙酰胺)酯4和N-色胺藤黄酰胺6b的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1;33-羟基转位藤黄酸2的抗肿瘤活性则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8.
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化合物, 设计合成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 并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以吲哚与2-氯乙酰胺为起始原料, 经取代、缩合等反应合成了单吲哚马来酰亚胺衍生物5a~5t, 以5-硝基吲哚和不同的N-(3-氯丙基)叔胺经取代、还原、缩合等反应得到了双吲哚马来酰亚胺衍生物9a~9f. 共合成了2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其结构经质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 采用MTT法, 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HL60, ECA-109, A549, SMMC-7721和PC-3的增殖抑制活性, 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所测肿瘤细胞株均显示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取代嘧啶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军  孙燕萍  张培志  俞庆森 《有机化学》2004,24(11):1403-1406
合成了14个新型取代嘧啶类化合物,结构经质谱、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证.杀虫、杀菌和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在嘧啶环的2-位上导入二甲氨基时表现出杀菌活性,但在嘧啶环的5-位上有甲基取代基时,杀菌活性下降.在嘧啶的4-位导入苯氧基时,显示出良好的杀菌活性,如化合物3b,3c和3e,苯环上的最优取代基是2-硝基-4-三氟甲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