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酸性棕SR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白蛋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Britton-Robinson酸性缓冲溶液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能使酸性棕SR(ASR)与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10 nm,比ASR红移165 nm。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该结合反应的最佳条件,并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血清蛋白的新方法。λ=610 nm时,εBSA=6.23×104 L·mol-1·cm-1,εHSA=7.23×104 L·mol-1·cm-1;牛血清白蛋白(BSA)在0~91.0 mg·L-1,人血清白蛋白(HSA)在0~95.2 mg·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检出限分别为BSA:5.72 mg·L-1,HSA:5.15 mg·L-1。对6个人血清蛋白总量平行6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1.8%~4.4%,回收率93.6%~109.1%,并对5只小白鼠的血清蛋白总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
用灿烂甲酚蓝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素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pH 3.0的Britton-Robinson (B-R)缓冲溶液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灿烂甲酚蓝与肝素钠的相互作用。灿烂甲酚蓝在592 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加入肝素钠后,吸收峰强度降低但没有新的吸收峰出现,表明两者能够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在最佳条件下,利用溶液吸光度值的降低与肝素钠浓度的关系建立了测定肝素钠浓度的分光光度法,线性范围为0.6~6.0 mg·L-1,摩尔吸光系数ε=1.03×106 L·mol-1·cm-1,检测限(3σ)为0.173 mg·L-1。将该方法应用于肝素钠注射液浓度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对曲克芦丁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NaAc-HAc缓冲体系中,曲克芦丁自身具有较弱的内源性荧光,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SDBS-6),可使曲克芦丁与SDBS-6形成胶束配合物,体系微环境发生改变,使荧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强,荧光增强程度与曲克芦丁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基于SDBS-6增敏胶束荧光光谱法测定微量曲克芦丁的新方法。对测定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 在pH 5.53的NaAc-HAc缓冲体系中,当最大激发波长λex=350.0 nm,最大发射波长λem=456.3 nm时,方法线性范围为1.6×10-6 mol·L-1~8.0×10-10 mol·L-1,检出限1.1×10-10 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1.7%(n=11,c=6.0×10-7 mol·L-1)。方法用于片剂和注射液中曲克芦丁的测定,回收率为98.5%~100.4%,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根据2-(2-喹啉偶氮)-5-二乙氨基苯胺(QADEAA)与钯的显色反应及MCI-GEL反相固相萃取小柱对显色络合物的固相萃取,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钯的方法。在0.2~2.0 mol·L-1的盐酸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CTMAB) 存在下,QADEAA与钯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MCI-GEL 反相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富集的络合物用丙酮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在丙酮介质中体系λmax=615 nm,ε=1.37×105 L·mol-1·cm-1。钯含量在0.01~1.5 mg·L-1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痕量钯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2-(2-喹啉偶氮)-5-二甲氨基酚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新试剂2-(2-喹啉偶氮)-5-二甲氨基酚(QADMAP)与锌的显色反应,在pH 8.5的硼酸-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Triton X-100存在下,QADMAP与锌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体系最大吸收波长λmax=590 nm,摩尔吸光系数ε=1.22×105 L·moL-1·cm-1,样品中的锌用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固相萃取预分离和富集后用该方法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吖啶橙与肝素钠的结合反应,吖啶橙主要以静电作用的方式与肝素钠发生相互作用。在pH 2.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吖啶橙在478和492 nm处有特征吸收峰,当加入肝素钠后,492 nm处的吸光度值强度降低且在453 nm处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峰,说明两者之间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新的复合物,利用摩尔比法求解两者的结合比为1∶3。在最佳条件下,吸光度值的降低与肝素钠的浓度在3.0~15.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599×105 L·mol-1·cm-1,检测限(3σ)为0.236 mg·L-1。该方法简单、快速,应用于肝素钠注射液效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萘和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步荧光法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干扰少等特点,可用于多组分多环芳烃混合物的同时测定,本文建立了恒定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中萘和菲的新方法。研究了萘和菲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光谱特性,确定了同步荧光的最优波长差。当Δλ=100 nm,萘和菲激发波长(λex)分别为220.2和248.8 nm时,在0.5~25.0 μg·L-1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和0.999 7;萘和菲检出限均低于0.03 μg·L-1,回收率在98.0%~101.5%。该方法方便快捷,预处理简单,可用于水中萘、菲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8.
氯磺酚偶氮硫代若丹宁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的汞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氯磺酚偶氮硫代若丹宁(HSCT)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 3.6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HSCT与汞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C18 固相萃取小柱定量萃取富集,富集倍数达80倍,小柱上保留的络合物用DMF洗脱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在洗脱液中络合物λmax=545 nm,ε=6.24×104L·mol-1·cm-1。汞含量在0~1.5 μg·mL-1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水样中μg·L-1级汞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1.8%~2.2%之间,标准回收率在93%~106%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新试剂2-[2-(5-溴喹啉)-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QADEAP),试剂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鉴定。研究了5-Br-QADEAP与镉的显色反应,在pH 8.0的硼酸-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Triton X-100存在下,5-Br-QADEAP与镉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体系最大吸收波长λmax=595 nm,摩尔吸光系数ε=1.60×105 L·mol-1·cm-1,样品中的镉用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固相萃取预分离和富集后用该方法测定,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在2.5%~3.2%之间,标准回收率在96%~105%,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阿莫西林的荷移光谱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丙酮介质中阿莫西林与 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 (TCNQ)荷移反应 ,形成 1∶ 1络合物 ,在74 4nm和 84 5 nm处有较强光吸收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 1.2× 10 4L· mol-1· cm-1和 1.8× 10 4L·mol-1· cm-1,阿莫西林的浓度在 10— 15 0 mg· 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乙醇介质中 ,阿莫西林与对苯醌 (p- BQ)反应 ,形成 1∶ 1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4 8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92× 10 3 L· mol-1·cm-1。阿莫西林的浓度在 2 0— 2 0 0 m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两种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2 %和1.5 % (n=8) ,用于测定阿莫西林制剂的含量 ,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11.
阿奇霉素含量的荷移光谱法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阿奇霉素与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TCNQ)和氯冉酸(CL)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阿奇霉素与TCNQ间的反应在丙酮介质中进行,形成的络合物在743和842 nm有两个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2.7×104 L·mol-1·cm-1和5.0×104 L·mol-1·cm-1;阿奇霉素与氯冉酸的反应在丙酮介质中进行,形成的络合物在530 nm处有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2.4×103 L·mol-1·cm-1。用摩尔比法和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得荷移络合物中阿奇霉素与配体的摩尔比均为1∶2。用以上两种方法测定了阿奇霉素片剂中阿奇霉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1.0%~1.4%(n=6),回收率为97%以上,与标准方法比较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江虹  张华  庞向东 《光谱实验室》2010,27(2):418-422
在弱碱性条件下,玫瑰精B(RHOB)或孔雀石绿(MALM)与阿莫西林反应生成红色或绿色离子缔合物,产生明显的褪色现象。RHOB体系的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584nm,MALM体系产生两个可用于定量分析的褪色峰,其最大和次大负吸收波长分别位于634、612nm;线性范围均为0—5.5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11×104(RHOB体系)、1.36×104和1.23×104L.mol-1.cm-1(MALM)。阿莫西林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由此建立了测定阿莫西林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主要分析化学性质、方法的精密度及可靠性。方法用于市售阿莫西林药物中阿莫西林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彭金云 《光谱实验室》2010,27(3):1085-1088
以罗红霉素为电荷给体,亚甲基蓝为电子受体,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它们之间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条件。结果表明:在乙醇-盐酸介质中,罗红霉素与亚甲基蓝于室温条件下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66nm,罗红霉素在30.14—66.30mg/L范围服从Beer定律,检出限为9.33mg/L,表观摩尔系数ε=2.01×103L·mol-1.cm-1。罗红霉素与亚甲基蓝的络合比为2∶1,并对形成络合物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方法用于罗红霉素片剂和胶囊样品中罗红霉素含量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碘-碱性艳蓝BO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萘基二苯甲烷染料和染料与[AgI2]-缔合物光谱和分析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在H3PO4~NaH2PO4缓冲溶液中碱性艳蓝BO与[AgI2]-反应生成蓝色缔合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7.25×104 L·mol-1·cm-1 ,线性范围4~250 μg·L-1,回收率97.0%~98.3%,相对标准偏差2.7%。此方法可应用于水体中痕量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报道以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简称为3,5diClPADMA)为显色剂,应用三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钯的新方法。在002~16mol·L-1的H2SO4介质中,钯与试剂形成稳定的1∶1绿蓝色配合物,其在621和574nm有两个强弱不等的正吸收峰,在434nm处有一负吸收峰。3个峰的吸光度绝对值之和与钯浓度线性相关,钯浓度在0~12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高达203×105L·mol-1·cm-1,比单波长法提高1倍。大量的有色金属及其它贵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所拟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钯精矿、合金及含钯分子筛中微量钯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溴甲酚绿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恩诺沙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2.0的盐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恩诺沙星与溴甲酚绿反应生成1∶2的离子对缔合物,可被1,2-二氯乙烷萃取,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15nm。恩诺沙星的浓度在0.25—4.0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线性方程为A=0.4698C(mg/L)-0.0136,方法检出限为49.2μg/L。平行6次测定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为0.99%—3.92%,回收率为94.3%—103%。用于药物中恩诺沙星的检测,简捷、快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了铁(Ⅱ)-硫代巴比妥酸NO2^-体系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及配合物的存在形式和光度特性,并对体系的是色机理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一种测定微一铁的新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8.
甲磺酸培氟沙星-La(Ⅲ)络合物的荧光特性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pH 5 6的乙酸 乙酸钠缓冲溶液中 ,La3 与甲磺酸培氟沙星形成络合物。该络合物的荧光强度是甲磺酸培氟沙星的 1 5倍 ,最佳激发波长与最佳发射波长分别为 2 76和 4 4 0nm ,线性范围为 0 0 4~ 2 0mg·L-1,测定下限为 2 8μg·L-1。该体系的抗干扰能力与稳定性较好 ,成功地用于直接测定人血清中甲磺酸培氟沙星含量 ,测定结果为 :含量 4 79mg·L-1,RSD 6 3% ,回收率 95 %。本法亦用于测定胶囊中甲磺酸培氟沙星含量 ,测定结果与紫外 可见光度法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