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瑜  严梅 《通信学报》1999,20(7):85-91
对CDMA系统中自适应阵列天线结合参数估计方法抗多址干扰技术作了详细的研究,设计出了新的联合抗多址干扰的方法,并利用自适应系统辨识的对本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理论和模拟结果充分证明了新的方法抗多址干扰的性能比以前类似的方法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多用户检测、自适应天线阵列、扩频码的设计、功率控制技术和前向纠错码的应用五个方面综述 了CDMA系统的各种多址干扰消除技术,并对它们的性能和应用环境做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华琳 《数据通信》2004,(4):32-33,38
在CDMA基站中采用自适应阵列天线技术可以克服多址干扰,提高系统容量。本文针对目前一种收敛速度较快的HLMS算法作了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除特殊条件外,HLMS算法在加快收敛速度的同时也增大了噪声。  相似文献   

4.
CDMA系统中自适应阵列天线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调节阵列天线阵元权向量自适应算法的收敛稳定性,提出了一个改进算法。该改进算法不仅稳定、简单,而且能大大降低误码率。仿真结果对改进算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自适应阵列天线——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增加容量的新技术,包括这项技术的原理和基本结构等等。  相似文献   

6.
7.
利用二次规划问题的ε近似算法给出一种新的阵列天线权值调整方法,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算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8.
DS/CDMA系统中的抗多址干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在DS/CDMA通信系统中,共用一个频带的多用户信号会产生多址干扰(MAI)。传统的检测器使用单用户检测策略,无法抗拒MAI,本文综述并分析了许多重要的抗MAI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多址干扰(MAI)是限制CDMA系统容量的瓶颈,而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数据的高速无差错传输,混合ARQ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该文利用第二类混合ARQ(HARQ type-II)中每次重传的数据分组有不同的纠错能力和抗多址能力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区分多址干扰控制方法。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在CDMA系统中有比传统方法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子空间方法的阵列天线方向向量自适应盲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作洲  朱义胜 《电子学报》2006,34(12):2307-2310
利用传统子空间法估计方向向量要求阵元数必须大于信号源数,要求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是不现实的,因为移动用户数是很大的,为突破这一限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法的阵列天线方向向量自适应盲估计算法.通过各阵元接收信号相加,得到叠加的期望数据源特征波形;通过子空间方法,将叠加信号用信号子空间的基表示,由于叠加信号中包含方向向量,从而得到期望数据源的方向向量估计,该算法不要求阵元数大于数据源数.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利用差分天线在共模激励和差模激励下方向图不同来抑制共模噪声的方法,并基于该理论 设计了6×6 平衡馈电差分SIW 缝隙天线阵进行验证。该天线由6个宽边纵向SIW 缝隙天线子阵列组成。辐射缝隙 被设计为只在差模激励下辐射,达到抑制共模信号的目的。每个天线子阵采用平衡差分馈电方式,使用两个1分6 梳状功分器将6个子阵同时激励。整个天线使用标准PCB 工艺加工,为了测试共模和差模激励,分别设计了带有 180°相移的功分器和T型功分器用来生成差模和共模信号。在差模激励下,天线的最大增益为20.2dBi,S11幅值小 于-10dB 带宽为7.2%(39.6 ~43.8GHz),在共模激励下天线的最大增益为10.1dBi,在整个工作频段内S11幅值大于 -7dB。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结构的SIW 缝隙天线对差模信号能够有效地辐射而对共模信号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13.
刘明  是湘全 《激光与红外》2009,39(2):194-196
相控阵天线是雷达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着雷达信号带宽和阵列单元数目的增加,光学实延时技术的采用已成为一种趋势。介绍了一种基于受激光子回波的阵列天线实延时自适应波束合成的光学结构,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说明了波束合成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4.
程安启  王华力 《电子学报》2008,36(7):1279-1283
 本文建立了卫星平面阵列多波束天线的基本模型,并给出了平面阵列多波束天线的阵元空间和波束空间的基本概念.研究了基于卫星平面阵列多波束天线波束空间的自适应调零和干扰源定位技术并给出了仿真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平面阵列多波束天线波束空间的自适应调零和干扰源定位技术可以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得以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体系化作战中,不同波段雷达距离较近时,常出现谐波干扰,雷达天线需要进行谐波抑制设计提高电磁 兼容性(EMC)。文中以某相控阵雷达天线样机为例,首先建立了发射链路模型,并据此分析了谐波来源及传播路径; 然后,从屏蔽隔离和传输链路两条路径进行谐波抑制设计。一方面,通过功率器件的封装、T/ R 组件的壳体以及密闭的 高频舱实现三级屏蔽隔离设计;另一方面,给链路中的环形器、滤波器、天线以及阵列合成等环节分配了谐波抑制指标, 并分别介绍了实现方法。最后介绍了该样机的发射谐波测试结果,其谐波抑制能力达到了-130 dBc 以上。  相似文献   

16.
通常多波束阵列天线的指向是固定的,在干扰环境下对于接近其子波束方向的强干扰的抑制能力较差。多波束指向优化问题是指,在子波束方位间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多波束整体指向在小范围内可调整,以尽量避开干扰进入子波束的情况,从而抑制强干扰、提高多波束输出的信干噪比。以输出总功率之和最小化为准则,推导了最优调向方法和次优的快速方法,后者用"等效波束"的概念来解释多波束对干扰信号的总体响应。仿真表明,基于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快速调向方法既可接近最优调向方法的性能,又能较大地减少运算量。  相似文献   

17.
研究机翼共形阵列存在共形表面变形下的阵元位置估计问题。在获取观察区域距离-多普勒图像基础上,首先采用子空间跟踪方法估计给定距离-多普勒单元数据的主特征矢量;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方法拟合不同多普勒通道主特征矢量的绝对相位特性来获得相位中心的初估计;最后结合机翼共形表面的变形模型,在采用整体最小二乘方法拟合形变参数基础上得到相位中心的最终估计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需要辅助校正源,能获得优于十分之一波长的相位中心位置估计精度,满足高分辨率空间谱估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调整器的CDMA系统盲自适应干扰抑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坚  奚宏生  吴春旭  赵宇 《电子学报》2004,32(10):1617-1620
本文给出一种能同时抑制DS-CDMA系统多址干扰(MAI)和窄带干扰(NBI)的盲自适应算法.此方法基于遗忘因子具有自调整器的迭代最小二乘算法(SR-RLS),根据系统的变化自动调整遗忘因子,当系统趋于静态时,遗忘因子趋于1,以提高稳态精度,在动态系统中,遗忘因子减小,使算法能有效的跟踪系统参数.与其它的迭代最小二乘相比,具有较小的稳态误差和良好的动态跟踪能力.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最后,对算法在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中的性能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均匀圆阵的超分辨无源测频测向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基于均匀圆阵模型的超分辨无源测频测向算法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的测频测向精度不高,间接法的测频测向精度虽然较高,但是,在来波包含多个单频信号的情况下,间接法容易发生各单频信号的频率、方位角、仰角3个估计出的参数不能正确自动配对的问题。本文具体解释了间接法中引起参数不能正确自动配对的原因,并且详细推导出了解决参数自动配对问题的一种可行方法。该方法比以前的间接法更加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array calibration algorithms to derive a further improved version for correcting antenna array errors and RF transceiver errors in CDMA smart antenna systems. The structure of a multi‐channel RF transceiver with a digital calibration apparatus and its calibration techniques are presented, where we propose a new RF receiver calibration scheme to minimize interference of the calibration signal on the user signals. The calibration signal is injected into a multichannel receiver through a calibration signal injector whose array response vector is controlled in order to have a low correlation with the antenna response vector of the receive signals. We suggest a model‐based antenna array calibration to remove the antenna array errors including mutual coupling errors or to predict the element patterns from the array manifold measured at a small number of angles.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 results are shown to verify the calibration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