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疆艾比湖,巴里坤湖200年来环境变化若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研究艾比湖、巴里坤湖200年来的环境演变序列为主,发现两湖地区环境演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突变性和周期性、并发现两湖地区这种突变、周变和灾变存在着相关变化.这对灾害预报有一定的意义.其变化的总特征与北半球相似.呈缓慢变暧趋势,但变化过程存在明显提前现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60~2010年西江流域主要水文控制站梧州站和高要站长时序水沙数据的全面分析,深入探讨了西江水沙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90年代初之前,西江年径流量变化不明显,之后,呈明显下降趋势,降水量减少是西江年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西江输沙量变化较大,在1983年以前呈微弱上升趋势,到1983年达到峰值,而在1983年以后,西江流域悬沙呈显著下降趋势;1950年代以后大炼钢铁活动和大力发展农业导致大面积树木砍伐,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河道输沙量增加;1983年以后,以植树造林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土保持法规制定,加上大量水利工程建成使用,造成西江流域下游悬沙量减少;1990年代初期以后,悬沙量减少幅度远大于径流下降幅度,说明悬沙变化除受径流变化影响以外,还受水土保持措施、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业开发是江苏滩涂匡围后的最主要利用方式.以围垦历史悠久的江苏盐城东台市为研究区,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10年TM影像,提取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数据,分析其在大规模围垦背景下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1990~2010年研究区内以耕地为主,占总面积的80%,居民和养殖用地面积增加,光滩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前期减少,后期大幅增加;主要转移方向为:海域光滩草地耕地建设和养殖用地.(2)人工景观中耕地的优势度下降,其他类型则表现出强烈的扩张态势,养殖用地的发展尤为突出;自然景观在人工景观的干扰下,景观破碎化过程明显,生态不稳定性增加.(3)区内景观格局整体上趋于破碎化、离散化和多样化(斑块数量增多、平均面积减小、形状更加复杂;斑块间距离增大、相互作用减弱);景观类型的均匀度、多样性增加,优势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在对试验区IKONOS卫星高分辨率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HIS变换法对1m分辨率全色影像和4m分辨率多光谱影像进行了融合处理;通过建筑物阴影提取了建筑物高程,采用正交小波变换方法提取了图像的纹理信息;采用了四种不同的特征图像组合方式,对试验区高、中、低层建筑物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5.
根据1960~2014年云贵地区49个站点的逐月降水量和气温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季尺度和年尺度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旱涝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1960~2014年云贵地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上升速率冬季秋季春季夏季,1997年出现了气温突变现象.(2)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中,秋季降水量下降最快,冬季最慢,且降水呈现14a和28a的周期变化.(3)1960~2014年云贵地区呈现偏旱的趋势,且夏秋两季干旱趋势较为明显.(4)从空间尺度分析,云贵地区整体上趋于干旱(SPI倾向率小于0),在云南与贵州交界处,偏旱现象较为严重,仅在云南省北部出现偏湿现象.因此近55a云贵地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赣江流域水体无机氮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2006年1月和7月对赣江流域地表水进行了系统采集,分析研究了水体中各形态无机氮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赣江水体中主要的氮素形式是NO-3-N,枯水期赣江流域NO-3-N、DIN从上游至下游呈明显的上升趋势,NH 4-N变化不明显.丰水期从上游至下游NO-3-N含量逐渐降低,但降幅不大,而NH 4-N和DIN在中游含量最低,下游最高.主要支流中枯水期以袁水NO-3-N和DIN含量最高,赣江中支NH 4-N含量为全流域最大值,而丰水期以禾水NO-3-N为流域最高值.赣江主干流丰水期各形态无机氮含量明显低于枯水期.氮污染较重的袁水的输入致使G38(樟树)处氮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方.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上海113年(1873-1985)气温资料,分析了长江下游冬季冷暖长期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冬季冷暖长期演变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一百余年冷暖交替出现,经历了三段冷期和两段暖期.冬季冷暖长期演变的显著周期有2-3年、40年左右、70-80年等.本文讨论了大火山爆发对长江下游冬季冷暖变化的可能影响.在统计上,火山活动70年左右的周期振荡与上海冬季温度70-80年演变周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近500年来新疆巴里坤湖相沉积物的生物地层学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运用对应分析法处理孢粉资料,定量地恢复了近500年来北疆东部巴里坤地区气候变化状况,并得出下述结论:近500年来巴里坤地区是以持续变暖变干为主要特征的;且由孢粉揭示,近500年来巴里坤地区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冷或凉期:<1564A.D,1620~1720A.D.,1750~1810A.D.,1830~1900A.D.和1960~1988A.D.,以及四个暖期:1588~1620A.D.,1720~1750A.D.,1810~1830A.D.和1900~1960A.D.,的交替变化。广泛的区域性对比表明,本地区近500年以来气候变化同我国及世界其它地区具有良好的吻合。但它也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色,除气候期的起止时间有所差异,还表现在它以不同程度的相对冷(凉)湿与暖干的交替变化有别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冷干与暖湿交替变化的气格演变格局,短年代生物地层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干旱区短年代环境演变的研究方法,从而能够通过多手段、多方法的对比、验证,以期取得更为精确的古环境演变信息。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极端干旱环境背景下的人地关系性质以及演变的主要特征 ,指出在此地区资源是决定人地关系性质和特征的首要因素 ,而气候的自然演变、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制约着干旱区人类的生存空间、活动空间以及人类的生存活动、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更深层次的因素 .从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一直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大致经历了依附自然 ,干预——顺应自然 ,干预自然 ,回归自然四个阶段 .各个阶段以气候环境变化为背景 ,以水资源为主线 ,表现出人地关系演变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多时相Landsat MSS、TM和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手段,提取不同等级城市(上海市、杭州市、无锡市和慈溪市)1979年、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5个时相的城市用地信息,分析了城市体系中不同等级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和扩展特征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混沌神经网络的信息搜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混沌神经网络具有动态联想记忆功能,但其动态联想记忆是在网络的混沌运动中实现的,记忆状态为连续改变的非周期行为,不能稳定在某个已存储的模式上,因而混沌神经网络的信息搜索成为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在部分神经元上施加合适的控制量进行钉扎控制,改变混沌神经网络的动力学特性,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在钉扎控制作用期间,混沌神经网络的输出能稳定地收敛于网络的存储的模式上,从而实现了混沌神经网络的信息搜索。  相似文献   

12.
无界且带不平坦界面的声波导经局部正交变换和完美匹配层(PML)截断,波导计算问题可近似转化为有界且带有平坦界面的声波导的Helmholtz方程,由于利用PML进行截断,此方程为复偏微分方程,其特征函数系一般不具有正交性,故数值步进求解时,存在着局部基下坐标转换的困难.本文一方面运用共轭特征算子,通过其所对应的特征函数系与原特征函数系的正交性,给出了局部基下坐标转换的简便公式;另一方面,利用此简便公式,进行了声波导的步进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所用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无界且带有不平坦界面的声波导经坐标变换和完美匹配层截断,波的传播计算问题近似转化为在有界且带有平坦界面的声波导中数值求解改进Helmholtz方程,由于用步进算法解此改进复Helmholtz方程所涉及到的算子的特征函数一般不具有正交性,故在数值步进求解复方程时存在着局部基下坐标计算的困难.本文一方面推导出此复偏微分方程的共轭特征函数所满足的方程,并论证方程的特征函数与共轭特征函数正交之性质;另一方面,给出局部基下坐标计算的简便公式,它可使步进计算保持高效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切实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一种具有噪声估计能力的图像恢复正则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小波为正则化方法提供了一种估计噪声能量的机制,根据估计得到的噪声能量,再利用经典正则化方法求解正则化参数,从而得到正则化解,实验结果表明估计噪声能量机制的正则化方法,在噪声能量和原图像能量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具有较快的计算程度和较好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研究较少且评价信息多为精确数或区间数的问题,以及大多数交互式群体评价缺乏对评价信息质量判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粒度不确定语言信息下的多阶段交互式群体评价方法.首先,定义了一个多粒度语言转换函数,将多粒度不确定语言信息一致转换为同一粒度下的不确定语言信息;其次,给出了一个语言型稳定性指标,以探讨交互终止的条件;最后,基于2个诱导不确定纯语言算子,分别对评价信息进行"横向"和"纵向"集结.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时频方法在分析相控阵探地雷达正演数据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时频分析能同时反映频率域信息和时间域信息这一特点,将短时傅立叶变换和维格纳变换这两种时频方法应用于相控阵探地雷达的正演分层数据中.研究了采用不同的时频方法、参数和接收单元对时频图的影响,并提出了适于定位分层的参数选择.分析结果表明了时频方法在相控阵探地雷达数据处理这一新领域的有效性及其在水平分层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时态数据库中的时间变元及其绑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时态数据库(TDB)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TDB中的时间变元反映了数据库时态信息的变化情况,它是TDB时变属性的重要体现,本文对于TDB发展历史中典型模式进行研究,对于历史数据库和双时态数据库中的时间变元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它们的时间变元进行了绑定操作,对于双时态数据库中的BCDM模型进行了有效时间变元Now和事务时间变元UC的绑定操作,并给出了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多源异构的复杂土地基础数据中快速准确地提取用户所需信息,提出了基于元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检索方法.在元数据信息提取、元数据加权索引、实体同义词扩展检索3个环节中,结合土地领域专业知识和用户实际需求,设计和开发了共享元数据表结构、加权元数据中字段相对重要性和信息熵因子,构建地名实体和专题数据层实体同义词库,并集成到包括中文分词、实体识别、同义词扩展、索引检索和相似度计算的一体化管理检索框架中,解决了多源异构土地基础数据统一管理和精确检索的问题.实践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通用信息检索方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更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泄漏发射信息的同步信号提取与信息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环境噪声对信息还原的影响很大,导致重建的信息无法辨认,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必须进行后期软件处理.但通常采用外同步发生器提供的行、场同步信号频率点容易漂移,使后期软件处理无法进行.本文着重讨论了行同步信息泄漏的机理,提出了获取行、场同步信号的方法,以及对获取的泄漏发射信号的软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机械产品开展面向可变功能的再设计是设计开发可变功能产品的重要方法之一.为解决新功能带来的对新工作环境适应性不足的问题, 从功能变更的角度分析了有害环境对产品功能结构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构建功能-环境模型, 用以描述变更前后产品各子功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 并通过计算进一步得到功能-环境差序模型. 根据该模型提出针对受影响产品结构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方法, 使变更后的产品能高效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最后以角磨机的环境适应性设计为例, 说明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