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我们曾报道过甲基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DMABMA)、N-(4-N′N′-二甲氨基苯基)代丙烯酰胺(DMAPMA)、8-丙烯酰氧喹啉(AQ)、N-丙烯酰-N′-苯基哌嗪(APP)等在同一分子中含有缺电子双键和给电子发色基团的单体及它们的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荧光行为。在相同的链节克分子浓度下,这些单体的荧光强度比其聚合物的荧光强度低很多。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结构自猝灭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共存在这类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曾报道过一系列含有给电子生色基团的丙烯酰类单体如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苄酯、N-(N′,N′-二甲氨基苯基)丙烯酰胺类、8-丙烯酰氧喹啉类、N-丙烯酰-N′-苯基哌嗪类、N-丙烯酰-N′-嘧啶哌嗪类、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甲基代苯胺等的合成、聚合、引发行为以及它们的聚合物的荧光行为。这些单体结构的共同点在于其双键为缺电子性而生色基团为给电子性,因而在荧光行为上,由于生成激基复合物或电荷转移而发生荧光  相似文献   

3.
含供电子芳杂环的丙烯酰类功能性单体的合成、聚合及光化学行为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兴趣 .原因之一是由于这类单体可用一般的自由基引发剂引发聚合 ,其聚合物表现出包括荧光及光引发行为的光化学性质甚被瞩目[1,2 ] .在以往的工作中发现 ,这类给电子性生色团的丙烯酰类单体在相同生色团浓度下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其聚合物或饱和模型化合物 ,即表现出荧光结构自猝灭效应(SSQE) [3~ 5] .咔唑是一个强给电子性芳香杂环化合物 .虽然文献中已有关于含咔唑生色团的丙烯酰类单体报道 ,但很少涉及其荧光或光敏性质 .近来 ,我们合成了多个含有咔唑生…  相似文献   

4.
含荧光生色基团烯类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光化学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关于电荷转移现象的研究因理论及应用方面的重要性而备受瞩目。缺电子性丙烯酰类单体可以和给电子性化合物形成激态电葆转移复合物进而引发光聚合。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同一分子中既含有给电子性荧光生色团又含缺电子性双键的烯类单体,发现这类单体在相同生色团浓度下的荧光强度均无穷氏人相应的聚合物的荧光强度。我们将这咎现象称为荧光结构自猝灭效应(SSQE),以区别于众所周知的浓度自猝灭现象。对于电子状态与之相反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报道过同一分子中含有给电子生色基团和电子受体基团的一类功能性单体,如甲基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DMABMA),N-(4-N′,N′-二甲氨基苯基代丙烯酰胺,N-(4-N′、N′)-二甲氨基苯基代甲基丙烯酰胺(DMAPMA),8-丙烯酰氧喹啉(AQ),N-丙烯酰-N′-苯基哌嗪(APP)的合成、聚合以及单独或与过氧化二酰构成氧化还原体系以引发烯类单体的聚合研究。N-甲基丙烯酰-N′-嘧啶基哌嗪(MPMP)  相似文献   

6.
对于含有给电子生色团的丙烯酰类单体和含有受电子生色团的乙烯氧基类单体的荧光行为以及光敏和光引发聚合行为 ,我们进行了长期系列的研究 [1~ 4 ] .含有给电子生色团的丙烯酰类单体可表示为A(=) - D(* ) 型单体 ,A(=) 表示受电子丙烯酰双键 ,D(* ) 表示给电子生色团 .反之 ,含有受电子生色团的乙烯氧基类单体可表示为 D(=) - A(* ) 型单体 ,D(=) 表示给电子乙烯氧基双键 ,A(* ) 表示受电子生色团 .在相同浓度下 ,这些单体的荧光强度总是远远低于其聚合物或相应饱和模型化合物的荧光强度 .为了区别于众所周知的浓度自猝灭 ,我们称这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合成一系列同一分子中既含有给电子性荧光生色团又含缺电子性碳碳双键的烯类单体, 发现这类单体在相同生色团浓度下的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相应的饱和模型化合物或聚合物[1~3]. 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结构自猝灭效应(SSQE), 以区别于浓度自猝灭现象. 对于电子状态与之相反的单体, 即含受电子性荧光生色团的乙烯基醚类单体, 也观察到了SSQE[4,5]. 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SSQE是光照条件下分子内电子给受体之间电荷转移作用的结果, 分子中电子给受体间的间隔基长度和溶剂的性质等都对SSQE有显著的影响[6]. 以往合成的含给生色团的丙烯酰类单体, 其电子给受体间是通过饱和脂肪链相连, 当生色团和受电子性碳碳双键之间以β-二酮结构相连时, 这类单体的荧光性质如何, 是否发生SSQE是我们的关注所在. 另一方面, β-二酮类化合物在一定波长光照射条件下, 常发生烯醇式与酮式的互变异构化. 虽然已有许多文献报道有关烯醇式-酮式互变异构过程中各种光谱的变化以及用核磁、红外、紫外等光谱手段研究烯醇式-酮式互变异构动力学, 但有关β-二酮类化合物互变异构过程中荧光光谱的变化的报道却很少[7~11]. 本文合成了以β-二酮连接的含二甲氨基苯基生色团的烯类单体, 1-(4-二甲氨基苯基)-4-甲基-4-戊烯-1,3-二酮(DMPDK)及其饱和模型化合物1-(4-二甲氨基苯基)-1,3-丁二酮(DMBDK), 研究了其光谱性质及光致互变异构行为.  相似文献   

8.
含吩噻嗪氧化物的N 丙烯酰基吩噻嗪氧化物的合成及其荧光行为刘向前杜福胜李子臣李福绵(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100871)关键词N 丙烯酰基吩噻嗪氧化物,荧光光谱,荧光结构自猝灭我们曾报道过含给电子性生色基团的丙烯酰类单体及其聚合物的荧光行为...  相似文献   

9.
含有芳香叔胺基的烯类单体如N,N-二甲氨基苯乙烯,N-4-N',N'-二甲氨基苯基代丙烯酰胺(DMAPAA),N-4-N',N'-二甲氨基苯基代甲基丙烯酰胺(DMAPMA),甲基丙烯酸-4-N,N-二甲氨基苄酯(DMABMA),8-丙烯酰氧喹啉(AQ)等不仅与过氧化物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引发其它烯类单体的光聚合还可以作为光敏剂引发烯类单体的光聚合。由于这类功能性单体在同一分子中既含有缺电子双键基团又含有供电子生  相似文献   

10.
我们曾报道过N-丙烯酰-N′-苯基哌嗪(APP)的合成、聚合、荧光性质及其单独或与过氧化物构成氧化还原体系以引发烯类单体聚合的研究。由于APP是分子中含有给电子生色基团和缺电子双键的丙烯酸类衍生物,其荧光表现有结构自猝灭现象并且聚合物的荧光也能被其它缺电子烯类单体如丙烯腈所淬灭。对于分子中含有多个氮原子的芳杂环叔胺丙烯酸类单体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合成了新的功能性单体N-甲基丙烯酰-N′-嘧啶基哌嗪(MPMP),并观察了单体及其聚合物溶液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1.
乙氧苯柳胺-2-葡萄糖苷酸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治疗痤疮新药乙氧苯柳胺[N-(4-乙氧苯基)-2-羟基苯甲酰胺]的葡萄糖苷酸结合物的制备方法,选择2只健康家兔,每日口服400mg乙氧苯柳胺,收集0-12h尿样,尿样经冷冻干燥,甲醇提取后,以半制备 型液相色谱对粗提物中乙氧苯柳胺-2-葡萄糖苷酸进行了分离制备,并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与1H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12.
含受电子生色基团烯类单体 对乙烯氧基甲基苯甲腈的合成及其荧光“结构自猝灭”效应杜福胜李福绵(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北京100871)关键词对乙烯氧基甲基苯甲腈,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结构自猝灭”效应我们曾经报道过一系列含有给电子荧光生色基团的丙烯酰类及马...  相似文献   

13.
N-取代马来酰亚胺和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来,以卤代烷、铜(Ⅰ)卤素盐和2,2 联吡啶体系引发苯乙烯可进行活性聚合,即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指定分子量和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1],开辟了活性聚合的一个新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利用ATRP方法,对合成较窄的分子量分布的均聚物...  相似文献   

14.
新型光活性串型液晶共聚物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苯二甲酰氯,2 ,5 二[4 ((S) 2 甲基丁氧基) 苯甲酰氧基] 对苯二酚和己二醇为单体,采用溶液共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光活性串型液晶共聚物.共聚物通过GPC、DSC、TG、WAXD、偏光显微镜和旋光仪等方法表征.发现所有的共聚物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在液晶态可以观察到沙地织构或破碎焦锥织构.通过变温X 射线衍射证明它们为手性近晶C(S*C) 相.所有共聚物的熔点( Tm) 和液晶态清亮点( Ti) 随共聚物中己二醇用量的改变呈规律性变化.共聚物有很高的旋光性,在合成反应中旋光性保持.  相似文献   

15.
新型含环氧端基聚芳醚酮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4,4′ 二氟二苯酮和 4 (4 羟基苯基 ) 2 ,3 二氮杂萘 1 酮经亲核取代逐步聚合制得含二氮杂萘酮结构的聚芳醚酮低聚物 ,再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了所需分子量的含环氧端基的聚芳醚酮 (E PPEK) .用FT IR和1H NMR表征了分子链结构 ,并测定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和溶解性 .  相似文献   

16.
新型可聚合激光染料及双发色团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元君  田禾 《高分子学报》2000,31(3):379-381
通常染料激光的工作介质是染料溶液,因而限制了在一些技术领域的应用.因此近年来人们将研究兴趣转移到固体激光染料[1~3].激光染料的固体基质相对于其液体溶液存在着显著的技术优势:紧密性、可加工性、无毒、不易燃、无蒸发、易于器件集成化等等.聚合物或硅胶均可用作激光染料的固体基质,用作基质的聚合物与激光染料有很好的相容性,光均一性,且其制作成本低廉.近期报道将激光染料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共聚得到了性能优良的固体激光材料[4],由于激光染料与聚合物链直接相连,减少了耗能,避免了染料过快的降解,大大提高了其光稳定性和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17.
A vinyloxy monomer bearing electron-accepting chromophore, N-(2-(vinyloxy)ethyl)-1,8-naphthalimide (VOENI),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potassium 1,8-naphthalimide with 2-chloroethyl vinyl ether. VOENI can be homopolymerized by cationic initiation and copolymerized with maleic anhydride (MAn) under radical initiation. The fluorescence behaviors of VOENI and its polymers were investigat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VOENI monomer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its polymers at the same chromophore concentration. This means that a “structural self-quenching effect” (SSQE) has been also observed in the vinyloxy monomer consisting of an electron-accepting chromophore, which has opposite electronic structure in comparison with acrylates bearing electron-donating chromophores as we have reported previously. The SSQE is attributed to the charge-transfe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lectron-accepting chromophore and the electron-donating double bond in the same molecule.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1,8-naphthalic anhydride and P(VOENI-co-MAn) by ethyl vinyl ether (EVE), dihydrofuran, triethylamine (TEA), etc. evidences that the electron-rich vinyloxy group does act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SQE of VOENI. C60 can also quench the fluorescence of the polymers, and an upward deviation from the linearity of the Stern–Volmer plot was observed showing that C60 acted as a powerful electron donor to quench the fluorescence of the copolymer. © 1998 John Wiley & Sons, Inc. J Polym Sci A: Polym Chem 36: 1111–1116, 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