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八、玻璃制品的着色各种玻璃制品,往往根据人们的需要着成不同的颜色。但对于某些技术玻璃而言,还要求有特定的光谱性能。例如,某些装药品的安瓿玻璃,要求有吸紫外性能;而做为大型建筑物中的窗玻璃,则要求有一定的吸热本领。当  相似文献   

2.
针对空间电离辐照的复杂性,在玻璃空间电离辐照着色损伤动力学研究基础上,讨论了玻璃空间电离辐照着色损伤考核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力学的考核方法。基于该方法,以K9-HL玻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特定轨道(近地点350km,远地点425km,轨道倾角51.6°)下玻璃空间电离辐照着色损伤过程,分析了特定轨道下玻璃空间电离辐照着色损伤特征,结果显示:K9-HL玻璃特征轨道在轨20年后蓝光区域透过率降低严重导致其必然呈现淡黄色,严重影响了其作为高性能无色光学材料的使用。此外,对玻璃空间电离辐照着色损伤~(60)Co-γ射线辐照考核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采用~(60)Co-γ射线作为辐照源分析玻璃空间电离辐照着色损伤可能引入较大误差,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60)Co-γ射线在玻璃中的作用深度极大及考核方法未考虑色心弛豫消失。  相似文献   

3.
<正> 五、玻璃的胶体着色及半导体着色1.Mie理论玻璃的胶体着色是玻璃在形成阶段和热处理过程中,着色剂的原子、离子产生沉淀和聚合的结果。为了获得高度透明的玻璃,这些胶体粒  相似文献   

4.
白晓华 《光谱实验室》2012,29(2):1195-1198
用CoO着色可以生产蓝色玻璃,钴含量及玻璃配合料氧化还原性都容易造成玻璃光学指标的改变,使玻璃产生较大的色差。本文通过改变玻璃中钴的含量、氧化还原剂用量来熔制玻璃样片,然后用SP-1920分光光度计对玻璃样片进行光度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着色剂的用量、配合料的氧化还原性、K2O的添加对玻璃光学指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九、影响玻璃着色的因素1.原子价的平衡玻璃中的某些着色离子具有可变化合价,在玻璃中往往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态,它们间总是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如:  相似文献   

6.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算法,通过仿真比较了本文算法与颜色敏感图论着色频谱分配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频谱分配算法性能明显优于颜色敏感图论着色算法,它能更好地实现网络效益最大化;当用户数和频带数较少时,量子遗传算法在进化代数很少时就能找到理想最优解,而颜色敏感图论着色算法所得到的解与理想最优解偏差较大.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分配 量子遗传算法 图论着色  相似文献   

7.
陕西临潼新丰墓地的年代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国中期偏晚至秦代,第二个阶段是西汉中期至东汉时期。该墓地有700余墓葬,其中12座墓葬出土玻璃制品100余件,包括蜻蜓眼珠,玻璃珠、耳珰。选取5件样品,涵盖上述三种器形。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玻璃的结构特征,能谱仪分析其成分。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玻璃相中的晶体。结果显示5件玻璃样品中有4件铅钡玻璃,蓝色玻璃主要为铜离子着色,红色玻璃为Fe2O3晶体着色,白色乳浊玻璃为析晶造成的乳浊效果。1件为钾钙钠釉层的费昂斯制品,着色元素为铜和铁。同时讨论了铅钡玻璃和钾钙釉费昂斯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红外图像彩色化过程中因近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间模态差异较大,导致着色后图像在纹理细节处存在颜色晕染、区域误着色的问题,提出了颜色预测和语义感知相结合的生成对抗网络。设计颜色预测和语义感知双分支生成器,颜色预测分支采用带有跳转连接的残差网络,语义感知分支采用带有语义融合的空洞卷积金字塔结构;不同的扩张率,能够获得多个感受野提取多尺度语义特征,将感知到的语义嵌入到颜色预测分支,提高模型的语义理解能力,改善颜色晕染、区域误着色问题;设计循环一致语义损失函数,约束生成器中语义信息的一致性;算法在RGB-NIR场景数据集上进行性能实验比对以及消融实验。实验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现有彩色化算法,PSNR、SSIM和LPIPS评价指标优于现有算法,着色效果更符合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9.
马成义 《光子学报》1984,13(1):30-42
已知过渡族元素金属离子会使玻璃着成各种颜色。玻璃所产生的颜色,随基础玻璃组成、熔化条件(特别是氧化——还原条件)、热历史、离子浓度不同而异。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为研制透315-400毫微米近紫外玻璃,本文在硼硅酸盐(R2O-B2O3-SiO2)系统玻璃中,单独和组合引入着色剂氧化物Co、Ni、Cu、Fe等,并在不同的熔制气氛,热历史及不同离子浓度条件下制成了玻璃。用SP-700型分光光度计测得了这些玻璃的光谱特性曲线(波段范围200mμ-2μ)。研究了这些离子着色规律和对玻璃透过光谱特性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硼硅酸盐玻璃中引入组合着色剂Co和Ni等,所获玻璃的透近紫外性能良好,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研制了几种透315-400毫微的近紫外玻璃。其中一种已用于制造近紫外光源的玻壳。它具有透近紫外线的性能良好,基本上不透可见光,并具有电真空玻璃的主要特性。如特定的热膨胀系数,拉制和封接等加工性能好等优点。该种玻璃的透近紫外光谱特性曲线基本上达到了荷兰(菲利蒲公司)的同类产品的水平。 此外,这些玻璃还可以用作滤光玻璃和荧光分折技术等方面。 本文也给出了这些玻璃的配方成分范围,熔制工艺及有关性能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
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广泛存在市场中,如何有效鉴别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的特征是当前宝石学研究的热点。利用改色实验、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对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进行深入的谱学特征研究。改色实验表明斯里兰卡黄色蓝宝石中部分存在光致变色的现象,短波紫外光会导致样品着色,而太阳光会导致样品褪色。紫外光照后黄色蓝宝石的颜色由稳定部分和不稳定部分共同组成。颜色不稳定蓝宝石的“着色态”和“褪色态”紫外-可见光谱可见明显的蓝紫区吸收,这可能与蓝宝石中O2--Fe3+的电荷转移有关,导致了蓝宝石稳定的黄色调。蓝宝石的紫外-可见光谱在“着色态”相比“褪色态”可见明显的蓝紫区吸收增强,可能由于紫外光照射增强了O2--Fe3+之间的电荷转移。紫外-可见光谱测试表明样品中具有弱的与Fe有关的吸收峰,这与样品含有较低的Fe含量一致,不足以产生稳定黄色调。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的“着色态”和“褪色态”具有一致的激发光波长Ex=325~335 nm、发射光波长Em=560~570 nm的特征荧光中心,在“着色态”时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褪色态”。含铁黄色蓝宝石具有荧光效应且特征的荧光中心可作为识别这种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的潜在鉴定手段。综合报道了颜色不稳定黄色蓝宝石的谱学特征与可能的颜色成因,为识别颜色不稳定的蓝宝石提供了鉴定依据,同时为后续改色处理的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秀敏 《应用光学》1993,14(3):58-60
通过试炼、试测、分析,确定一种满足技术要求的与GaAlAs半导体匹配的光阴极台屏玻璃配方。对该玻璃表面黑化,采用了离子交换氢还原法、玻璃中掺杂着色离子法、表面涂覆法以及溶胶凝胶法。经过试验分析,得出了玻璃表面涂覆法和溶胶凝胶法是使玻璃表面黑化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首先对变色玻璃的光敏现象作简单介绍。一、变色玻璃的光敏性变色玻璃受紫外光照射时将着色变暗,不照射时又恢复原来的透明性。这是  相似文献   

13.
对《物理实验》1992年第1期上发表的严忠俊、顾慧波《演示电荷相互作用的改进》一文这里做点补充。由于玻璃材料与有机材料比起来,绝缘性能不如有机材料,也不如有机材料那么容易起电,现在不少厂家生产的J2301—1型玻棒,就是用有机玻璃棒代替传统的玻璃棒。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的显示器——电色显示器正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显示的基本原理是,在外电场作用下在显示材料中可逆地注入离子和电子,形成着色中心,对可见光引起选择吸收作用,形成着色.颜色可以从无色到深蓝色连续变化.改变电场方向,则离子和电子退出电色材料,着色消失.与光电二极管、液晶显示系统相比,它具有下列优点:大视角、高对比度、耗电少、制造简单、能作大面积平板显示,尤其是它具有着色开路记忆,即着色后去掉器件工作电压仍保持原有颜色、只有加上反向电压时才褪色.因而,这类显示器可广泛用于手表和大屏幕显示. 电色材料可由有机或无机材料…  相似文献   

15.
影响镀膜玻璃外观的关键质量指标是其颜色的均匀性,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详细论述和探讨镀膜玻璃的色差分析和测定,提出了一种镀膜玻璃色差指标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机械刻度真空蒸发镀黑铬工艺(简称真空着色),现已在国内普遍采用,此种工艺对玻璃没有过高的要求,生产效率较高,废品率低,不用强酸腐蚀而改善了劳动条件,刻度好的线纹用150倍显微镜观察非常整齐,可以满足光电瞄准,大大提高线纹测量精度。这里对用真空着色工艺作一简单介绍。一、液体保护层现在原材料、辅料完全采用国产原料,自己简易提纯,可以克服过去那种配好的液体保护层在刻划线纹时,产生边缘不易整齐,字的轮廓不清晰,切削性能不稳定。常碰上线纹刻  相似文献   

17.
利用飞秒激光聚焦辐照金属表面可以诱导出亚波长周期结构,从而实现金属表面着色.改变照明光入射角和样品水平旋转角,金属表面结构色的色调和亮度均发生变化,这说明结构成色具有方向性.为探究飞秒激光在金属表面着色的均匀性,基于国际光学照明委员会关于颜色差的规定对成色的偏差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加工面积越大,颜色的均匀性越差.在设定的实验参数下,当样品加工面积达到64 mm2时,其边缘与中心颜色的差异可以被人眼明显察觉.通过制作两个彩色图标来展示结构色的方向性和均匀性对飞秒激光彩色标记实际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绪论作者为了研究高折射率玻璃常见的黄色产生的原因及玻璃组成、熔融条件与着色倾向之间的关系,制备了超高纯的PbO-B_2O_3、Pb0-Si0_2、Pb0-Ge0_2及Nb_2O_5-BaO-B_2O_、B_2O_3 系统的玻璃,并从它们的吸光度曲线求出了其紫外吸收边缘(在文献1、2中做了介绍)。 Ti0_2和PbO、Nb_2O_5一样,也是制取高折射率玻璃的有效组成部分。含TiO_2的玻璃  相似文献   

19.
最近十几年来,光学仪器的制造有了重大的进步,光学玻璃表面反射光线的缺点得到很大的改善,我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市场中出售的新照相机,新望远镜等光学仪器,就能够发现,它们的玻璃表面不再和往年一样洁净耀目,而是呈现蓝色或蓝红色的光彩。玻璃中有这种颜色并不是他内部或表面沾染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而是玻璃表面多了一层薄膜。这层薄膜就象水上油迹或肥皂泡一样,光在膜中产生干涉而显出颜色。由于干涉,玻璃表面的反射光大量减少了。玻璃表面的反射给光学仪器造成了很大的损害。第一,射入仪器中的光线很大部分被反射而损失了;第二,光线在仪器中反复反射,降低了仪器的效能,造成了许多缺点。玻璃表面反射光线所造成的损害,在日常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干福熹院士著《光子学玻璃及应用》一书,已经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光子学关于光子的产生、探测和控制为经线,重点论述了光子学玻璃所涉及的各个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各类激光玻璃及应用(高功率激光体玻璃和玻璃光纤、激光放大器玻璃,有机-无机复合激光玻璃和玻璃光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