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碲镉汞表面钝化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了碲镉汞光导探测器表面钝化层的研究及结果,介绍了阳极氧化膜的制备,氧化膜的化学组成及氧化膜的物理化学性质,阐述了阳极氧化膜的退火处理。经过退火处理,提高了氧化膜的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2.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测量并分析了碲镉汞阳极氧化膜的组成。结果表明膜中含O45%~47%,含Te35%~37%,含Cd15%~17%和Hg1.2%~1.5%。实验还给出,氧化膜经强化处理后,其电阻率较处理前提高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3.
碲镉汞阳极氧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报导了碲镉汞(MCT)光导探测器表面钝化层的研究及结果,介绍了阳极氧化膜的制备,氧化膜的化学组成及氧化膜的物理化学性质。阐述了阳极氧化膜的退火处理。经过退火处理,提高了氧化膜的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5.
碲镉汞(MCT)红外探测器近些年的发展非常迅速。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探测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MCT探测器的表面对杂质、缺陷、损伤、温度等因素非常敏感,而器件的很多性能直接由其表面的性质决定,因此MCT材料表面的钝化被看成是红外探测器制备的关键工艺之一。为了提高器件表面的稳定性,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对MCT材料表面进行钝化处理。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MCT材料表面钝化方法,然后结合国内外文献重点介绍了常见的介质膜钝化方法,并对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P型碲镉汞的阳极硫化过程。并对X-0.0212Hg1-xCdxTe进行了单层硫化锌和阳极硫化/硫化锌复合钝化,表明用复合钝化能提高二极管的I-V特性。  相似文献   

7.
用波长以1849和2537为主的短波紫外光对经阳极氧化的光电导器件进行一定时间的照射,结果表明,器件探测率和响应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碲镉汞探测器的表面钝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惜辰 《红外技术》2001,23(3):9-12,15
讨论表面钝化的概念、特性和作用,比较各类钝化技术及用于碲镉汞红外探测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赝二元体系碲镉汞(Mercury Cadmium Telluride, HgxCd1-xTe)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是制备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的最重要材料之一。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HgxCd1-xTe探测器及其组件,目前已经发展了各种HgxCd1-xTe材料制备技术和器件制作工艺。但在各种材料制备及器件应用过程中,HgxCd1-xTe表面均会受到环境和不良表面效应的影响,所以需要采用先进的钝化工艺对其表面电荷态进行处理,改善材料表面的电学物理特性,从而实现器件探测性能的提升。因此,HgxCd1-xTe薄膜表面钝化工艺对HgxCd1-xTe红外探测器的性能提升至关重要。总结和分析了近年来碲镉汞薄膜表面钝化层的生长方法。按照本源钝化和非本源钝化进行了分类总结和综述,分析了不同钝化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碲镉汞薄膜钝化工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郎维和 《激光与红外》1995,25(1):40-43,54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8~12μmHgCdTe晶体的商品化。文中介绍了其生长工艺和性能检测,用付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得标准组分偏差△=0.004,测得原生晶体的空穴浓度可低达7.03×1016/cm3热处理后,晶体的Nn和μn分别为3.4~5.7×1014/cm3和(2.06~2.29)×105cm2/v.s用以上材料制成24元至160元光导红外探测器阵列及32元至64元光伏红外探测器阵列,其实验数据表明所研制的晶体均能满足不同应用之需要。  相似文献   

11.
测量了3种不同生长方法(加速坩埚旋转布里奇曼法、固态再结晶法和改进的布里奇曼生长大直径晶体法)制备的长波红外蹄镉汞晶体(块晶)载流子寿命的温度变化关系,与窄禁带半导体载流子复合机构的理论计算结果比较表明,优质晶体中是以带间碰撞复合为主。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过程对HgCdTe光伏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柏蔚  胡晓宁 《红外》2006,27(1):21-25
本文论述了HgCdTe光伏探测器的I-V特性和暗电流机制,讨论了离子注入后退火、钝化后烘烤、倒焊互联后退火等热处理过程对HgCdTe光伏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何斌  张桓  韩岗  王旭升  刘晨 《红外》2023,44(2):13-17
作为pn结成型的重要参数,离子注入温度对晶格缺陷和材料扩散的影响较大。在碲镉汞的离子注入过程中,注入温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注入区的尺寸与光刻掩膜的形貌。从离子注入工艺的温度控制出发,研究了该工艺中的束流、注入能量、接触面粗糙度等因素;结合器件的I-V曲线,探究了注入温度对碲镉汞红外探测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注入束流、冷却温度以及良好的导热面,可以保证实际注入温度低于光刻胶的耐受温度,从而提高工艺过程的成品率。同时,较低的注入温度对于减小暗电流及注入区扩散面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提高了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光敏元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第三代红外探测器的发展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随着军事应用对高性能、低成本红外技术的需求,红外探测器像元数目从少于100元的一代发展到10万元中等规模的二代,到百万像素的三代,何谓第三代?在众多的材料和器件中,可作为第三代红外探测器的材料以及器件有哪些?在红外探测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作如何的选择?结合以上问题,对当前国际上作为第三代红外探测器选择的碲镉汞、量子阱以及Ⅱ类超晶格探测器材料、器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第三代红外探测器的特征,为国内第三代红外探测器的发展提供选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许秀娟  周哲  折伟林  付伟  李春领 《红外》2017,38(8):19-22
对由碲镉汞薄膜减薄工艺导致的损伤层的研究至关重要。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碲镉汞薄膜经减薄工艺后的损伤层,获得了非常有价值的实验结果。结果对由碲镉汞薄膜减薄工艺形成损伤层的认识和后续的工艺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成城  王丹  何斌  戴永喜 《红外》2024,45(3):1-6
碲镉汞红外探测器的表面钝化处理对器件暗电流有较大影响,决定了器件的探测性能。为了研究表面钝化层不同生长方式对暗电流的抑制效果,使用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系统在Si基衬底上生长碲镉汞材料,分别通过磁控溅射和原位钝化方法生长CdTe/ZnS钝化膜层。采用半导体工艺在碲镉汞材料上制备了变面积光伏探测器。通过测试不同钝化膜层器件的暗电流,分析零偏电阻和面积乘积(R0A)与周长面积之比(p/A)的关系。结果表明,磁控溅射生长钝化层的Si基碲镉汞器件存在较大的隧穿电流,而原位钝化生长钝化层的Si基碲镉汞器件能更有效地抑制表面漏电流。拟合器件R0A因子随PN结面积的变化,得出原位生长钝化层的器件具有更好的钝化效果。变面积器件的制备和测试能够有效且直观地反映器件性能。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液氮温度下对HgCdTe器件进行电容测试的方法.标定了仪器寄生电容以及杜瓦寄生电容,并利用该测试结果计算得到PN结区附近的载流子浓度和相应的深度等数据.对比了碲镉汞常规PN结器件与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器件的耗尽层宽度以及N区载流子浓度.  相似文献   

18.
甚长波碲镉汞红外探测器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天基红外技术对于远程弹道导弹防御具有重要作用.当飞来的导弹位于地球阴影区域时,作为背阳的结果,空间温度很低,导弹呈现为一个微弱的冷目标,峰值波长在甚长波红外(VLWIR,大于14μm)波段,这时就需要VLWIR探测器.VLWIR对于大面阵碲镉汞焦平面(FPA)器件的设计来说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波段.它要求高均匀性、低缺陷率、高量子效率、低暗电流和低噪声.主要通过对近年来刊发的部分有关英语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介绍了有关VLWIR/MCT技术的发展状况,其中一个发展趋势是从n-on-p空位掺杂器件结构转向非本征掺杂p-on-n器件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不同炉温分布,对比研究温场对碲镉汞晶体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Development of nano-structured metal oxides/heteroatom composites with controlled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 for photochemical oxidation still remains a great challenge. Here, a new and versatile strategy is reported for transformation of organonitrogen-encapsula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 into N-doped Fe3O4@C nanopolyhedron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induced super-assembly method. Strong confined interaction between organonitrogen guests (urea, thiourea, melamine, and dimethylimidazole) and Fe nodes of MOFs realizes reconstruction of crystal structure and introduction of N species. With the novel approach, the uniform dispersion of guests and perfect metallic/heteroatom interfacial is obtained. Compared with MOFs-derived Fe2O3/C, the heteroatom/defect-to-metal cluster charge transfer excitations lead N-doped Fe3O4@C to exhibit more superior activity for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turn-over frequencies as high as 3.72 h−1).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abundant pyrrole-N and oxygen vacancies on carbon interface boosts the advance of photo-generated carrier transfer. The study offers a simple and promising strategy for the design of novel metal oxides/heteroatom composite with adjustabl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