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朱洪元先生已去世25年,至今先生的音容相貌仍常常呈现在眼前。自1963年至1992年近三十年不断受到朱先生的教诲,受益匪浅。值此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表达我对老师的敬意和缅怀。同步辐射理论先趋者朱先生193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44年在昆明考取英国文化协会的机械工程留英资助,1945年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有  相似文献   

2.
“绿水青山知有君,白云明月偏相识”2002年11月4日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朱洪元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为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于12月2日举办了纪念会。前来赴会的有十几位院士及一百多位朱先生生前好友、同事和学生。纪念会由黄涛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和  相似文献   

3.
《光谱实验室》2007,24(1):40
达朗贝尔小时被遗弃在教堂中,他的名字就是从这儿来的。他被一对玻璃工人夫妇领去养大。他是个贵族的私生子。后来,他的才能表现出来了,生母试图认他,但他拒绝。他说:“玻璃工人的妻子是我的母亲。”1735年他由马扎林学院毕业,1741年进入科学院。他研究引力理论,特别是分点岁差理论,帮助过拉格朗日及拉普拉斯。他还参与狄德罗的大百科全书的筹备工作,为它写了序言,尽管这个工作具有“反体制性”,他还是从路易十五那里领到一份年金。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陆琰院士在给本刊厉光烈主编的来信中推荐了这里刊登的许伯威教授生前写的几篇短文,现将他的来信抄录如下:“光烈:许伯威是上海交大的一位物理学教授,也是我的一位很好的北大老同学。不幸,他已在半年前病逝。他是一位很优秀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特别是他为人非常好,真正作到了淡泊宁静。他的后事做得十分低调,在他病重的时候,甚至也不让人知道。这些情况可从我们(罗辽复、杨国琛、王凡和我)在他逝世后给他夫人和家属的信中看出。最近,从他的夫人李翰芳老师那里见到了许伯威教授生前写的几篇短文,觉得也挺感人,特此推荐给贵刊(现代物理知识),请审阅。陆埮”。  相似文献   

5.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在此纪念他百年诞辰之际,谨从我们的记忆中讲述他的一些小故事.  相似文献   

6.
詹姆斯·克提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年11月13日出生在英国苏格兰古都爱丁堡的格连奈尔一个机械设计师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他的科学启蒙良师。麦克斯韦从他父亲那里秉承了许多良好的科学素质,对他在以后光辉的科学生涯中起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知不觉赵凯华先生竟然已经80岁了,可是在我的记忆中,他依然是那个潇洒英俊的赵老师.初识赵凯华先生是在他刚从苏联莫斯科大学获得副博士归来不久的1958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4
皮里1877年毕业于缅因州的鲍道因学院。1881年参加美国海军,任土木工程师。1886年和黑人助手亨森ill2从迪斯科湾穿过格陵兰冰盖,深入内陆100英里。1891年与妻子和库克博士等7人再度去格陵兰。1893-1894年探险中,他再次乘雪橇去格陵兰东北部,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去北极。1898-1902年,他考察了从格陵兰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北地区去北极的路线。他于1905年航行到埃尔斯米尔岛的谢里登角。  相似文献   

9.
 薛定谔(1887-1961)不仅是奥地利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而且还作为一位抒情诗人在语言的艺术中崭露过锋芒,并具有丰富的科学美学思想.他崇尚理性,热爱科学,毕生致力于人类对自然的理解,有志于探索宇宙的和谐,追求科学的统一.他擅长形象思维,讲究科学创造的艺术性.一、信念:科学的统一科学的统一,是薛定谔毕生的追求.这种追求使他在科学研究中硕果累累.在建立量子力学的过程中,他从波动理论与量子理论的结合推导出量子力学方程,又从哈密顿光学和力学的形式使方程的推导方法更为直观,合乎逻辑;在量子力学的物理解释中,他先后对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做了大量的表述.  相似文献   

10.
1892年以前,自然科学教育达到日本历史上的衰败程度,在学校中只重视数学。1872年,在日本才首先创建了学校体系,福(氵尺)渝吉强烈希望重视物理学,他认为物理学是西方明的基础,早在1868年他就从英美物理教科书中选取适用于一般人的章写成一本物理书。他的影响使部省改变了教学计划,并且在1886年减少了给予纯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时间。教学计划的倾向性也从促进应用科学的思想转变为讲授应用科学方面知识。  相似文献   

11.
1917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他的关于整个宇宙时空结构的理论——广义相对论。同时,他猜想宇宙是静止的,但是他的广义相对论方程的解却是时间的函数,也就是说,从广义相对论方程来看,宇宙是运动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爱因斯坦在方程中增加了新的一项——宇宙常数项,修改了他的方程。可是后来的天文学研究发现宇宙其实不是静止的,而是向外膨胀的,爱因斯坦很后悔在方程中增加了宇宙常数项,他也因此非常遗憾地错过了预言宇宙的膨胀。  相似文献   

12.
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使人类从藏身的洞穴中走出来过上光明的日子,他用茴香管盗来了太阳上的火种,因而被天神绑在高加索山崖上受了3万年的煎熬.在希腊的文学作品中,他便成了一个为人类文明而不避艰险的英雄.马克思也称他为"哲学史上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相似文献   

13.
《光谱实验室》2007,24(1):75
小赫兹是赫兹的侄子,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为德国打仗,曾负重伤。小赫兹和富兰克一起研究,确立了原子内部结构的量子化特性,并和他共享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28年任柏林夏洛滕堡理工大学物理学教授。由于他是犹太血统,在希特勒当权以后,于1934年被迫辞去教授职位。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还是留在德国并幸免于死。他被苏军先头部队俘获,从1945年起,在前苏联和民主德国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0
罗巴切夫斯基出身于波兰血统的农民家庭。14岁进入新建的喀山大学。他逐步显示出卓越的数学才能。21岁时在系里任教,并很快提升到重要的教授席位及行政职位上。1827年他担任大学校长。他的卓越的组织能力和教育才能把喀山大学从混乱不堪的状态中挽救了出来。他是死后才成名的。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俄国的主要数学家奥斯特罗格拉茨基对他并不赏识,另一方面由于他的文章发表在地区性的刊物上,未能得到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5.
王有刚 《物理》2012,41(10)
1925年英年早逝的弗里德曼堪称大爆炸宇宙学之父.然而,他杰出的贡献常常被误解和低估. 90年前,俄罗斯物理学家弗里德曼(1888—1925)首次阐述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存在非静态的解.他发现这些解可以描述宇宙的膨胀、收缩、坍缩,甚至可能从奇点中诞生.  相似文献   

1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42
谢苗诺夫于1913年进入彼得格勒大学学习,1917年从那里毕业。他在列宁格勒的研究所一直工作到1944年,后来他到莫斯科大学任教。在20世纪20年代,他致力于链式反应机理和热爆炸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发展了支链反应理论。1956年他与欣谢尔伍德共享了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7.
虞福春老师离我们走了 .我们中有的从 2 0世纪 5 0年代初就开始在北大听虞老师的课 ,70年代以后 ,虞老师担任国家教委理科物理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兼物理实验教材编审组组长及《物理实验》杂志主编 .因工作关系 ,我们一直跟随虞先生左右 ,得以经常聆听他的教诲 ,并目睹他的身体力行 ,得知他的为人 .虞先生的音容笑貌 ,宛然尤在 .现追怀一些往事 ,以志永念 .虞福春老师是一位博学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科学教育家 ,他为中国现代物理科学教育作出了杰出贡献 .众所周知 ,他是电动力学中化学位移定理的最初提出者 ,而且他还从事核物理的…  相似文献   

18.
后语 陆达离开我们已经十年有二,他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是什么呢?我认为.陆达最宝贵的遗产之一是尊重人才。钢铁研究院出了一位全国闻名的科技“铁人”陈篪,为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人捐款为陈篪修建了塑像。但若没有陆达慧眼识英雄,把他从鞍钢调来,为他创造了用武之地,陈篪是不可能脱颖而出的。诸葛亮是世所公认的杰出人物。但若没有刘备尊重他,三顾草庐.他也只能一辈子“躬耕南阳”.抱“经世奇才”而“空老于林泉之下”。尊重人才是如鱼得水,使刘备的事业从危难之中,走向了辉煌。反之,不尊重人才,辉煌的事业,也可能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19.
根德利克·安东·洛仑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卓越理论物理学家之一,经典电子论的创立者,1853年7月18日生于阿尔汉姆(荷兰)。1870-1872年,他在莱顿大学学习,以后在阿尔汉姆的夜校中讲授物理学。22岁时,洛仑兹就考取了博士学位,这表明当时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理论物理学家。在从1878年以后开始的35年里,他一直在莱顿大学任理论物理学教授。从1923年起,洛仑兹迁居到海牙,并在那里担任泰勒研究所的所长直至去世前为止。  相似文献   

20.
周光召 《物理》2008,37(5):321-322
1992年5月17日,吴大猷先生在时隔46年后第一次重返祖国大陆,他在李政道教授及其夫人秦惠莙女士陪同下,从台北转道香港来北京.他虽是以个人身份,但当时是海峡对岸来访者中现职最高的人,他那时已87岁高龄了,而且有病在身.我们都感到压力很大,生怕有闪失.我在机场迎接他时,见他虽然坐在轮椅上,但精神很好.除李政道教授夫妇外,只有一位学者谢云生教授作为秘书陪同,并无前呼后拥的随从.那天在北京机场,有很多两岸的记者.他对记者们的提问,谈笑自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