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罗敏 《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1):244-245
高功率重复频率开关技术是制约脉冲功率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高功率重复频率气体火花开关的一些理论和实验研究情况。为了探寻提高开关重复频率和寿命的技术途径和方法,对制约开关重复频率和寿命的两个主要物理过程—绝缘恢复和电极烧蚀的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这里设计了两种形式的三电极吹气式气体火花开关,并进行了高能、大电荷量重复频率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气体火花开关以其工作电压高、功率容量大、结构简单等优点,在脉冲功率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种开关工作在高功率重复频率状态时,由于电极的很快烧蚀,影响了开关性能,限制了其寿命。因此,抑制电极烧蚀、寻找耐烧蚀的电极材料是提高高功率重复频率气体开关工作寿命的关键,也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5.
6.
介绍一个结构紧凑的三电极重复频率气体开关系统的设计以及初步的调试实验结果。开关系统结构上可分为3大部分:气体开关室、高压气流循环系统、触发发生器。气体开关室为气体火花开关的主体,通过可控的气体火花放电来控制电子束源能量的转换;高压气流循环系统产生高速气流以加速开关的极间绝缘恢复,实现高重复频率运行;触发发生器作用是通过空间磁耦合,将初级电容上储存的电能,转换成高压脉冲信号馈送到开关触发间隙,控制开关导通。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采用Mo,WCu和W分别作为三种气体火花开关的主电极材料,进行放电条件下电极烧蚀实验,研究开关电极烧蚀率和烧蚀形貌,分析电极烧蚀特征。结果表明,Mo,WCu和W开关的主电极烧蚀率分别为3.32×10-2 C-1·m-2,2.63×10-2 C-1·m-2和1.74×10-2 C-1·m-2,W开关主电极烧蚀率最小。实验后开关的主电极中心烧蚀严重,呈现明显裂纹和烧蚀坑。Mo主电极表面呈现明显熔融态,阴极表面形成大量裂纹(宽度达10μm)和孔隙(孔径达10μm);WCu和W主电极表面形成少量圆球状W突起(粒径达20μm及以上)。开关外壳内壁沉积了喷溅颗粒。WCu开关外壳沉积颗粒较大(粒径达10μm),Mo开关外壳沉积颗粒居中(粒径为2μm),W开关外壳沉积颗粒最小(近1μm)。因此可优先选用具有优异抗烧蚀性能的W作为气体火花开关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13.
采用Mo,WCu和W分别作为三种气体火花开关的主电极材料,进行放电条件下电极烧蚀实验,研究开关电极烧蚀率和烧蚀形貌,分析电极烧蚀特征。结果表明,Mo,WCu和W开关的主电极烧蚀率分别为3.3210-2 C-1m-2, 2.6310-2 C-1m-2和1.710-2 C-1m-2,W开关主电极烧蚀率最小。实验后开关的主电极中心烧蚀严重,呈现明显裂纹和烧蚀坑。Mo主电极表面呈现明显熔融态,阴极表面形成大量裂纹(宽度达10 m)和孔隙(孔径达10 m);WCu和W主电极表面形成少量圆球状W突起(粒径达20 m及以上)。开关外壳内壁沉积了喷溅颗粒。WCu开关外壳沉积颗粒较大(粒径达10 m),Mo开关外壳沉积颗粒居中(粒径为2 m),W开关外壳沉积颗粒最小(近1 m)。因此可优先选用具有优异抗烧蚀性能的W作为气体火花开关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14.
15.
以Tesla变压器作为脉冲功率源,采用双脉冲法,对4 mm间隙、4 MPa压强的氮气开关绝缘恢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开关电极材料为紫铜,形状为环形。结果表明:在开关放电结束后约0.3 ms内,开关几乎处于导通状态,属于火花通道去电离阶段;而后其绝缘恢复系数以指数曲线上升,直至约3 ms后完全恢复,属于气体温度恢复阶段。Tesla变压器使得高压氮气火花开关的绝缘恢复曲线分段特征更为明显,由于火花通道去电离前其电阻对变压器次级电容呈并联关系,对变压器次级充电有旁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气体火花开关是脉冲功率装置中最常用的关键器件。电极烧蚀作为脉冲功率开关中的难点问题,会引起开关自击穿电压降低、触发抖动增大及开关寿命降低,已成为制约气体开关发展和应用的一个瓶颈。本文回顾梳理了国内外学者针对电极烧蚀问题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从电极烧蚀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两个方面,介绍了电极烧蚀的基本机制及仿真模型,归纳了影响开关电极烧蚀的因素以及电极耐烧蚀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电极烧蚀研究面临的问题以及优化电极材料抗烧蚀性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