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丰要是利用不同亲水性的链段对超支化聚合物端基进行改性,或者首先在超支化聚合物末端产生活性位点,再利用超支化分f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烯类单体进行斤环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等得到以超支化聚合物为核的两亲性超支化共聚物;这些分子由... 相似文献
2.
3.
两亲性超支化聚砜胺对染料的可逆高装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戊酰氯、壬酰氯和棕榈酰氯对超支化聚砜胺(HPSA)进行封端,合成了3种不同烷基末端的两亲性核壳型超支化聚砜胺,并将其用于小分子装载.发现它们对刚果红(CR)、甲基橙(MO)、虎红(RB)等水溶性染料具有很强的装载能力,且对同种染料的封装载荷随着末端亲油性烷基链的增长而增大.对于末端为棕榈酰基的HPSA-PC,平均每个大分子可以捕捉CR和MO分子的数目分别高达41.8和19.4个,远高于已报道的树枝状聚合物和超支化聚合物对这些染料的封装载荷.这主要是聚砜胺内核的高度亲水性及其与亲油性烷基外壳的极性差所致.与已报道的聚合物不同,两亲性超支化聚砜胺装载的染料用纯水洗涤可以释放出来.这种高装载性能和可逆性赋予超支化聚砜胺在药物释放、分子识别和分离以及纳米催化剂和纳米涂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6.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两种壳层悬挂β-环糊精单元的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在缓冲溶液(25 ℃, pH=11)中的分子包合与识别行为. 结果表明, 两种聚合物具有来自环糊精单元和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双重包合能力, 可分别与水溶性染料分子酚酞(PP)、甲基橙(MO)、有机小分子对硝基苯酚(p-NP)等3种客体分子发生单客体包合效应, 而且其包合能力强于单一的环糊精或两亲性超支化聚合物; 通过客体分子PP和MO证实了这两种聚合物还具有双重识别能力, 可以与PP和MO发生双客体包合效应.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超支化聚苯乙烯-线型聚苯乙烯-超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聚合物(HPS-b-LPS-b-HPMMA). 首先分别合成了带有炔基和溴的三硫代碳酸酯(ATC和BTC), 然后通过苯乙烯(St)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 制得端炔基和端基溴的线型聚苯乙烯大分子RAFT试剂, 然后将大分子RAFT试剂的溴末端转化为叠氮末端. 接着在大分子RAFT试剂存在情况下, 通过自缩合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合(SCATRCP)分别制得端炔基超支化聚苯乙烯-线型聚苯乙烯(HPS-b-LPS)和端叠氮基超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线型聚苯乙烯(HPMMA-b-LPS)两嵌段聚合物. 最后将两种两嵌段聚合物通过点击(click)反应偶合, 得到不对称的超支化-线型-超支化三嵌段聚合物HPS-b-LPS-b-HPMMA.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结果表明, 所得产物分子量可控, 得到了预期结构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8.
《高分子学报》2017,(2):178-199
超支化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树枝状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及应用.而基于炔类单体的点击聚合作为一类简单、高效的聚合反应已被广泛用于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本文对近5年利用叠氮-炔和巯基-炔点击聚合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综述.其中,Cu(I)催化的叠氮-炔点击聚合可制备1?4-立构规整的超支化聚三唑;Ru(II)催化的叠氮-炔点击聚合可制备1?5-立构规整的超支化聚三唑;活化的炔类单体和叠氮单体的无金属催化点击聚合可得到1?4-异构体含量高(高达91.7%)的超支化聚合物;而光引发?热引发及自发的巯基-炔点击聚合可制备含硫的超支化聚合物.此外,对所制备的超支化聚合物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还简单讨论了点击聚合制备超支化聚合物方面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11.
SYNTHESIS OF HYPERBRANCHED CONJUGATIVE POLY(ARYLENEETHYNYLENE)S BY ALKYNE POLYCYCLOTRIMERIZ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series of new hyperbranched poly(aryleneethynylene)s are synthesized by the copolycyclotrimerizations oftetraynes(Ⅰand Ⅱ)with aliphatic monoynes(A-C)catalyzed by tantalum-,niobium-,and cobalt-based catalysts.All thereactions proceed smoothly and soluble polymer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s(M_w up to 3.8×10~4)are obtained in high yields(up to 97%).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公斤级批量制备DMAEMA-DB季铵盐单体和抗菌聚合物的研究,对影响单体合成的关键因素以及聚合的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FT-IR和NMR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单体和聚合物分别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平板活菌计数法测定了单体以及聚合物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DMAEMA-DB单体的优化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0h,反应物浓度为V<,s>:V<,l>=1:1,反应物配比为DMAEMA:DB=1:1.1.Poly(AAm/DMAEMA-DB)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聚合温度70℃,聚合时间8h,单体浓度为0.4mol/L,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0.4mol%,在该条件下合成的聚合物平均得率达89%.将它们用于杀灭大肠杆菌时,接触时间5min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达99%,接触时间30min抑菌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
紫外光接枝季铵盐抗菌聚乙烯膜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出现的高分子杀菌剂,又称表面接触消毒剂,是将杀菌基团结合在不溶性载体上.此类杀菌剂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二次污染,而且可以重复利用.由于杀菌基团集中在载体表面且浓度高,也使得消毒时间缩短.这些优点使高分子杀菌剂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超支化聚(胺酯)的分子设计及其制备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以丙烯酸甲酯和二乙醇胺为原料由Michael加成反应制得N ,N 二羟乙基 3 胺基丙酸甲酯单体 ,再用“准一步法”和“发散法”使之与 1 ,1 ,1 三羟甲基丙烷 (核 )反应合成一种新型超支化聚 (胺 酯 ) .以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方法对N ,N 二羟乙基 3 胺基丙酸甲酯单体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GPC测定表明合成的超支化聚 (胺 酯 )分子量分布窄 ,具有单分散性 ;粘度小于同分子量的线形分子 ;耐热性能较好 ,失重温度高于2 0 0℃ . 相似文献
15.
16.
超支化聚硅氧基硅烷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线性聚硅氧烷在国防、能源和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新颖拓扑结构和大量功能性端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1~7].到目前为止,主要是采用水解缩聚的方法合成超支化单体,在铂系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或者在碱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质子转移聚合制备超支化聚合物[8~12].然而,以上合成超支化聚硅氧烷的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水解法步骤繁琐,通常在第一步反应结束后需要多次除水,并继续滴加单氯硅烷以得到完全取代的大单体;同时多官能度单体容易水解自缩聚,产生A2B4或A3B6等副产物,不仅不利于结构控… 相似文献
17.
18.
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及其光固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采用甲基丙烯酸酐直接改性和先以丁二酸酐或邻苯二甲酸酐酯化再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化超支化聚 (胺 酯 )齐聚物在光引发剂存在时紫外光辐照下发生快速聚合反应 ;反应速率和双键转化率随超支化分子的结构不同而变化 ;高度交联的涂膜具有较好的热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Han Peng Xiu-wen Zheng Jacky W. Y. Lam Ben-zhong Tang 《高分子科学》2007,(6):641-649
New hyperbranched poly(aryleneethynylene)s containing carbazole moieties are synthesized in high yields(up to 87%)by polycyclotrimerization of 3,6-bis(4-ethynylphenyl)-9-octylcarbazole and its copolymerization with 1-octyne catalyzed by CpCo(CO)_2 in THF.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the polymers are characterized and evaluated by IR,NMR, TGA,UV,photoluminescence,and cyclic voltammetry analyses.All the polymers are soluble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and show outstanding thermal stability(≥430℃).They graphitize in high yields(up to 79%)when pyrolyzed at 800℃. Upon photoexcitation,the polymers emit a strong deep blue light of ca.400 nm with quantum yields larger than 60%.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颜德岳等基于A2型单体二丙烯酸酯及BB2′型单体二胺化合物合成了多种端胺基超支化聚(酯-胺),并对反应机理及聚合物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1,2],结果表明,由于B与B′活性差异,反应首先生成AB2′型和B4′型中间体,进一步聚合得到可溶性产物.我们基于A3型单体三丙烯酸酯与B2型单体二胺化合物合成了端丙烯酸酯基超支化聚(酯-胺)[3,4].在这些体系中,由于官能团反应活性高,难以控制反应程度.另外,由于超支化聚合物不能直接用作结构材料,其在涂料、粘合剂等领域的应用多基于末端官能团的固化反应[5].但通常由于官能团在分子表面密集分布,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