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熹训诂学是宋学代表,其训诂特点明显区别于汉学,有人认为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学就是理学,而给以“空疏”、“义理”的特点。本文通过《论语》朱注和何注的比较,说明朱熹训诂学是把传统和时代相结合的训诂学。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于明儒力批王阳明,但于陈献章却态度复杂。本文通过考察王夫之《柳岸吟》中的若干和韵诗,并联系船山诗论与陈献章文学思想的若干关联,指出船山在创作与批评之间的若干矛盾,经过综合研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由于性格及文学渊源诸原因,王夫之早期与晚年文学风格及学术思想大不相类,王夫之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逐渐克服了其性情中“不合理”的方面,并最终成为一代大儒。  相似文献   

3.
“慎独”与“自欺”是中国传统思想当中的重要概念。《大学》文本通过描绘一个小人与君子相遇的故事,来说明“慎独”与“自欺”的关系。历代注经家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朱熹的以“知”解“独”说。从朱熹《大学章句集注》的理解出发,可以解读出小人在遇到君子之前、遇到君子之时和对于“诚”状态的忽视而发生的三处自欺。故事在旁观者对于小人的共情当中结束。由于共情的发生机制,“慎独”作为一种工夫论具有了普遍性,同时也预示了第四处自欺的出现。面对难以摆脱的自欺状态,慎独的意义就在于直面自欺的现状并始终承认人处于“不诚”的可能之中。  相似文献   

4.
王夫之在《周易外传》中对《否》卦的阐发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中都蕴含了他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和关切。其一是指出否的局面的形成,在于乾逼迫坤太甚,导致坤乘虚而入窃居上位;以此告诫君子应恰当地任用小人,使其各得所安,不宜一概排斥而最终招致祸患。其二在于指出小人干犯君子,必先谄媚而亲近之,因此告诫君子应警惕小人之柔媚亲己,以遏制其侵上之势。其三在于提出君子居否之世,应俭德避难,吝仁屈义以保全大道,以待否极泰来之时。  相似文献   

5.
"以《诗》说《诗》"是一种探寻《诗经》本义的阐释方法,突破了汉代由《诗序》所确立的将《诗经》政治化的阐释传统,为《诗经》的审美阐释开辟了道路。在这种阐释原则的主导下,朱熹重申了《诗经》的情感本质和"言有尽而意无余"的审美兴味。对《诗经》本质的重新阐释,使得朱熹建立起一套与《诗序》所确立的"《诗》教"传统迥然不同的诗教体系,把诗歌教育的发生与实现机制理解为以"情"为枢纽的感兴过程,其最终的目的是使读者"思无邪"。  相似文献   

6.
以“乡党篇”为主,除了言论外,《论语》中还有一些记载孔子行为举止、生活习惯等非言论方面内容的文字。这些内容,对研究孔子有特殊的价值,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孔子;它们充分反映出孔子坚持理性、尊重传统、遵守礼制和当时的社会行为规范、既爱人又爱己、言行一致、注重细节的生活态度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活跃于宋理宗时期的蔡节,是永嘉学派传人。尽管他与朱熹后学交往密切,任职地方期间兴建书院,举荐理学人才,推动程朱理学传播,而且其《论语集说》亦大量征引朱熹之说,但他并非朱子学派成员,被视为宗朱之作的《论语集说》,实际上应是永嘉后学《论语》诠释的代表。《论语集说》在文献征引上的拓展,透露出以《论语》诠释为中心、以性理之学为本位、集诸儒之大成、续二程之“道统”的思想意图;在诠释体例上的创新,既能够充分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又有利于突出自己的独到观点,从而使之成为折衷诸说、自出机杼的《论语》诠释佳作;在思想义理上的融会,将永嘉之学本有的性理与事功两个面向统合到对“天理”的真知与实行,反映出永嘉后学对事功的性理回转,构成永嘉之学在南宋后期演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藉由考察《论语》原文中可见的孔子之生死观,对《先进篇》中“未知生,焉知死”一语之意涵进行再检讨。  相似文献   

9.
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里提出来世说,他赋予原文以生命,认为艺术作品的生命包含前世、今生和来世,而翻译的出现是因为原文的生命在演变。以《论语》多种英译本为例,发现作为翻译原文的《论语》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其英译本也不可能忠于原文。至此,传统翻译理论信奉的翻译忠实观遭到了消解。  相似文献   

10.
李成 《枣庄师专学报》2009,26(4):142-144
如果要从众多的古籍经典中挑出一本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最有可读性的著作,我当仁不让会推《论语》。这部书不仅大体包括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实质性内容,而且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与形象感极强的文风数千年来一直脍炙读书人之口,许多思想即是在今天亦不失实用与值得推阐的意义。难怪古人一直都极为推崇这部儒家经典。东汉赵岐说:“《论语》者,五经之辖辖,六艺之喉衿也。”宋人甚至把《论语》抬到一个吓人的高度,直视《论语》为“稻粱”,认为百姓不可一日无之,乃至说一日无《论语》,“天下其无人类矣;非无人类矣,有人类而无人心也,”  相似文献   

11.
怎样积极评价学生,从哪些方面去评价,一直是教师教学实践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大教育家孔子,他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是怎样对其弟子进行评价的呢?这些评价对弟子的学习、成长与工作产生了多大的作用和影响呢?本文试从孔子评价弟子的性格、为人、处事、学习、才干、职业选择等方面内容为视角进行分析、归纳,揭示孔子评价弟子的法则、规律、艺术和效果,总结其评价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实践有何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论语》首章首节的阐释进行梳理,认为总体上前人的理解没有考虑到语境,因而对孔子意愿的理解产生了各种偏颇,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还原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的本色,通过教育语境的视角,重新理解《论语》部分有争议章节的本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14篇出土文献孔子言论为参照,尝试订正一千八百余年来对《论语.子罕》首章的误谈。通过分析《论语》本文,尤其是以出土文献为参照,可以看出,孔子很少说到"利",而多次谈论"命"、"仁"。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信从命与仁的观念。《子罕》首章的句读当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当看作"举"(称引)的通假字。该章可直译为:孔子很少说"利",却(多次)称引"命"、称引"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工作过程的说课提纲设计——以《报盘》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课是指教师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完善的一种教学形式。本文以《商务英语》课程中的《报盘》为例,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唐诗品汇》《唐诗解》凡例在以阐明编纂体例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涉及诗学批评的相关信息;《唐诗别裁集》凡例在阐述类目设置和选诗标准外,兼论诗歌发展演变、体式辨析、创作与鉴赏等内容。《读雪山房唐诗钞》七篇凡例不仅传递出明确的诗歌辨体意识,其内容表述亦条分缕析,反映出管世铭宏通的诗学理论。作为批评文体的明清唐诗选本凡例,其批评功能呈现出由兼论到专论的趋向,加之凡例具有不同于序、序题等批评文体的形态、功能,因而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批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荀子·正名篇》提到小家珍说,前人多不重视。细绎文意,荀子此论的落脚点既不在名实关系问题上,也不在如何使用概念的问题上,而是在后王时君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的正名思想与孔子的正名思想并无本质差别。文中所提出的期、命、辨、说,不仅是概念的产生方式,而且更是一种言说方式,体现在文本上则是一种文体形式。这种言说方式和文体形式是在圣王没,天下乱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其言说方式概言之为辨说,其文体形式后人称之为说体文。小家珍说则是相对于圣人之辨说和士君子之辨说而提出的,虽然主要是一种学术价值判断,但其中也隐含有对于先秦诸子文体的认识,与《庄子.外物篇》所云小说概念可相互发明。  相似文献   

17.
生命精神作为了解万物的存在和价值的核心,是生命体意识的精髓。它是从天地的构架上发现的。天地作为一切生命体的发源处,标志着生命体生成和变化的构图,其构图中有生命发挥的方式。《周易》的生态价值观以宇宙的模式为基层,以自然的现象为实质,以乾坤的卦象为标志。生命精神,就宇宙模式来说,发挥为时空间性的结构;就自然现象来说,呈现为生态性的关系;就乾坤卦象来说,表现为全一性的方式。而且,宇宙具有一种生命力,是由时间的流动性和空间的占有性而发挥的。从生命精神来看,万物之间的对立、紧张、冲突都是达到更高层次和谐的"可持续性"的方式,可以说,这里既有生命的实在性,又有实在的生命性。《周易》的世界观以自然生态界的循环过程为内容,从中集中照明生命性的原理,本质上蕴涵着真正的人间观,即作为实在的人和作为人的实在,这既是"生命共同体的善"的所在,又是所谓"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从旅游城市品牌形象构成要素的视角看,《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旅游节目中忻州市的推介,推介内容有重点但不全面,侧重于旅游功能形象、历史人文等形象要素,主要以雁门关、五台山、芦芽山、黄河、汾河源五大景区及西口文化与二人台戏曲艺术为重点,未推介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等形象要素;重点内容的选取及其呈现形式、时长都较合理,但展现顺序有失偏颇。建议旅游城市采用电视节目推介品牌形象时,应在全面涵盖城市品牌形象要素的同时,重点突出优势要素;采用专题片的形式呈现重点内容,并依知名度安排其推介时长和顺序;丰富景区旅游产品供给,满足游客文化与体验需求;改善交通和旅游配套设施,补齐旅游发展短板。  相似文献   

19.
从语用角度看,话语修辞谋划指实际言语交际之前对整个会话过程的预想和规划,有助于言语行为的顺利实现。对《战国策·赵策》中《赵太后新用事》篇的语用分析显示,话语修辞谋划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明确交际目的,考虑现实语境,寻找切入角度,选择表达方式,主导话题推进等。  相似文献   

20.
以自我为中心的英雄——读《奔跑啊! 梅洛思》有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沛 《科技信息》2008,(21):139-139
对太宰治的短篇小说《奔跑啊!梅洛思》(“走れメロス”)中的主人公梅洛思的作为持肯定态度的读者是大多数的,但笔者欲以文中实例颠覆这一观点,重塑梅洛思的自我中心主义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