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酸氯维地平的波谱学数据与结构确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酸氯维地平是一种短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对丁酸氯维地平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氢-氢相关谱(1H-1H COSY)、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DEPT谱、碳氢相关谱(HMQC)、碳氢远程相关谱(HMBC)及质谱(MS)进行了解析,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确证了丁酸氯维地平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对抗肿瘤药硼替佐米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电喷雾离子源-质谱(ESI-MS)、核磁共振(NMR)波谱(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1H-13C HSQC和1H-13C HMBC)数据进行了解析,对其1H和13C NMR谱峰进行了全归属,通过多种谱学技术确证了硼替佐米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对胃粘膜保护剂依卡倍特钠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NMR)波谱(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1H-13C HSQC和1H-13C HMBC)数据进行了解析,对其所有的1H和13C 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通过多种谱学技术确证了依卡倍特钠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法罗培南钠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青霉烯类抗生素,对法罗培南钠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氢 氢相关谱(1H-1H COSY)、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DEPT谱、异核单量子相关谱(HSQC)、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进行了解析,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确证了法罗培南钠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恩曲他滨的波谱学数据与结构确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恩曲他滨化合物1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氢-氢相关谱(1H-1H COSY)、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DEPT谱、碳氢相关谱(HMQC)、碳氢远程相关谱(HMBC)及质谱(MS)进行了解析,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纠正了文献\[11\]中的归属错误,讨论了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通过上述多种波谱技术确证了恩曲他滨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嘧螨酯为一种新型杀螨剂和STAT3激活抑制剂. 该文对嘧螨酯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DEPT谱、1H-1H COSY谱、异核单量子相关谱(HSQC)、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进行了解析,并对该化合物所有的核磁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同时讨论了紫外光谱吸收带位置和吸收强度与该化合物的生色团对应关系、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与该化合物的各官能团的对应关系、氟原子(F)对其13C NMR的影响以及质谱离子碎片的归属和化合物的裂解规律. 该研究将为嘧螨酯的结构确证及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雷酚内酯对照品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NMR)谱(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NOE、1H-13C HSQC和1H-13C HMBC谱图)进行了分析,对其1H和13C NMR谱峰进行了全归属,纠正了文献[5]的归属错误,确证了雷酚内酯对照品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8.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同核位移相关谱(1H-1H COSY)、异核单量子相干谱(HSQC)和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等多种核磁研究方法对抗银屑病药物卡泊三醇的1H、13C信号进行完全归属.  相似文献   

9.
核磁共振(NMR)波谱作为一种操作简单、高效且重复性良好的技术手段,在脑科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离体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活体核磁共振氢谱(1H MRS).1H NMR和1H MRS在实验设计、样品预处理、数据处理等方面各有优劣、各擅胜场.本综述主要从适用范围、样品预处理、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对二者在方法学层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讨论,以期为脑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进行大脑代谢相关研究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NMR)波谱(包含1H NMR、13C NMR、DEPT135、1H-1H COSY、1H-13C HMQC和1H-13C HMBC)、质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卢立康唑进行了结构分析.对卢立康唑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归属,并通过多种谱学技术确证了卢立康唑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NMR)波谱(包含1H NMR、13C NMR、DEPT-135、COSY、HSQC和HMBC)、质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卡巴他赛原料药精制品进行了结构确证,对其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归属,同时讨论了质谱主要碎片离子可能的裂解方式和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通过多种波谱技术结合确证了卡巴他赛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对阿托伐他汀内酯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氢-氢相关谱(1H-1H COSY)、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DEPT谱、异核单量子相关谱(HSQC)、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报道并进行了解析,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同时讨论了质谱的主要碎片离子的可能的裂解方式和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通过多种波谱技术确证了阿托伐他汀钙内酯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对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质谱(ESIMS和HRMS)、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31P NMR,DEPT-135,COSY,HSQC和HMBC)、差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A)报道并进行解析,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归属,同时讨论质谱的主要碎片离子的可能的裂解方式和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通过多种谱学技术确证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对盐酸洛美利嗪的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谱(1H NMR、 13C NMR、1H-1H COSY、HMQC、HMBC)以及质谱(MS)进行了解析和报道, 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 同时讨论了质谱的主要碎片离子的可能的裂解方式和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 通过多种波谱技术确证了盐酸洛美利嗪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通过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Raman(共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黄芩苷包合物,对拉曼光谱法作为一种新的验证包合物形成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黄芩苷包合物,共焦拉曼光谱仪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分别测定并获得p-环糊精、黄芩苷、黄芩苷与β-环糊精物理混合物及黄芩苷包合物四种固体粉末的拉曼图谱和红外...  相似文献   

16.
对乙酰氨基酚包合物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法分析对乙酰氨基酚包合物,探讨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新的验证包合物形成方法的可行性.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对乙酰氨基酚包合物,共焦拉曼光谱仪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分别测定并获得β-CD、对乙酰氨基酚、摩尔比1:1的β-CD与对乙酰氨基酚物理混合物及其包合物四种物质粉末的拉曼图谱和红外图谱并将其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7.
研究应用拉曼光谱法分析验证氯霉素包合物的可行性。采用拉曼光谱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别测得β-环糊精、氯霉素、β-环糊精和氯霉素物理混合物、氯霉素包合物四种物质固体粉末的拉曼图谱和红外图谱, 并对其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表明拉曼光谱法可获得与红外光谱法一致的结果, 结果表明氯霉素的苯环结构和易水解基团二氯乙酰胺基通过氢键作用被包裹在β-环糊精的空穴结构中形成包合物, 增加了氯霉素的稳定性和溶出度, 并且拉曼光谱法具有快速、准确、简便、无损测量等显著优势, 可作为验证药物包合物的形成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法分析维生素C包合物,探讨拉曼光谱法作为一种新的验证包合物形成方法的可行性。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维生素C包合物,共焦拉曼光谱仪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分别测定并获得β-环糊精、维生素C、维生素C与β-环糊精物理混合物及其包合物四种固体粉末的拉曼图谱和红外图谱并将其进行对照分析。拉曼图谱和红外图谱共同证明了维生素C通过氢键作用嵌入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形成包合物,从而增加了它的稳定性。拉曼光谱法具有快速、准确、简便、无损测量等显著优势,可作为验证药物包合物的形成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黑木耳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五种不同产地的黑木耳。结果显示,它们的红外光谱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化合物及多糖的振动吸收谱带组成。五个样品的傅里叶变红外光谱整体上十分相似,因此分别选取1750~1500cm-1和1200~1000cm-1范围内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黑木耳在1750~1500cm-1范围内相关性较好,光谱的相关系数分布在0.895~0.994。五个样品在1200~1000cm-1范围内的相关系数分布在0.441~0.981,东北地区产的黑木耳与西南地区产的黑木耳的光谱图有明显区别。利用1200~1000cm-1范围内的差异并结合其它吸收峰的特征可鉴别出不同产地的黑木耳。研究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鉴别菌类方面具有方便、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