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用普通极谱、脉冲极谱、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茜素绿的电还原。在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随pH不同,茜素绿先后共可产生4个极谱波。其中第一、第四波为吸附波。第一、二波之和相当于从氧化态到中间态的还原;第三波相当于从中间态到还原态的还原。根据一系列实验结果确定了各波的性质,提出一带有岐化反应的电还原机理,并测定了茜素绿的离解常数。  相似文献   

2.
核固红及稀土核固红极谱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由酸性至碱性的水溶液中均获得了核固红的极谱吸附波, 证实在酸性底液中核固红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式. 对pH由7至11的碱性底液中核固红电还原的ECE机制作了研究, 还获得并研究了在pH11附近, 乙二胺-氯化钾底液中的稀土-核固红体系的极谱络合吸附波。  相似文献   

3.
溴甲酚紫是一应用广泛的有机式剂[1-4]。关于羟基三苯甲烷类染料的极谱研究报导不多[5]。Ghoneim[6]曾报导溴甲酚紫在pH<7时产生一个2电子还原波,当pH大于10时,可产生两个1电子还原波。Goel[7]只研究了第一波的还原机理。本文用普通极谱、脉冲极谱、循环伏安等方法较详细地研究了溴甲酚紫的电还原。提出一电还原机理,解释了半波电位随pH变化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4.
稀土-偶氮硝羧的极谱络合吸附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钕-偶氮硝羧的示波极谱络合吸附波和镧-偶氮硝羧的微分脉冲极谱波。示波极谱络合吸附波可测5×10~(-7)—8×10~(-6)M的钕,微分脉冲极谱波可测1×10~(-8)—1×10~(-6)M的镧,测定了水培黄瓜叶中镧的含量。实验证明了偶氮硝羧及钕-偶氮硝羧络合物的吸附性质,讨论了络合物吸附波的电极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HOAc-NaOAc(pH 5.6)缓冲溶液中,结晶紫的极谱行为和极谱波的性质。结晶紫在-0.92 V(vs.SCE)处产生良好的极谱波,并记录了Ip″对电极电位的极谱图。研究结果显示I″p与结晶紫浓度在1.0×10-6~1.6×10-5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反应的最佳pH范围为5.3~5.8,采用单扫描极谱方法研究了结晶紫的极谱行为,证明了该波为不可逆还原吸附波,电子转移数和质子转移数均为2,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桑色素极谱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桑色素在pH=1~14的水溶液中的极谱行为. 于不同pH范翻内得列了四个还原波. 研究证实在pH<4条件下获得的P_1波为表面催化氢波. 其余三个波为不同形态桑色素的单电子吸附还原波, 并伴有随后化学反应过程. 测得在单分子层饱和吸附条件下, 每一个桑色素分子所占汞电极面积为1.36 nm.  相似文献   

7.
微量钼的极谱法测定已有报道,但有关Mo(Ⅵ)-桑色素体系的络合物极谱吸附波研究尚未见报道。桑色素是一种应用较广的荧光试剂,关于其它一些金属离子,桑色素配合物极谱吸附波或吸附伏安法研究已有报道。本文发现,在pH 2.5的氯乙酸氯乙酸钠缓冲溶液中,Mo(Ⅵ)-桑色素络合物在电位—(0.30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其  相似文献   

8.
钴(II)与色氨酸极谱催化前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玲  高小霞 《化学学报》1992,50(1):39-43
对钴(II)离子与色氨酸在H~3BO~3-NaOH(pH=9)缓冲底液中的极谱催化前波进行了形成条件、吸附性能和电极还原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钴(II)离子与色氨酸在H~3BO~3-NaOH(pH=9)缓冲底液中的极谱催化前波进行了形成条件、吸附性能和电极还原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普通极谱、脉冲极谱、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依来铬蓝黑B的电还原。在pH=2-12间,依来铬蓝黑B可产生一个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还原波。随pH增加,在pH6附近电子数由2增到4(对数分析),E1/2线性负移, ∂E1/2/∂pH=-65mV。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一带有不稳定中间体的岐化反应的电还原机理。由此,解释了电子数随pH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样品用0.1 mol/l NaoH溶解,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在700~500nm间扫描,由618nm和591nm处的峰谷值即可计算酸性媒介藏青RRN中酸性媒介漂蓝B的含量。消除样品中酸性媒介黑T,酸性红B的干扰,不影响测定。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石莼吸附脱色处理水溶性染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卉  申景强  杨昕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4):394-396,F003
本文以大型海藻石莼作吸附剂,对结晶紫等7种不同结构的水溶性染料分子的单水溶液和模拟混合染料废水进行吸附脱色研究,探讨了吸附剂的性能和影响吸附脱色效果的有关因素。结果表明,石莼对大多数水溶性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脱色效果,而且COD去除率高,在染料废水处理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4个1,3,2-苯并二氧磷杂戊环的三价磷化合物Ⅰ1-4,7个2-硫逐1,3,2-苯并二氧磷杂戊环的五价磷化合物Ⅱ1-7,研究了其波谱特性,认为当p(Ⅲ)存在时可影响乙烯基类反应的的E、Z体比例。观察到Ⅱ1-3化合物可能产生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14.
用交流极谱法比较了Eu+3离子在NH4SCN、EDTA-NaCl、DTPA-NaCl三种底液中的极谱行为,其中以在DTPA-NaCl底液中的极谱可逆性为最好。使用DTPA-NaCl底液测定Eu+3的最宜条件为:pH>6.5,NaCl浓度>0.3M,DTPA浓度略大于溶液中全部可与DTPA络合的金属离子的总浓度。在此条件下,用交流极谱或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Eu+3的下限为2×10-6M,用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为2×10-7M。其他稀土离子不干扰。还测定了某些稀土氧化物样品中少量的Eu,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A new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monomer was synthesized and a quaternary amination of lignin(noted as QL),with the monomer was carried out by grafting copolymerization.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yield of the monomer was 99.06%,and the conversion of the monomer and the grafting yield of QL were 93.69% and 185.78%,respectively.The feasibility of QL as the flocculant to be applied in color removal of five artificial dyes,eriochrome black T(dye A),gongo red(dye B),direct fast black G(dye C),cuprofix blue green B(dye D),and acid black ATT(dye E)was examined.Results show that QL exhibits the favorable flocculation performance and high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6.
气相中O3与HSO自由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反应在大气化学中非常重要.在DFT-B3LYP/6-311++G**和MP2/6-311++G**水平上求得O3+HSO复合物势能面上的稳定构型,B3LYP方法得到了三种构型(复合物Ⅰ,Ⅱ和Ⅲ),而MP2方法只能得到一种构犁(复合物Ⅱ).在复合物Ⅰ和Ⅲ中,HSO单元中的1H原子作为质子供体.与O3分子中的端基O原子作为质子受体相互作用,形成红移氢键复合物;而在复合物Ⅱ中,虽与复合物Ⅰ和Ⅲ中具有相间的质子供体和质子受体,却形成了蓝移氢键复合物.B3LYP/6-311++G**水平上计算的单体间相互作用能的计算考虑了基组重甍误差(BSSE)和零点振动能(ZPVE)校正,其值在-3.37到-4.55 kJ·mol-1之间.采用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对单体间相互作用的本质进行了考查,并通过分子中原子理论(AIM)分析了三种复合物中氢键的电子密度拓扑性质.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调味油中11种脂溶性偶氮类工业染料(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苏丹红7B、苏丹红G、苏丹黄、苏丹橙G、苏丹蓝Ⅱ、甲苯胺红、对位红)和罗丹明B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环己烷(1∶1)提取,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去除大分子油脂、天然色素等干扰物质;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目标化合物在梯度洗脱条件下经C18柱分离后采用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调味油中12种工业染料的线性范围为1~50μg/L,定量下限(LOQ)为0.2~2.5μg/kg,在5、20、40μg/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54%~125%,相对标准偏差为2.5%~17.2%。随机抽取市售35份样品进行检测,其中两份样品检出罗丹明B。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实现了11种禁用偶氮染料和罗丹明B的同时提取和净化,适合于调味油中非法添加脂溶性偶氮工业染料和罗丹明B的筛查与确证。  相似文献   

18.
红外光谱酰胺Ⅲ带用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用甲醇对BSA和RaseA等蛋白质进行变性处理,结合蛋白质酰胺带的拟合结果对酰胺带各二级结构的谱峰进行了初步指认:1330~1290cm-1为α-螺旋;1295~1265cm-1为β-转角;1270~1245cm-1为无规卷曲;1250~1220cm-1为β-折叠.依据这些谱峰归属,对一些已知二级结构的蛋白质进行了测定,所得结果与X射线衍射数据以及酰胺带的定量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