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红系增强子的人βE-珠蛋白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我国人中常见的异常血红蛋白E(HbE,β26Glu→Lys,G→A)的β珠蛋白基因为外源基因,用显微注射法制备了人βE-基因的转基因小鼠系。得到的一只整合有16拷贝5′HS2βE重组体的转基因小鼠具有典型的转基因小鼠特征。证实人βE-基因在转基因鼠中的高水平表达需有红系特异性增强子(5′HS2)的存在;说明5′HS2结构对异常珠蛋白基因(βE-)在转基因鼠中的表达也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单一位点整合过多5′HS2βE拷贝平均表达水平(12.1%)明显低于较少拷贝整合的平均表达水平(79.7%),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讨论。βE-珠蛋白肽链在转基因鼠中可形成新的血红蛋白四聚体。  相似文献   

2.
应用扩增cDNA的直接序列测定,分析了中国人一种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突变类型(ⅣS-Ⅱ nt. 654 C→T)的转录产物和mRNA的剪接缺陷,结果表明这一突变基因除了导致β-珠蛋白m RNA的加工错误外,仍然产生少量正常剪接加工的mRNA。从而导致β~+地中海贫血。本文报道的方法为在转录水平上研究基因的表达,以及为遗传性疾病的分子缺陷提供简便和灵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圆二色光谱法(CD)研究了Cu2+存在下葛根素(PUE)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7.4的条件下,BSA的各种二级结构分别为56.3%α-螺旋,26.1%β-折叠,17.6%转角和无规则卷曲。葛根素和Cu2+-葛根素都能诱导BS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葛根素使BSA的α-螺旋含量增加,β-折叠含量减少,这表明葛根素与BSA的相互作用,可使蛋白质分子的疏水作用增强,导致BSA的肽链结构收缩。Cu2+-葛根素使BSA的α-螺旋含量大幅度降低,β-折叠含量略有增加,这表明Cu2+-葛根素与BSA的相互作用以配位作用为主,使得BSA的肽链结构伸展,蛋白质的构象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传统肽类药物在体内环境下易水解,具有不稳定性,以β-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β-肽相比传统的α-肽,药代动力学参数更加良好,因此蕴藏更大的药物开发价值。β-氨基酸构象限制后,可发展为β-模拟肽。构象限制的目的是使β-模拟肽链趋向于形成固定的二级结构,按特定方式折叠,最终具备理想的三维空间结构,嵌合于特定的酶和受体,从而提高目标肽的生物活性和代谢稳定性。本文主要综述β-模拟肽局部修饰和肽链整体环化的构象限制方法以及限制后生物活性或物理化学参数的变化,以此为β-肽类药物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提供指导,减少设计盲目性。  相似文献   

5.
使用B3LYP和MP2方法研究了17个由甘氨酸多肽构成的具有反平行结构和平行结构的β-折叠二聚体.估算了在反平行结构中存在的H···H,O···O二级静电排斥作用的大小.并以LR,SR,MR为结构单元探讨了肽链长度的增加对体系的结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平行的β-折叠二聚体中,由于二级静电作用的影响,随着肽链长度的增加,体系的结合能是以折线形式增强的,而在平行结构中,体系的结合能随着肽链长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强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以圆二色性方法在相同条件下测得S-硫甲基型A链的α螺旋、β折迭的含量为15%及27%;B链为22%,23%;A和B链混合后为24%,26%。表明A和B链相混后肽链构象有一定调整,α螺旋含量有所增加。以还原型A及B链进行实验,也得到类似结果。加入二巯基苏糖醇明显减少A及B链的有序成分。上述结果表明胰岛素A及B链有一定二级结构;在能重组成胰岛素的最适条件下,A及B链相混后,因次级键相互作用,两肽链构象有一定调整,有序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人体β-珠蛋白基因的5′-旁侧DNA片段(-610bp→+1bp)内的两个负调控区域与HMG蛋白质(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s)结合状况已用近代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足印分析法(DNase Ⅰ protection Assay)和凝胶电泳阻抑分析法(Gel MobilityShift Assays)加以分析。用凝胶电泳阻抑分析方法证明了HMG蛋白质(1+2)与两个负调控区域有不同程度的结合,同时也观察到这两个负调控区域的结合蛋白是各异的。为了进一步检测HMG蛋白质(1+2)与DNA序列的精确结合位点,我们又采用了足印分析的方法,观察到在第一个负调控区内HMG蛋白质(1+2)有一个专一的结合位点(-560bp→-533bp)。在第二个负调控区内,则可以检测到有两个结合位点(-272bp→-252bp和-306bp→-329bp)。另外,我们还证实了HMG蛋白质(14+17)与这两个负调控区都不能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提示HMG蛋白质(1+2)在β-珠蛋白基因表达中起着积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化学学报》2021,79(8):1049-1057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记忆力减退、神志不清和各种认知障碍.β-淀粉样蛋白(Aβ)的自组装聚集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大脑的主要特征之一,其加剧了AD患者的神经病变和认知障碍,因此抑制Aβ聚集是一种潜在的治疗AD的策略.光动力疗法是抑制Aβ聚集和解聚Aβ聚集体的有效方法.然而,大多数光敏剂为紫外和可见光激发,在生物组织中的渗透深度低,并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这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本工作构建了一种近红外光激发的双靶向上转换纳米体系应用于抑制Aβ聚集过程.以核壳结构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作为光转换器,通过两亲聚合物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DSPE-PEG-MAL)的疏水包覆作用负载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在纳米颗粒表面通过马来酰亚胺与巯基的特异性反应修饰了可跨越血脑屏障的肽链TGN和靶向Aβ42的肽链QSH.实验结果表明在近红外光激发下UCNPs通过发光共振能量转移(LRET)将能量转移至光敏剂Ce6,使其跃迁至激发态后与周围的氧气分子作用产生单线态氧(1O2),不可逆地氧化Aβ,从而有效解聚了Aβ聚集体,降低了Aβ聚集体的神经毒性.此外,该体系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可以有效穿过血脑屏障靶向作用于Aβ42,显示出其在活体水平治疗AD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的酰胺Ⅰ带和酰胺Ⅲ带测定花生磷脂酶D的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结果显示,两个谱带测定的β-折叠含量误差在3%以内,α-螺旋含量的误差在5%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重组质粒pRB_α1 PstI-1.5Kb片段为α-珠蛋白基因探针,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和印迹杂交技术,分析了一个中国人家庭的α-珠蛋白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该家庭的父母在临床上均无明显的贫血症状,而其一对孪生女患有HbH病。基因分析表明,母亲在一条染色体上具有三个紧密连锁的α-基因,而在另一染色体上完金缺失α-基因(ααα/--),父亲为右侧缺失α-地贫2杂合子(α-/αα),两个女儿均为右侧缺失α-地贫2与α-地贫1双重杂合子(α-/--)。  相似文献   

11.
圆二色谱(CD谱)测量表明,尖吻蝮蛇抗凝血因子Ⅱ(ACF Ⅱ)与抗凝血因子Ⅰ(ACF Ⅰ)的二级结构十分相似,它们的主要骨架构象都为反平行β-折叠和α-螺旋结构。pH值对天然ACF Ⅱ的构象有一定的影响,pH值从3到10增大时,α-螺旋含量逐渐减少,反平行β-折叠含量逐渐增大。钙和其他二价金属离子对ACF Ⅱ的骨架结构没有明显影响。三价稀土离子使ACF Ⅱ的α-螺旋含量升高,同时降低其β-转角和β-折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在B3LYP/6-31+G**水平下的溶剂中优化得到4个残基长和5个残基长的α-螺旋. 计算得到的骨架构象与蛋白质晶体结构的统计结果符合得很好. 类似于一般的较长α-螺旋, 观察到了C-端的散开. 对很短的聚丙氨酸肽链, 从焓上看310-螺旋明显比α-螺旋稳定, 然而熵效应不利于310-螺旋结构. 螺旋N2(N-端第二个残基)位上天冬氨酸侧链的加盖(Capping)效应明显使α-螺旋相对310-螺旋更加稳定. 因而, 在同样长度下α-螺旋比310-螺旋多的统计结果能够被理解. 另外, 最短的α-螺旋的C-端倾向于以β-转角结构结束.  相似文献   

13.
研究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β,β-dimethyl-acry-lalkannin,简称β,β-DAL)的电化学行为并由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其含量.实验表明:β,β-DAL在玻碳电极上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其电极反应是一可逆的双电子双质子过程.在pH4.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0.8~-0.4V电位区间内,β,β-DAL的差示脉冲还原峰电流(Ip)与其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浓度范围1.3×10-7~-1.7×10-6mol/L(r=0.9996),检出限4.0×10-8mol/L.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用于中药紫草中β,β-DAL的含量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阔叶箬竹叶和箬竹叶中挥发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水芳  文瑞芝  曾栋  李忠海 《色谱》2007,25(1):53-5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阔叶箬竹叶和箬竹叶中的挥发油,用乙醚作溶剂进行多次萃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从阔叶箬竹叶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叶醇、1-己醇、苯甲醇、己醛、2-乙基呋喃、β-紫罗兰酮等。从箬竹叶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叶醇、苯甲醇、β-紫罗兰酮、2-己烯醛、苯乙醇、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2-乙基呋喃等。两种箬叶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都为叶醇,都含有酮、醛、醇、酚、酯类化合物,且酮、醛、醇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成分。  相似文献   

15.
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三种不同丙烯酸含量的苯乙烯-丙烯酯丁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母料。通过中和反应制备出具有不同离子含量和不同金属反离子的系列离聚体。用DP-Ⅱ型介电谱仪进行介电性能测量,得出:共聚物母料的介电常数ε_r值较高,损耗角正切tanδ的α和β两个峰叠合成一个。离子化后,α和β两峰独立存在;随离子化程度提高,ε_r值下降,α和β峰都向高温移动;随同价反离子的半径增加,ε_r值增大,β峰向低温移动,但α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测定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的定性定量方法。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定性测定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其特征吸收峰为2969 cm~(-1)、1551 cm~(-1)、1405 cm~(-1)、1254cm~(-1)和1195 cm~(-1);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测定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的钙含量,对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3.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的β-羟基-β-甲基丁酸含量,加标回收率为99.0%。该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方法首次观察到HMG蛋白质(1+2)和人体β-珠蛋白基因的5′-旁侧DNA序列内的一个负调控区域(NCR1)相互作用的构象,这类蛋白质能将线状的DNA片段(~200bp)折叠起来,形成一个环状结构(直径70±6A)和°一条似乎呈现左手螺旋(z-from)的线状DNA尾巴。  相似文献   

18.
Pb~(2+)-牛血清白蛋白复合体系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Pb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蛋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紫外光谱表明,Pb2+与BSA肽链上的CO存在相互作用,并使蛋白质疏水结构的微环境发生变化;红外光谱研究表明,Pb2+与BSA结合位点可能为—OH和—NH基团,利用二阶导、退卷积和谱线拟合技术对蛋白质红外谱图的酰胺Ⅰ带进行处理推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质α螺旋和β折叠二级结构含量降低,β转角二级结构含量增加;圆二色谱(CD)也表明Pb2+与BSA的结合使蛋白质的构象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病人血清微量元素的测定,发现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Cu、Zn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治疗这些病人时,适当补充Zn制剂,对治疗有明显的辅助作用,推测病毒性角膜炎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体现人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纤维素酶将样品提取液中的β-葡聚糖酶解为葡萄糖,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葡萄糖,从而确定样品中β-葡聚糖的含量.0.1g粉碎后的麦片用1mL80%乙醇洗涤,5mL 水提取,检测提取液中β-葡聚糖的含量.用该方法检测标准物质大麦,回收率大于72.0%,相对标准偏差为2.5%,检出限为2%.10mL 啤酒样品用40mL95%乙醇沉淀,离心,沉淀物于80℃烘干,用1.8mL水溶解,测定溶液中β-葡聚糖的含量.啤酒中β-葡聚糖的检出限为40mg/L.方法可对大麦和啤酒中β-葡聚糖含量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