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悬汞电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寻找一种具备滴汞电极的优越性而使用又很简便的电极来代替滴汞电极,都未能成功。1953年Gerischer初次应用悬汞电极研究电极过程,悬汞电极开始问世。十多年来,发展很快,发表的有关文献已有二百余篇。悬汞电极具有滴汞电极的优点,对于一支良好的悬汞电极,能得到重现性不次于滴汞电极的结果;且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在悬汞电极上呈现的充电电流比在滴汞电极上小得多(通常小10倍),这是因为充电电流主要包括下式中所表示的两个部分:电极电位的改变与电极双电层电容的乘积和电极双电层电容的改变与其电位的乘积。  相似文献   

2.
甘草苷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了甘草苷在悬汞电极(HMDE)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在-0.7~-1.7 V(vs.SCE)电位窗口及0.10 mol/L(NH4)2SO4溶液中甘草苷在HMDE上的循环伏安行为是一在低扫描速度(<100 mV/s)下受吸附控制,在高扫描速度下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还原过程,还原峰电位(Epc)为-1.491 V。运用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测定并计算了甘草苷的电荷传递系数α、扩散系数D以及表观速率常数Kf等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初步探讨了甘草苷在HMDE上的反应机理,同时运用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甘草苷在HMDE上的方波伏安行为,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2×10-6~1.2×10-5mol/L及1.2×10-5~1.2×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36及0.9966,检出限8.0×10-7mol/L,据此可建立直接电化学测定甘草苷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子跨膜传递一直是生物能学的中心问题 ,长期以来生物学家和化学家一直为能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膜上电子传递过程的模型体系而不懈努力.提出的模型体系有平板双分子层膜(plannerbilayerlipidmembrane,BLM)[1]、泡囊[2]、和固体支撑双分子层膜(solidsupportedbilayerlipidmembrane ,S BLM)[3]等 ,BLM膜与实际生物膜最为相似 ,但极不稳定 ;S BLM膜稳定性好 ,但基底不平 ,缺陷大 ,研究电子跨膜传递困难.而80年代初 ,自组装(Self Asse…  相似文献   

4.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碳纳米管所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碳纳米管的制备、纯化和修饰,重点介绍了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引用文献73篇.  相似文献   

5.
李晶  汪尔康 《分析化学》1995,23(11):1341-1348
本文评述了原子力显微镜原理和技术及其在现场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在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杨贞  朱世民 《分析化学》1999,27(12):1431-1434
用循环伏安法、阴极溶出伏安法和电毛细管曲线测量等方法研究了卡托普利在汞电极表面的电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溶液中卡托普利比较稳定,而在中、碱性溶液中卡托普利不稳定。在酸性溶液中有质子参与电极过程,卡托普利在电极表面发生单电子转移,生成汞(I)-硫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电极表面有强吸附,并进一步转化成汞(Ⅱ)-硫化合物。按照实验结果,计算了卡托普利的扩散系数和电极反应速率常数,提出了卡托普利电化学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酸性、中性、碱性范围内丙酮酸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丙酮酸的还原峰电流和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在不同pH值条件下研究了Al髥和丙酮酸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pH值范围内Al髥和丙酮酸的相互作用均为弱作用,弱作用强度为酸性>碱性>中性。这种作用强度的差别可能来自于不同条件下Al髥的存在形态不同。  相似文献   

8.
某些痕量元素的测定常采用阳极溶出悬汞电极极谱法;但因方法包括了制备电极、电解富集、溶出曲线记录、蜂高测量等一系列操作,测得结果的精密度往往不高。我们在该法中引入了内标法,即在待测离子试液中选取含量固定的某一元素作内标,这一元素可以是试样中原来就有的,也可以在配制试液时新加入;作为内标元素以在测试条件下能得到与待测元素相互分开且峰高不过份悬殊的溶出曲线为适宜;测量结果以待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吸附型化学修饰电板的修饰方法、分析测定原理以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指出了其在分析测试中应用的广阔前景。参考文献35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半导体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分析测定原理及其在伏安分析和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参考文献50篇。  相似文献   

11.
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教导,我们于1963年开始研制了本文所介绍的这种活塞式悬汞电极。这种电极制作比较简单,温度系数较小,悬汞滴面积可在一定范围内随意控制,使用方便,特别是重现性比较好,例如,对5×10~(-7)MCd~(2+)溶液连续测定6次(每测一次换一悬汞滴)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6%,(见图1)。在我们试验条件下,此电极比Radio-meter E69型悬汞电极重现性好得多。 (一)电极结构活塞式悬汞电极实际上就是一种特制的两路式毛细玻管开关。活塞下端的毛细管(内径可依需要选择,我们选用内径0.5  相似文献   

12.
Fe(Ⅱ)-EDTA剪切DNA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足迹图谱技术中,Fe(Ⅱ)-EDTA常被作为DNA断裂工具用于双链DNA的非特异性断裂^[1],因而Fe(Ⅱ)-EDTA作为核酸构象变化的探针及DNA-配体复合物分析的羟基自由基足迹试剂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学等中获得广泛应用^[2]。虽然DNA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报道较多^[3-7],但有关Fe(Ⅱ)-EDTA非特异性剪切DNA的电化学研究报道较少^[8-10]。本文对Fe(Ⅱ)-EDTA剪切DNA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Fe(Ⅱ)-EDTA对DNA的裂解作用,导致DNA的结构发生变化,使DNA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生变化,还原峰电流显著增大,因而用电化学方法研究DNA的裂解有望成为研究DNA结构变化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查全性教授是中国现代电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他的带领下,武汉大学化学系电化学研究室在基础电化学和应用电化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查教授及同事们在过去几十年里,栽培学生无数. 后来,一部分学生有幸成为推动世界电化学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将概述查教授及同事们在电化学领域打下的夯实基础,及作者在多孔电极方向的研究进展. 本文的所有作者均于不同时期毕业于武汉大学.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实属荣幸!  相似文献   

14.
脱氧核糖核酸在汞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金添  周剑章 《分析化学》1998,26(7):819-822
首次在汞膜电极上利用循环安,微分脉冲和交流伏安法研究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汞膜电极作为一类固体电极可应用于负电位区DNA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同时结合凝胶电泳和UV光谱法,研究了用纯高氯酸处理的DNA的氧化还原特性,结果表明纯高氯酸可经起DNA的变性和降解,纯高氯酸不适宜DNA的变性处理。  相似文献   

15.
化学修饰电极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本文对化学修饰电极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按反应类型-电催化、选择富集、选择渗透、媒介作用、专一结合及电化学传感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引文献104篇。  相似文献   

16.
槲皮素在悬汞电极上的伏安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循环扫描伏安法考察槲皮素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其含量。在0.1mol/LNa2CO3-NaHCO3(pH9.51)缓冲溶液中,槲皮素在-1.33V(vs.Ag/AgCl)处出现灵敏的还原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6~2.0×10-5mol/L(r=0.998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可直接用于罗布麻叶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碳薄膜电极材料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郏建波 《化学进展》2007,19(11):1800-1805
由于具有一系列的优点,碳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分析化学。新型碳电极材料的开发及其性质研究对电分析化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最近文献报道了一些制备新型碳薄膜电极材料的方法,因为制备方法不同,这些碳薄膜材料的电化学性质如电位窗、稳定性、导电性也显著不同。人们对电位窗宽、背景电流低、稳定性高、表面不易被电极产物钝化的碳薄膜电极材料的研究非常活跃。本文综述了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一些碳薄膜电极材料如硼掺杂的金刚石薄膜、无定形碳和纳米晶体碳薄膜材料等在电分析化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综述了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特性及其在电分析化学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钛和钠米金修饰电极的修饰,表征方法及其作为一类新型电极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酸性、中性、碱性范围内丙酮酸在悬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丙酮酸的还原峰电流和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在不同pH值条件下研究了Al(Ⅲ)和丙酮酸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pH值范围内Al(Ⅲ)和丙酮酸的相互作用均为弱作用,弱作用强度为酸性>碱性>中性。这种作用强度的差别可能来自于不同条件下Al(Ⅲ)的存在形态不同。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型修饰电极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