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细管内固相微萃取-微柱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毛细管内固相微萃取器和微柱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方法.该萃取器替代定量管直接安装在进样阀上,无需特制接口和专门洗脱液.用10 cm×0.32 mm i.d.×0.6 μm交联OV-1作为萃取柱,对0.4 mL样品萃取富集,用流动相为洗脱液,在15 cm×0.32 mm i.d. 微柱液相色谱分析,该方法使检测灵敏度比直接进样提高10~20倍.对蒽的检出限为0.4 μg/L.  相似文献   

2.
生物检材中氯胺酮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生物检材中氯胺酮及其代谢物分析技术的进展,评述了液相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顶空固相微萃取、微波辅助萃取等技术在分析中的应用,以及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及其联用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和太赫兹时域光谱等检测技术在分析生物检材中氯胺酮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王欣  何坚刚  罗琪  刘震 《色谱》2020,38(1):137-142
自动化联用分析技术对于降低人力强度、提高效率和保证数据重现性等具有重要意义。硼亲和固相微萃取(BA-SPME)是近十年出现的用于富集顺式二羟基化合物的独特工具,但BA-SPME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自动化在线联用还未见报道。该文报道了一种新颖的管内BA-SPME-HPLC全自动在线联用方法,用于分析茶饮料中的顺式二羟基化合物。该自动化在线联用方法利用自动进样器通过六通阀的切换实现流路连接。制备了管内BA-SPME毛细管,考察了涂层柱的柱容量,并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并优化了影响实际样品分离效果的因素。最后,利用该联用方法对3种不同品牌的茶饮料进行了分析,并对沏茶温度对茶水中顺式二羟基化合物含量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色谱》2020,(1)
脂质作为细胞膜和亚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在能量来源、细胞信号传导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脂质分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脂质分析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样品基质复杂,样品前处理有富集痕量物质和减少基质干扰的作用,成为脂质分析中的一个关键步骤。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脂质分析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对各种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基于液相的萃取方法有液-液萃取和单一有机溶剂萃取。基于固相的萃取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场辅助萃取方法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加压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超声辅助萃取。此外,还介绍了在线联用样品前处理方法和用于活体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最后,对基于色谱-质谱联用的脂质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将提高脂质分析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分析速度。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十年来生物检材中可卡因及其代谢物分析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比较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提取方法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及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检测方法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杨吉娜  刘丹阳  周婷 《色谱》2020,38(1):74-85
脂质作为细胞膜和亚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在能量来源、细胞信号传导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脂质分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脂质分析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样品基质复杂,样品前处理有富集痕量物质和减少基质干扰的作用,成为脂质分析中的一个关键步骤。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脂质分析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对各种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基于液相的萃取方法有液-液萃取和单一有机溶剂萃取。基于固相的萃取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场辅助萃取方法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加压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超声辅助萃取。此外,还介绍了在线联用样品前处理方法和用于活体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最后,对基于色谱-质谱联用的脂质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将提高脂质分析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分析速度。  相似文献   

7.
将管内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法结合,建立了水中痕量有机物的在线分析装置。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柱作为萃取柱,水样中的分析物在萃取柱中被萃取浓缩,溶剂解吸后的样品通过阀切换和柱内进样技术直接由载气携带进入气相色谱柱。采用OV-1萃取柱,对水样中的5种芳烃的富集倍数为34~85。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液液萃取、液液微萃取、固相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等传统及新型提取与净化技术在鼠药分析方法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串联质谱、高分辨质谱以及薄层色谱、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等检测仪器的适用范围及应用特点,展望了鼠药检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与实时直接分析质谱(DART-MS)相结合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发展迅速,使得对复杂生物、环境、法医学、食品、个体小生物以及单细胞样品中的分析物进行直接分析成为可能。然而固体基质内部分析物检测困难、痕量分析物检测性能不佳已成为限制DART-MS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多年来,研究人员在不同领域对样品预处理与质谱联用进行了多种尝试。该文以固相萃取(SPE)、分散固相萃取(DSPE)、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固相微萃取(SPME)、机械化学提取(MCE)和微波提取(MAE)等样品预处理技术为例,对不同研究领域中样品预处理技术与DART-MS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该综述能为开发与DART-MS联用的新型样品处理技术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固相微萃取是一种新型的萃取分离技术. 由于它具有富集能力强、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及便于现场分析和仪器联用等优点,成为痕量物质分离检测分析的重要工具.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核心是固相微萃取纤维. 总结了固相微萃取纤维在稳定性、使用寿命及选择性方面的一些特点,并综述了近年来在这些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张洛红  杜婷  钟佳宇 《色谱》2015,33(10):1065-1070
建立了毛细管内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GC)检测纺织品中壬基酚和辛基酚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比较4种性质不同固相萃取剂的萃取效果,筛选出对烷基酚(APs)类物质萃取效果最佳的固相萃取剂,将其作为填充物质制作毛细管内固相萃取柱,将毛细管内固相萃取法与气相色谱联用进行分析检测。最佳固相萃取剂为Abselut NEXUS,毛细管内固相萃取最佳条件为:1.2 μL甲醇和1.2 μL超纯水活化,1.2 μL甲醇洗脱,上样速率是0.4 μL/min。该法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对烷基酚的富集倍数约为100倍,对辛基酚和壬基酚的检出限分别为3.7 μg/L和4.5 μ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6%~98.2%和83.8%~95.7%,结果表明,此法能够简捷、迅速、有效地检测出纺织品中残留的烷基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12.
鸡肉中兽药残留检测是食品安全检测关注的热点,作为目前普遍发展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毛细管固相微萃取及其与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兽药残留受到广泛关注。以鸡肉为主要检测基质对这些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兽药残留分析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徐磊  夏宁 《分析测试学报》2011,30(5):558-561
建立了一种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样中4种痕量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丁酯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的新方法.样品由外加泵注入一根固相萃取小柱上进行富集,再将富集柱切换至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将富集在固相萃取小柱的邻苯二甲酸酯洗脱至分析柱进行分析.在线固相萃取柱为IonPac(...  相似文献   

14.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分散液相微萃取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富集效率高、所需有机溶剂用量极少,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液相微萃取新技术.与悬滴液相微萃取和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相比,萃取时间大为缩短.分散液相微萃取可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联用,并已在环境样品、食品样品分析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分散液相微萃取的基本原理、影响富集效率的因素和目前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王家斌  吴芳玲  赵琦 《色谱》2015,33(8):849-855
采用C18毛细管整体柱作为固相微萃取整体柱,构建在线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系统,同步富集检测环境水样中的5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详细考察了联用系统运行条件对富集检测的影响。联用系统运行最佳参数为:固相微萃取整体柱长度20 cm,进样流速0.04 mL/min,进样13 min,洗脱流速0.02 mL/min,洗脱5 min。在最佳条件下,5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检出限为:9 μg/L (苯氧丙酸)、4 μg/L (2-(2-氯)-苯氧丙酸)、4 μg/L (2-(3-氯)-苯氧丙酸)、5 μg/L (2,4-二氯苯氧乙酸)、5 μg/L (2-(2,4-二氯苯氧基)丙酸)。与HPLC系统直接进样对比,联用系统对5种检测对象表现出优良的富集能力。5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回收率在79.0%~98.0%之间(RSD≤3.9%)。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水样中5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样品前处理-色谱分析在线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钟启升  胡玉斐  李攻科  胡玉玲 《色谱》2009,27(5):690-699
样品前处理是色谱分析中耗时最多、最容易引起误差的关键环节,因此有关样品前处理技术与色谱分析的在线联用的研究已成为分析化学的前沿课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各种样品前处理技术与色谱分析在线联用的研究进展,包括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与液相微萃取、膜辅助萃取、场作用辅助萃取、气相萃取、热解吸以及微芯片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固相萃取结合分子络合物-分散液液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建立了一种测定椰子汁中酸性植物激素的新方法。选择了几种典型酸性植物激素吲哚乙酸、水杨酸、脱落酸和吲哚丁酸作为分析物,考察了该方法的萃取性能。在固相萃取与分子络合物-分散液液微萃取联用模式中,椰子汁中分析物首先吸附在C18萃取材料上,待解吸完成后,解吸液又可用作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分散剂,大大简化了萃取步骤。该方法的富集倍数可达319~478倍,线性关系良好,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有望用于植物激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整体柱在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芳  林博  冯钰铸 《色谱》2007,25(2):150-156
综述了近年来整体柱在样品预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包括整体柱样品预富集同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电色谱的联用,微流控芯片中的整体柱萃取以及近年来整体柱萃取模式的改进等。引用文献65篇。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巯基聚合毛细管整体柱固相微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食品中8种痕量苯并咪唑的新方法。以巯基-炔点击法快速制备了巯基固相微萃取整体柱作为固相微萃取介质,考察了萃取条件和洗脱条件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富集效果。在优化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50~10.0μg/L,检出限为2.1~7.6 ng/L,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3%。用该方法分析鸡肉和鸡蛋样品中的8种苯并咪唑,均能从样品中检出,加标回收率为77.3%~116.7%,RSD为3.5%~8.7%。  相似文献   

20.
申书昌  王文波  安红  张维冰 《分析化学》2004,32(8):1121-1121
固相微萃取(SPME)是90年代兴起的新型无溶剂样品前处理技术,基本的固相微萃取是通过石英纤维头表面涂渍的高分子层对样品中的有机分子进行萃取和预富集,然后进行色谱分析,使预处理过程大为简化,提高了分析速度及灵敏度。目前,商品SPME.GC联用装置是由美国Supclco公司生产的涂有PDMS、PA、PEG20M3种单一吸附质及4种部分交联的复合固相材料。涂层极性决定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