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药物甲氧苄氨嘧啶分子模板聚合物结合作用及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分子自组装印迹技术合成了对甲氧苄氨嘧啶有高选择性的模板聚合物受体.通过Scatchard分析、1HNMR和紫外光谱研究了模板聚合物的选择结合特性.结果表明,模板聚合物主要形成一类等价结合位点,通过协同氢键作用专一地结合模板底物,其离解常数为2.22×10-4mol/L.底物的选择性结合实验表明,这种聚合物对甲氧苄氨嘧啶呈现高的选择性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子自组装印迹技术合成了对甲氧苄氨嘧啶有高选择性的模板聚合物受体.通过Scatchard分析、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可对氨基酸海因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分离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利用紫外光谱法比较不同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作用能力。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在极性溶剂中制备了5R-5氨-基酸海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通过Scatchard分析法研究膜中结合位点情况。通过膜透过实验研究印迹膜对外消旋体的分离特性。Scatchard分析显示聚合物膜中形成了两类结合位点,其解离常数分别为1.88mmol/L和5.14mmol/L;选择性透过实验表明膜中形成了与5R-5氨-基酸海因分子形状和功能基因位置匹配的孔穴。与非印迹聚合物膜相比,印迹聚合物膜对对映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药物头孢氨苄分子模板聚合物水中结合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郭洪声  何锡文 《分析化学》2000,28(10):1214-1219
采用分子模板技术合成了以头孢氨苄为模板分子以三氟甲基丙烯酸和4-乙烯基吡啶同时为功能单体的分子模板聚合物。将得到的棒状聚合物研磨过筛后,运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头孢氨苄分子模板聚合物的结合性质,Scatchard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在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头孢氨苄分子模板聚合物与其化学组成相同的非模板聚合物相比,有很高的结合容量。底物选择性实验表明,与其它结构相似的药物相比,  相似文献   

5.
植物激素吲哚乙酸分子模板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高吉刚  周杰  曲祥金 《分析化学》2003,31(10):1173-1177
以吲哚乙酸为模板分子 ,4 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 ,采用分子自组装模板技术合成了可识别吲哚乙酸的新型模板聚合物。通过Scatchard分析、介电常数的影响、分析物选择性实验和聚合前溶液的紫外光谱研究了模板聚合物的结合机理和识别特性。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两种不同的结合位点 :一种是通过离子作用模板自组装产生的选择性结合位点 ;另一种是疏水作用产生的非选择性结合位点 ,且离解常数依次为KD =8.1× 10 - 4 mol L和KD =2 .5× 10 - 2 mol L。在乙腈等一些有机溶剂中对目标分子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离子吸附作用 ,而在水等介电常数较大的溶剂情况下表现较强的非选择性疏水吸附作用 ,预计可作为良好的吸附结合材料用于复杂植物样品中痕量吲哚乙酸的选择性富集和测定。  相似文献   

6.
类模板分子印迹整体柱测定甲氧苄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聚氰胺(MAM)与甲氧苄啶(TMP)分子中嘧啶环局部结构类似的特性,以三聚氰胺为类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为交联剂,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对甲氧苄啶(TMP)有识别作用的分子印迹(MIP)整体柱.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该印迹整体柱对甲氧苄啶显示出选择性识别作用,而对叶酸、...  相似文献   

7.
水溶液中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分子识别特性 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聚乙烯醇400作为分散剂,利用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聚合物残基之间的离子键(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用水溶液微悬浮聚合法制备了4-氨基吡啶(4-AP)和甲氧苄氨嘧啶(TMP)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并通过色谱行为表征,比较了它们对各自的模板分子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采用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Ms),对带有氨基的模板分子主要靠离子键(静电)相互作用,且作用力的大小与氨基的个数有关,色谱研究表明,模板分子中氨基数目越多,这种作用越强,而且这种作用不是简单的加合,而是协同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
4-氨基吡啶分子模板聚合物选择性识别及结合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4-氨基吡啶为模板分子制备了对4-氨基吡啶具有特异选择性的模板聚合物.制得的棒状聚合物经研磨、过筛后,采用平衡结合方法评价了该模板聚合物的结合特性.Scatchard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这两类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采用多点结合模型计算得到的值分别为6.0μmol/L和1.2mmol/L.底物选择性表明,与其它结构相似的分子相比,该聚合物对模板分子4-氨基吡啶显示了很强的结合能力.1HNMR研究及4-氨基吡啶共振结构分析表明,模板分子与聚合物中的结合位点之间的作用为离子作用.  相似文献   

9.
药物氟哌酸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为支撑膜,氟哌酸为模板分子,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扫描电镜表征了膜的表面形貌.混合底物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中存在着由形状和功能基团均与模板分子氟哌酸相互补的孔穴组成的通道,该通道可选择性地富集底物分子.  相似文献   

10.
微球形4-氨基吡啶分子模板聚合物的合成及结合性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通过沉淀聚合方法合成了对4-氨基吡啶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微球形分子模板聚合物.通过静态结合方法研究了该聚合物的选择性结合能力以及不同溶剂及引发剂的用量对聚合物形态及球状聚合物粒径大小的影响.底物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结构相似的化合物相比,4-氨基吡啶球形分子模板聚合物对4-氨基吡啶显示出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环丙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以环丙沙星为印迹分子,以甲基丙烯酸和4-乙烯基吡啶同时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运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选择识别能力。Scatchard分析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底物选择实验表明,这种聚合物对环丙沙星呈现高的选择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药物氟哌酸分子模板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郭洪声  何锡文  周杰  梁宏 《分析化学》2001,29(2):128-132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对药物氟哌酸有高度选择性的模板聚合物。通过 Scatchard分析研究了模板聚合物的选择结合特性。结果表明,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的模 板聚合物通过离子作用和氢键作用可以形成两类结合位点。用多点结合模型计算两类不同 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分别为Kd1=2.9×10-5mol/L和K=3.2×10-3mol/L。结合底物的实 验表明,该聚合物对氟哌酸呈现出高的选择性,有明显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凡诺分子模板聚合物的吸附与识别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以利凡诺药物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选用分子模板技术,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类似于酶或药物受体结合部位为结构特征的分子模板聚合物.研究了它对利凡诺和其它底物的吸附特性和选择性识别能力.结果表明,与组成相同的非模板聚合物相比,利凡诺分子模板聚合物有较大的吸附性能和高度的选择性及识别能力.静电作用和氢键在吸附和识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以尼卡地平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运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选择识别能力.通过Scatchard方程分析,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1.03 mmol·L-1,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18.76 μmol·g-1.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尼卡地平呈现出较高的吸附性和选择识别性,对尼卡地平药物的分离富集和检测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High selectiv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 for tetracycline have been prepared by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Effects of monomer and solvent,the ratio of monomer and template a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olymer were investigated by frontal chromatography and selectivity experiment.The results clearly indicated that the polymer,which had the highest molecular recognition abilities for tetracycline antibiotics,had been received.  相似文献   

16.
Two approaches to synthesiz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with affinity for folic acid and other substituted pteridines have been compared. In the first approach, the folic acid analogue methotrexate was used as template and functional monomers capable of generating selective binding sites were searched in a miniaturized screening system based on binding assessment in the batch mode. Highest selectivity was seen using 2-vinylpyridine as functional monomer, which was confirmed in the chromatographic mode for a batch synthesized on a gram scale. However, the reten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this phase were insufficient for anticipated applications. In a second approach, using methacrylic acid as the functional monomer, organic soluble inhibitors for the enzyme dihydrofolate reductase were used to develop sites complementary toward the pteridine substructure. This resulted in materials showing enhanced selectivity for substituted pteridines when evaluated by HPLC. Thus, methotrexate and leucovorine were selectively retained in mobile phases of either low or high aqueous content, thus showing the typical bimodal retention behavior of previously reported MIPs. In organic mobile-phase systems, the inhibitor used as template had an influence on the reten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the MIP. The polymer imprinted with trimethoprim retained all folic acid analogues strongly and showed the highest selectivity among the MIPs in an organic mobile-phase system. This was supported by Scatchard analysis resulting in biphasic plots and a quantitative yield of high-energy binding sites. All templates were shown to associate strongly with MAA in CDCl(3), the strength of association correlating roughly with the template basicity and the selectivity observed in chromatography. Nonparallel complexation-induced shifts indicated formation of 1:2 template monomer complexes at concentra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ose of the prepolymerization solu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