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自动与人工观测差异评估方法,对安宁站2006年至2007年自动与人工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并进一步探索其差值存在的原因.人工观测转为自动观测后,数据保持了完整性和连续性,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值主要是由于仪器观测原理差异、观测时空差异、采样方式差异与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差值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通过分析,发现自动观测数据优于人工观测数据,更能反映大气的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2.
乌兰乌苏站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温、湿度数据差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2004年起石河子垦区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了一批自动气象站,自动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之间有一定的差异,而人工观测仪器早已被使用了很多年,也得到了气象工作者认可。本文拟通过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乌兰乌苏站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的温度、湿度数据进行差值分析,并初步分析它们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济南市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特点、功能要求,重点研究了其组网方案,并分析了基于GPRS和Internet的济南市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4.
刘治 《科技信息》2013,(3):496-497
本文选取巧家站2009年至2011年08时至20时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的最高温度,探讨最高温度的对比差数据变化的规律,从仪器的原理和物理性进行对比分析,自动站生成的最高温度略接近真值。  相似文献   

5.
各类气象报表的编制工作是我国地面测报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减少或是消灭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的错误是我国基层台站中测报人员努力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6.
 利用龙口市国家基准气候站2008年自动站与人工站的气温平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的气温差异特征,探讨了差异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自动站观测气温基本高于人工观测气温;夏半年的差异较大,冬季差异最小;白天的差异较大,夜间的差异较小.②测温元器件的器差(系统偏差)与观测时间的不一致性是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③气温较低时对比差异较小,气温较高时差异较大;当日平均气温在0~10℃时对比差异随温度的升高显著增大;随着风速的增大气温对比差值呈显著的减小趋势;云量及降水量与气温对比差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利用莆田市三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莆田58946,仙游58936,秀屿58938)在日照平行观测业务期间的日照和云量观测资料,分析研究日照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数据差异.结果表明,相比于暗筒式日照计,光电式数字日照计的感光灵敏度更高,易造成在日出后和日落前太阳直接辐射较弱的时刻日照自动观测值比人工观测值高的现象;受观测员主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局2004年DYYZⅡ型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站两种定时气温记录和最高、最低气温和定时地温记录和最高、最低地温记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气温与地温记录值存在差异,并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南昌市2006-2008年人工干湿球湿度和自动站湿敏电容湿度数据进行较全面的对比分析,得出自动站湿度比人工湿度更精确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0.
黄海  杨维凤 《科技资讯》2011,(24):243-243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一个重要部分析,而其中的人工目测与其它的器测项目一样,都是一种统一技术的规范行为,在地面气象观测项目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准确的目测能为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以及科学研究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气象观测的云、能、天目测能力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云南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全球变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云南122个测站1961~2006年逐月降水量、气温观测资料及Hardley Center再分析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①近50年来云南降水量夏、秋减少,春、冬季增加,年降水减少;②云南年、四季降水有着明显年代际变化趋势;③相关分析发现,全球、北半球平均气温升高有利于云南春季、冬季降水增加,不利于夏季、秋季及年降水增加;④云南年降水量、春季降水、夏季降水及秋季降水都存在一个或多个显著性突变点,而冬季降水没有检测出突变点;⑤近50a来云南降水量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年降水量及秋季降水量基本为西增加东减少型,春季降水为全省一致增多型,夏季降水几乎为全省一致减少型,冬季降水滇西南减少其余大部增加.  相似文献   

12.
云南近40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取云南125个气象观测站1961年1月~2002年12月42 a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方法,对云南42 a降水量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云南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类型主要表现为4种主要的定常型:①全省一致型;②南北分布型(冬春季);③东北西南型(夏季);④西北东南型(秋季).同时,南部变化梯度大于北部,西部的梯度变化大于东部.  相似文献   

13.
应用1961~2008年共48 a云南125站气温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统计方法,分析全省寒潮的发生频次、时空分布特征及单站寒潮、总寒潮过程和区域寒潮过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单站寒潮频次呈东高西低分布;全省寒潮过程、区域寒潮过程和单站寒潮均为1月最多,2月和12月次之;省内寒潮频次在减少,东部减少趋势明显;环流分析发现在云南寒潮偏多发生年份,中高纬度地区500 hPa高度场较常年偏低,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弱,850 hPa温度场为负距平.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1~2008年云南省123站6种灾害性天气事件频数资料,对全省灾害性天气频数的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和周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中以西地区暴雨频数增加较明显;大风、雷暴频数全省显著减少;冰雹频数全省小幅减少;雾频数中部地区增加,西南部明显减少;霜频数大部分地区减少.云南暴雨频数有微幅增加的演变趋势;雷暴、大风和冰雹频数呈减少趋势;雾和霜频数在1990年代前少变,1990年代初至今趋于减少.暴雨、大风、冰雹和雷暴频数具有15a左右的周期.  相似文献   

15.
基于Z指数的辽宁省洪涝灾害时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辽宁省21个气象站点1958—2008年逐日降水观测数据,通过Z指数计算、区域旱涝等级评定对辽宁省近51年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方面来看,降水变化呈波动式下降趋势,减小趋势为1.963mm/a,且呈周期性变化,主周期约为9年,次周期约为24年和3年;从空间变化方面来看,年平均降水量变化是由辽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而洪涝灾害频发区与降水集中区的空间分布并不相同,主要集中在辽北、辽中、辽西北部分地区的大、中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因受辽东西部高、中部低的地势影响,致使大量降水汇聚于此,因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60—2012年我国8个区域310个站点的夏季逐月降水数据,采用趋势特征指数、M-K检验和空间差值等方法,分析我国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从时空分布看,1960—2012年,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夏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其中,长江中下游和西北西部地区夏季降水量显著增加,两个地区均在1990年代夏季降水量增加最多;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夏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从东北到西南一线,夏季降水出现了一条明显的倾向率负值带,其中,东北和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减少最显著,东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在2000—2010年减少最多,华北地区在1980年代减少最多;区域内部安徽省夏季降水量增加最多,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云南省和四川省夏季降水量减少最明显。长江中下游和西北西部地区夏季降水量变化达到突变水平,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86年和1989年,均表现为降水量由少到多的变化。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夏季降水量增多,华北和东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减少可能是东南夏季风减弱造成的;西南地区夏季降水量减少可能与西南季风减弱有关,西风气流对流活动加强可能是造成中国西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增多的重要原因;青藏高原地形复杂,降水量受地形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3年县域截面数据,运用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对云南县域经济增长集聚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云南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经济增长水平较高的县域集中分布在滇中地区,而经济增长水平较低的县域则分布在滇东北、滇南、滇西南和滇西部分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显著;消费、劳动力与工业化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的促进作用.并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有羚牛指名亚种分布 ,从而使羚牛在云南境内的分布南限南移到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瑞丽片的等嘎地区 ,且垂直分布方向上 ,海拔高度已从 190 0m下降到 1 1 0 0m .  相似文献   

19.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1950~2003年逐日平均NCEP资料,对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北半球SSW具有多发性,在这53年里共发现了69次增温事件,平均每年一次以上,有些年份甚至出现2~3次;SSW中心位置随高度变化,在较低层(16 km附近)中心位置大部分偏于西半球的北美北部到北极地区,高层(30 km附近)附近其中心多偏于东半球欧亚大陆的北边到北极地区;北半球SSW最先发生在30 km附近的欧亚大陆以北地区,然后由上向下延伸和传递,同时中心位置也逐渐转到西半球的北美大陆北端;在北半球发生SSW期间,平流层温度场和环流场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对流层,引起对流层温度场和环流场的变化.对2002年9月发生在南半球平流层的一次强爆发性增温进行分析表明,南半球的这次SSW发生时表现出的特征与北半球稍有不同,在较低层(16 km附近)SSW中心出现在东半球的南端,在较高层(25~30 km)SSW中心位于西半球的南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