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体乾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6(4):83-85
通过介绍洪泽湖的成湖历史,洪泽湖在淮河水系中所起的作用和存在问题,指出河湖分家让淮河独流入海是治理淮河下游的关键,提出从盱眙附近至洪泽蒋坝镇开挖淮河水道等设想.该设想基本上实现了河湖分家,实现了淮河独流入海.淮河入海水道的工程量与二河口入海水道相差不多,因而设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黄体乾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6(1):36-39
回顾淮河污染治理的历史、治理的成果,分析当前现状,指出治理难点,提出有控制地广种水葫芦、集中造草浆、回收重金属、建立淮河环保委员会、淮河公众监督委员会等治理措施,认为这些措施能有效地治理淮河污染. 相似文献
3.
4.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湖泊,洪泽湖重金属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对洪泽湖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尽管目前洪泽湖整体受污染程度较轻,但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尤其 Cd污染严重,As污染日益显著,需引起重视。淮河水沙输入、南水北调、环湖农田面源污染输入、围网/圩养殖等是洪泽湖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洪泽湖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应为:减防淮河水沙携带重金属输入; 优化养殖布局,规范养殖环节; 精准施肥、施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实施重金属迁移转化拦截控制技术和污染区域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5.
淮河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流域屡遭污染,如何有效开展水污染防治,保障流域水的安全,确保两岸人民身体健康,是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在概述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分析污染原因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淮河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7.
环洪泽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泽湖是位于江苏省西北部的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同时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湖泊。然而,目前洪泽湖水质总体状况仍呈下降趋势,其中面源污染是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对环洪泽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来源与诱因以及控制技术等进行系统评述,分析认为:不合理的化肥施用是该区域第一大面源污染来源; 围网养殖区无序规划及大量外源性饵料的投加,使得水产养殖的污染排放呈现增加趋势; 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排放、农村污水及废弃物的随意丢弃等造成的污染总量也仍然很大。环洪泽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为:①发展生态农业,科学施肥和施药; ②开展围网养殖的综合整治,改善养殖模式; ③加强污水管控,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④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农田、林地、湿地协同控污。 相似文献
8.
环洪泽湖地区耕地养殖污染负荷估算及其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环洪泽湖地区统计年鉴中畜禽养殖量数据,采用排泄系数法估算环湖地区各区(县)内畜禽养殖粪尿产生量及其中污染物含量、流失量和耕地畜禽粪便污染负荷量,并运用耕地畜禽粪便承载预警值对该地区畜禽养殖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环洪泽湖地区畜禽养殖产生的粪尿共626.63万t,以生猪产生量最高,占总量的56.9%; 其次分别为家禽和牛,分别占总量的19.4%和17.8%。畜禽粪便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的流失量较高,分别占流失总量的65.7%和21.5%。各区(县)污染物的流失状况差异较大。环湖地区耕地畜禽粪便负荷量平均为12.21 t/hm2,污染风险指数平均为0.41,总体预警级别为Ⅱ级,表明现阶段禽畜粪便的排放已对该区整体环境产生了影响,其中以淮阴区、洪泽县和宿城区畜禽粪便负荷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威胁相对较大,应作为环洪泽湖地区养殖废弃物排放监管和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廖华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1):73-78
对拆船行业的发展现状作了介绍,对拆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拆船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的污染情况,并提出了拆船事故排油的处理方法以及拆船生产的有关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洗煤、选煤厂的主要污染物即粉尘、噪音、污水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洗煤厂环境治理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淮河流域水污染更加严重的原因,提出消除水污染的建议。方法用环境经济学的外部性和产权理论进行分析。结果淮河流域水污染产生和更加严重的原因是淮河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广泛的外部性和产权不明晰。结论建立统一的淮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管理机构是防止淮河流域水污染更加严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淮河流域贝类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与水污染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成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6):64-70
简介贝类生物地球化学及其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这方面研究不仅仅揭示了流域生态环境的灾难性现状,更重要的是为水污染防治,特别是有毒污染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贝类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在环境预警和生态修复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水环境数据,以水污染排放总量、排放结构、排放时空变化表征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综合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探究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部门、污染地区与水环境变化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1)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污染等标排放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TN是洱海流域主要污染物.2)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面源污染,其中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量平均占比达53.17%,是流域主要污染部门.3)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等标污染排放量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差异缩小,高排污区集中分布在海北地区,与2007年相比,2017年高、低排污乡镇均有所减少.4)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各污染部门与洱海水质变化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关联度总体呈“阶段性波动”特征.5)2007年—2017年,洱海流域各乡镇污染排放与洱海水质变化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关联度最强的三个乡镇为:上关镇、湾桥镇、海东镇.据此,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水污染“结构减排”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乌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容量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摸清乌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运用水环境容量对乌江流域的污染排放物进行三层级别控制(即:整个流域、乌江上、中、下游和县),为乌江流域的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与水环境变化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湖泊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该文利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相关统计、调查数据,计算了2006年~2014年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度了农业面源污染与洱海水环境变化的关联性.研究揭示:1) 2014年流域农业污染的总排放量为8 303.63 t,折算成等标排放量COD、TN和TP分别为325.85、1371.29和420.10 m3/a,表明TN为污染超标的主要影响因子;2) 畜禽养殖关联度为0.71,种植业关联度为0.63,表明农业发展整体对洱海水环境影响较大,其中,大蒜、水稻、牛、猪的关联度分别为0.70、0.69、0.74、0.74,贡献率分别为9.35%、10.90%、35.09%、13.19%;3) 从空间分布看,海北片区的三营镇、右所镇、茈碧湖镇为流域重点污染源区,且流域主要污染物的增减变化具有一定的空间非均衡性.据此,探讨了未来洱海流域基于水环境保护的农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贝类预警"技术在淮河五河段水污染物追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集自淮河中游五河段的沉积物和淡水贝类样品,利用ICP-AES 和 GC-MS 进行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分析,结果表明砷、铅、铬超标,多环芳烃在沉积物中的含量最多,研究区域的PAHS污染严重.这些有毒污染物可能来自上游工业区的淮南和蚌埠段,在贝类软体中有较高含量.因此,这些污染物有可能经食物链富集于其他生物体内,对水生态系统产生损害,进而影响到水产品食用安全,应进一步加强研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水环境中的高氯酸盐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陈述了自然环境,尤其是饮用水中高氯酸盐的物化特性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总结和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已蜒有的检测技术和相关标准,并阐述了在我国开展高氯酸盐相关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淮河流域水污染十分严重,已引起国家领导的重视,作者通过详细的分析,找出排行量大和地表水不足是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治理水污染的工作应首先从控制排污和调节地表经流抓起。 相似文献
19.
淮河上游生态需水量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分析计算淮河上游河流生态需水量,提出了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保证率分别为45%,75%,50%的淮河上游适宜生态径流计算方法,选用淮河上游干流息县、长台关以及大坡岭3个主要控制站1960~2005年历年天然来水量资料,计算了淮河上游最小生态径流和适宜生态径流,并运用Tennant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小生态径流在很大程度上有损于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与健康;总体而言,3站适宜生态径流均可以使淮河上游河流生态环境状况达到最佳,但在某些年份各站实测月均流量小于其适宜生态径流量,而且丰水期适宜生态径流破坏率较枯水期的要高.因此,在某些年份为满足淮河上游适宜生态需水要求,还应增加河道内生态用水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