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首镒报道用四氧化锇氧化甾体C22,23位双键得到C22,23位顺式二羟化产物的同时,还得到C22,23二羰基化合物。其结构经光谱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硝酸铒与四功能团含磷萃取剂6,6’-二(二苯基氧化膦甲基)-1,1’氮氧化-2,2’-联吡啶的配合物。用四圆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金属离子周转的配位水分子已全部被取代。  相似文献   

3.
以豆甾醇为原料,经A/B环结构改造,所得双键化合和的用过苯甲酸氧化,可高选择性,高产率地合成出2a,3a-二乙酰基-22R-环氧-6-豆甾酮和2a,3a-环氧-22R,23R-环氧-6-豆甾酮,由此二化合物可较方便地制得2a,3a,22R,23R-甲乙酰基-6-豆甾酮。  相似文献   

4.
1958年8月出版的高中化学課本第三册增加了氧化-还原反应一节教材。經驗証明,这节教材的增加,使学生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实貭获得了較深的理解,对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化学知識起了一定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建立在原子結构和元素周期表等理論基础上。从学生旧有知識出发,学生接受氧化-还原反应这节教材,基本上没有多大困难。不过,我們仍须采用循序漸进,由浅到深的方法,按照課文順序讲述;在某些地方,也可作必要的加深。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以后,往往感到,对某些物质相遇能否反应,反应后生成什么物质,不易判断。我们认为,对高中学生可以向他们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是:强氧化型_1+强还原型_2→弱还原型_1+弱氧化型_2需指出:这里的“强”、“弱”是相对的。例如:Cu~(2+)+Zn→Cu+Zn~(2+)在反应中,对铜元素而言 Cu~(2+)为氧化型,其氧化能力比 Zn~(2+)强,因此 Cu~(2+)是强氧化型,对锌元素而言锌单质的还原能力比铜单质强,因此  相似文献   

6.
李卫东  渠瑾 《合成化学》1998,6(2):179-183
以香叶基丙酮为起始原料,经五步反应以32%的总收率首次合成了3,7,11,15-四甲基-14-氧代-15-叔丁基二甲基硅氧基-2E,6E,10E-十六碳三烯酸乙酯,它是2-Hydroxyenehpthenol全合成中的酮酯关环前体。  相似文献   

7.
宋会花  王修建 《合成化学》1998,6(2):188-190
合成了N-氧化吡啶2-甲醛氨基酸类Schiff碱钼(Ⅵ)的两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一可见光谱,热分的和摩尔电导对其进行了表征,推测了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8.
氧化镧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不同制备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研究了5种不同制法的La_2O_3对甲烷氧化偶联的催化性能,其C_2选择性和C_2收率的相对顺序为:La_2O_3(1)>La_2O_3(2)>La_2O_3(4)>La_2O_3(5)>La_2O_3(3)。并运用XRU、XPS、CO_2-TPD、NH_3-TPD和IPA转化反应等技术分别对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表面酸碱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由于制备方法的不同,导致了La_2O_3晶体表面结构的差异,这是影响催化性能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发现,催化剂的活性和C_2选择性与表面酸碱性存在着相依性,La_2O_3表面的总碱位数与总酸位数的比值,与其催化性能有较好的直接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稀土氧化钐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FT—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傅里哀变换红外(FT-IR)光谱原位考察了稀土氧化钐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及乙烯,乙烷的氧化反应。在700℃以下,甲烷,乙烯和乙烷分别与氧化钐表面反应时,除检测到表面碳酸基外,未观察到其它表面物种。这些表面碳酸基物种只有在700℃以上才大部分脱附,在氧存在下,高于700℃时这些低碳烃的完全氧化很显著,但在内循环反应体系中发现过量的气相CO_2可抑制烃类的深度氧化。甲烷的偶联反应在700℃以上才可明显观察到。而大部分表面碳酸基也在700℃以上才脱附,但经脱碳酸基或高温氧化处理后的氧化钐上均未明显观察到O~-物种的ESR峰。本文认为经高温脱碳酸基后形成的表面配位不饱和氧物种O~(δ-)(1<δ<2)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流动注射滴定—氧化还原法测定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12.
13.
合成了可聚合芳香叔胺-3-甲基丙烯酰胺基-9-乙基咔唑,并与过硫酸钾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测定了聚合反应动力学,得到了超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4.
油菜甾醇内酯(Brassinolide,1)是一种高效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其活性与侧链C_22,C_23邻二羟基的构型密切相关,当C_(22),C_(23)为S,S构型时,其活性仅为1的10%左右,在油菜甾醇内酯(1)及其同类物的合成中,C_(22),C_(23)邻二羟基的引入多采用OsO_4氧化法,但所得的主要产物却是非期望的C_(22)S,C_(23)S-二羟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温和条件下Nb—MCM—41光催化氧化甲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靖  陈希慧等 《分子催化》2001,15(3):219-221
以含水的Nb-MCM-41中孔分子筛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光催化氧化甲烷的反应结果表明,硅基Nb-MCM-41的反应活性高于Nb2O5,且有一定量甲醇和微量的甲醛生成。  相似文献   

16.
王晓梅  吴越 《应用化学》1992,9(1):98-99
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在不同催化剂体系上动力学的研究各不相同,我们已报道了La-Ba-O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此反应的优良催化性能。本文则是对该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动力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化南  尚福全 《分析化学》1996,24(3):288-291
本文把流动注射与在线氧化生成挥发性碘技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而且可以减少氯化钠对测定的干扰。检出限达0.04mg/L。本法简便快速,易于操作,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8.
虽然氟有机金属化学内容很丰富,但通过金属中心的氧化加成以促成C—F键断裂的例子却很少。Utah大学T·G·Richmond等发现有一种芳族衍生物的C—F键很容易加合到钨金属上。他们用五氟苯甲醛与二氨基  相似文献   

19.
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Pd-Ce/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中测定了对CO催化氧化活性,并对催化剂作了XRD、XPS、氢氧滴定及IR表征。结果表明:P催化剂的活性低于Pd/Al2O3的原因是Ce组份的加入增强了催化剂对产物CO2的吸附作用,阻碍了反应物CO的吸附。然而,Ce组份的加入却能抑制Pd组份的烧结。  相似文献   

20.
酮是合成医药、天然产物、农用化学品、染料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C—H键氧化是制备酮最直接、最高效的合成方法之一.综述比较了C—H键氧化生成酮的不同催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