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枣汁饮料中钾和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枣汁饮料中钾和钠的方法。将样品直接喷入空气 乙炔火焰中测定,测定结果与湿法消化法一致。钾、钠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21μg mL和0.0032μg mL。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分别为:0 27%~0.98%和0.37%~0.59%。且与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发射法略优于吸收法。而对西红柿叶标准样品(ESP 1)进行对照测定,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核电用钢中痕量砷和锑的新方法。用王水溶解样品,以2.0 g/L L-半胱氨酸溶液作为预还原剂,在低酸度条件下实现对砷、锑的预还原。用20 g/L硼氢化钾溶液作为还原剂,氢化物发生反应在0.5 mol/L乙酸介质中进行。砷、锑的质量浓度在40μg/L范围与相应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分别为0.032μg/L和0.022μg/L。应用此方法同时测定了核电用钢及不锈钢标准样品中的砷锑含量,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分析结果作了对比,测定值与标准样品的标准值相符,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8)均小于5.0%。  相似文献   

3.
纯金属铯中碱金属的测定大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或火焰发射光谱法,报导过纯度90~99%的金属铯中碱金属杂质的火焰发射测定方法。对于99.99~99.999%的高纯铯中痕量碱金属的测定,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的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采用火焰发射法较为有利。为减少样品消耗量,克服高纯铯样品有限,又要测定多种痕量杂质的矛盾,并保证方法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及较好的测定下限。本文采用微量溶液脉冲雾化技术与火焰发射法相结合,并利用简易标准加入法(或称标准加入法的二次  相似文献   

4.
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提出了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详细探讨了溶液pH,试剂浓度等实验条件对浊点萃取及测定灵敏度的影响,在最佳下,富集50mL样品溶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检测限为0.35μg/L,铜的富集倍率为71倍。方法用于自来水、河水及海水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变形高温合金GH4169中痕量钾、钠。称取0.5000 g样品,用8 mL混合酸(硝酸-氢氟酸-水的体积比为1∶1∶1)溶解,加入5 mL丙酮以提升灵敏度,在选定的仪器工作条件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钾元素采用样品标准加入法,钠元素采用镍基体匹配标准曲线法,溶液中钾、钠的质量浓度在0~500μg/L范围内与吸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0、0.9983,钾、钠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098%、0.000058%。钾、钠9次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7.0%、2.2%~7.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110%、95%~107%。该方法满足变形合金GH4169中钾、钠含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MPT–AES)测定合金钢中的硅含量的分析方法。考察了仪器最佳实验条件、溶液酸度和钢中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干扰,采用相似基体的标准钢样绘制工作曲线。硅的线性范围在0.3~7.0μg/m L之间,检出限为0.05μg/m 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3.1%(n=9),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7.0%~103.0%之间,该法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相符合。MPT–AES法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测定合金钢中硅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14和螯合剂二乙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的浊点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铜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影响浊点萃取效率的参数,包括pH值、DDTC浓度、TritonX-114用量、平衡温度及时间等.在优化条件下,本法的检出限(3σ)为1.55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n=7,c=100μg/L),线性范围为0~250μg/L.将该法应用于茶叶标准样品(GBW07605)、奶粉和矿泉水等样品中痕量铜的测定,其回收率在96.7%~113.5%之间.  相似文献   

8.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研究了贵金属铑和NaBH4在酸性水溶液中的化学蒸气发生反应的条件,并测定了有机合成催化剂中的铑。研究结果表明:在NaBH4和样品溶液流速为2mL/min、废液排放流速为6mL/min的条件下的最佳蒸气发生条件为:载气流速0.4L/min、HNO3浓度为1.0mol/L、NaBH4浓度为1.2%(m/V)。研究中获得的铑化学蒸气进样效率是常规的气动雾化进样效率的2.7倍;检出限是6.9μg/L,略优于气动雾化法;线性范围20~1500μg/L;线性相关系数是0.9986;RSD是1.6%。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分别是94%和97%。用本法测得的样品值与原子吸收法的测得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湿法消解啤酒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分别测定啤酒中的痕量Pb2+和Zn2+。对仪器的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探讨了混合酸消解体系、消解液用量,消解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温度下,HNO3+HClO4(16+4)混酸能完全消解样品。Pb2+、Zn2+分别在0~80μg/L、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5和0.9997),其检出限分别为0.2μg/L、8.0μg/L。测定Pb2+、Zn2+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8%和0.92%,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5%和99.8%。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适用于啤酒样品中痕量铅、锌含量的测定。检测的9种啤酒样品中铅、锌含量范围分别为11.34~47.15μg/L、277~422μg/L,低于食品中的限量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0.004 mol/L的柠檬酸介质中,痕量V(Ⅴ)催化KBrO3氧化甲基紫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V(Ⅴ)的动力学光度法。方法的检出限为1.23μg/L,线性范围为0~0.16μg/mL。讨论了酸度、反应物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该体系反应的最佳条件。在25 mL溶液中,测定2.0μg V(Ⅴ)的RSD为1.9%(n=11)。方法可用于测定小麦和苹果中的痕量V(Ⅴ),RSD为1.1%~2.7%,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7.6%~99.0%。  相似文献   

11.
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铝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出了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铝的新方法。探讨了溶液pH、试剂浓度等实验条件对浊点萃取及测定灵敏度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富集40 mL样品溶液,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的检出限为0.045μg/L,铝的富集倍率为78.5倍。方法适用于自来水、河水及海水中痕量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粗锌中的铜含量。采用硝酸–酒石酸溶解样品,并以其为测定溶液介质,检测波长为324.7 nm,以水为参比,采用空气–乙炔火焰以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定。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铜的质量浓度在0.10~2.50μg/m 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01μg/m 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3.0%(n=1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102%。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重现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铜含量在0.001%~0.50%之间的粗锌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取0.10 g氧化石墨烯样品于铂金坩埚中,采用120℃干燥4 h、220℃灰化4 h、1000℃灼烧2 h及用混酸溶解残留氧化物的前处理方式,在分析谱线Fe 248.3 nm及K 766.5 nm、狭缝宽度0.2 nm(Fe)和0.5 nm(K)、火焰燃气乙炔流量1.0 L·min^(-1)、助燃气空气流量4.0 L·min^(-1)条件下,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铁和钾的含量。结果表明,铁和钾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0.020%~0.500%,检出限(3s)均为0.001%,氧化石墨烯样品中铁和钾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为0.70%~7.6%。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铁和钾的回收率为94.0%~106%。方法用于测定实际样品,测定值与文献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将乳浊液进样技术应用于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 ,建立了测定润滑油添加剂中钙和钡的灵敏、快速分析方法。对乳化剂的选择、化学干扰的消除、空白溶液的选择及检出限进行了考察。将样品的苯溶液用乳化剂OP乳化成乳浊液 ,取适量样品乳浊液加入适量琼脂溶液及释放剂配制成试液 ,喷入火焰 ,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该法的测定结果与灰化 -火焰原子发射光谱法一致 ,相对误差小于±2.9 %,t检验表明两种方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7%,检出限:钙0.12mg/L、钡0.99mg/L。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银的方法。研究了仪器工作参数、分离条件及共存离子的干扰,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地质样品经焙烧,用氢氟酸–盐酸–硝酸–高氯酸溶矿,在5%的盐酸介质中加入0.5m L 200 g/L的抗坏血酸溶液及0.25 m L 300 g/L的碘化钾溶液,并以2.0 m L 50 g/L的EDTA溶液掩蔽Cu2+,Pb2+,用2.0 m L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分离银,在灰化温度500℃、原子化温度2 200℃条件下进行有机相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84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9~3.91%(n=6),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谢发之  张峰君  宣寒  葛业君  王颖 《分析化学》2012,(11):1720-1724
以制备的硫代乙酰胺键合硅胶为微柱填充材料,建立酸性条件(pH 1 0)下流动注射微柱选择性预富集,0.6 mol/L硫脲溶液洗脱,火焰原子吸收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铜的方法。流动注射在线固相萃取的最佳采样流速为8.0 mL/min;最佳洗脱流速为5.0 mL/min,时间为60 s。在优化的条件下,采样体积为10和50 mL时,线性范围分别为2.0~100.0μg/L和0.5~30.0μg/L;检出限(3σ)分别为0.36和0.07μg/L;富集倍数分别为80和17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n=9)3.5%和2.0%。研究了环境样品中常见阴阳离子对测定的干扰。应用于灌木枝叶样品(GBW07602)、标准模拟水样(GBW08608)样品和环境样品中铜的分离与富集,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铅基合金中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以HG-AFS测定铅基合金样品中砷的简单方法,研究了共存元素可能引起的干扰并成功地加以解决,优化了氢化物发生条件及仪器的工作参数。KBH4最优浓度为1.0%(m/V),样品溶液和载流中HCl的最优浓度分别为10%(V/V)和5%(V/V)。实验表明,当硫脲存在时,Cu不干扰As的测定;Sb、Sn和Bi引起的干扰可以通过0.5%(m/V)KMnO4溶液在线吸收相应的氢化物加以消除。通过测定铅基合金标准样品以检验方法的准确性,由标准加入法得到的结果与标准值吻合。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17μg/L,对40μg/LAs标准溶液连续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5%。  相似文献   

18.
建立固相萃取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环境水样中Cr(Ⅲ)含量的方法。合成了功能化铁氧体磁性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剂,优化了固相萃取条件。当样品溶液的p H值为2.5时,固相萃取剂能在5 min内完成Cr(Ⅲ)的富集。使用1 mol/L HNO3在3 min内即可解吸附分离Cr(Ⅲ),饱和吸附容量为15.2μg/mg,研究了共存离子的影响。Cr(Ⅲ)含量在1~50μg/L范围内与发射光谱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09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n=8),回收率为97.7%~104.8%。该方法高效、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环境水样品中的痕量Cr(Ⅲ)。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核电用钢中痕量锡的方法。样品在酒石酸溶液存在下,用盐酸-硝酸(3+1)混合酸溶解,用50 g·L-1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作掩蔽剂,20 g·L-1硼氢化钾溶液作为锡(Ⅳ)的还原剂,氢化反应在pH 5.0~5.5介质中进行,锡的质量浓度在50μg·L-1范围以内与相应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k)为0.4μg·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核电用钢及不锈钢标准样品中锡的含量,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作了比较,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8)均小于4.5%。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双孔石墨管原子吸收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金的方法。以王水溶解样品,泡沫塑料吸附,10 g/L的硫脲溶液解脱,2%抗坏血酸作为基体改进剂,用双孔石墨管原子吸收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痕量金。该方法仪器分析时间由65 s缩短到32 s,提高了工作效率,方法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检出限为0.045 ng/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1%~6.9%(n=7),标准样品测定值与推荐值的相对偏差小于3.24%。该法适合批量化探样品中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