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聚氧乙烯(PEO)和锂盐混合后具有聚合物电解质(Polymer electrolyte)的离子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高能量密度薄膜固体电池。存在的问题是因聚氧乙烯导电发生在非晶区,而未经改性的聚氧乙烯在室温下结晶度X_c>70%,必须在熔化时才具有良  相似文献   

2.
谢洪泉 《高分子通报》1999,(4):17-24,33
论述了由聚烯链段与聚苯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链段组成的各种嵌段或接枝共聚物(包括二嵌段、两种三嵌段、星型嵌段、多嵌段、二种规整接枝共聚物等)的分子设计及合成,并总结了其两亲性质、络合碱金属离子性及微观相分离等特性。  相似文献   

3.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加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Pluronic的加溶性质和机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仅有合适的HLB值的样品才具有加溶作用. L64的水溶液对芳烃有加溶作用, 对烷烃几乎没有. 随温度升高,发生加溶作用的L64最小浓度下降. 此外, 水也能被加溶在L64的二甲苯溶液中. 加溶有水的反胶团的大小比加溶有二甲苯的正胶团要大得多. 紫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的研究表明, 对于PPO-PEO嵌段共聚物, 被加溶的二甲苯插在胶团内部的PPO链段之间。  相似文献   

4.
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能够自组装形成胶束,胶束的不同形状与嵌段共聚物的结构、溶剂和浓度有关.无定形嵌段共聚物通常形成球形胶束,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形成其它形状的胶束,关于结晶性嵌段共聚物在无定形链段选择性溶剂中的胶束结构和形状的报道非常少.由于结晶和相似相溶两种作用力的竞争,使得这类胶束的形状丰富多变.通常结晶作用较强时,结晶性嵌段共聚物形成片状的胶束,当结晶组分比较少时,可形成棒状胶束,尽管理论上已经指出存在球形胶束,但尚无关于这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含糖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糖嵌段聚合物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其分子链上含有大量可反应性基团(如羟基、氨基或羧基),可进行后续功能化改性,在热塑性弹性体、增容剂、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材料、药物载体材料等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本文综述了含糖嵌段聚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糖种类涉及寡糖、纤维素、葡聚糖、直链淀粉和透明质酸等,聚合方法主要包括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自由基聚合、开环聚合、酶促聚合、化学偶联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碳谱对聚氧乙烯(PEO)/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物体系的相态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运动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复合物中SiO2含量增加,PEO结晶度明显降低,且PEO非晶区的分子运动受到明显约束,基于对PEO非晶区及SiO2颗粒表面羟基质子的自旋-自旋弛豫行为的分析,提出了复合物的界面模型以及SiO2与PEO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嵌段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十年来嵌段聚合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形成胶束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胶束形成的热力学、动力学、胶束结构的表征方法和流体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8.
朱路  马晓梅  郑震  唐小真 《应用化学》2004,21(11):1155-1159
含有离子传输单元的聚对苯亚乙烯聚氧化乙烯多嵌段聚合物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嵌段共聚;发光电化学池  相似文献   

9.
用AGET ATRP法制备含环氧基的含氟嵌段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HFMA-b-PGMA),将其用于双酚A型环氧树脂改性.表面性能测试表明,PHFMA-b-PGMA改性环氧涂膜的表面疏水疏油性优于纯环氧,且经长时间水浸泡、丁酮浸泡或高温热处理后,其表面稳定性仍表现优良.热性能测试表明,PHFMA-b-PGMA改性环氧的热稳定性优于纯环氧.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用PHFMA-bPGMA改性环氧有助于韧性提高,与断裂面SEM测试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偶氮酯引发剂,合成了聚苯乙烯/聚丙烯酰胺嵌段聚合物(PSt/PAM)。考察了含偶氮基聚苯乙烯预聚物(pre-PSt)在1,4-二氧六环中引发AM的聚合反应行为,讨论了影响第二单体转化率和聚苯乙烯均聚物含量的因素。用元素分析、溶解性、红外光谱、DSC、TG和裂解色谱表征了PSt/PAM嵌段聚合物。  相似文献   

11.
(苯乙烯—丁二烯—氧乙烯)多嵌段共聚物的某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苯乙烯-丁二烯-氧乙烯)多嵌段共聚物的相转移催化能力和与LiClO_4形成络合物的导电性能以及在高分子共混时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对Williamson固-液相反应具有良好的相转移催化作用;在氯醇橡胶与ABS共混中可作为增容剂,添加3%左右,即可显著地改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LiClO_4形成的络合物在35℃的导电率可达4×10~(-4)S·cm~(-1)。  相似文献   

12.
由环氧乙烷及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合成含双键侧基的聚氧乙烯用苯乙烯接枝共聚,接枝效率可达50%左右.接枝产物经纯化,用IR及~1H NMR表征.该产物与LiClO_4的络合物有较高的室温导电率,其PEO含量在70%及EO/Li=20/1时,25℃的导电率接近10~(-4)S/cm.此外,该接枝共聚物有较高的乳化能力.在Williamson固液反应中具有良好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明昕  周啸 《化学通报》2002,65(4):234-242,233
本文主要依据最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用的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无机粒子-高分子复合固体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用无机粒子 高分子复合固体电解质方面的研究进展 ,对复合电解质的种类、无机复合粒子的作用和电解质在锂电池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与液体电解质相比较,聚合物电解质以其易加工、设计灵活、质量轻、安全无毒的特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具有取代液态电解质的潜在应用价值,而超支化/星形聚合物以其无定形、低玻璃化转变温度、支化结构等特点可被用于固态电解质。本文综述了超支化/星形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超支化/星形聚合物基电解质和超支化/星形聚合物共混基电解质,并对超支化/星形聚合物单一离子导体在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和衣康酸锂(IALi)为自由基共聚反应的主要单体,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 合成轻度交联的P(AN-MA-IALi)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FTIR, DSC和SEM等测试方法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对该膜的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交联聚合物的室温电导率达到10-5~10-4 S/cm, 当IALi的质量分数为3%时, 所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导率最大可达到1.89×10-4 S/cm.  相似文献   

17.
基于PEO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填料对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因素、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和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应用四方面综述了基于聚氧化乙烯(PEO)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研究的最新进展。聚合物中加入纳米级无机填料可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强度、电导率和锂/电解质界面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接枝在聚(异丁烯-alt-马来酸酐)(PIAMA)上合成梳状锂单离子导体PIAMA-g-MPEG, 并与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复合制成双锂盐梳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用核磁共振波谱 (1H NMR)、 热重分析(TG)、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电化学阻抗(EIS)和电池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聚合物基体和电解质的物化性质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设计的双锂盐梳状聚合物电解质能够有效解离并传输锂离子, 70 ℃下离子迁移数(tLi+)为0.32, 离子电导率(σ)为1.5×10-4 S/cm, 电化学稳定窗口为0~4.9 V (vs. Li/Li+). 组装Li|PIAMA-g-MPEG|Li电池并进行70 ℃恒电流充放电电压极化测试, 结果表明, 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兼容性较好, 能够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组装LiFePO4|PIAMA-g-MPEG|Li电池进行70 ℃长循环及倍率性能测试, 电解质表现出了优异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9.
液态锂离子电池由于采用易泄露、易挥发、易燃烧的碳酸酯有机溶剂,在高温或极端条件下使用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此类安全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固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固态电解质又分为无机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2大类.无机固态电解质能够在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化学稳定性,并且电化学窗口较宽,机械强度更高,室温离子电导率较高,但脆性较大,柔韧性差,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偏低,难以满足室温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但其加工成型容易,形状可变.比较而言,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更适宜大规模生产,离产业化相对更近.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中研究较多的是聚醚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如聚环氧乙烷和聚环氧丙烷),但其缺点是室温离子电导率低,需要对其改性或进一步开发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的其他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聚碳酸酯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含有强极性碳酸酯基团)以及高介电常数,可以有效减弱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提高载流子数量,从而提高离子电导率,因此被认为是一类非常有前途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体系.基于此,本文重点综述了最近研究热点的聚碳酸酯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包括聚(三亚甲基碳酸酯)体系、聚(碳酸丙烯酯)体系、聚(碳酸乙烯酯)体系和聚(碳酸亚乙烯酯)体系等,并详细阐述了上述每种聚碳酸酯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电化学性能、优缺点及改性手段,归纳出其离子配位-解配位过程和离子扩散机制,还对聚碳酸酯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望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