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气相色谱法分析氢同位素气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氢同位素气体H2、HD与D2之间难以定量分析,本研究对常规气相色谱仪做了改进,使用固定相为改性氧化铝的双填充柱在液氮温度(77.4K)下分析H2、HD与D2的定量组成。考察了桥流、检测温度、载气流量、进样量与不同载气因素对H2、HD与D2保留时间、峰形与信号灵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桥流180mA、检测温度120℃、氦载气流量110cm3/min与进样量0.1mL的检测条件下,该分析系统可以使H2、HD与D2的保留时间分别缩短至66s、79s与94s,并得到较好的峰形与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温室气体监测用氧化亚氮(N2O)标准气体的GC-μECD分析方法,对影响色谱分离条件的动力学因素载气流量、柱流量、尾吹气流量,以及检测器和分离柱的温度进行了研究.用该方法对氧化亚氮标准气体进行分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温室气体监测用氧化亚氮(N2O)标准气体的GC—uECD分析方法,对影响色谱分离条件的动力学因素载气流量、柱流量、尾吹气流量,以及检测器和分离柱的温度进行了研究。用该方法对氧化亚氮标准气体进行分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微体积热导检测器(μTCD)是与毛细管柱相连的浓度型检测器。为提高-TCD测量氙的能力,研究了色谱进样条件、分离条件和检测条件对氙响应影响。结果表明,当柱流量为1.5mL/min,1.0mL样品完全进样所需最短时间为0.4min;等量氙响应值随着柱流量的增加而增大,与色谱柱温度无关;在流量比(q)等于2.3时,等量氙响应值达到最大(0.98-V.s/hPa);且当q=2~3时,其均值为0.97-V.s/hPa;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EPMB液晶大孔径毛细管柱与短光管FTIR的联用。实验表明,大孔径毛细管柱与短光管FTIR是完全匹配的,在光管尾吹量为零时,系统可获得最佳分辨。大孔径液晶毛细管柱对芳烃异构体的选择性高,柱容量和载气流量大,因而,特别适用于与FTIR联用分离鉴定芳烃异构体。本文使用的高温液晶EPMB大孔径毛细管柱,能在较低柱温下工作,与FTIR联用成功地分离鉴定了一些单环、双环、三环及四环的芳烃异构体。  相似文献   

6.
 将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MPT-AED)用作气相色谱检测器,采用氩气作为工作气、载气和尾吹气,优化了气体流量参数;为了防止被测物质在管壁上的沉积,考察了氧气作为气相色谱-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GC-MPT-AED)清洗气时对Cl,Br,I3种元素发射信号的影响。为了考察检测器的分析性能,研究了GC-MPT-AED对有机化合物中Cl,Br,I3种元素的检出限、线性范围、精密度及其响应特性,并将其结果与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GC-ICP-AED)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该仪器对Cl,Br的检测能力优于GC-ICP-AED的结果,线性范围与GC-IC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质联用分析天然水体中痕量异戊二烯的方法,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吹扫流量50 mL/min、吹扫时间15 min、毛细管分离柱类型( Rt-Alumina BOND/KCl)以及程序升温等。本方法对于测定水体中异戊二烯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4%(n=6),回收率为92%~102%,检出限为0.5 pmol/L。实验表明,水样中异戊二烯浓度在60 d以内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利用本方法测得青岛胶州湾及附近河流入海口水样中异戊二烯的浓度在60.8~278.7 pmol/L之间,黄河口水样浓度范围为44.7~77.2 pmol/L,与文献报道的其它近岸及河口水体中的浓度相当,表明本方法能够应用于天然水体中异戊二烯浓度的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为检测器,将流动注射技术直接用于二氧化硫气体分析.详细研究了气体流动体系的连接方式、气体流速以及体系中压强的变化对分析信号的影响,得到最佳连接方式,比较了载气流速对气体流动注射分析和连续流动分析的影响.气体流动注射分析法重现性较好,测定2890×10~(-6)mol/mol SO_2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n=12),测定速度快,可达50样/时.连续流动分析能达到气体传感器的稳态响应信号,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将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应用于二次富集气相色谱检测中构建了冷阱二次富集-GC/FID系统检测环境中痕量磷化氢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冷阱温度、载气流量、柱温箱温度和检测器温度对该系统富集检测效果的影响,讨论了磷化氢富集的机理,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广州地区典型水稻田环境中结合态磷化氢(MBP)的检测。结果表明:当冷阱温度为-90℃,载气流量为1.5 mL/min,柱温箱温度为90℃,检测器温度为220℃时,系统操作条件最优。冷阱二次富集磷化氢的主要机理是富集毛细管柱(KB-Al2O3/NaSO4)对磷化氢的吸附作用,属气-固吸附。系统检出限为0.041 7 pg,精密度为4.3%。整个水稻生长周期内,水稻土中结合态磷化氢(MBP)的平均含量为120.59 n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值为8.5%。该方法对痕量磷化氢的检测效果与使用氮磷检测器(NPD)的传统方法相近,但FID检测器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经济,使环境中痕量磷化氢的检测更容易实现,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色谱法测定催化剂中碳含量操作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燃烧-色谱法的原理建立了催化剂碳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开发了催化剂高温定碳仪,通过考察燃烧温度、载气流速、桥流等对催化剂碳含量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测定催化剂碳含量的最佳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下,测定的催化剂碳含量与化学法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通过优化柱温、载气流量、光电倍增管极化电压、氢气和空气流量比(氢空比)、检测器温度等条件,提出了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法测定高炉煤气中硫化氢、羰基硫,以及焦炉煤气中硫化氢、羰基硫、二硫化碳、甲硫醇、甲硫醚、乙硫醇、噻吩、二甲基二硫的含量。样品经不同程序稀释后,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在分析高炉煤气时,以GDX-502色谱柱为固定相,在柱温60℃、载气流量30 mL·min-1、光电倍增管极化电压900 V、氢气流量80 mL·min-1、氢空比1:0.67、检测器温度160℃条件下检测。在分析焦炉煤气时,以HF-Sulfur色谱柱作固定相,在柱程序升温条件下检测(除进样体积,其他条件和高炉煤气的一致)。结果显示:高炉煤气、焦炉煤气中的各组分质量浓度的自然对数值均在一定范围内和对应的响应值的自然对数值呈线性关系。高炉煤气中两种组分的检出限为0.56~0.87 mg·m-3,相对误差(标准气体)为-4.6%~0.8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22%~2.4%;焦炉煤气中8种组分的检出限为0.71...  相似文献   

12.
构建微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μELSD)与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联用系统,测定中药提取物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考察系统的实用性和稳定性。用C18毛细管色谱柱,通过对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条件、雾化载气流速、蒸发温度、施加电压等参数的优化,确定了注射用血塞通(冻干)5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最佳测定参数。最佳测定参数如下,流动相A为15 mmol/L甲酸-三乙胺乙腈溶液(pH=7.0),流动相B为15 mmol/L甲酸-三乙胺溶液(pH=7.0);梯度洗脱条件:0~10 min,19%A;10~30 min,22%A;30~35 min,36%A;35~45 min,40%A。雾化载气流速2 L/min;蒸发温度120℃;施加电压+8 kV。5种成分线性范围为8.6~146.9 ng(三七皂苷R1)、6.9~189.7 ng(人参皂苷Rg1)、6.8~171.4 ng(人参皂苷Re)、9.4~156.1 ng(人参皂苷Rb1)、7.5~180.5 ng(人参皂苷Rd),5种成分回收率都在95%~105%之间。实验表明,构建的pCEC-μELSD联用系统能用于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μELSD的构建为毛细管液相色谱、毛细管电色谱和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利用纯化合物KHCO3的热分解,测定了热重质谱联用系统用于质谱定量CO2的响应因子,考察了载气流速、升温速率和试样量等热重操作条件对响应因子定量的影响;在限定的线性条件下,用该响应因子进行的定量结果与理论计算之间的误差在3%-5%之间。  相似文献   

14.
王玉红  刘芳  赵卉  王建民  王彦  阎超 《分析化学》2012,40(10):1622-1626
构建了适用于纳升级到微升级流量的毛细管分离体系的微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μELSD),实现了其与毛细管液相色谱(eLC)的联用.对雾化器孔径和雾化毛细管内径、蒸发管内径和长度、光散射池尺寸、雾化毛细管位置和辅助载气流量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微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出限为直接进样葡萄糖1 ng(S/N> 10),线性范围0.01~1.0 μg,重复性好,峰面积RSD(n=6)为0.4%,峰高RSD(n=6)为0.3%.本检测器已成功应用cLC-μELSD平台,使用C18毛细管色谱柱(内径250 μm),0.1%甲酸铵溶液(pH 4.5)-甲醇(60∶40,V/V)为流动相,分离检测了3种常用甜味剂,表明本研究构建的系统可以应用于实际分离检测中,具有分析时间快、溶剂消耗量少、样品需求量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根据恶臭气体中含硫物质的特性,选用Silica Bond Plot色谱柱作为分离系统,设计了自动进样模块与色谱快速加热模块,选择灵敏度高与通用性好的光离子化气体传感器作为气体检测器,组建了GC-PID快速在线检测系统。选择了恶臭气体中的H2S,CS2,甲硫醇,甲硫醚,乙硫醇,乙硫醚和二甲基二硫醚等7种含硫化合物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周期小于12 min,最佳分离温度为90℃~150℃,载气流量控制为2.5 m L/min。  相似文献   

16.
以Tenax-TA、Carboxen 1000和Carbosieve SⅢ为采样管填充料,将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吸附于采样管内,样品通过二次热解吸仪解吸后,随载气进入气相色谱仪,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建立了利用二次热解吸仪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测定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载气N2流速为30 mL/min,60℃下吹扫吸附管2 min,然后在250℃下解吸吸附管5 min,冷却1 min后,在275℃下解吸聚焦管3 min,样品经传输线进入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载气N2压力为190 kPa,FID检测器温度280℃;进样口温度225℃;初始柱温40℃,停留5 min,以2℃/min升温至120℃,保留1 min,然后以20℃/min升温至200℃,保留10 min。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均低于9×10-9g/L;解吸效率大于96%,适用于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利用脉冲热分析技术(PulseTA)实现对热分析-质谱(TA-MS)联用系统中逸出气体质谱信号的定量,考察了多种实验参数如不同载气流速、温度以及分析样品量等因素对热分析-质谱联用系统中逸出气体质谱信号定量校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PulseTA对TA-MS联用系统中逸出气体CO2定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相对误差约2.85%.同时利用TG-DTG-MS联用技术对氮化铟(InN)粉体的热分解行为进行研究,在氩气气氛下InN粉体的热分解过程一步完成,InN粉体在550~750℃得到相应的正离子质谱峰:N2+(m/z=28),所释放的N非常接近InN中N的理论含量.利用PulseTA技术检测到InN粉体受热分解放出氮气质量的实验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的相对误差约为1.36%.  相似文献   

18.
以乙酸乙酯对正庚烷的相对摩尔响应值(S_M)为例,研究了N_2,H_2流速对S_M的影响,得到了回归方程并求得了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9.
气相色谱法测定污水处理产生的氧 亚氮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GC/ECD)检测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2O)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进样口温度、柱温和ECD检测器温度分别为105、100、300℃,以95% Ar +5% CH4为载气,柱流速和尾吹气流速分别为25、50 mL/min.N2O的质量浓度在0.255~ 100 mg/L范围...  相似文献   

20.
刘尔嘉  胡跃新  孙健 《色谱》1994,12(6):414-416
 以乙酸乙酯对正庚烷的相对摩尔响应值(S_M)为例,研究了N_2,H_2流速对S_M的影响,得到了回归方程并求得了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