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Mo粉和Si粉在球磨过程中颗粒微观形貌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表明Mo粉的球磨过程是塑性颗粒的反复变形、焊合、断裂的细化过程 ,而Si粉的球磨过程是脆性颗粒的破粹细化过程 ;确定了MoSi2 的机械合金化过程属延性金属与脆性非金属体系。图 4,参 4。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Mo2C膜的制备过程和对其电阻率的测量结果,探索了其导电机理以及沉积时间、基底温度和生长过程对电阻率的影响。利用Gibbs函数极小的原理探索了膜中Mo原子的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对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给予了解释。结果表明:它的电阻率取决于生长过程和Mo原子的含量;电阻率随基底温度、沉积时间呈非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3.
钼(Molybdenum),化学符号Mo,金属元素,原子序数42,原子量95.9。在地壳中的浓度约为1毫克/千克,广泛分布于土壤和动植物组织中。成人体内钼的总量约为9毫克,肝、肾中浓度为1.6~3.2毫克/千克(干重),脾、肺、脑和肌肉组织含钼不超过0.20毫克/千克(干重)。钼是两种重要的酶——  相似文献   

4.
5.
采用XRD、SEM分析测试方法研究在600~1200℃和1800℃真空热处理2 h条件下SiC/Mo界面反应层微观结构,并对SiC/Mo界面反应前后Mo金属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800和1000℃热处理后,Mo与SiC分解的C在表面反应生成Mo2C;在1200℃热处理后Mo表面出现了Mo2C和Mo3Si相,以亚微米颗粒状反应层结构存在;当1800℃热处理后出现了Mo5Si3、Mo5Si3C以及扩散未分解的SiC。采用EDS方法在SiC/Mo界面反应层的断口处确定出Si扩散深度大于C。在600~1200℃热处理后,SiC/Mo界面反应对Mo金属的维氏硬度和延伸率均增大,而拉伸强度改变较小。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道了利用软溶液法制备了钼酸钙的溶胶.用XRD对薄膜的晶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用SEM对薄膜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用EDAX对薄膜的表面化学组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近室温(40℃至50℃)的条件下就得到了四方相的钼酸钙多晶薄膜,表面分析的结果表明晶粒的尺寸在纳米的范围内,能谱分析表明薄膜成分的化学计量比钙与钼接近1∶1.  相似文献   

7.
低品位钼精矿的钼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焙烧—氨浸—渣碱浸工艺对某低品位钼精矿进行钼提取的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钠的加入能有效分解钼酸钙,提高钼的提取率.焙烧—氨浸阶段最优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 h,氨浸温度80℃,氨水过量系数1.4,碳酸钠用量467 kg/t,液固比4.浸出渣中的钼分别采用酸法(HCl)和碱法(Na2CO3+NaOH)进行提取.结果表明:酸法仅可回收渣中34.92%的钼,而且操作过程不易控制,不适合实际应用;碱法(Na2CO3+NaOH)处理工艺中碳酸钠用量533 kg/t,氢氧化钠用量433 kg/t.放大实验结果显示整个流程钼的回收率达到96.8%.  相似文献   

8.
9.
10.
利用GULP软件计算了钼酸钙晶体中本征点缺陷的生成能和氧空位的迁移能,结果表明,钼酸钙晶体中主要存在的缺陷是氧空位和氧的夫伦克尔缺陷,氧空位的迁移能为0.4 eV,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用Aliquat336—Span80—煤油乳状液膜体系 ,研究Mo(Ⅵ )的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 ,5min内Mo(Ⅵ )的迁移率可达 96%以上 ,并能与Fe2 、Cu2 、Co2 、Ni2 、Zn2 、Cd2 、Mn2 等常见离子分离  相似文献   

12.
13.
Cr5Mo合金耐热钢由于钢中碳和合金元素的共同作用,在焊接时极易形成淬硬组织,产生冷裂纹、再热裂纹和回火脆性,焊后易形成硬度很高的马氏体和少量的贝氏体,焊接质量差,冬季焊接难度大.为防止焊接时产生裂纹和焊缝的硬度测试值过高,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制定了合理的焊接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炉管的焊接,取得了满意的焊接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进行了太阳能电池预镀层Mo薄膜的制备,研究了氩气分压、溅射功率、溅射时间等工艺条件对Mo膜性能及厚度的影响,并对Mo膜的物理性能及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o薄膜的厚度与溅射时间近似的成正比关系,Mo膜的电阻率先降低,并在膜厚为0.3 μm处达到最低,而后电阻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Mo/LaHY分子筛的热稳定性及酸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浸渍法制备具有不同MoO3担载量的Mo/LaHY分子筛,在500℃温度下焙烧,并将质量分数wMo=2%担载量的Mo/LaHY分子筛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利用XRD,BET和NH3-TPD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分子筛的热稳定性及酸性.结果表明,担载了Mo的Mo/LaHY分子筛仍保持了LaHY分子筛骨架的完整性,MoO3进入分子筛孔道内与LaHY分子筛的质子酸发生作用,且随着Mo担载量的增加,Mo/LaHY分子筛的总酸量逐步下降.在800℃以下温度焙烧,wMo=2%担载量的Mo/LaHY样品中LaHY的骨架结构基本保持完整,当焙烧温度升高至900℃时,分子筛骨架发生崩塌.  相似文献   

16.
在锌表面获得多种具有金属光泽的不溶性Mo(W)-S彩色簇合物膜.膜层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和装饰效果,加热处理后其颜色发生变化,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膜耐蚀性最佳.FT-IR、FT-Raman、XPS和AES分析表明,该膜层厚度约为60mm,钼在膜表面的价态为 6,而在膜内层则以 6、 4价共存.从AES深度分布曲线可知其组成为:Zn 32.5%,Mo 19.3%,S 39.4%,O 8.5%,膜为多分子层组成的复杂体系,其颜色是各组分统计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着重研究了金属离子注入合成表面优化复合层的机理和纳米相镶嵌结构形成,探索了注入和退火过程中纳米结构和相变过程,讨论相变机制.实验中发现用较低束流密度的Mo离子注入钢明显地改变了钢表面的结构,可使钢表面晶粒细化,使阻止位错移动的晶界数量增多;可在钢表面形成Mo原子超饱和固溶体;随所用的束流密度的增加,注入时表面温度升高,注入的Mo原子将与钢中的铁原子和碳原子化合而形成纳米尺寸的析出相.这些弥散的析出相在钢表面形成了弥散强化.用低束流密度注入后经过退火,在钢表面也形成了纳米尺寸的析出相,从而增加了表面弥散强化的效果.随退火温度的增高,纳米析出相将会聚成大一些的纳米颗粒,颗粒之间互相连接而形成网状结构,这将会进一步增加表面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进行了太阳能电池预镀层Mo薄膜的制备,研究了氩气分压、溅射功率、溅射时间等工艺条件对Mo膜性能及厚度的影响,并对Mo膜的物理性能及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o薄膜的厚度与溅射时间近似的成正比关系,Mo膜的电阻率先降低,并在膜厚为0.3μm处达到最低,而后电阻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金属有机气相沉积制备Mo2C膜的过程和对膜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结果,在测量基础上进行统计,找出Mo2C膜的高差分布;应用非平衡统计理论导出表面高差分布公式,结果表明实际测量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贋势方法,对正交结构Mo2BC的力学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正交结构的Mo2BC在零压下是稳定的,优化得到的平衡结构参数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Mo2BC的块体模量为308 GPa、剪切模量为187 GPa、弹性模量为471 GPa、泊松比为0.245,德拜温度是80 K.电子结构的分析表明,Mo2BC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和离子键混合,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