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5-(α-萘)-四唑(Ⅱ),5-(α-萘)-2H-四唑-2-乙酸甲酯(Ⅲ),5-(α-萘)-2H-四唑-2-乙酰肼(Ⅳ),1-[5-(α-萘)-2H-四唑-2-乙酰]-4-苯基氨基硫脲(V)以及3-[5-(α-萘)-2H-四唑-2-甲撐]-4-苯基-1,2,4-三唑啉-5-硫酮(Ⅵ)的13C核磁共振谱和各种13C-NMR化学位移。根据化学位移理论、讯号强度以及同模型化合物化学位移的比较,辨认其归属。  相似文献   

2.
在0.046mol/L HAc-NaAc(pH4.84)支持电解质中,Mo(Ⅵ)-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溴酸钾)[Mo(Ⅵ)-5-Br-PADAP-KBrO3]络合物于-0.72V(vs.SCE)左右产生一个灵敏的络合吸附波,该波的二阶导数峰峰电流与1.5×10-8-2.0×10 -5 mol/...  相似文献   

3.
采用色谱法从蒲儿根花部位中分离得到2-甲基-6-(2-甲苯基)-2-庚烯,该化合物第一次以单体的形式得到,通过测定氢-氢相关谱(1H-1H COSY)、DEPT谱、异核单量子相关谱(HSQC)及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等二维谱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并对该化合物的1H NMR和13C NMR谱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4.
2-(二硝基亚甲基)-4,5-咪唑烷二酮(1)是1998年首次报道的一个新化合物,是Latypov等在探索合成低感高能炸药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的过程中得到的一个重要中间体,它去掉羰基开环即得FOX-7,  相似文献   

5.
在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pH为10.0-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1-(6-硝基-2-苯并噻唑)-3-(4-硝基苯)-三氮烯(NBTNPT)与铜生成2:1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负吸收峰是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5×105L·mol-1·cm-1。Cu2 的质量浓度在0-360μg/L符合比耳定律。测定铝合金样品中的微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 4 - (2 -羟基 - 4-硝基苯偶氮 ) - 1-苯基 - 3-甲基吡唑啉酮 (HNAPMP)与镁的显色反应 ,在 p H=10的硼砂 -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 ,HNAPMP与镁反应生成 2∶ 1稳定络合物 ,λmax=5 2 2 nm,ε=3.5 8× 10 4L·mol-1· cm-1。镁含量在 0— 2 0 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用于烟草样品中镁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在(CH)_6N_4-HCl缓冲溶液中(pH5.6),当有NaNO_2存在时,Zn(Ⅱ)-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络合物有一灵敏的吸附波,峰电位在-0.448V(vs.SCE)左右,该波的二阶导数峰峰电流与锌质量浓度在6.8×10~(-9)-1.69×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89,n=10)。检出限为0.001mg/L。本方法回收率在95.1%—104.9%之间。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此外还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_P″的影响。所拟定的方法可用于红枣中微量锌(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在 p H4 .8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 Na OH介质中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ween- 80存在下 ,7- (苯并噻唑 - 2 -偶氮 ) - 8-羟基喹啉 - 5 -磺酸 (BTAQS)与镉形成 2∶ 1的紫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 λmax=5 6 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8.71× 10 4L· mol-1·cm-1,镉含量在 0— 6 μg/ 10 m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用于矿样中镉的测定 ,相对误差小于 3%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 .5 % (n=5 )。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E)-3-(4-羟苯基)-1-(哌啶-1-基)丙-2-烯-1-酮衍生物. 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完成了1H和13C信号的指认. 通过ROESY、变温实验和分子模拟技术对这类化合物的构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新试剂1-(4-安替比林)-3-(8-喹啉)-三氮烯(APQT)的合成及其与镉(Ⅱ)的显色反应研究.在Triton X-100存在下,pH 10.5的Na2B4O7-NaOH的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镉(Ⅱ)形成2:1型的橙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2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5×105L·mol-1·cm-1,镉含量在0-15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方法, 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溴代噻吩-5-基)-2,1,3-苯并噻二唑(简称DT(Br)BT)的低聚合物(DT(Br)BT)n(n=1~6)的稳定构型、前线轨道和吸收光谱. 结果表明: 随着聚合度增加, (DT(Br)BT)n的聚合能增强, 前线轨道能隙变窄, 而且(DT(Br)BT)2和(DT(Br)BT)5-ring均为平面构型. 光谱分析表明: DT(Br)BT单体的最强吸收峰384 nm在紫外区; 当n=2~6时,(DT(Br)BT)n的吸收峰均发生红移, 而且环状聚合物红移程度不如链状聚合物红移程度大;(DT(Br)BT)2最强吸收峰757 nm在可见光区, 其余(DT(Br)BT)n(n=3~6)的最强吸收峰都在红外区. 通过比较稳定构型、前线轨道和吸收光谱表明, (DT(Br)BT)2和(DT(Br)BT)5-ring具有更好的光伏性能, 此研究结果对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发展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偶氮苯-3-(5-氯-2-吡啶)-三氮烯对银的显色反应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波  王智敏 《光谱实验室》2005,22(6):1200-1203
合成了1-偶氮苯-3-(5-氯-2-吡啶)-三氮烯(ABCPDT),研究了ABCPDT与银的显色反应。在Na2B4O7-NaOH缓冲溶液(pH9.5)介质中,Triton X-100存在下试剂与Ag生成络合物(1∶1)。络合物在545nm处有最大吸收峰,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5×105L·mol-1·cm-1,Ag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回收定影液中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新显色剂 1- (2 -苯并噻唑 ) - 3- (5 ,7-二溴 - 8-喹啉 ) -三氮烯 (BTDBQT) ,并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钴的显色反应。在 p H9.5— 10 .5的硼酸盐缓冲介质中 ,钴与该试剂形成 1∶ 2的蓝色铬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在 6 42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0 5× 10 5L· mol-1·cm-1,钴 ( )的浓度在0— 2 4 0 μg/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显色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常见离子除铜、镍外 ,基本不干扰测定。已应用于维生素 B12 和水系沉积物中微量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2-(2-喹啉偶氮)-4-甲基-1,3-二羟基苯分光光度法测定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p H为 3.5的柠檬酸 -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CTMAB)存在下 ,新试剂 2 -(2 -喹啉偶氮 ) - 4-甲基 - 1,3-二羟基苯 (QAMDHB)与钒发生显色反应 ,生成 2∶ 1稳定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5 5 2 nm,摩尔吸光系数 ε=8.0 5× 10 4L· mol-1· cm-1,钒含量在 0— 0 .6 μg/ m L内符合比耳定律。用于几种合金样品中钒的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霍燕燕 《光谱实验室》2013,30(3):1501-1504
研究了2-(5-碘-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I-PADMA)与Pt(Ⅳ)显色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铂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在p H4.3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Pt(Ⅳ)与5-I-PADMA形成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2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55×104L.mol-1.cm-1,铂(Ⅳ)含量在0—1.4μg.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铂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5-(2-硝基苯偶氮)-8-氨基喹啉光度法测定环境样品中微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试剂5-(2-硝基苯偶氮)-8-氨基喹啉(o-NPAQ)与Cu  相似文献   

17.
在pH=10.97的NaB4O7-NaOH缓冲溶液中,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1-(6-羟基-2-嘌呤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HPAPT)与镍的显色反应,形成一种稳定的1∶2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40=2.06×105L·mol-1·cm-1,Ni(Ⅱ)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结合萃取分离,应用于人发、大米和油菜中镍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在pH 7.4、0.05mol·L~(-1) Tris-HCl缓冲液及室温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3-羟基-2-萘甲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3-羟基-2-萘甲酸与人血清白蛋白以摩尔比1:1结合,其结合常数为3.28×105mol~(-1)·L.根据Foe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了给体(HSA色氨酸残基)与受体(3-羟基-2-萘甲酸)间距离r为4.74nm。  相似文献   

19.
张鑫燕  郑云法 《光谱实验室》2006,23(6):1221-1224
合成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5-氯-2-吡啶)-三氮烯.在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pH为10.5-11.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新显色剂1-偶氮苯-3-(5-氯-2-吡啶)-三氮烯与锌发生显色反应,生成4∶1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5×105L·mol-1·cm-1,Zn2 浓度在0-480μg/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测定废水中微量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郑云法  张春牛 《光谱实验室》2005,22(6):1164-1167
合成了新显色剂1-偶氮苯-3-(3-硝基-5-氯-2-吡啶)-三氮烯(ABNCPDT)。研究了它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0.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Triton 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试剂与铜生成4∶1型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8×105L·mol-1·cm-1。Cu2 浓度在0—480μ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于测定铝合金中微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