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药物残留量同时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以氘代氯霉素做内标,选择乙酸乙酯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洗脱液氮气吹干,采用LC-MS/MS选择反应监测(SRM)负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氯霉素的检出限(LOD)为0.01μg/kg,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检出限(LOD)为0.03μg/kg,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9.7%(n=6),加标回收率达到78.6%~110.5%。该方法在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药物的残留测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水产养殖饲料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3种氯霉素类抗菌素同时检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优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提取溶剂、提取溶剂碱性、固相萃取柱类型,采用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的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模式和选择离子反应监测模式,建立了水产饲料中3种氯霉素类抗菌素HPLC-MS/MS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4.7%~101.0%,相对标准偏差3.7%~7.0%(n=6),检出限为0.1~0.2μg/kg,定量限为0.3~0.5μg/kg。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鸡肉中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三级四极杆质谱(HPLC-ESI-MS-MS)测定法。该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负离子模式,可一次对鸡肉中的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该方法仅需1 g样品,并省去固相萃取步骤,具有操作简便、有机试剂消耗量少、测定周期短等优点。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 μg/kg,测定低限为0.100 μg/kg,线性范围为0.050~1.00 μg/L,加标回收率为69.0%~92.8%,相对标准偏差为6.3%~12.9%。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了蜂王浆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残留。样品加入阴性蜂蜜和水均质后,采用乙酸乙酯提取,蒸发浓缩,C18固相萃取净化。HPLC分离后,串联质谱法以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方式(MRM)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对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大大减小了基质的干扰。氯霉素、氟甲砜霉素和甲砜霉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1 ng/g0、.2 ng/g和0.5 ng/g,平均回收率为89.9%~98.4%,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8.2%。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畜禽副产品中氯霉素和氟甲砜霉素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碱性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脱脂后,直接采用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负离子模式检测,氯霉素用同位素内标定量,氟甲砜霉素用外标法定量。氯霉素和氟甲砜霉素在0.2~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达到0.9999;检出限均为0.04μg/kg;氯霉素回收率为89.6%~112.0%,RSD为5.4%~8.1%;氟甲砜霉素回收率为90.3%~110.0%,RSD为5.1%~8.0%。方法可用于畜禽副产品中氯霉素和氟甲砜霉素残留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饲料中氯霉素(CAP)、甲砜霉素(TAP)、氟甲砜霉素(FF)3种抗生素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方法。样品经碱化乙酸乙酯提取,蒸发浓缩,提取物经正己烷脱脂,液-液分配净化后,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氯霉素、氟甲砜霉素和甲砜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10.0、0.2~10.0、1.0~50.0μg/L,相关系数(r2)不低于0.990 0;其检出限分别为0.1、0.1、0.5μg/kg,定量下限分别为0.3、0.3、1.5μg/kg。3种抗生素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7%~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0.9%。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液-液分配除脂,过HLB固相萃取小柱,用3mL10%甲醇淋洗,5mL100%甲醇洗脱,洗脱液用氮气吹干,残渣用1mL10%乙腈水溶液定容。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甲砜霉素在0.05~2.0mg/L,氟甲砜霉素在0.025~1.0mg/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0.9999;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0.0%、95.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6%、11.2%,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检出限分别为10μg/kg、5μg/kg。  相似文献   

8.
何世伟  赵永纲  朱岩 《色谱》2018,36(11):1112-1118
采用TiO2修饰磁性石墨烯作为通过型固相萃取柱填料,并用于净化去除血液样品中磷脂类物质的干扰,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测定人血中残留氯霉素、甲砜霉素与氟甲砜霉素的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使用TiO2修饰磁性石墨烯-通过型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处理,以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分离,以0.08%(v/v)氨水溶液与0.08%(v/v)氨水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下检测,采用内标法定量。3种目标化合物在0.1~1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决定系数r2>0.999),定量限(S/N>10)为0.056~0.082 μg/L,目标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为90.0%~105%,相对标准偏差为1.2%~6.6%。该方法可用于临床血样中残留氯霉素、甲砜霉素与氟甲砜霉素的快速筛查和确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气相色谱-负离子化学电离源质谱同时测定动物组织中氯霉素(CAP)、甲砜霉素(TAP)和氟甲砜霉素(FF)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分配去脂肪,再用Florisil柱进一步净化,甲苯作为反应介质,用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三甲基氯硅烷(TMCS)(体积比为99∶1)进行硅烷化处理,用间硝基氯霉素(m-CAP)作为内标进行测定。CAP的检测限可达到0.03 μg/kg,TAP和FF的检测限可达到0.2 μg/kg;上述3种药物的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CAP,FF和TAP的批内测定的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依次为5.5%,10.4%和8.8%;批间测定的精密度依次为7.4%,20.7%和19.1%。回收率为80.0%~111.5%,相对标准偏差为1.2%~15.4%。该方法前处理步骤简单,处理后杂质干扰少,灵敏度高,适用性强,可用于猪肉及禽类、水产品等多种动物组织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方法。用98:2(V/V)的乙酸乙酯和氨水提取鱼体中的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用MCX固相萃取小柱对提取物进行净化和富集,经98:2(V/V)的甲醇和氨水混合溶液洗脱后氮吹浓缩,并用乙腈复溶,再用BSTFA衍生化和气相色谱仪检测。实验条件下,氯霉素浓度在5~50μg/L范围,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浓度在15~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0.9937,0.9948和0.9916,检出限分别为0.3,1.0,1.0和1.0μg/kg,7次加标回收率为71.8%~105%,相对标准偏差在8.1%~15%之间。  相似文献   

11.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氯霉素、氟甲砜霉素、甲砜霉素和甲硝唑的分析方法。试样经乙酸乙酯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选择Kinetex C_(18)型(100 mm×2.1 mm,2.6μm)色谱柱,以乙腈与5 mmol/L乙酸铵溶液(含0.05%甲酸)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量为0.4 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以氯霉素-D_(5)和甲硝唑-D_(4)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4种抗生素的质量浓度在0.25-10μg/L范围内与各自的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0.08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7%-8.9%(n=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2%-105.7%。该方法适用于蜂蜜中氯霉素、氟甲砜霉素、甲砜霉素、甲硝唑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同时测定虾中的氯霉素(CAP)、甲砜霉素(TAP)和氟甲砜霉素(FF)。均质后的虾样品,采用碱化乙酸乙酯提取。浓缩提取物经液.液分配(LLP)去除脂肪,C18固相萃取(SPE)柱净化后,采用LC/MS/MS电喷雾电离(ESI),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检出限为:氯霉素和氟甲砜霉素0.01ng/g;甲砜霉素为0.05ng/g。在添加浓度0.1~2.0ng/g范围内,氯霉素回收率为73.9%~96.0%;甲砜霉素回收率为78.6%~99.5%;氟甲砜霉素回收率为74.9%~103.7%;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6.4%。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同时测定蜂胶、蜂胶原料保健食品(片剂、硬胶囊、软胶囊3种剂型)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样品经0.1 mol/L盐酸溶解,涡旋混匀,超声提取后,通过HLB柱串接NH_2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HPLC-MS/MS测定,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种目标分析物在0.10~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蜂胶原胶、片剂和软胶囊剂型中3种目标物的检出限(LOD)为0.037~0.083μg/kg,定量下限(LOQ)为0.12~0.28μg/kg;硬胶囊剂型中的LOD为0.39~0.47μg/kg,LOQ为1.28~1.57μg/kg;在2.5、5.0、10.0μg/kg加标水平下,3种目标物的回收率为66.6%~1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0%~11%。将该方法应用于45个实际样品检测,其中氯霉素的检出率为22.22%,最大残留量为14.32μg/kg;氟甲砜霉素的检出率为17.78%,最大残留量为21.62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性强,能够满足蜂胶、蜂胶原料保健食品中此类药物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动物源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三级四极杆质谱(LC-ESI-MS/MS)的方法。前处理方法包括添加同位素内标氯霉素-d5,碱化乙酸乙酯提取,C18小柱净化。该方法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氯霉素四对离子(321.0/151.9,321.0/256.6,321.0/194.2,321.0/175.4),甲砜霉素两对离子(354.1/185.0,354.1/290.0),氟苯尼考两对离子(356.0/335.9,356.0/185.1)和同位素内标氯霉素-d5(326.0/157.1)。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1~1.6μg/kg;对不同基质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0%~112.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方法的测定低限为0.1μg/kg。  相似文献   

15.
以D5-氯霉素为内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定饲料预混料、配合饲料中氯霉素、甲砜霉素与氟甲砜霉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磨碎后,采用乙酸乙酯提取,离心后上清液于45℃下氮气吹干,溶解残渣并用正己烷液液萃取净化处理,经C18固相萃取净化后,通过Agilent Eclipse C18(150 mm ×4.6 mm,5μ nn)色谱柱以甲醇-0.1%甲酸作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负离子扫描方式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5μg/L,定量下限(LOQ)为1.0 μg/L,待测物与内标物定量离子的峰面积比值与待测物的质量浓度在0.5~10.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不低于0.9990.在0.5~2.0 μg/kg范围内,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8%~107%,相对标准偏差(RSDs,n=6)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同时测定动物源食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以及氟苯尼考胺残留量的方法。三类胺苯醇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用氨化乙酸乙酯(97+3v/v)提取,C18小柱净化;其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用内标法定量,氟苯尼考与氟苯尼考胺用外表法定量。方法的定量测定低限氯霉素为0.1μg/kg,甲氟霉素、氟苯尼考胺为1.00g/kg,各基质的加标平均回收率在73.8%~12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25%。  相似文献   

17.
以氟甲砜霉素作内标,乙腈作为提取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检测鸡血浆中甲砜霉素的浓度。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150 mm×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柱温为40℃。在此色谱条件下,在0.25~32.00 mg/L浓度范围内,甲砜霉素浓度与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峰面积比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9,最低检测浓度为0.1 mg/L;在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下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大于6.1%(n=5),提取回收率大于98.68%,方法回收率为99.20%~100.25%。建立的方法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可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pH 6.00Na2 HPO4-NaH2 PO4的缓冲介质中甲砜霉素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CTMAB)形成的胶束配合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胶束的增敏增稳作用,提出了测定甲砜霉素的紫外分光光度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25~95 μg/mL,检出限为0.12 μg/mL.已应用于片剂中甲砜霉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针对食品中氟苯尼考及甲砜霉素多残留污染问题,基于新设计的半抗原制备了系列人工抗原,通过免疫动物获得了可同时特异性识别氟苯尼考与甲砜霉素的多克隆抗体,并在抗体-包被原组合的筛选及反应条件优化基础上,建立了动物组织及尿液中氟苯尼考和甲砜霉素残留同时检测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本方法对于氟苯尼考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32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31~5.61 ng/mL,检出限为0.12 ng/mL;对于甲砜霉素的IC_(50)为2.13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41~11.20 ng/mL,检出限为0.15 ng/mL,与氯霉素等多种类似物均无交叉反应,动物组织及尿样中氟苯尼考和甲砜霉素的添加回收率均在77.2%~11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5%,适用于实际样品中氟苯尼考和甲砜霉素的快速筛查检测。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禽蛋、动物肌肉、内脏和蛋制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亚砜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在QuEChERS方法基础上,针对目标物化学性质和样品杂质情况,对提取溶液的种类、提取次数、净化材料等参数进行了优化。最终样品经乙腈提取,NaCl、无水MgSO_4盐析分层,提取液经PSA结合C_(18)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UPLC-MS/MS进行测定,基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动物源性食品中氟虫腈、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亚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5.7%~104.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3%~10.4%之间,检出限在0.5~1.6μg/kg之间,定量限为5.0μg/kg。此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可用于禽蛋、动物肌肉、内脏和蛋制品中氟虫腈及其3种代谢物残留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