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纳米颗粒聚集以及金纳米探针-微阵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纳米颗粒(GNP)探针正引起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GNP自组装聚集反应的生物检测和微阵列-金标银染检测的最新进展,对GNP在电化学等其他领域的研究前沿也进行了探讨。引用文献41篇。  相似文献   

2.
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增强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孟宪伟  唐芳琼  冉均国  苟立 《化学通报》2001,64(6):365-367,364
二氧化硅和金或铂组成的复合纳米颗粒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电流响应,其效果明显优于这三种纳米颗粒单独使用时对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增强作用。除了具有吸附浓缩效应,吸附定向和量子尺寸颗粒 应外,复合纳米颗粒比单独一种纳米颗粒更易于形成连续势场,降低电子在电极和固定化酶间的迁移阻力,提高电子迁移率,有效地加速了酶的再生过程,因此复合纳米颗粒显著增强了传感器电流响应。  相似文献   

3.
人体生理指标是衡量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要求单独的实验室、复杂的操作流程且耗费较长的检测时间,难以满足快速诊断和居家健康监测的需求,因此亟需开发便携、快速和精准的现场检测技术。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 POCT)区别于传统实验室检测的主要特征是不需要实验室繁杂的分析过程即可实现生物分子的快速原位检测。智能手机作为日常生活广泛使用的通讯工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内置存储功能,还配备高清摄像头,在POCT可视化检测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将各种生物传感技术与智能手机相结合已经发展成为POCT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对近年来基于智能手机的可视化生物传感器在POCT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包括比色传感器、荧光传感器、化学发光传感器和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等,总结了目前基于智能手机可视化生物传感器在POCT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金在DNA生物传感器及基因芯片中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并对其在生物科技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5.
纳米金-生物酶膜在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金纳米颗粒加入到生物酶膜中制备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分析了电极的反应机理和金纳米颗粒对电极电流响应的影响,并进行了电极的性能测定。试验表明,引入金纳米粒子可显著提高电极的响应灵敏度.制备的传感器抗干扰性强,稳定性高,成本较低,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一种高灵敏检测谷胱甘肽(GSH)和半胱氨酸(Cys)的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先将富含T碱基的DNA1和DNA2探针分别修饰在金电极和纳米金颗粒(AuNPs)上, 再加入Hg2+, 通过形成T-Hg2+-T结构使AuNPs结合到金电极表面. 当加入GSH(或Cys)后, GSH(或Cys)可以竞争结合T-Hg2+-T结构中的Hg2+, 使AuNPs离开电极表面. 由于AuNPs上修饰的DNA探针能够静电吸附大量电活性物质六氨合钌(RuHex), 因此该过程可引起计时电量信号的显著变化, 据此实现了GSH(或Cys)的高灵敏检测. 该传感器的检出限达10 pmol/L, 比荧光法或比色法降低了2~3个数量级. 实验结果表明, 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窦博鑫  辛嘉英 《分子催化》2016,30(4):391-400
功能化金纳米修饰电极是化学修饰电极,不仅具有特定功能团性能,且能提供电化学信号,可用于与待测物的电子传递,电子捕获,判定某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功能化金纳米修饰电极检测待测物,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及长久使用的优势.我们就功能化金纳米修饰电极自组装制备、电化学表征方法及其在固定化酶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石墨烯-金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直接证明了制备的石墨烯薄而透明的片状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结果也表明了金的存在和氧化石墨烯的还原。作为一个模型,将肌红蛋白固定到该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并用于生物传感器。所固定的肌红蛋白显示了一对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并对过氧化氢的还原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在信噪比等于3的时侯该生物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在0.1到1.5μmol.L-1,检测限为0.05μmol.L-1,并且具有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张泽宇  胡全红  李琳琳 《分析化学》2022,50(8):1123-1130
铋(Bismuth, Bi)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好且价格低廉的金属,被用于设计合成多种具有独特结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纳米材料。铋基纳米颗粒具有高X射线衰减系数和近红外吸收、出色的光热转换效率和长循环半衰期等特性,在药物递送、光热和放射治疗、多模式成像、生物传感和组织工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综述了铋基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中的应用进展,讨论了铋基纳米材料在上述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1995~2007年间,纳米金、碳纳米管和纳米线材料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的新进展,引用文献60篇.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制作能够在复杂实际样品中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地检测被测物种的比色型光化学传感器.具备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比色型传感器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纳米科技爆炸式的发展为优化比色型化学传感器的性能提供了可能.本论文基于对比色型光化学传感器的充分认识,和对纳米材料在构建比色型传感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各领域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尤其是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在不断更新发展,在生物传感器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传感型核壳颗粒的工作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光学生物传感器以及压电晶体生物传感器上的最新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吴伟  贺全国  陈洪 《化学通报》2007,70(4):277-285
磁性纳米粒子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可应用于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DNA等的富集和分离,药物的磁靶向,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许多领域。由于磁性纳米粒子有着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已经成功应用到磁控生物传感器、DNA传感器、蛋白质传感器、酶传感器以及其它类型的生物传感器中,并显著提高了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缩短了生化反应的时间和提高检测的通量,为生物传感器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胡娅琪  卢小泉 《化学通报》2019,82(12):1059-1066
基于纳米金粒子表面等离子共振性质发展起来的可视化分析,由于具有灵敏度高、可设计性强、分析过程快速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目标分析物的检测,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分析手段。本文综述了基于纳米金粒子表面等离子共振可视化分析检测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氧化乐果为印迹分子,构建了一种可用于检测果蔬中氧化乐果和乐果的分子印迹传感器.在金电极上电沉积金纳米粒子,然后将修饰电极浸入10 mL含有氧化乐果和甲基丙烯酸的聚合物溶液中进行9次循环电聚合(-0.3~0.3 V),无水甲醇/乙酸洗涤除去模板分子.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表征传感器,差分脉冲伏安...  相似文献   

16.
将纳米金胶(AuNPs)和羟基磷灰石(HAp)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了新型复合膜用于葡萄糖氧化酶(GOD)的固定,构建了高灵敏的葡萄糖传感器。由于纳米金胶的存在,葡萄糖氧化酶的直接电化学性质得以增强,在去除氧气的PBS(pH 7.0)介质中,固定在复合膜内的GOD表现出一对良好的氧化还原峰。在饱和氧气条件下,当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时,由于GOD催化葡萄糖氧化消耗溶液中的溶解氧,-0.8 V处溶解氧的还原峰电流降低,且峰电流降低的量与葡萄糖浓度在0.02~1.62 mmol/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检出限为5.0μmol/L,检测灵敏度达9.91 mA.mol-1.L,可实现对葡萄糖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基于酶介导金纳米颗粒(AuNPs)生长构建了液晶生物传感器, 并用于检测酪氨酸(Tyr). 将酪氨酸酶(TR)固定于经戊二醛活化的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烷] 丙基)氯化铵/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DMOAP/APTES)混合自组装修饰的玻片表面, 当向玻片表面滴加含Tyr的生长溶液时, TR催化Tyr羟基化为左旋多巴(L-Dopa), L-Dopa还原生长溶液中的AuCl4-生成AuNPs并沉积于玻片表面, 导致玻片表面地貌发生变化, 这一变化能诱导液晶取向发生变化进而调控透光量, 从而实现对Tyr的检测, 且检测浓度可低至6×10-7 mol/L.  相似文献   

18.
金纳米颗粒是近年研究的一种热门材料。介绍了金纳米颗粒主要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两相法,晶种生长法以及模板法,并总结了金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传感器、催化剂、电化学等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9.
20.
超顺纳米磁颗粒由于具有超顺磁性、单分散性好、磁饱和强度大、分离速度快等优点,不仅可以作为磁免疫亲和载体,而且可以作为磁信号传感元件和信号的放大系统,因此在生化分析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介绍了超顺纳米磁颗粒在分离纯化、生物传感器、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等生化分析领域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超顺纳米磁颗粒在生化分析领域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