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物理》2021,40(7)
本文从动力学的角度,对2018年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2018)的第三个课题“跳舞的硬币”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在单次跳动过程中硬币翘起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同时,提出了“放置误差”的概念,并进一步讨论了硬币的放置误差对硬币翘起高度的影响,发现放置误差越大,硬币翘起越快,翘起的最大高度也越大.实验方面,用高速摄像机对不同放置误差下硬币跳舞的过程进行录制,并用tracker进行追踪.通过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对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柳荣升 《物理实验》2006,26(8):30-30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从烧杯中排出的水易沿杯壁流出,给实验带来较大误差,笔者采用注射器将物体排出的水抽出可较好的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毛细管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产生误差原因的基础上,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双管补偿法”,大大减少了测量结果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基于Helmholtz方程的严格远场解和源的“误差面积”描述方法,讨论了大发散角光辐射远场振幅和相位对于源包络扰动的依赖关系,讨论了由于源振幅扰动而产生的远场误差,建立了一种恰当的描述远场误差的方法.模拟实验表明,在“相对误差面积”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利用“离轴距离”来精确描述源误差和分析远场误差,利用“判据点”可以判断离轴误差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半自动胶片判读仪的校正与标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指出判读仪有三大核心问题;判读误差、输片误差和控制的正确性.简要地介绍了判读仪的“口”字调整、“田”字检验,以及“十”标定和判读误差的“井”字校正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6.
对一些不便应用“误差均分”原则选择仪器的实验 ,提出应用“误差影响分析”的方法选择仪器。  相似文献   

7.
根据误差的性质,针对仍广泛使用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等分类方法,本文提出了新的“随机误差和非随机误差”的误差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8.
有关测量误差概念的几个问题──教学笔记(之一)龚镇雄,刘俊刁(北京大学物理系100871)(惠州大学物理系516015)1.关于“误差”一词误差即测量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由于真值是客观存在的,但又不能绝对准确地“测定”它.因此,“误差”一词只在...  相似文献   

9.
粘滞阻力和光电计时器引起的气轨系统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垫导轨虽然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因“滑动摩擦”和“计时”等因素所引起的误差.但误差不会消失,还应根据实验要求合理修正.  相似文献   

10.
4.误差上述的测定值,在其末尾的数字里含有误差.误差的种类很多,一般如表1.2所示.在这些误差之中,有些误差可以用“备注”中的方法消除,  相似文献   

11.
取向对径向分布函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济舟  王俊桥  韩甫田 《物理学报》1994,43(7):1105-1110
依据实验结果导出的径向分布函数(RDF),因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误差引入的误差称作“误差畸变”,如峰形宽化,峰面积改变,峰位移动以及假峰出现等。RDF是建立在非晶材料结构各向同性和均匀性假设基础上的。因此当非晶材料存在取向各向异性时,其RDF出现一种比误差畸变更为严重的“取向畸变”,它将导致RDF的解释出现严重错误。讨论了这种“取向畸变”特征。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对实验误差来源的分析.以误差分类为依据,建立“3因素3情境3呈现”误差来源框架,包括实验误差的3个影响因素、3个实验情境、3种误差呈现.依据误差来源框架对“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进行误差来源分析和修正,旨在提高学生对实验误差来源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验误差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测灵敏电流计内阻的实验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灵敏电流计的特性研究”实验中,采用测量电流计内阻的传统方法“半偏法”,该方法重复测量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本文采用改进后的实验方法“变偏法”测量内阻,并用多点测量取平均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明显减小了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14.
周金中 《物理通报》2006,(1):14-15,4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习困难的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使用策略的水平远远不如一般的学生,他们缺少问题解决的经验并且头脑里没有清晰有序的策略知识。可见,在占有相同知识量的前提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需要在“经验”和“有序的策略”上下功夫,通过教学研究与实践,笔者发现教学中特别是习题课教学中,一种“说题”、“谈题”、“品题”的教学方式能在培养学生的“经验”和“有序的策略”上取得实效,并有效地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吴自勤 《物理》2005,34(10):771-771
最近,中国物理学会第8届名词工作委员会在《物理》2005年3期228页发表文章,希望“大家都来关心物理学名词工作”,同时《物理》还发表王正行教授的文章,建议“测不准”与“不确定”二词并用,本文响应上述号召,提出恢复“lattice”的并列译名“点阵、格子”的建议,供这一届名词工作委员会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也谈牛顿环实验的误差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牛顿环实验的误差估算赵议鲁(新疆石河子农学院832000)《物理实验》1993年第6期刊登了“干涉法测量球面曲率半径的误差分析”一文(以下简称为“文章”),该文对用牛顿环测定透镜曲率半径所出现的误差作了分析和估算.笔者认为这并非是一种使人满意的估...  相似文献   

17.
本对“误差与偏差”的几个同题进行初略的讨论。并由此推出了误差与偏差的关系式和标准误差公式。  相似文献   

18.
读者信箱     
<正> 答读者透镜光圈数N与其半径误差dR有何关系? 大家知道,在光学零件加工中,通常用“光圈”来测量球面的曲率半径的误差。“光圈”检验是用玻璃样板进行的,如图所示。将一块作为标准的“工作样板”放在被测透镜的球面上。工作样板的曲率半径(R)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教师在课堂上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却屡屡犯错?学生为什么会提出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甚至存在明显错误的思路和方法?难道仅仅是记忆力不好,学习不专注等因素造成的吗?其实教师有一定的责任.以往一节课基本上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这种“牵着鼻子走”的教学模式,学生学到的只是这个问题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一些需要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却都是教师代替学生“解决”了.  相似文献   

20.
改变观念,让"文科物理"成为学生欣赏物理的"艺术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在开设“文科物理”(含社科艺术类)的教学中开拓思路,改革教学方法的尝试,加强“文科物理”课程建设,让“文科物理”成为学生欣赏物理的“艺术馆”,使得文科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