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集聚视角下我国特色小镇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管理研究》2017,(6):61-64
基于产业集聚视角,首先,从当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出发进行阐述;其次,从顶层设计、项目建设、科技服务、体制机制这4个方面探讨了特色小镇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最后,结合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我国特色小镇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乡关系空间组织形式的代表,对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全国398个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促进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不可贸易部门专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及政策环境改善,不利于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的因素有城镇规模扩张、离县级市的距离太远、从业人员和常住人口增多。不同因素对特色小镇持续性发展的直接效应不同,受特色小镇分布状况和发展情况的影响,特色小镇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用地理距离矩阵和最小临近矩阵检验后,文章的回归结果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3.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特色小镇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研究不仅能推动其可持续性地快速发展,还有利于产城结合和城镇化建设。在国内外既有理论研究成果述评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全域旅游的内涵,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旅游特色小镇的开发框架和运营模式,从而为我国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以及旅游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协同演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理论的核心问题。在技术与制度协同演化的框架下研究产业集群演化的动力机制,构建一个技术与制度协同演化的一般模型,从而研究产业集群内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可以揭示和不断强化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进而不断强化产业集群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过程。外生性动力至少包括了外部竞争的推动、吸收外部异质生产要素的能力和政府的支持;而内生性动力至少包括了交易成本的节约、集群内企业间的竞合作用和创新集群内的知识溢出。  相似文献   

5.
在特色小镇热潮下,平阴县积极响应,规划建设平阴玫瑰小镇.本文运用熵值法对2010年-2015年平阴玫瑰小镇建设的县域经济基础进行测评,依据测评结果得出平阴县经济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社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本文以问题为导向,从产业维度、功能维度、制度维度、形象维度等方面对平阴玫瑰小镇的建设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这种在块状经济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经济模式,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特色小镇的出现正成为新常态下各地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和改革创新的新载体。淮北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掘并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特色镇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加快布局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对推动新型城镇化、推进城市转型崛起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同质化、房产化、盲目圈地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青岛西海岸特色小镇的经济基础进行分析,发现旅游业对当地特色小镇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本文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及区位优势从全域旅游的角度提出了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对其健康发展提出建议,以期能为青岛西海岸特色小镇的经济结构优化,推进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方面给予启发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以住建部公布的40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数量模型,从自然地理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2个维度分析特色小镇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自然属性空间分布特征看,特色小镇以胡焕庸线为界,其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在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形成显著的高密度核心圈层.从社会经济属性空间分布特征看,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人口规模呈现“高-高”集聚的特色小镇,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周围,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特色小镇社会经济属性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超过45%的特色小镇缺乏中心城市辐射.针对特色小镇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应从空间差异化的视角对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吴双 《创新科技》2018,(5):21-24
近年来,全国各地特色小镇的建设如火如荼,特色小镇显然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创新发展的新方向。在此背景下,中原地区的特色小镇发展也初具规模,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发展瓶颈。此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化地建设特色小镇,已成为特色小镇打破瓶颈、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期望通过研究智慧化特色小镇的建设构架,助力中原地区特色小镇的创新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构建以体育产业为第一产业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最优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可以激励特色小镇投资体育资本;体育资本与其他资本投资、体育产品营销努力之间存在互补关系;随着补贴率的提高,特色小镇利润和创造的社会效益呈倒U形;选择正确的补贴率对城镇及其上级政府都至关重要.研究框架和结果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及其上级政府决策供了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大力建设发展特色小镇,各个小镇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竞争能力代表特色小镇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必须不断提升竞争优势。结合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企业战略、政府作用和发展机遇6个方面来综合评价辽宁省特色小镇的竞争力。建议特色小镇在政府的支持下,准确定位,注重特色产业发展,区分经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特色小镇是源于浙江的一种全新经济形态。鉴于浙江省的成功经验,本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浙江省77个省级特色小镇(有些小镇可能降级了)的网络位置特征。采用特色小镇间用共有的主导产业建立联系进行模型构建。通过计算整体社会网络密度和度数中心度、紧密中心度和间距中心度指标来分析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研究结果发现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建设存在整体网络密度偏低、小镇产业布局趋同、信息经济产业等重点产业的中心度较低等特征。针对这些现象文章结尾针对性提出小镇下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浙江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一项战略举措,是一次契合历史传统、符合发展规律、切合浙江省情的成功实践。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创新推动产、城、人、文融合,为破解空间资源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对于推动供给侧改革、经济转型升级等发展难题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江模式。浙江省的特色小镇战略,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浙江智慧。  相似文献   

14.
协同创新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探讨了农业科研组织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原则和有效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5.
彭玉婷 《安徽科技》2017,(11):30-32
回顾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升,现阶段小城镇正处于兴起特色小镇建设的融合发展期。通过分析产城融合在特色小镇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特色小镇的崛起条件,对安徽省特色小镇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特色小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苏北地区城镇多肉植物产业的发展,为打造特色植物产品产业链特色小镇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省沭阳县耿圩镇多肉植物产业为样本,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耿圩镇多肉植物产业的基本情况,利用“钻石模型”对耿圩镇多肉植物产业及其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目前耿圩镇多肉植物产业及其电子商务的发展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信息不对称、网销假货多、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结合耿圩镇农林业建设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认为针对多肉植物产业发展,应该推行标准化的产品认证和分类分级制度、搭建权威的专业性第三方平台、净化网络环境、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以促进耿圩镇多肉植物特色产业的发展。【结论】结合国内多肉植物产业现状,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以特色产业发展支撑特色小镇建设,可打造适合我国特色经济植物和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模式链。  相似文献   

17.
在新形势下,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在未来将会成为浙江省城镇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保护好传统建筑、传承好建筑文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古堰画乡特色小镇的现状入手,运用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对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加强传统建筑保护的具体措施,以期推进浙江省特色小镇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管理研究》2017,(1):99-102
从耗散结构和输入熵的动力机制出发,使用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应用主成分分子方法,分析几个螺旋体间的内在关联度,从而找到财政政策在数量投入和政策的倾斜上对科技创新产生影响的临界值,为进一步缩小与高收入的国家科技创新投入分指数,提高科技创新产出的分指数,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战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从认知和行动视角对特色小镇的演化路径进行理论界定和维度分析,研究得到感知空间环境、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的演化路径三阶段。以多案例研究方法对特色小镇演化三阶段进行分析,并从机会获取与规划机制创新、机会获取+创造与运营机制创新及机会创造与政策机制创新三个方面来阐述通用启发式规则,以期为国内特色小镇的建设运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是由资源投入、主体结构、支撑要素、输出效率四个方面构成的具体程序与制度集合。建立了测度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作用强度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分析了江苏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作用强度演化趋势。计算结果显示,对江苏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作用强度影响最大的是主体结构和输出效率,其次为资源投入和演变路径,最后是支撑要素和产学研合作。但是,由于存在体制离散、利益博弈、路径依赖、迎合创新等原因,江苏构建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作用强度呈现出弱化的特征事实。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提出江苏应构建以主体结构、激励系统、支撑系统、资源配置、输出保障为基本要素的新型科技创新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