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纣 《力学与实践》1990,12(6):35-39
本文推导了一般弹性支承压杆的特征方程,并由此方便地推广到14种不同弹性支承情况.通过微机计算给出了一批结果.用实例说明将结构构件简化为弹性支承压杆模型和求相关的弹性刚度的方法及本文成果的应用.其理论和方法在计算刚架、桁架、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稳定性方面,具有准确、系统、简明以及便于计算机统一编程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李斌  杨国标 《实验力学》2013,28(2):180-186
光弹性法是研究结构内部应力分布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光弹性实验中,通常可以方便地得到等色线条纹图.确定了等色线条纹级数以后,为获得平面模型中任意点的应力完全解,需要借助其它方法给出一个补充方程.本文将光弹性法与数字散斑相关法相结合,提出一种用于光弹性法分离主应力的新方法:光弹性-数字散斑相关混合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光弹性-数字散斑相关混合法实验系统,并通过相应的三点弯曲实验对该方法和实验系统的有效性做出分析和论证.该研究为光弹全场应力分解以及动态光弹性-数字散斑相关混合法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超弹性管充气局部失稳现象与生物工程中动脉瘤形成机理相似。本文以两端密封的超弹性管为研究对象,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其在轴向拉伸作用下充气时的失稳现象。实验采用高频压力传感器测量充气过程中超弹性管内部压力的变化,高速摄像系统同步记录形貌变化的图像,分析超弹性管的几何尺寸和轴向拉力的改变对失稳临界压力的影响。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建立超弹性管充气时的控制方程并运用打靶法求解,理论分析轴向拉力与几何尺寸对超弹性管充气失稳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比较;同时,预测超弹性管在任意时刻的形貌变化,分析特征点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弹性支承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弹性支承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弹性支承滑动轴承-Jeffcott转子系统的力学模型,采用牛顿延拓法从理论上对该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弹性支承的刚度对系统稳定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有关措施。最后,依据理论分析,利用Jeffcott转子实验台,作者设计和加工了一副弹性支承器,通过刚性支承和弹性支承两个对比实验,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弹性支承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弹性支承滑动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弹性支承滑动轴承-Jeffcott转子系统的力学模型,采用牛顿延拓法从理论上对该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弹性支承的刚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有关措施。最后,依据理论分析,利用Jeffcott转于实验台,作者设计和加工了一副弹性支承器,通过刚性支承和弹性支承两个对比实验,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弹性支承能提高转子动力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针对静气弹效应对大展弦比后掠机翼气动载荷影响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加工了三副刚度各不相同的机翼,在一系列工况中进行风洞实验,对各个模型的气动载荷进行测量,通过对比可以得到机翼弹性对气动载荷的影响量。在理论分析中通过工程梁理论计算弹性机翼变形,通过升力面理论计算弹性变形引起的气动力增量,在二者之间迭代收敛后得到机翼弹性对气动载荷的影响量,并将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实验吻合程度较好,表明了在机翼气动载荷计算中计入静气弹效应后,大展弦比后掠机翼的弯矩会有显著的降低,对于减轻结构重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机器—基础柔性隔振系统的功率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熊冶平  王锡平 《实验力学》1998,13(2):242-246
在对楼层安装机器柔性耦合动力系统功率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实验观点研究了机器—基础柔性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谱。建立了柔性隔振系统实验模型和功率流测试分析系统,从能量观点对机器—隔振器—弹性基础耦合系统的振动传递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称和非对称系统的功率流对比实验,揭示了功率流传递谱的非对称效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流体弹性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象忠  郝亚娟 《力学进展》2008,38(5):545-560
流体弹性力学理论是用来描述液体、气体的运动与弹性结构相互作用的学科.由于其交叉性质, 涉及到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致使在许多学科和工程领域中都成了主要的研究内容,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文在阐述研究流体与弹性体相互作用的非线性问题的重要意义及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非线性流体弹性力学的特征、研究现状和非线性问题的研究方法,如理论分析法、实验分析法、数值分析法和半解析法等的进展;介绍了描述介质相互作用的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法、相容拉格朗日-欧拉(ULE)法、单一拉格朗日(SL)法和单一欧拉(SE)法之间的关系,并且对这些研究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介绍了非线性流体弹性力学研究的内容和在气动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环境流体弹性力学、微尺度流体弹性力学和涡激振动等领域中的应用;阐述了非线性流体弹性力学的发展前景和所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非均匀弹性支承Reissner板分析的域外奇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Reisner厚板理论,采用域外奇点法分析了非均匀弹性支承的厚板该法能方便地应用于工程计算中,处理诸如筏形基础筏板、桩数较多的桩基承台和高层建筑转换厚板等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黏弹性流体纯弹性不稳定现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粘弹性流体流动的弹性不稳定性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与牛顿流体惯性不稳定现象不同,这种现象是由粘弹性流体流动中的弹性应力和粘性力之间相互作用,使得在较低的雷诺数下即可产生复杂的流动分岔不稳定现象。当流动中的弹性数(表现为 Deborah 数 De 与Reynolds 数Re 的比值,其中 De 数定义为粘弹性流体的松弛时间和流动的特征时间的比值,Re 数表征流动中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较大时,在 Re<相似文献   

11.
陈铁云 《力学进展》1993,23(2):181-194
本文介绍与评述我国近10年来管状接头应力分析研究的进展情况。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对管状接头的弹性、弹塑性与刚塑性行为作了探讨,并指出它们在近海平台结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旋转盘弹塑性应力分析的光贴片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本涵  高鹏飞 《实验力学》1991,6(2):133-142
本文研究了用光弹性贴片法进行旋转盘弹塑性应变测定及应力分析的理论及实验技术,并对两种形式的平面盘进行了弹塑性应变分布的实际测量。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LiH更准确的Hugoniot弹性极限,针对已开展的爆轰实验测试结果,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冲击波倾角不大于5°的LiH Hugoniot弹性极限与弹性前驱波幅值的关系,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当弹性前驱波波阵面在材料后自由面附近近似为平面波时,仍可采用一维平面应变的计算方法估算出Hugoniot弹性极限;采用...  相似文献   

14.
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高温实验中,对弹性杆端和试样的温度进行控制,避免弹性杆端的过大温升和试样温度的过度下降,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基于傅里叶导热定律,本文提出在试样与弹性杆间插入特定结构的隔热涂层来降低弹性杆与试样、高温炉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将弹性杆端和试样的温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从理论分析着手,设计了一种可用于高温SHPB实验的隔热涂层,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隔热涂层在高温下强度大幅退化,在400℃以上时,可将其近似看作试样与弹性杆间的一段空隙,忽略其对试样加载的影响。在600℃实验环境下,弹性杆端温度最高达到167℃,试样平均温度下降2.24%。在400℃和600℃下分别采用本文实验方法和高温同步快速组装法对45钢进行加载,所得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本文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Singh等人建立了基于非静水压缩的晶格应变理论。这一理论的建立使非静水压环境下状态方程的精确测量成为可能,同时也开辟了材料弹性常数测量的新方法。目前,这一理论在材料状态方程研究、强度研究、弹性研究和实验数据分析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主要介绍晶格应变理论及其应用,并简要介绍我们利用晶格应变理论对高压下NiO弹性性质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
轴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直杆弹性动态屈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分叉的概念,从应力波理论出发,把轴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直杆的弹性动态屈曲问题化为特征值问题,从而导出直杆动态屈曲的临界分叉准则。同时,本文对一端固支直杆受轴向冲击时的弹性屈曲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到的临界屈曲时间和理论预计值基本符合,证实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结果都表明,直杆受轴向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屈曲现象发生在波动过程的前期,因此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考虑波动效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接触力学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接触问题的解法,最先在弹性理论中得到发展且比较完善;以后,考虑到粘弹性、塑性、各向异性、动力学和运动学特性,而大大地发展了各种接触问题,远远超过了弹性理论的范围.本文对接触问题进行了分类,介绍了经典、非经典的弹性接触理论的发展概况.最后,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结果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8.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实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辉  洪嘉振  余征跃 《力学进展》2004,34(2):171-181
介绍了国内外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实验研究现状,分为三个方面,即理论模型验证实验、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和其它实验.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运动-弹性动力学(KED)方法、传统混合坐标方法和计及了动力刚化效应的各种非线性理论.关于这些理论的模型验证实验均在本文中作了重点介绍.文中还对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性态的研究实验也作了介绍,包括系统模态特性和共振等非线性力学行为.关于机械臂控制和碰撞研究实验虽有提及,但不作为重点.随后,着重介绍了柔性体弹性振动位移的测量和阻尼因素的处理这两个在实验不可避免但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结构阻尼和大范围运动引起的空气阻力.最后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文中对一些较为重要的实验装置也着重予以介绍,并给出了部分实验图片及数据曲线,以给读者一个更好的理解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球壳开口轴对称弹性接融问题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随着深潜技术的不断发展,球壳在深潜器上的应用受到了工程界的重视,近年来,国内有关研究部门对球壳开口围壁加强做了充分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拟用轴对称弹性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座落式球壳开口结构强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和模型实验研究了在轴向冲击载荷作用下,锥壳中弹性应力波的传播、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结构中存在着弹性纵波和弹性弯曲波的传播,它们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使壳面承受不同的应力状态;讨论了纵波和弯曲波随壳面的衰减;实验指出,由于边界的影响,即使纵波的反射也会产生新的反射弯曲波沿锥面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