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坡印亭矢量出发,导出了自感电动势和互感电动势。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对长直导线通以变化电流时所产生的涡旋电场作了分析,给出涡旋电场分布公式,并通过例题对应用该式计算有关感生电动势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黄晓标  黄春如 《物理通报》2011,40(10):64-65
为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更好地经历过程、体会方法,使之在物理概念的建立上尽可能地从亲身体验中去理解和掌握知识,笔者从废旧器件中寻找可用之材,针对互感和自感现象的特点,改进和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目的是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在概念的建立、知识的学习中更好地做到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功能关系和坡印亭矢量分析和讨论了电容器并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7.
各向异性的非相干矢量光束的传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园园  王奇  施解龙 《光子学报》2004,33(3):360-365
利用坡印亭矢量,研究了相干性为各向异性的非相干矢量光束在自由空间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光束横截面上能量分布及演化,导出了角偏振光束中心出现能量峰值的条件,详细分析了相干性对偶极子光束能量旁瓣的影响,并发现各向异性的偶极子光束具有三种不同的演化形式,得到了具体判据.  相似文献   

8.
借助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光路,用简单的π相位板把线偏振光转换为径向和角向矢量空心光束,应用RichardsWolf经典矢量衍射模型,计算了高数值孔径透镜聚焦条件下光波电磁场的分布,结果表明:用10-3 W量级的激光功率照明,产生轴对称矢量空心光束的最大光强达到1011 W·m-2量级,最大光强梯度达到1017 W·m-3量级,暗斑半径仅有0.24λ,同时出现了很强的纵向电场和磁场分布;调节干涉仪光路的光程差可调节局域光子轨道角动量密度的分布,这种光束在原子光学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得出通以交变电流的长直螺线管内部的磁场和电场的分布,并讨论解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钢 《大学物理》1995,14(5):30-31
由泰勒级数展开,给出简化计算绕线径向分布的长直螺线管中磁场公式的等效电流系数。  相似文献   

11.
也谈长直螺线管磁场的全空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证明了长直螺线管上电流密度沿螺线管圆周切线方向分量和电流密度沿螺线管轴线方向分量与θ无关。并给出了长直密绕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全空间解。  相似文献   

12.
动生、感生电动势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之和是完全等价的。本文通过实例证明,等价是有条件的。当回路中存在大块导体时,则不等价。  相似文献   

13.
用补偿法测电池电动势及内阻 ,并进行不确定度的估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核磁共振成像用的球形空心线圈磁体和环形空心线圈磁体的性能进行计算机模拟比较证明环形磁体在很多方面可以与球形磁体相比拟。由于环形磁体加工容易,调节方便,因而可以取代球形磁体作成像仪器的主要部件。  相似文献   

15.
阐述实验验证螺线管磁场分布时理论与实验结果的差异原因及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6.
厚壁螺线管壁内电流分布通常所用的两个简化假设,即电流沿圆周方向和电流密度均匀,被证明是不符合电磁学的普遍原理的。同时也证明了只要电流不存在径向分量,就能够自然地推论出壁内的电流分布,从而也可望由此算得的磁场能更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17.
洪明苑  叶茂福  孙湘 《物理学报》1965,21(9):1606-1618
本工作研究感应磁场压缩下,氢等离子体中的巴耳末系谱线的斯塔克加宽。电容器对围绕在放电管外部的线圈放电,产生交变轴向磁场,使放电管中氢气离化、压缩与加热。放电周期14微秒,放电电压20千伏,最大电流165千安,初始工作气压2.0×10-1毫米汞高。用照相方法研究Hβ和Hγ的轮廓。这些谱线有显著的加宽。在整个发光阶段中,Hβ的平均半宽度为14—16(埃),Hγ为18—19(埃),相应的离子密度为1.7—2.5×1016厘米-3。实验轮廓与Griem,Kolb和Shen的理论较为接近,与Holtsmark理论相差较远。光电测量进一步表明:Hβ的轮廓随着时间而改变,相应的离子密度亦在改变。在放电的第三半周期初级电流极大时,离子密度最大,达到3.2×1O16厘米-3,为初始氢原子密度的2.2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有关螺线管的经典电磁学理论的分析和人们已经作过的实验的观察,发现了有关理论与实际不符合。并且为此进行了小磁针自由振荡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传统的螺线管管内端口处的磁感应强度等于中点处的磁感应强度的一半的结论有同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