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对叔丁基杯[8]芳烃(H8C8A)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得了3个3d-5f化合物,[Co2Th4(HC8A)2O2(OH)2(DMF)6](1)、[Ni2Th5(H2C8A)(C8A)O4(OH)2(DMF)5(CH3OH)2](2)、[Zn2Th6(HC8A)(C8A)O5(CH3O)(C3H6NO2)2(DMF)5(CH3OH)](3)(其中H8C8A=对叔丁基杯[8]芳烃,DMF=N,N-二甲基甲酰胺)。X-射线单晶测试表明,这3个化合物均为2个以尾对尾方式排列的杯[8]芳烃分子中间夹1个3d-5f核簇的三明治型结构。杯[8]芳烃均表现为双锥式构型,且每个锥式空腔下缘结合1个钍离子,双锥的连接处及2个杯芳烃分子之间由过渡金属离子或钍离子连接。不同过渡金属离子不同的配位环境导致3种不同核簇的形成。化合物1的磁性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在低温下表现出弱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对叔丁基杯[8]芳烃(H8C8A)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得了三个十四核的3d-4f化合物[LnIII6CoII8(C8A)2(O)2(OH)4(CO3)2(HCOO)2(CH3COO)4(DMF)m(H2O)n]·pDMF·qH2O(其中DMF=N,N′-二甲基甲酰胺;1:Ln=Sm,m=8,n=6,p=1,q=5;2和3:Ln=Gd(2)或Dy(3),m=10,n=4,p=0,q=7).X射线单晶测试表明,化合物结构中,杯[8]芳烃呈双锥式构型,每个锥式空腔下缘结合一个稀土离子,两个钴离子位于双锥的连接处,形成一个Ln2Co2-C8A四核单元,两个四核单元通过两个稀土离子连接形成环状结构,加上另外四个配位的钴离子,形成Ln6Co8核簇.磁性研究表明:化合物2在?H为7T,温度为4K时熵变值为14.83Jkg?1K?1,化合物3在低温下表现出频率依赖特性.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两个氰基桥连的异金属配位聚合物[{Mn(dpa)2}2W(CN)8·CH3CN·4H2O]n(1)和[Mn2(H2O)4{W(CN)8}·3H2O]n(2),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和磁性表征.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在化合物1中,W2(CN)4Mn2四核片段通过公共的[W(CN)8]^4-离子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无限延伸的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2的结构较为复杂,是一个含有一维孔道(约13.21A×11.82A)的三维网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在两种化合物中,相邻的两个锰离子之间抗磁性的八氰基配离子均传递非常微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型杯[4]席夫碱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莲  张书香  夏光明  梁志  高云华 《有机化学》2009,29(11):1799-1803
合成了三种新型含杯[4]芳烃的席夫碱类化合物及不含杯[4]芳烃空腔的模型化合物, 利用IR, 1H NMR, 13C NMR, MALDI-TOF 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它们的光致变色性能及杯[4]芳烃空腔、取代基和溶剂对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杯[4]芳烃、取代基OCH3和CH2Cl2可以改善席夫碱的光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四[1-(1, 2, 4-三氮唑基)甲基]间苯二酚杯[4]芳烃配体(TTR4A)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合成了两个配位聚合物,[[Zn2(TTR4A)(L)2]·DMF·4H2O]n(化合物1) (DMF = N, N-二甲基甲酰胺)和[[Co(TTR4A)Cl2]·DMA·H2O]n (化合物2) (H2L = 4, 4’-联苯二甲酸) (DMA = N, N-二甲基乙酰胺)。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对这两个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定。利用红外、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热重表征手段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表征。在化合物1中,四个L配体连接着四个Zn(Ⅱ)离子形成了环状的Zn4L4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进一步地被TTR4A链接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在化合物2中,TTR4A的四个三氮唑基团各连接一个Co(Ⅱ)离子形成二维层状结构。此外,我们对化合物1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荧光测定表明固态条件下化合物1发出很强的荧光,并能够选择性地对Fe3+、Cr2O72−和硝基苯分子产生响应。  相似文献   

6.
以去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与Mn(II)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体系溶剂分别得到了两个四核化合物Mn4(T4A)2 (1)和Mn4(T4A)2(DMF)2(2) (T4A = thiacalix[4]arene)。当反应溶剂为氯仿(CHCl3)和甲醇的混合溶剂时,形成的是以四核锰为结构单元的二维“笼目”(Kagomé)状超分子化合物1,而当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甲醇的混合溶剂时,得到的是格子状二维超分子互穿的三维结构化合物2。化合物1具有很大的溶剂占有空隙,是一个潜在的多孔材料,而化合物2是一个紧密堆积的拓展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对叔丁基杯[8]芳烃(H8C8A)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得了3个3d-5f化合物,[Co2Th4(HC8A)2O2(OH)2(DMF)6](1)、[Ni2Th5(H2C8A)(C8A)O4(OH)2(DMF)5(CH3OH)2](2)、[Zn2Th6(HC8A)(C8A)O5(CH3O)(C3H6NO22(DMF)5(CH3OH)](3)(其中H8C8A=对叔丁基杯[8]芳烃,DMF=N,N-二甲基甲酰胺)。X-射线单晶测试表明,这3个化合物均为2个以尾对尾方式排列的杯[8]芳烃分子中间夹1个3d-5f核簇的三明治型结构。杯[8]芳烃均表现为双锥式构型,且每个锥式空腔下缘结合1个钍离子,双锥的连接处及2个杯芳烃分子之间由过渡金属离子或钍离子连接。不同过渡金属离子不同的配位环境导致3种不同核簇的形成。化合物1的磁性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在低温下表现出弱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杯芳烃是继冠醚和环糊精后的第三代主体化合物 .这类主体分子不仅可以识别和络合阳离子 ,而且还具有包合中性有机分子的性能 [1~ 5] .杯 [4]芳烃类包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表明 ,它们可分为分子内和分子间包合两种类型 [3 ,5] ,前者是客体分子被包合在主体分子的空穴内 ,后者是客体分子被包合在主体分子之间 .对叔丁基杯 [4]芳烃的下沿酚氧基与上沿均可进行化学修饰得到不同的杯 [4]芳烃衍生物 .最早报道的对叔丁基杯 [4]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分子内包合物是与甲苯或乙腈的 1∶ 1包合物 [4 ,5] ,客体分子依靠 CH3 -π的作用被包结在主体分子内[6]…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对磺化杯[4]芳烃(SC4A)与盐酸可卡因(CH)间的超分子作用。研究了pH值、温度、离子强度和SC4A浓度对主客体超分子作用的影响。在pH7.5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CH的荧光强度随着SC4A的加入而呈下降趋势,荧光的猝灭反映了CH-SC4A包合物的形成。通过光谱滴定法验证了主客体化合物的化学计量之比为1∶1。根据线性方程计算出CH-SC4A包合物的结合常数为6.93×104L/mol。1H NMR研究证明CH中含N—CH3的桥环部分局部进入SC4A的疏水空腔。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验证了这一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杯芳烃是继冠醚、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主体分子 ,在主客体化学、超分子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1~ 3] .据文献报道 ,在杯 [4]芳烃衍生物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作用力 [4 ] ,如分子内氢键 [3,4 ]、分子间氢键 [5]、阳离子 -π作用 [6 ]、CH3-π作用 [7]和 π-π相互作用 [8,9]等 .本文报道了杯 [4]芳烃衍生物 5 ,1 1 ,1 7,2 3 -四叔丁基 -2 6,2 8-二 [2 -(甲氧基羰基 )苄氧基 ]-2 5 ,2 7-二羟基杯 [4]芳烃 (简称 L,结构式见 Scheme1 )的晶体结构 .研究中发现 ,分子中存在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 ,后者使化合物 L形成了一维锯齿形的超分子…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一种间接缩合法高产率简便合成新型四桥联双杯[4]管道和1,2-3,4-双桥联杯[4]芳烃.杯[4]二酰肼衍生物2与丁二酸酐发生开环反应,以95%的产率得到杯[4]羧酸衍生物4.化合物4在DCC/DMAP/CH2Cl2体系中发生分子间自缩合反应,以90%产率得到新型四桥联双杯[4]管道6.改用高度稀释的条件则以26%的产率得到新型1,2-3,4-双桥联杯[4]芳烃5.新化合物的结构与构象经元素分析、红外、质谱、核磁共振谱等表征证实.  相似文献   

12.
芘修饰杯芳烃对钠离子的高选择性荧光传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六步反应合成了新型杯[4]芳烃衍生物,其中杯[4]芳烃上缘的芘基作为荧光团,下缘的四个乙酯基作为离子载体,该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和质谱鉴定.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主体化合物对碱、碱土金属离子的键合行为.结果表明主体化合物能够高选择性的识别钠离子,稳定常数为2190L·mol^-1.当加入钠离子时,芘基的excimer峰下降,同时monomer峰逐渐上升,而其它碱、碱土金属离子的加入没有导致主体化合物荧光光谱的变化.因此,该新型的杯[4]芳烃衍生物可以作为钠离子的荧光传感器.  相似文献   

13.
四个氰基桥联的杂金属配合物{[CuPb(L^1)][FeⅢ(bpb)(CN)2])2·(C104)2·2H20·2CH3CN(1),{[CuPb(L^1)]2·[FeⅡ(CN)6](H20)2J·10H20(2),{[Cu2(L^2)][FeⅢ(bpb)(CN)2]2}·2H20·2CH30H(3)和{[Cu2(L^2)]3[FeⅢ(CN)612(H20)2}·10H20(4)是通过K[FeⅢ(bpb)(CN)2][bpb=1,2-双(吡啶-2-羧酰氨基)苯二价阴离子]和K3[FeⅢ(cN)】6与双核大环席夫碱化合物[CuPb(L^1)]·(C104)2或[Cu2(L^2)]·(C1O4)2.H2L^1配体是由2,6-二甲基对甲基苯酚、乙二胺和乙二烯三乙胺以1:1:1摩尔比缩合得到,而H2L。配体是由2,6-二甲基对甲基苯酚和丙二胺以1:1摩尔比缩合得到.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揭示了化合物1是一个由[FeⅢ(bpb)(CN)2r阴离子[CuPb(L^1)]^2+阳离子交替排列形成的环状杂三金属分子结构.化合物2是一个[Fe(CN)6]^4-离子和两个[CU2L^2]^2+阳离子构成的哑铃型五核分子结构,该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结构.双杂金属配合物3是一个由中心对称的[Cu2(L^2)]^2+部分与两个含有氰基的fFeⅢ(bpb)(CN)2r离子构筑四核分子.八核化合物4是由两个[Fe(CN)。]3一离子连接了三个[Cu2(L^2)]^2+离子构筑而成.磁性调查揭示了化合物1、3和4都表现出整体的反铁磁行为.  相似文献   

14.
手性杯芳烃是一类重要的主体化合物,在手性识别、对映体分离和不对称催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4]芳烃引其稳定的构象和易于修饰的特点,成为研究最为广泛的杯芳烃分子,其中大量的文献报道了能够用于对映体识别和检测的手性[4]芳烃。在手性识别的研究中,荧光、紫外和核磁是3中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本文根据这3种方法进行分类,综述了近年来以杯[4]芳烃为分子骨架的手性受体的合成及其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最后对手性[4]芳烃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对叔丁基苯酚为原料,经一步法制得对叔丁基杯[6]芳烃。通过逆傅克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二烷基化杯[6]芳烃。最后通过磺化、亲核取代等反应,合成了下缘含喹啉基长链的新型夹状醚杯[6]芳烃化合物(2a~2c),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QTOF)表征。以10.0 mol%杯[6]芳烃化合物(2b)为相转移催化剂,20.0 mol%KOH为催化剂,THF为溶剂,较高产率和高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系列(Z)-1,2-二芳硒基烯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NOESY确证。2b重复使用6次,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李广科a  b  刘敏a  b  杨国强a  陈传峰  a  黄志镗  a 《中国化学》2008,26(8):1440-1446
我们方便地合成了上沿修饰四丹磺酰胺基团的杯[4]芳烃衍生物1,发现该化合物在含50%水的乙腈中显示出对汞离子高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识别作用,竞争实验表明多数金属离子对其检测干扰较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荧光萃灭源于由丹磺酰胺基团到汞离子的光致电子转移过程。另外,通过研究1和1-Hg2+的荧光衰减实验,以及对比双丹磺酰胺杯[4]芳烃2和单丹磺酰胺杯[4]芳烃3对汞离子的识别作用,发现化合物1的四丹磺酰胺基团具有很好的预组织和协同作用。化合物1对汞离子的检测限为3.41×10-6 mol·L-1,这可以使1成为一个潜在的汞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7.
交叉共轭型烯酮化合物分子内的电荷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有关分子内电行转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谱、光物理并为的研究引起^们极大的兴趣[1-4].这类化合物在激发态时常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性能,如出现扭曲的分子内电行转移(TICT)现象,并在荧光光谱中出现奇特的K重发光和在荧光强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上出现反常等[5].TICT态的形成强烈的依赖于化合物分子本身的结构,屯依赖于化合物分子所处环境的极性、温度和粘度等因素同.带有强给电子基(CH3卜N烁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有效的光敏剂.它广泛的应用于如光引发聚合、全息成像[7-8]等不同领域.同时其光谱及光物理行为的研究也已兑…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偶氮杯[8]芳烃与Ag+的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杯芳烃是继冠醚和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主体分子,由于具有空腔可调节、构象可变换、并易于化学改性和修饰等特点,对其进行特定的结构修饰后,可作为离子和中性分子的分子识别。文献[10,11]报道5,17-(8-喹啉)偶氮基-25,26,27,28-四羟基杯[4]芳烃对Ni^2+有很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以杯[4]芳烃为平台,构筑结构与识别性能独特的杯[4]芳烃衍生物是有机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中,杯[4]二芳胺基衍生物3与异硫氰酸苯酯反应得到开链的二硫脲基杯[4]衍生物4,产率为95%.化合物3与等物质的量对二异硫氰酸苯酯反应得到二硫脲基桥连杯[4]衍生物5,产率为80%.与过量的对二异硫氰酸苯酯反应则以产率为82%得到化合物6.化合物6进一步与水杨酰肼反应得到含硫脲基的多重氮杂杯[4]衍生物7,产率为75%.紫外光谱配合实验表明新主体分子4~7对测试的4种有机染料分子(橙黄Ⅰ、茜绿素、维多利亚蓝和亚甲基蓝)均显示出较强的配合能力,配合常数的数量级达10~5,配合比为1∶1.开链结构与多重胺基和芳基结构更有利于配位包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设计合成了下缘连有氨基苯氧基结构的杯[4]芳烃衍生物:5,11,17,23-四叔丁基-25-[2-(2-氨基苯氧基)乙氧基]-27-(2-羟基乙氧基)-26,28-二羟基杯[4]芳烃(化合物C),增加了与阳离子的结合位点,有利于通过配位作用对金属离子进行识别。化合物C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1H NMR、13C NMR和质谱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对化合物C与24种金属阳离子的络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其对La3+有特殊的识别作用,化合物C与La3+的络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