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烷基二醇与三丁基锡碘甲烷反应得到三丁基锡甲氧基烷基醇(2);2与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反应得到N-(ω-三丁基锡甲氧基聚乙氧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3);3在光诱导下发生单电子转移,经分子间自由基偶合合成了新化合物1,4-二(2-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基乙氧基)丁烷(7).2,3和7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MS表征.  相似文献   

2.
N-(ω-三丁基锡)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光诱导环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ω-三丁基锡)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在光诱导下生成环化物.在强亲核性溶剂中反应以单电子转移机制进行,并以很高的产率得到环化物;在弱亲核性溶剂中Norrish Type Ⅱ和单电子转移机制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3.
金英学  王欣  曲凤玉  谭广慧  岳群峰 《有机化学》2012,32(12):2363-2367
合成了两种新的分子内给受电子体系N-[2-(2-三丁基锡甲硫基)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a)和N-(3-三丁基锡丙基)马来酰亚胺(1b),并在甲醇、乙腈-30%水、乙腈中进行了光诱导单电子转移反应.化合物1a在光诱导下发生分子内单电子转移反应,以很高的产率和区域选择性生成环胺醇2.化合物1b在光诱导下发生分子内单电子转移反应生成环胺醇3,同时有[2+2]环加成副反应产物4生成.以上所有新化合物的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谱验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N-(ω-三丁基锡聚乙氧基醚)邻苯二甲酰亚胺在甲醇溶剂中的光反应,并与文献报道的N-(ω-三甲基硅聚乙氧基醚)邻苯二甲酰亚胺在甲醇中的光反应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光诱导单电子转移-脱三丁基锡成环反应过程比光诱导单电子转移-脱三甲基硅成环反应过程效率更高,表明提高离去基团的离去能力可以提高单电子转移成环反应的选择性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合成为模板反应,研究了相转移催化无溶剂合成N-(ω-溴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影响因素,实验证实相转移催化剂及其用量、催化剂K2CO3的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明显,得到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优化合成条件为:反应物配比为PA∶C3Br2∶K2CO3∶TBAB=1∶2∶4∶0.2,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h,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产率为92%。在相同反应条件下,N-(ω-溴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产率随α,ω-二溴烷烃的烷基链长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经脱水、酰化和[2+2]环加成3步反应合成了6个新型的脱氢枞基单环β-内酰胺衍生物(2a~2f),产率32%~5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IR表征。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2a~2f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2a~2f对部分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1-脱氢枞基-3-邻苯二甲酰亚胺基-4-对氟苯基-2-酮(2b)和1-脱氢枞基-3-邻苯二甲酰亚胺基-4-对溴苯基-2-酮(2d)对铜绿假单细胞抑制活性较好,其MIC值均为8μg·m L-1。  相似文献   

7.
1.本文叙述从苯-乙烯酮或对硝基苯乙烯酮开始用甲氧汞化反应合成α-溴-β-甲氧基-苯丙酮或α-溴-β-甲氧基-对硝基苯丙酮。此两种溴化物均与邻苯二甲酰亚胺钾作用生成单及双邻苯二甲酰亚胺衍生物。 2.α-邻苯二甲酰亚胺-β-甲氧基-对硝基苯丙酮以异丙醇铝还原获得DL-threo-l-对硝基苯-2-邻苯二甲酰亚胺-3-甲氧基丙醇,其构型的确定系制成其醋酸酯后与已知物比较而证明。 3.β-甲氧基-对硝基苯丙酮与溴在醋酸中作用不能取得单溴化合物而获得α,β-双溴对硝基苯丙酮。后者与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生成双-邻苯二甲酰衍生物。此化合物以异丙醇铝还原获得1-对硝基苯-2.3-双邻苯二甲酰亚胺丙醇。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电子受体,末端三甲基硅烷基醚链为电子给体的新的分子内给受电子体系N-(末端三甲基硅烷基硫杂醚链)邻苯二甲酰亚胺(1)和N-(末端三甲基硅烷基氮杂醚链)邻苯二甲酰亚胺(2).化合物1和2在甲醇中进行光反应,在光诱导下发生分子内单电子转移反应,以很高的产率和很高的区域选择性生成硫杂冠醚(3)和氮杂冠醚(4).化合物1~4的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质谱的验证.  相似文献   

9.
由(S)-脯氨醇衍生的N-Boc-2-氨甲基吡咯烷与邻苯二甲酸酐经缩合、脱Boc反应,合成了手性酰亚胺化合物(S)-N-(吡咯烷-2-基甲基)苯邻二甲酰亚胺(4),研究了其在辅助添加剂2,4-二氯苯甲酸存在下,催化丙酮或环己酮与邻硝基苯甲醛的不对称Aldol反应,产物的产率分别为75%,82%,ee值分别为34%,29%。  相似文献   

10.
在吡啶中肉桂酰氯与相应的酰亚胺化合物反应,分别合成了 1-丁二酰亚胺基-3-苯基丙烯酮、1-邻苯二甲酰亚胺基-3-苯基丙烯酮、1-丁二酰亚胺基-3-间硝基苯基丙烯酮和1-邻苯二甲酰亚胺基-3-间硝基苯基丙烯酮.研究了所合成的这些酰亚胺基取代的α,β-不饱和酮分别与环戊二烯和异戊二烯的环加成反应活性.生成的环加成产物均为新的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1.
以5-取代吲哚为原料,经维尔斯迈尔-哈克反应制得5-取代吲哚-3-甲醛(2a~2e); 2a~2e在DMF催化下,与盐酸羟胺反应制得5-取代吲哚-3-甲腈(3a~3e); 3a~3e在H2O2和NaOH溶液中水解合成了5-取代吲哚-3-甲酰胺(4a~4e, 4b~4e为新化合物),产率62.0%~75.0%,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12.
李占成  金云舟  高博 《合成化学》2012,20(1):119-122
4-取代苯胺依次与水合氯醛及盐酸羟胺反应制得4-取代异亚硝基乙酰苯胺(2a~2e);2在浓硫酸作用下环合制得5-取代靛红(3a~3e);3通过改进的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合成了重要的药物中间体——5-取代吲哚-2-酮(5a~5e);5a通过硝化制得5-硝基吲哚-2-酮(5f);5f被还原制得5-氨基吲哚-2-酮(5g)。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13.
以取代苯甲醛(1a~1s)为原料,通过三条路线[A:1a~1o为起始原料,经硼氢化钠还原和溴代反应制得苄基溴衍生物(3a~3o); 3a~3f与邻苯丁二酰亚胺经Gabriel反应制得N-苯甲基邻苯丁二酰亚胺衍生物(4a~4f); 4a~4f与水合肼反应后与D-吡喃葡萄糖反应合成了N-β-D吡喃葡萄糖苯甲胺类化合物(6a~6f)。 B: 3g~3o与全乙酰化D-吡喃葡萄糖胺反应制得全乙酰化葡萄糖氮苷5g~5o; 5g~5o在MeONa-MeOH中脱除乙酰基合成了6g~6o。 C: 1p~1s与全乙酰化D-吡喃葡萄糖胺反应制得全乙酰化葡萄糖氮苷5p~5s; 5p~5s经MeONa-MeOH脱除乙酰基合成了6p~6s]合成了19个取代苯甲胺N-β-D吡喃葡萄糖氮苷类似物(6a~6s,其中6a, 6b, 6e, 6f, 6j, 6n~6q, 6s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6a~6s对缺氧内皮细胞代谢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6a, 6g, 6h和6l的抗缺氧活性优于红景天苷。  相似文献   

14.
以取代苯甲醛为原料,经Wittig反应、水解反应和NaBH4还原反应制得5个取代苯乙醇衍生物(4a~4e);以4a~4e和其他芳乙醇(4f~4r)为原料,依次与全乙酰化溴代葡萄糖经Koenigs-Knorr偶联和MeONa/MeOH脱除乙酰保护基,合成了18个取代苯乙醇葡萄糖氧苷类似物(5a~5r,其中5b~5r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HR-MS(ESI)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5a~5r对缺氧损伤的内皮细胞(EA.hy926)代谢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e, 5g, 5m, 5p, 5q和5r对EA.hy926的保护作用优于红景天苷。  相似文献   

15.
梁国超  周冠  钟一凡  韩晓燕  宋亚丽 《合成化学》2015,23(12):1100-1105
以取代苯硫酚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得2-羧基-硫色满酮衍生物(2a~2d); 2a~2d分别与氨基硫脲反应制得2-(5-氨基-1,3,4-噻二唑-2-基)硫色满-4-酮衍生物(3a~3d); 3a~3d与酰氯经酰化反应合成了14个新型的含1,3,4-噻二唑的硫色满酮衍生物(5a~5n),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ESI-MS表征。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5a~5n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絮状表皮癣菌和总状毛霉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氟康唑。  相似文献   

16.
以2,3-二氟-5-氯吡啶为原料,依次经取代和还原反应制得2-取代氨基-3-氟吡啶化合物(2a~2g); 2a~2g与正丁基锂及硼酸三异丙酯经有机锂化法制得相应的硼酸化合物(3a~3g); 3a~3g分别与氟化氢钾经取代反应合成了7个新型的2-取代氨基-3-氟-4-吡啶氟硼酸钾盐,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 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7.
含咪唑功能基的手性羧酸酯和脂肪醇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咪唑功能基的手性羧酸酯和脂肪醇的合成;天然氨基酸;手性咪唑羧酸酯;手性咪唑脂肪醇;合成  相似文献   

18.
丁丽萍  祁欣  王南翔  甄文 《合成化学》2017,25(7):566-572
以三聚氯氰为原料合成含醛基的二酚氧基取代中间体(1); 1分别与酚衍生物(2a~2e)经取代反应制得三酚氧基中间体(3a~3e); 3a~3e经缩合、氧化和配位等反应合成了5个新型的含双酚衍生物三枝氟硼二吡咯(BODIPY)荧光染料(4a~4e),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4a~4e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位于499 nm和508 nm,荧光量子产率为0.41~0.55,显示出BODIPY荧光核典型的光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抗菌氟喹诺酮的作用靶拓扑异构酶与哺乳动物的相似性,为寻找由抗菌活性到抗肿瘤活性转化的有效修饰方法,用噁二唑杂环作为诺氟沙星(1)的羧基电子等排体得中间体,1-乙基-6-氟-7-(哌嗪-1-基)-3-(5-巯基-1,3,4-噁二唑-2-基)-喹啉-4(1H)-酮(3),化合物3与氯甲基噁二唑(4a~4e)进行S-醚化得双噁二唑甲硫醚(5a~5e),再进一步甲基化和季铵化得相应的N-甲基双噁二唑甲硫醚(6a~6e)和N,N-二甲基双噁二唑甲硫醚碘化物(7a~7e)。 双噁二唑甲硫醚目标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MS技术确证。 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3B生长的抑制活性。 结果表明,15个目标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化合物1的抑制活性,其季铵盐的IC50值低于25.0 μmol/L,显示出潜在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20.
张志佳  黎金海  陈美君  黄雁  赵路宁 《合成化学》2015,23(12):1085-1094
以取代酚或羟基吡啶为原料,在无水碳酸钾存在下,与溴代醇发生威廉姆森醚合反应制得中间体--芳(杂环)氧基醇(2a~2k); 2a~2k分别与藤黄酸通过光延反应合成了藤黄酸衍生物(3a~3k)。以DDC/HOSu为偶联剂,芳酸与3-氨基-1-丙醇经偶联反应制得中间体--芳酰氨基醇(5a~5h); 5a~5h分别与藤黄酸通过光延反应合成了藤黄酸衍生物(6a~6h)。 2, 3, 5和6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ESI-MS和HR-MS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3和6对肺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HepG-2)和乳腺癌细胞(SK-BR-3)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藤黄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