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分析麦冬中挥发性成分,对萃取温度、时间、脱附时间及样品用量等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所得结果与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方法比较,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基本一致.固相微萃取方法可应用于麦冬中有机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2.
人体腋窝气味的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固相微萃取顶空进样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人体的腋窝气味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腋窝气味样品的采样方法和分析条件;利用70μm乙烯二醇-二乙烯基苯共聚物(CW-DVB)萃取头对43个人体腋窝气味样品进行了分析,一般获得98~105个色谱峰,检出了36个化合物;发现人体腋窝气味是由脂肪酸、酯、醇、胺、酮等物质组成,多次分析同一个体气味样品的色谱图有较好的相似性;从总的取样及分析结果看,利用固相微萃取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在人体气味的分析研究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应用质量变化法及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人体气味在一定空间内的存留时间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均温度为25℃,平均相对湿度为64%的房间内,人体气味可存留至少60d,而且至少在20d内人体气味具有较好的质的稳定性.此外,借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相结合,检测到人体气味中常见的25种组分.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顶空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中药枳壳中有机挥发物的方法.在顶空液相微萃取实验条件优化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以正辛烷作为有机萃取剂,体积为2 μL,样品用量为0.3 g,液滴距离样品表面0.8 cm处,萃取8 min后直接进样.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相比,顶空液相微萃取法定性了30种成分,固相微萃取法定性了24种成分,顶空液相微萃取法操作简单、快速,实验结果灵敏度更高,且萃取效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中药枳壳中有机挥发物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八角茴香中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选用自制聚丙烯酸树脂涂层,对样品量、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解吸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0.10g样品在60℃水浴中顶空萃取40min,250℃下解吸2min达到最佳条件。比较了顶空固相微萃取与传统水蒸气蒸馏两种前处理方法,分析结果非常相似。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分析八角茴香中的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6.
对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从火场残留物样品中鉴定油漆稀释剂进行了研究。将火场残留物样品放入密闭的金属容器或塑料袋中,置于80℃烘箱加热20~30 min,在固相微萃取装置中用100μm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通过针头将密闭容器中的油漆稀释剂成分(此时已成气态)吸附,吸附时间为5~10 min,然后将纤维插入气相色谱进样口中解析进样,解析时间为2 min,按照预定的条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气相色谱-质谱谱图上所得的峰进行分析,并与同条件下获得的油漆稀释剂试验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谱图进行比较,从而对油漆稀释剂作出定性鉴定。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十年来生物检材中可卡因及其代谢物分析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比较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提取方法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及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检测方法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动态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芹菜叶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化学成分。对水蒸气蒸馏、顶空固相微萃取、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动态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等4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分别鉴定出20,17,36,41种化学成分,主要化合物为α-月桂烯、柠檬烯、β-顺式罗勒烯、β-芹子烯和(Z)-3-己烯-1-醇等。结果表明:动态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是一种简单、快速、易操作,无需净化步骤,消耗样品量少,对于沸点较高的半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效果优于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方法,可用于分析各类植物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
赵庆喜  薛长湖  徐杰  盛文静  薛勇  李兆杰 《色谱》2007,25(2):267-271
用微波蒸馏(MD)-固相微萃取装置(SPME)提取鳙鱼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气味化合物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利用嗅觉检测器鉴别了部分挥发性物质的气味特征。实验中优化了MD的操作条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及载气流速等)、SPME参数(萃取头种类、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无机盐离子浓度及搅拌速率等)。通过NIST 02质谱数据库检索共定性确定出鳙鱼鱼肉挥发性成分中的53种化合物,其中主要为 C6~C9 的羰基化合物和挥发性醇类。经过嗅觉检测器分析,这些成分分别具有青草味、鱼腥味、泥土味等气味特征,其协同作用构成了鳙鱼鱼肉特殊的鱼腥味、泥腥味。该方法可用于水产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并可为不良风味化合物的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生物检材中合成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检测方法及其相应的前处理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检测方法包括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相应的前处理方法包括液-液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并结合公安实际工作对已建立分析方法的优势和局限进行了探讨和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采用75μm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CAR-PDMS)纤维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联用方法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碳同位素。使用浸入式固相微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进行实验确定在低浓度条件下最佳δ13C测试方法。通过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前处理技术进行单体同位素分析分析灵敏度更高,应用CSIA技术对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进行单体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70μg/L,与样本的标准偏差小于0.3‰。该法适用于水体中微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同位素组成测定。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水和白酒中异味物质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液相微萃取、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吹扫捕集、顶空等)和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52篇)。  相似文献   

13.
用酰胺类化合物和气相色谱固定液制备了一种新型固相微萃取膜,对膜的性质、吸附解吸条件进行了研究;应用该类固相微萃取膜成功地分离了尿液中的吗啡、苯巴比妥以及血液中的敌敌畏,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分离后的样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膜分离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可用于分析化学领域中的新技术之一.1963年G.Hock和B.Kok首先报告了采用膜与质谱结合测定了水样品中的溶解气体,七十年代又有学者将膜分离技术应用到气相色谱与质谱的接口.八十年代以来,相继涌现了膜引进质谱,膜-气相色谱-质谱,膜-微捕集-质谱,膜萃取-气相色谱,固相微萃取等技术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现有烟用料液指纹图谱的信息量少、水溶性成分反映不充分、特征反映不明显的问题,本文建立了烟用料液在线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比较萃取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脱附时间、NaCl的加入量这五个因素对固相微萃取结果的影响。引用信息量和峰面积作为判别准则,确定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比较在线固相微萃取方法与乙醚液-液萃取方法,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方法用于测定烟用料液的指纹图谱具有较高的信息量和较好的重现性。采用在线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烟用料液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34种组分,其主要成分为丙二酸二乙酯、胡椒醛、对甲氧基苯乙酮、香兰素、茄酮等。  相似文献   

16.
香味文具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适用于香味文具的挥发性成分分析的各种技术,包括样品的前处理以及分离和检测的方法。其中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样品前处理简单,无需溶剂提取,色谱柱损害小,对于分析挥发性成分含量较低的香料样品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对乌梅浸膏挥发性物质的固相微萃取条件进行了研究。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比较了不同萃取头、平衡温度及采样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分析监控,结合信息量最大原则,确定了固相微萃取的最佳条件:萃取纤维头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平衡温度为70℃,采样时间45 min。通过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38种成分,主要挥发性成分依次为糠醛(24.88%)、2-甲基-3-羟基苯甲醛(13.57%)和5-甲基糠醛(10.16%)。  相似文献   

1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鉴定芝麻香精中挥发性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为使固相微萃取达到更高的效率,选用50/30μm DVB-CAR-PDMS的固相萃取头,萃取温度及时间为60℃和1h。两种芝麻香精中分别鉴定出31和28种香气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几类物质分别为吡嗪类、呋喃类、吡啶类、酮类和酚类物质。1号香精中的主要香气化合物为:1,6-二氢-咪唑并[4,5-d]咪唑、甲基吡嗪、3,5-二甲基苯酚、糠醛、2,6-二甲基-4-氨基吡啶和5-甲基-2-呋喃甲醛。2号香精中的主要香气化合物为:2,3-二甲基吡嗪、2-糠酸糠酯、4-氨基吡啶、3,5-二甲基苯酚、乙酰基吡嗪和糠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静态顶空(SHS)两种方法采集新疆库尔勒香梨的挥发性成分,并对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分析鉴定,对总离子流色谱的峰面积进行归一化定量。结果表明,静态顶空(SHS)和固相微萃取(SPME)分别得到60种、85种挥发性成分,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能够较完整地描述库尔勒香梨的香气成分,α-金合欢烯、己酸乙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乙酸正丁酯、十五烷是两种萃取方式下共同测得的主要香气成分,是对库尔勒香梨呈香贡献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20.
马康  张金娜  何雅娟  赵敏  弓爱君 《分析化学》2011,39(12):1823-1829
建立了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7种痕量土霉味物质(2-甲基异冰片、土臭素、2-异丙基-3-甲氧基吡嗪、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2,3,4-三氯苯甲醚、2,3,6-三氯苯甲醚和2,4,6-三氯苯甲醚)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顶空-固相微萃取的参数进行了考察与优化,确认了最佳萃取条件:离子强度0.3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