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ritz Ingerslev,The Acoustics Laboratory Technical University,DK-2800 Lyngby 开幕词将谈在声学领域里的国际合作,特别是东亚的声学家参加这个合作并从中获益。交流知识经验,讨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促进声学领域的活动,为人类造福。 将介绍下列五个国际声学组织的活动 1.国际声学委员会(ICA):它是国际理论和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UPAP)的一个专门化委员会,于1951年由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建立。2.国际噪声控制工程学会(INCE):成立于1974年,其主要工作是组织每年一次的国际噪声控制会议。3.国际标准化组织第43技术委员会(声学)(ISO/TC43):它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53年建立,该委员会的工作是“声学领域内的标准化”。4.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第29技术委员会(电声):它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建立,其工作是“制定  相似文献   

2.
《应用声学》1996,15(4):49-49
国际标准化组织第43技术委员会(ISO/TC43)全体工作会议于1996年2月19-3月1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召开,由马大献(团长)、章汝威、田静和刘奕昆等四位同志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以正式成员(P-成员)的身份参加了会议.第43技术委员会(TC43,声学)第25次全体会议、第43技术委员会第一分会(TC43/SCI,噪声)的第18次全体会议和第43技术委员会第二分会(TC43/SCZ,建筑声学)的第14次全体会议分别举行.共有14个卜成员国的44名代表参加,1个O一成员国(观察员国)、秘书处与其他有关技委员会的8名代表列席了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三…  相似文献   

3.
张亮 《物理》1990,(11)
受国际低温工程委员会(International CryogenicEngineering Committee)的委托,第13届国际低温工程会议于1990年4月24日一27日在北京举行. ICEC是国际上的低温技术领域最重要的综合性学术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这是第一次在我国召开,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大会开得非常成功,会议的学术安排和组织工作比较周详,不但保持了高的学术水平,而且为与会的各国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的条件.这些不但得到了国际低温工程委员会委员们的赞许,也使与会代表非常满意. 这次大会是在国际低温工程委员会的大力推动和积极支持下召开的.会议得到了…  相似文献   

4.
1988年10月24-26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届新型会刚石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日本新型金刚石论坛(JNDF)举办的.出席会议的有20多个国家的360多位有关人员,会议论文共105篇. 听谓新型金刚石是指先作为功能材料应用的金刚石、硬质碳膜和立方氮化硼.其应用范围包括切削刀具,耐磨和润滑部件,散热片,半导体材料,以及光学、声学、医学应用等. 大会的议题分为:(1)气相沉积;(2)电学和热学性质及其功能应用;(3)高压合成;(4)机械加工和力学性质;(5)物理化学性质和地球科学. 尽管会议有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但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金刚石…  相似文献   

5.
国际标准化组织声学技术委员建筑声学分委员会(ISO/TC43/SC2)第七届会议于1982年4月29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前后(4月26日至30日)各工作组召开了工作组会议.我国标准化协会派出由李沛滋(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车世光(清华大学)同志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中日原子与分子物理讨论会是由中国著名学者清泉教授与日本著名学者高柳和夫教授共同发起创办的.第一次会议于1985年8月在成都举行.第二次会议于1988年10月在日本富士山北面脚下会议中心举行.第三次会议于1990年10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第四次会议于1992年10月在日本东京举行.此次会议又称为第一届亚洲国际原子与分子物理讨论会.从此以后,会议规模扩大了,改称为亚洲国际原子分子论坛.现将高柳和夫教授所写的会议发展简史发表在本学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1986年8月24日至29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物理教育趋向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Trends in Physics Education).这次会议是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委托日本物理教育学会组织的,是在日本举行的最大的一次物理教育国际会议.它得到了国际科学促进基金会、纯粹和应用物理国际联合会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200多人参加,其中绝大部分是各国的大学教授,也有少数中学教师.我国除教委派了三人代表团(南京工学院恽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胡岗教授和我)参加这次会议外,北大、复旦、科大、华东师大、南京工…  相似文献   

8.
2006国际物理教育研讨会已于8月13~18日在东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学会(I UPAP)、日本物理学会、日本应用物理学会、日本物理教育协会以及英国促进委员会联合举办,日本物理教育学会承办.法国、斯里兰卡、南非、印度、中国、加拿大、古巴、英国、韩国、巴  相似文献   

9.
物理测量中的不确定度表示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智敏  李化平 《物理》1991,20(12):746-749
不确定度表示是计量工作标准化,也是科学实验中的重要问题,1980年国际计量局作出了关于实验不确定度的规定建议书INC-1,并于1981被国际计量委员会采纳,1986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又作出决议,要求将INC-1 用于有关工作.为了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取得统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共同商定成立了不确定度表示组 ISO/TAG4/WG3,并着手起草一个较详细的具有指导性的文件,以加强不确定度如何得到的完整信息和提供测量结果国际比对的基础.1989年10月工作组在西柏林召开会议,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物理学会工作会议于1982年3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物理学会及各分科学会(专业委员会)的9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今年8月23日是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五十周年,中国物理学会及各省(市)自治区物理学会应召开纪念大会,热烈庆祝.会议同意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提出的建议,决定今年11月间在北京召开纪念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同时召开中国物理学会第三届全匡代表大会及1982年年会学术报告会.中国物理学会工作会议决定纪念学会成立五十周年@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13年7月9日至11日在同济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本届委员37名,上一届委员和顾问等12位,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吴念乐教授专程到会,并对本届教指委的成立表示祝贺.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同济  相似文献   

12.
第十届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国际会议于1983年8月22日至26日在东京召开.会议由IUPAP和日本物理学会提供经费,并受到日本应用物理学会、日本电子学和通信工程研究所、日木化学学会、日本陶瓷学会和日本电照相术学会的支持.600名科学家来自26个国家,共提供了320篇论文.我国著名半导体材料专家林兰英教授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程如光教授担任国际论文委员会成员.自1965年第一届非晶态与液态半导体国际会议以来,随着研究工作的发展,会议规模也逐渐扩大.今年的会议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成果也极令人鼓舞的一次盛会.1…  相似文献   

13.
“中美日物理教育研讨会”是1986年的一次东京会议上美、日物理学会倡议的,邀请中国物理学会共同发起,轮流在三国举行.第一次会议由美国物理教师协会主办.于1989年7月在夏威夷举行,第二次会议由日本物理教育学会主办,于1991年7月在日本富士举行;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一届国际回旋加速器会议于1986年10月13日至17日在日本东京召开,有21个国家派代表参加,共213名有关回旋加速器的科技人员共聚一堂,其中东道国日本占107名,五大洲国家占106名。这是第一次在亚洲召开的国际回旋加速器会议,所以尤其日本与我国都贡献很大力量,希望这次会议丰富多彩。下面简要地介绍这次国际会议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日原子与分子物理讨论会是由中国著名学者清泉教授与日本著名学者高柳和夫教授共同发起创办的。第一次会议于1985年8月在成都举行。第二次会议于1988年10月在日本富士山北面脚下会议中心举行。第三次会议于1990年10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第四次会议于1992年10月在日本东京举行。此次会议又称为第一届亚洲国际原子与分子物理讨论会。从此以后,会议规模扩大了,改称为亚洲国际原子分子论坛。现将高柳和夫教授所写的会议发展简史发表在本学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声学消息     
日本音响学会每年有二次学术会议,1981年度(昭和56年)秋季会议于10月6日至8日在日本九州鹿儿岛大学举行.有三百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时逢在日本进行声学考察的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冯若和龚秀芬二位同志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我国声学界代表第一次参加日本音响学会的学术会议.在日本工作或学习的王炳麟和黄奎万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会上提出学术论文共327篇,分七个会场同时举行报告,其中语言声学77篇、听觉31篇、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光学制图标准制定过程中,曾参考了以往多年来各国的有关标准,国际光学组织(ISO)曾组织了一个光学技术委员会,并编制了光学标准文件(TC172)。德国标准化研究所是标准编制各小组或委员会的东道主。德国的DIN标准曾于1979年6月在西德举行的TC172制定会开幕式上被提出来。  相似文献   

18.
2003年9月10日晚上,在西班牙Granada市会展中心举行的第33届国际光谱会议(CSI)各国家代表会议上,投票表决.投票结果我国以18比11的票数胜过另一个申办国家匈牙利,取得了第35届国际光谱会议的举办权.这是我国第一次,亚洲第三次取得CSI举办权.第35届CSI将于2007年在海上花园城市厦门举行.  相似文献   

19.
经中国硅酸盐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研究和中国科协学会工作部审定批准,快离子导体专业委员会已经正式成立.该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钢铁学院等单位的11人组成,挂靠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快离子导体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2月25日至26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举行了弟一次会议.会议由快离子导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祖教授主持. 会议回顾了1980年第一届中国快离子导体学术讨论会以来,国内快离子导体的研究、教学、应用开发与国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会议讨论决定:(1)中国第四届快离子导体学…  相似文献   

20.
第十六届国际非线性声学会议(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Nonlinear Acoustics,简称16thISNA)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举行。来自全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约300人参加了会议,其中俄罗斯160人,美国32人,法国16人,日本11人,德国9人,英国7人,瑞典7人,….等等;中国代表有3人,他们是南京大学龚秀芬教授和王耀俊教授,江西吉安师范学院李化茂教授。ISNA是由国际非线性声学学术委员会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每3年举行一次,自1968年以来已举办了16次,在声学和非线性声学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本届会议由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组织和承办。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